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方式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议”和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纲要”以及江泽民同志对十二个关系的论述中都明确提出,在“九五”和2010年期间,要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直接关系到“三农”的利益和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探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经济增长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再生产活动的具体表现。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由经济增长的内容、决定经济增长的各有关主要因素共同决定的。故经济增长方式实际上就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活动型式。
从生产要素的组合来看经济增长方式,人们可以有不同认识:
一种是从要素组合所导致的扩大再生产的内容来理解。把社会扩大再生产基本上概括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前者是指依靠增加劳动力、劳动对象、劳动手段,扩大生产场所等生产要素实现的扩大再生产,以向生产的广度发展为特征。后者是前者的对称,是指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资料效率和活劳动效率实现的扩大再生产,以技术进步性和投资高效性促进生产向深度发展为特征。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92页:“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 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外延扩大再生产是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但二者往往相互渗透、密切结合在一起,增加生产要素往往同时伴随着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及其组织形式的改进。
另一种是从扩大再生产的经营角度来理解。把扩大再生产概括为粗放经营的扩大再生产和集约经营的扩大再生产。粗放经营原指把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分散地投入较多的土地,实行广种薄收的农业经营方式。后来在工业中,把专门从事初级(粗)加工,制造低档产品,或对原材料利用不很充分的生产活动,亦称为粗放经营。集约经营是粗放经营的对称,原指把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经营方式。通常在采用新技术措施下实行。马克思指出:“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760页)集约经营利用到其他方面,如在工业中,把从事精加工, 将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到生产中去,制造出高精尖产品,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综合利用,发挥一物多用、变废为宝等生产活动,亦称为集约经营。
再一种是既从扩大再生产的内容角度,又从扩大再生产的经营角度来理解。把扩大再生产概括为外延的粗放经营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集约经营扩大再生产。这种对经济增长方式的看法,是把外延扩大再生产和粗放经营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和集约经营扩大再生产,两对概念各自等同看待。即外延扩大再生产就是粗放经营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就是集约经营扩大再生产。其实,外延与粗放经营,内涵与集约经营,虽有其一致性,但毕竟是两种不同概念的组合。外延扩大再生产未必全是粗放经营,在一定条件下,依靠投资投劳扩大生产领域以求经济增长还是必要的。而内涵扩大再生产固然需要集约经营,但处理不好,有时也会变成粗放经营。粗放经营是应该予以反对的,但外延扩大再生产却不是在任何形势下都不需要。
还有一种认识是从扩大再生产的经济效果来理解的。把扩大再生产概括为速度型扩大再生产和效益型扩大再生产,或数量型扩大再生产和质量型扩大再生产。前者是一味追求增长速度、追求产品数量的增长;后者则追求增长效益,着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综观古今中外,经济增长方式无不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们的主观能动程度,并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和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状况的影响。因而各国各地在不同时期经济增长方式也就不尽相同。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一般属于粗放经营;但在人多地少、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已出现由粗放经营向劳动集约型经营过渡的情况。在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某些国家曾出现进行粗放经营现象,但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集约经营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路线。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初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加上由于对经济增长的迫切需求,粗放经营、速度型增长不可避免;但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粗放经营必然向集约经营转化,变速度型为效益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综上所述,对经济增长方式尽管人们有种种不同认识,但在总体上,其本质内容、基本意思是一致的。党和国家已经明确提出今后十五年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这就深层次地昭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实现从速度型(或数量型)向效益型(或质量型)转变。至于从要素组合运用上来看经济增长,则应该是由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变为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以求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
二、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情况分析
