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开滦总医院 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目的:了解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颅内动脉狭窄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3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期蜂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与脉动指数(PI),并重点观察患者血管反应性情况。结果:(1)3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其中26例颅内动脉狭窄,轻度11例、中度10例、轻度5例,另有11例患者无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2)颅内动脉狭窄轻、中度患者血管反应性低于无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速度指标Vs、Vm、Vd与RI、PI与无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基本相近,不过颅内动脉狭窄重度患者血管反应性、Vs、Vm、PI等与无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为颅内动脉狭窄的有效诊断手段,与MRA相关性较好,二者彼此取长补短,可增强颅内动脉狭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100-02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颅内动脉狭窄发病率不断升高,威胁了人类健康与性命[1]。颅内动脉狭窄需借助现代先进医疗设备进行辅助诊断,经颅多普勒超声因特有的敏感性强、操作简便等特征被大力应用于该疾病的诊断中,为了进一步了解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笔者总结了院内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操作过程与诊断结果,现将其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唐山市开滦总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7例作研究对象,其中男17例,女20例,年龄43~77岁,平均(53.1±1.7)岁,所有患者均满足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标准[2],所有患者凝血机制均正常,均无明显心、肾功能不全者;均无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其中12例伴有糖尿病、11例有高血压、14例有抽烟、酗酒史。
1.2 方法
本次探究的37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均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使用德国DWLDOPX2型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并经病患颈部、颞窗、枕窗和眼窗四个部位依次进行颈部、颅内动脉探测,包括颈内外动脉、两侧颈总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颈内动脉末端、基底动脉、椎动脉,进行血流速度(包括舒张末期流速(cm/s)、收缩期峰流速(cm/s)、脉动指数(PI)与平均流速(cm/s)与阻力指数(RI),若有必要行压颈实验。
1.3 检测指标
将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分作三级,轻度、中度与重度。其中轻度:Vm为80~120cm/s;中度:Vm为120~150cm/s;重度:Vm超过150cm/s。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探究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有颅内动脉狭窄者与无颅内动脉狭窄者的检测结果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探究的3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其中26例颅内动脉狭窄,其中轻度11例、中度10例、轻度5例,另有11例患者无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超声诊断颅内动脉狭窄轻、中度患者血管反应性低于无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速度指标Vs、Vm、Vd与RI、PI与无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基本相近,不过颅内动脉狭窄重度患者血管反应性、Vs、Vm、PI等与无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下表所示。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为现今导致人类死亡的严重疾病之一,存活下来的患者中约50%~70%存有严重残疾[3],且手术治疗费用高,增加了病患与病患家属的经济负担。而颅内动脉狭窄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原因,因此颅内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断与预防非常重要。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辅助检查手段较多,主要包括颈部血管彩超、CT/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各有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即为脑血流图检查,主要是通过脉冲多普勒技术与2MHz发射频率,让超声声束穿透颅骨较薄之处,直接描记脑底动脉血流的多普勒信号[4],最终得到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展现出脑血管功能情况,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更多的临床依据。
本次探究的结果表明,颅内动脉狭窄轻、中度患者血管反应性低于无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速度指标Vs、Vm、Vd与RI、PI与无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基本相近,不过颅内动脉狭窄重度患者血管反应性、Vs、Vm、PI等与无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经颅多普勒超声可为颅内动脉狭窄诊断提供脑梗死与侧支循环建构等血流动力学资料,且可充分显示出微小血管栓塞情况,这属于该检测手段的优势所在,不过它也存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主要根据血流频谱声频改变,通过检测病患颅内外血管血流速度与血流方向,来对脑血管疾病病变情况展开评价。整个检测过程中,操作者操作技术与方法以及颅骨声窗均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而我们在多次探究实践中也发现,MRA对操作者的水平与技巧要求相对降低,很好的弥补了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的不足,但该检测方法由于流空现象可夸大血管狭窄程度[5]。因此,我们建议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方面首选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若条件允许,需将二种检测手段结合起来,使其各自发挥自身功能,进而提高诊断结果准确率,更利于疾病的有效治疗,挽救患者性命。
【参考文献】
[1]李继红.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7):35-36.
[2]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项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6):379.
[3]王舒阳,刘丽,高晓梅.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60(06):672-673.
[4] Mousavi Seyed Ali,Ghasemi Majid,Hoseini Tahereh. Association between plasma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s and extracranial carotid stenosis.[J].Annals of Saudi Medicine,2006,26(2):269.
[5]高天理.弥散加权MRI、DSA、MRA及TCD对短暂脑缺血发作诊断价值的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16(5):258.
论文作者:吴小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动脉论文; 多普勒论文; 狭窄论文; 颅内论文; 超声论文; 患者论文; 缺血性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