从高校类型看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图书馆论文

从高校类型看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图书馆论文

从大学类型看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看图论文,对策论文,书馆论文,类型论文,数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京爱迪科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

我国大学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社区服务型大学(主要指高等职业、专业学院),研究型大学是指设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和部分虽没有设置研究生院但能够较多授予博士学位的高等学校,其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在1:2.5左右。这类大学的目标更多地体现在其学术追求和学术影响力上;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是指能够授予博士学位但数量相对较少的高等学校和能够授予硕士学位的高等学校。其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大于1:3;教学型大学是指以培养本科生为根本任务的高等学校,其中许多是近几年从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的院校;社区服务型大学主要包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和高等专科教育学校两种不同类型,一般被人们统称为高职高专教育。[1]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须与所在大学的类型相一致才能较好地服务于本校师生并与学校的财务状况相配套,不考虑本校的类型定位盲目制定数据库购置计划和开展资源建设工作是不适宜的。研究型大学的采购工作比照社区服务型的来做会造成资源不能达到大多数师生的教学科研需要,而社区服务型大学的数字资源建设工作非要比照研究型大学的标准来进行也纯属浪费。当然,这只是极端的比较,就现在的情况来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大学攀比研究型大学采购价格昂贵的外文数据库

外文数据库经常性的访问者一般为在具有较高的学科研究基础与水平的研究型高校(或研究机构)接受了系统教育,有博硕士学历的教研人员,特别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国内只有少数高校社会科学院系的教育具有与国际接轨的水平。因此,一般来讲,与研究型大学相比,教学型大学与教学研究型大学中经常利用外文数据库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并不大,以我校为例,这个比例大约占10%(这个数据来自长期对CNKI、维普、万文学位论文等中文数据库以及SDOS、Springer、PQDD博硕士论文数据库日、周、月访问量的跟踪统计,比如,CNKI的访问量为1000人,SDOS为100人,由此计算出外文数据库)。这样,考虑到资源的使用率问题,教学型、教学科研型高校图书馆在采购价格昂贵的外文数据库时应慎重,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

河南省高校称得上研究型大学的还没有一家,但参加每年数据库费超过50万元人民币(入门纸刊与数字刊价格相加)的ELSEVEIR-SDOS数据库在中国组团购买的河南高校已达到7家。湖北省的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比河南省为多,尽管当地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武汉分馆已有像IEL、ISI、WILEY这样价格超过百万元和ELSEVEIR等几十种其他外文数据库等充足馆藏,但仍另有十多家图书馆购买了ELSEVEIR-SDOS。

1.2 购买低质量中文数据库以求充实馆藏

国内现有一些数据库制造商不致力于解决知识版权问题获得深度信息,转而利用网络信息搜索及集成技术,将大量浅表性的报道、新闻等网络信息建库出售以谋求利益。这一类数据库里很多内容普通人借助于搜索引擎也能获得,缺乏可供教学科研参考的严谨的学术价值。这类数据库往往冠以资讯、多媒体信息库等名号,或是将市场上公开出版的印刷型文献扫描,按照一定的主题建库出售。这一类数据库往往称为某某试题库,其质量鱼龙混杂,或是靠窃取信息牟利。2006年12月我校图书馆对中文标准全文数据库进行招标采购,技术人员在招标会上发现一家数据库供应商虽报价不高,但其数据来源则存在剽窃嫌疑。

上述种种类型的中文数据库因知名度、可信度不佳,图书馆即便购置了,其点击率、下载率也不高。经多次统计,我校图书馆现有的上述类型数据库,在两万多师生中,日点击量平均不超过百次。购买这种低质量的中文数据库不太可能达到充实馆藏的目的。

1.3 自建数据库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差

近几年来,为了建设数字图书馆或者迎评建设“亮点”,不论学校类型如何,属有上百年充足馆藏的研究型大学馆还是馆藏不那么系统、充足,只有五六十年建校史的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大学馆,都在建设各种主题的特色数据库。所谓特色库或特藏库的建设一般指将自有馆藏扫描实现数字化管理,再从网络上搜集一些信息补充到数据中建成的数据集合。

高校特色数据库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可以通过校内访问率与接待社会读者课题(定题)检索请求的次数得到很直观的衡量,目前尚未见有论文论述或以具体数字证明这方面成功的案例。另外,根据笔者对河南省高校自建特色数据库进行的同行间交流,认为这些特色数据库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经费、政策与人力资源支持,一般都经历了忙忙碌碌准备,轰轰烈烈建设,惨惨淡淡维护三个阶段。从而造成了这些数据库知名度低,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差。

2 对策分析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要与学校类型定位和办学水平相一致,将经费用在大多数师生急需的资源建设上,将精力用在细化服务上,只有这样,才能将资源建设工作做好。为此,各类型大学图书馆可以在下述工作中多做努力。

