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061600
【摘要】目的:观察鼻内窥镜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顽固性鼻出血患者104例,采用随机、双盲的试验方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电凝治疗,对照组采用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随访3个月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75.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窥镜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临床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少,其临床效果优于鼻腔填塞。
【关键词】顽固性鼻出血;鼻内窥镜;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6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376-01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轻者涕中带血,重者可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1]。临床上对于鼻出血有多种治疗方法,其中鼻腔填塞止血最为常用,其治疗效果有限且极易损伤鼻腔粘膜,造成的并发症较多[2]。近年来,鼻内窥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效果显著,得到临床上医生的认可。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9月做了一项鼻内窥镜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试验,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所入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鼻出血的诊断标准。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顽固性鼻出血患者104例,采用随机、双盲的试验方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在18-68岁之间,病程在1月-4年之间。其中双侧鼻出血8例,单侧鼻出血44例。出血部位:鼻-鼻咽静脉丛出血3例,鼻中隔后部动脉出血3例,鼻底部出血4例,鼻中隔前部出血33例,下鼻甲前后段出血5例,中鼻甲后段出血4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在19-68岁之间,病程在1.5月-4年之间。其中双侧鼻出血7例,单侧鼻出血45例。出血部位:鼻-鼻咽静脉丛出血4例,鼻中隔后部动脉出血2例,鼻底部出血5例,鼻中隔前部出血31例,下鼻甲前后段出血5例,中鼻甲后段出血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出血部位等临床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电凝止血治疗,患者术前肌注安定10mg,采取头低足高仰卧位,并建立静脉通道。鼻腔放入浸泡过麻醉药的棉片,充分麻醉。在鼻内窥镜直视下清除鼻腔内血液及分泌物,并按顺序仔细查找出血点,重点留意鼻中隔前下部的Little区,中鼻甲后端蝶腭动脉供血区、Woodruff plexus区等易出血区域。若有出血电凝烧灼3-6s,直至出血停止,局部黏膜变白。若出血凶猛,可先夹闭血管,然后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48h后抽出再采用电凝止血。术后给予红霉素软膏涂抹,术后常规抗感染处理。对照组采用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治疗,麻醉同观察组,清除鼻腔分泌物、血块等,将凡士林纱条放入鼻腔后上方固定,右后向前填塞纱条至填满鼻腔,用棉球塞住前鼻孔,术后1-2d取出纱条。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1.3疗效判定[3] 治愈:治疗后3个月内未发生鼻出血现象,鼻内窥镜下检查鼻部黏膜恢复正常,无血管扩张及断段出现,轻微碰触无出血。有效:治疗后3个月内仍有出血,但出血次数及出血量减少,鼻内窥镜下黏膜好转,有少量血管扩张。无效:治疗2个月后,鼻出血现象无改善或加重,鼻内窥镜下检查鼻部黏膜出血部位血管扩张,轻微碰触有出血。临床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人数*100%。
1.5统计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 ±s)表示标准差,等级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明两组间的治疗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75.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随访3个月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随访3个月后有1例患者出现鼻腔粘连,占1.92%;对照组有2例鼻中隔穿孔,1例感染,1例鼻腔糜烂,3例鼻腔粘连,占13.46%。观察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顽固性鼻出血是由局部或全身疾病引起的病症之一,在临床上较难处理。鼻出血发病病因复杂,除与鼻部骨折、炎症、肿瘤等有关外,还与心血管系统、血液病、营养障碍等全身疾病有关[4]。因此,明确出血部位及时止血是治疗鼻出血的关键[5]。但由于顽固性鼻出血部位较为隐蔽,传统的凡士林纱条填塞盲目性大,并且在填塞的过程中易损伤正常粘膜,混淆出血部位,不易找出出血点,降低止血效果,并且并发症较多。鼻内窥镜止血是在直视下操作,能观察到鼻腔任何部位,明确出血部位,在电凝烧灼下,可迅速止血。对鼻粘膜损伤较少。
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75.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鼻内窥镜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临床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少,其临床效果优于鼻腔填塞。
参考文献
[1]姜俊宇,唐凌,赵富伦.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4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0):105-106.
[2]古庆家,李静娴,樊建刚,等.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64例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3):198-200.
[3]林萍.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36):45.
[4]林毅.鼻内镜治疗顽固性鼻出血150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3):124-125.
[5]吴雪梅.鼻内窥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12):1690-1691.
论文作者:杨桂营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顽固性论文; 鼻腔论文; 鼻出血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鼻中隔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