建国4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巨大的变化。土地改革后,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曾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后,由于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和“左”的思想影响,从50年代后期开始,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农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增长速度缓慢。农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由“一五”时期的5.17%,降为“二五”和三年恢复时期的1.28%,“三五”时期的2.62%,“四五”时期的3.32%。粮食产量在1953年到1978年间平均每年只增长500多万吨,棉花产量在1965年到1978年长期停滞不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农村实行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经济体制改革,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发展商品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束缚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农村经济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大变化,农业生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出乎预料的成就。“六五”期间,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75%,大大超过原计划增长4—5%的指标。粮食连年丰收,1984年产量达到40731万吨,1985 年因自然灾害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等原因而减产,仍达37911万吨。1984年棉花产量达625.8万吨,油料产量1191万吨,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国农村实现了自力更生解决温饱问题的宿愿。我国在世界7%的耕地上, 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七五”时期是我国农村经济加大改革力度,打基础、增后劲,承前启后的发展阶段。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4.75%;粮棉油产量在徘徊中逐步发展。至1990年,粮食产量达44624万吨,棉花产量450.8万吨,油料产量1613.2万吨,水果、水产等鲜活农产品生产增长势头强劲。“八五”时期,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提高粮食定购价格、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建立重要农产品专储制度和风险基金制度、颁布一批法律法规等,使农业生产获得持续、稳定的增长。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7.38%,1995年粮食产量46661.8 万吨,棉花产量476.8万吨,油料产量1820万吨。 随着农村经济由封闭型的产品经济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转变,以乡镇企业为标志的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崛起发展。1985年、1990年和1995年,农村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例已上升到42.3%、51.6%和76.1%。到1995年,全国乡镇企业达2202.7万个,职工总数达12862.6万人, 占农村总劳力的28.5%。同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1577.74 元,相当于1980年人均纯收入的8.2倍。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经济虽然有了巨大的增长,但从增长方式来看,根本上仍然是一种以粗放型为主和速度型为主的增长模式。其根据在于:
第一,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科技进步贡献率很低,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大。
表1 我国农业增长情况和科技进步贡献率
单位:%
农业产值 物质费用 农业劳动
时期增长率增长率
力增长率
1953~1957("一五"时期) 5.17 5.75 2.20
1958~1965("二五"和三年恢复时期)1.28 2.41 2.00
1966~1970("三五"时期) 2.62 3.41 3.65
1971~1975("四五"时期) 3.32 4.27 1.29
1976~1980("五五"时期) 3.71 4.83 0.76
1981~1985("六五"时期) 7.75 9.04 0.95
1986~1990("七五"时期) 4.75 5.99 1.02
1991~1995("八五"时期) 7.38 9.16 -0.72
耕地 科技科技进步
时期 增长率
进步率贡献率
1953~1957("一五"时期) 1.03 1.03 19.92
1958~1965("二五"和三年恢复时期)
-0.96-0.21
--
1966~1970("三五"时期)-0.16 0.06
2.29
1971~1975("四五"时期) 0.81 0.51 15.36
1976~1980("五五"时期)-0.35 0.99 26.28
1981~1985("六五"时期)-0.50 2.70 34.84
1986~1990("七五"时期)-0.25 1.31 27.66
1991~1995("八五"时期)-0.17 2.53 34.28
从表1 可见:我国农业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前四个五年计划时期很低,其中“二五”和三年恢复时期是负值,“三五”时期仅2.29%,其他时期也没有超过20%。改革开放以后,虽有很大增长,但一般也只在25%—35%。而许多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农业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均达到60%以上,西方发达国家则超过70%。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普及推广慢,科技推广网络不全,农民科技意识差。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每年约有六、七千项,推广率和推广度都不到30%。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对促进农业增产大有可为。据专家估计:全世界每年粮食增产中,30—40%来自良种的贡献。养殖业的良种化亦可大大提高畜禽产品的生产率。而我国农业的良种繁育和推广都很不够。我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土约占2/3,改土任务相当艰巨。当前,农田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艺技术革新不快,一般仍沿用传统技术。实践证明,在农艺技术上只要稍有改进,就可大幅度增产。如水稻旱育稀植,耕作方式一改,每公顷即可增产1125公斤以上。水稻抛秧,不仅可增产15%,而且省工省力,大大减轻劳动强度。至于涉及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以至规模经营,看来一般都还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其增产潜力更为可观。
在农业投入上,我国农村9亿多人口,4.5亿多劳力,农业劳动力约占3.2亿多,劳均耕地面积约0.29公顷,显然活劳动投入甚多, 劳动生产率提高不易。只不过由于农业不计工本,人们也就难以意识到这方面的浪费。物质费用的消耗虽然有所增长,但相对效率不高。农业基本生产资料水、肥、种以及养殖业的饲料都有大量的无效损耗。以灌溉用水而论,尽管水资源紧缺,但灌溉方式落后,很少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平均每公顷灌溉用水量约8850立方米,超过世界发展国家一般用水量0.5倍,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不到40%;若能推广节水灌溉,可以扩大灌溉面积50%。化肥施用量1995年达3593.7万吨,化肥的有效利用率也很低,一般只有30%;如能实行科学施肥,测土配方,适时适量施肥,讲求施用技术,使化肥有效利用率提高10%,就等于在全国增加化肥360 万吨。种子的使用也有很大节省余地。如小麦传统种法每公顷用种225 公斤,若实行精量播种每公顷只需75公斤,等于每公顷增产150公斤粮食。 在畜禽饲养方面,料肉比的降低潜力也是很大的;实行科学喂养,既能节省大量粮耗,又可增产更多畜产品。