2.1 做好采购前的论证工作

图书馆有对所要采购的数字资源做充分论证的职责。集美大学图书馆早在2005年就实行了电子文献采购论证制度。该校专门组建电子文献采购论证小组,小组成员由文献建设部、参考咨询部、数字信息部的有关人员和分管馆领导组成,负责对该馆拟引进的或试用的电子文献进行研究论证,为正式的采购决策提供依据,并参与对数据库商的协商谈判。[2]

这种将论证工作放在图书馆相关部室来做的做法相对于让校领导或学科专家做论证效果要好,因为图书馆一线工作人员有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基础调研工作。比如广泛收集并深度分析数字资源生产商信息,制作电子资源试用情况分析表、前期读者需求调查表、购进后资源的利用率情况统计表,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文献资源的成本分析。

虽然很多馆都认识到采购前论证工作的重要性,但真正要做好这项工作却意味着大量繁琐的调研任务与事务处理,像集美大学这样以图书馆发文的形式将论证工作制度化的还不多,这个经验值得推广。

2.2 广泛开展文献传递

近年来,为了提升科研水平与大学办学水平,国家高度重视境外高品质外文数字资源的引进工作,投入巨额资金建设了两个文献信息中心,科技部建设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简称NSTL)和教育部设立的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简称CASHL)。NSTL收藏1995年以来世界各国出版的12634种重要学术期刊。学科范围涉及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各专业领域,并兼顾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3]CASHL是全国性的唯一的人文社会科学外文期刊保障体系,现收录7500多种人文社会科学外文期刊。[4]预计总引进量要达到12000种,其中SSCI和AHCI所列的核心期刊2528种,以及其他重点学科所需的期刊约为9000多种。[5]

各高校单独购买国外学术期刊全文费用很大。比如我校订购的外文原版刊Carbohydrate Research(《糖类研究》)2008年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的报价为68354元,Food chemistry(《食品化学》)为38980元,价格昂贵。而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网站上检索,可查到Food chemistry全文文章28279篇,Carbohydrate Re search全文文章4931篇。这些统计证明上述文献中心资源巨量,可以满足各类型高校师生教学科研对数字资源的需求。对于教学科研型、教学型、社区服务型高校来说,这些资源的使用者往往只有少数教师和研究生,他们可在线浏览这两个中心网站上的文献摘要。如确定看全文,再通过图书馆或自行请求文献传递服务,这两个中心收费都不高,复制一页外文资料一般只收几角人民币,并可提供E-mail、邮局平件、快寄等多种文献传递服务,各高校专设的教师教研经费可用来支付文献传递费用,比图书馆几万、几十万购买资源只供给几十人或几百人使用要经济合理。

事实上,不只是这两个中心,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等大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心)和国内馆藏量资源丰富的研究型高校馆基本上都提供文献传递服务。一般来说,只要与这些馆建立正常的业务联系,进行文献传递没有太大障碍。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文献传递服务并不为广大师生所知,读者还不习惯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信息,读者向图书馆发出文献传递请求服务的数量并不多,据统计,我校图书馆2007年共收到的文献传递服务请求为160篇/次,这与全校的师生人数总量相比是不相适应的。并且,这种状况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2.3 在OA资源宣传利用上多下工夫

图书馆应当组织力量致力于网络开放获取资源(Open Access,简称OA),资源的发现与宣传利用对读者来说,具有很大意义。普通读者中有许多对于网络上可以开放获取的外文资源并不了解,比如同行评议OA电子期刊、自存档、机构知识库,经常利用这些资源做科研的更少。为了使这些资源成为用户获取科研信息越来越重要的渠道,图书馆信息服务专业人员应利用自己的专长,将网络上的OA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在图书馆网站上辟出专栏,将稳定的、高质量的资源做好链接服务,方便读者点击使用。

国内已经将网上免费资源作为馆藏资源的图书馆有: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中南大学医学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淮阴工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广东省高校电子图书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图书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生命科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台湾静宜大学盖夏图书馆、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台湾交通大学浩然个人化图书馆、台湾大同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台湾长荣大学、香港公共图书馆、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等等。这些机构在其电子资源中对网上免费信息资源进行了链接和介绍,给用户提供了方便。[6]

2.4 对购买后的资源做好全方位利用服务

图书馆购买资源并不等于资源建设工作完成了。像书刊一样,购进的数字资源也要做好全方位的利用服务。对于纸质资源来说,图书馆能做的服务主要指尽快将书刊加工上架与读者见面。对数字资源来说,后续服务要求图书馆做的工作更多:包括新增数据尽快导入;建设好方便读者访问数字资源用的电子阅览室;为每一个数据库定做PPT格式的资源介绍与使用指南并及时更新其内容;上好文献检索课教会学生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甚至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即充分告知图书馆数字资源蕴涵的巨大的学科信息量;制做并发放图书馆数字资源简介单,通过学科馆员围绕一线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课题做定题服务等等。

收稿日期:2008-01-30

标签:;  ;  ;  ;  ;  

从高校类型看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