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全国1995年2202.7万个乡镇企业,其中乡办41.7万个,村办120.1万个, 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1995年总产值68915.2亿元,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20340.86 亿元的3.4倍。全国乡镇企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七五”期间为5.83%, “八五”时期为6.78%。乡镇企业科技进步对产值增长的贡献:“六五”时期为26.5%,“七五”“八五”时期和农业等同,大致相当于西方国家本世纪初的水平。可见我国现阶段乡镇企业还处于低技术水平,企业发展还主要依靠大量资金和劳动投入,是以外延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类型。技术先进、产品质量高的先进企业也有一些,但大部分企业设备陈旧、人才缺乏、技术水平不高,产品普遍存在无标准生产。
第二,农村经济增长基本上属于速度型的增长、数量型的增长,产品质量低,经济效益差,农民在经济增长中增产难增收,获利不大。
我国农业总产值、劳动生产率、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动态对比情况如下:
表2 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情况
农业总产值乡镇企业总产值
年份金额 指 数
金额
指 数
(亿元) (以1980年为100)
(亿元)
(以1984年为100)
1980
1922.60
100
656.9 -
1984
3214.13 167.2 1709.9 100
1985
3619.49 188.3 2728.4159.6
1990
7662.09 398.5 8461.6494.9
1994 15750.47 819.242588.5
2490.7
1995 20340.86 1058.068915.2
4030.4
每一农业劳动力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创造农业产值
年份
指数 金额 指 数
(以1980年为100)(元)
(以1980年为100)
1980100
191.33100
1984
157.3 356.33
185.7
1985
184.9 397.60
207.8
1990
356.3 686.31
358.7
1994
747.0 1220.98
638.2
1995
975.3 1577.74
824.6
由表2可见:我国农业总产值从1980年1922.6亿元发展到1995 年为20340.86亿元,相当于前者的10.6倍;乡镇企业总产值1984年1709.9亿元,发展到1995年为68915.2亿元,后者相当于前者的40.3倍。 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980年为191.33元,1995年为1577.74元, 两者相比只为8.2倍。1995 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40%。就农产品而论,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虽然不慢,但质量提高不快,难以实现优质优价,如杂交稻、茶叶等即如此。由于工农业商品产品价格剪刀差,农业的生产资料供应价格偏高,而农产品销售价格偏低,且销售渠道往往不畅,稻、麦、棉、油、茶等本大利微,农业的比较利益甚低。
乡镇企业经济效益:就全国乡办村办企业看,1995年每百元资金实现利润8.84元,每百元资金实现的利润税金14.07元; 每百元营业收入实现利润5.52元。与同期一般社会利息率比较,亦属偏低。
三、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面临良好的机遇,存在不少有利条件:第一,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对农业和农村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反复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各级党政领导普遍增强了对发展农业的重视,决心为着手抓好农业加大力度。第二,党的十五大又一次明确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出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挥各地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各地经过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正在认真落实。第三,我国的国民经济经过近十多年来的持续发展,工业化已经进入中期水平,有条件来反哺农业、支援农业、逐步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用现代管理经管农业,推动农业的改革与发展。第四,国家财税体制改革,有利于增加中央和地方各级财力,从而增加各级对农业的投入。全国重视农业的思想日益普及,各方面对农业的投入亦将会有比较明显的增加。第五,速度型的农业发展到今天,实力大为增强,客观上涌现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轨的要求。社会对农副产品的需求,亦由偏重数量转向侧重质量。农业本身产生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农科教结合,科教兴农,在全国已由大力提倡日益见诸行动。第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既提出了要求,也创造了条件;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创建的农业产业化,正在日益推进,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了集约化效益型农业实现的步伐。
但是,不能忽视,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还存在着种种制约因素,必须清醒地认识并予以正确对待,努力克服。其一,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着诸多矛盾,障碍着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迅速转变。如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小规模与现代化的矛盾、专业化与社会化的矛盾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虽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生产发展很快;但在前进的过程中,单家独户的小生产面向社会主义大市场,很不适应。农民不了解市场,不能作为有力的市场主体进入市场,面临双重风险——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无法独立自主地有效经营。家庭农户经营规模小,势单力薄,无法用现代生产手段装备农业,难于采用先进农业技术从事生产,更谈不上实行科学管理。这就制约了科技进步,阻碍了农业效益的提高。农业的区域性专业化生产在当前缺少社会化服务,产前的生资供应、产后的产品加工和销售、产中的技术咨询和引进,均得不到有关方面的配合。农业两头受压,中间孤立,利益旁落,比较效益在各行各业中最低。其二,农业科技水平滞后,有效成果不多,推广体系不全,影响到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在农业科研上,技术改造上,投入仍然偏少,因而每年所出的先进适用成果少,技术市场不完善,技术推广网络不健全,因而使科技兴农受到束缚。其三,农业投入不足,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投资体制不健全,制约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80年代以来,农业基建投资偏少,农业基础设施未能及时改善。不少地方水利工程老化,水土条件不佳,环境污染,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和治理。而在投资管理体制上,条块分割,缺少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使开发难以形成综合生产力。当前,农民负担重的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政府在税收、信贷、价格等政策措施上,对引导和扶持农业两个转变,落实得仍不够理想。其四,土地、水等农业资源条件呈现向不利于农业的方面发展。我国土地少、人口多,耕地资源尤为相对紧缺,且人增地减的矛盾日益尖锐;大量剩余劳力集中在农村、农业,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很为不利。我国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在全世界排行第88位,水土配比差异大,旱涝常有,降水年际变化频率高,导致旱涝交替出现,且水质呈地带性分布,供求矛盾突出。这些都不利于农村经济增长方向的转变。
四、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和对策
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产物。必须提高认识,端正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总结经验,认真解决问题。当前,应采取的对策措施主要是:
(一)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
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农业的发展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拓宽领域,向产前产后延伸,与其相关产业(工业、商业)联结起来,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形成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实现农业产业化。这样做可以组成含有市场体系、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三要素的产业链,发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作用,使农村生产显现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优越性,从而达到产加销有机结合,活跃经营机制,优化综合效益。农业产业化按市场导向合理配置资源,发展主导产业、优化结构调整,在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发展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推进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农业产业化有效地克服农村现存的小生产与大市场、小规模与现代化、专业化与社会化等矛盾,是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措施。必须认真对待,因地制宜地予以推进。
(二)运用农科教结合,实行科技兴农,大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科技进步在农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农是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运用农科教结合,促成科技进步,各地已积累了不少经验,需要认真总结,大力推广。要抓好科教体制改革,着力解决机构重复、力量分散、各行其是的问题,为开展大规模协作,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组织保证。要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各方面力量推进科技兴农,使科技兴农具有广泛群众基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农业科教投入,以提高农业科教综合实力。制订农科教结合统筹农业科技进步计划,包括目标、重点、项目、程序,并协同落实。组建和培育技术市场,推进农业科技开发体系建设;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使新技术得以普遍推广应用。切实推行“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火炬计划”,搞好科技扶贫,力争多出成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
(三)适当增加投入,合理生产要素组合,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农业转变增长方式上,目前我国农业的投入水平还有限,国家、集体、农民对农业的投入力度都不够,农业发展还要适当增加投入。要管好、用好投入到农业的人财物力,力争节耗增效。农村基建投资,要坚持前期论证、中期监测管理、后期检查验收,力求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一切生产投入,要通过调查研究,力争各要素合理配合,形成适当的数量,恰当的配比,增产增收,效率最高,综合实力最强。
乡镇企业要深化体制改革,搞好产权重组和机制创新;大力开展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实行现代企业管理;不断增加经济效益,振兴二、三产业。
(四)治水改土,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外在环境。
治水改土,对农业发展至关紧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资源环境的最基本要素,是国民经济的基本产业。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业灌溉面积;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除害兴利,可以为农业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大大提高农业发展的保障能力。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技术,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防止水域污染,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解决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土地是财富之母,是农业不可替代的生产条件。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节约合理地集约用好耕地,保护和管理好土地资源,实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所必需。一定要在治水改土上狠下功夫,以确保优化农业外在环境,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改变。
(五)大力推行生态农业,以保证农业对资源的永续有效利用,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的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微生物,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业才可以得到持续有效的发展。因此,农业生产中既要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更要精心保护和管理好各种资源,以维护动植物、微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良性的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保持宇宙间的生态平衡,使农业得以永续利用资源、环境,日益兴旺发达。这就要重视在农业投入产出中,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力求适度适量,掌握科学地增加投入,既能使产出高产、优质、高效,又能使投入尽可能节能、低耗,其结果导致农村经济增长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标签: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农业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经济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社会再生产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