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顺通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工程管理领域的精细化指的是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和数据化的管理模式将工程的整体管理流程进行合理、细致地划分,从而精确高效地完成工程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避免了仅依靠经验和感觉实施工程管理的现象。建筑工程中的精细化管理属于项目的经营方式,可以通过实现制定细致的施工程序与方向细化工程各环节的规则条例,明确每一道施工工序的操作要求和规范。建筑工程中使用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工程项目可以在要求的工期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从而实现建筑企业良好的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效率;精细化管理;
1 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中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应多做好以下几点:(1)强化施工项目管理层的责任意识,加强建筑工程各项细节方面的管理工作,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项目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以备后期查阅使用;(2)强化施工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建筑工程涉及到较多的参与单位,各单位之间往往会因为进度或标准不统一出现一些问题,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提升,管理部门应当充分协调各单位之间的技术交底、项目交管等环节,处理好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监理等多方面的关系,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3)建筑工程项目属于较为系统的复杂工作,因此管理层应当具备系统性的管理思维意识,要对工程涉及的水电工程系统、土建工程系统等制定严格的监督与管理标准。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工程中的隐患与冲突,提升工程效率,保障工程质量。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材料设备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保障与施工所用的材料设备的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原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应情况决定了工程整体的功能和完成效率。目前,我国许多建筑工程施工中缺乏对工程材料严格审核的规范化程序,导致一些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工地现场,工程的完成质量缺乏保障。除此之外,工程项目需要一系列机械设备的支持,若施工建设单位不重视设备的管理,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严重时会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造成财产损失,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拖缓工程的整体进度,对施工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2.2 缺乏高水平、高素质的施工队伍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的投入,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相关的先进设备和科学技术更新发展也比较快,无法保证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都具备操纵新设备、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建筑工人常年在工地上进行工作,接触新知识和技术的机会比较少,导致工程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无法跟上技术更新的速度,工作效率提升较慢。一些施工单位忽视了施工现场人员的培训工作,导致施工现场人员难以达到现代建筑工程要求的水平,且一些施工单位的管理层也缺乏足够的建筑素养,无法对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无法制定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条例。施工队伍的素质不达标,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的生产安全性和效率,对工程的质量和成本会产生直接性的影响。
2.3 缺乏完善的建筑施工监督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体系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因此施工单位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从而稳步推进建筑工程的建设进程。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量在不断增加,对施工管理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质量监管体系的支撑。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的质量监管工作缺乏系统性的组织结构,无法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的需求。实际施工开展的过程中,设计方案的审核、建筑环节的规划、现场坚固和施工操作监管等各方面缺乏细致的管理条例,导致管理工作无法有序开展,施工现场的状态较为混乱,不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应用策略
3.1 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原则
为保障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有必要建立先进、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保障施工现场的操作流程符合标准。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应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调整,提出可行的精细化管理机制。精细化管理机制应符合下述三个原则:
(1)战略规划原则。建筑工程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工程的数量在不断增多,精细化管理工作决定着工程的作业流程质量和后期收益。战略规划原则指的是将工程的战略目标进行细化并加以落实,保障施工的规划可以贯彻到工程的每一个环节,为参与施工的现场人员提供细致化、科学化的指导。原有的工程管理条例也应遵循战略规划的原则进行完善改造,这样才能保障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整体执行能力。
(2)明确目标原则。精细化管理从根本上来讲,是按照建筑目标、在高质量标准的指导下完善现有的施工管理体系。因此,在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前期应当结合战略规划明确建筑工程的目标,对建筑工程进行有序改造。工程的目标应当紧密结合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趋势,兼顾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效率和运营绩效,通过高效、有能力的科学管理方式完成预定的目标。
(3)协调发展原则。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仅是针对单一项目内容的管理,而是应当从多角度、各环节进行统筹管控。精细化管理需要对施工的材料、设备、技术工艺、现场操作和维护检修等内容进行协调管理,保证每一项内容都严格符合工程的标准,避免任一环节出现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工程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要求工程参与人员具备强大的责任意识和执行能力,需要精细化管理工作给予的强大支持。
3.2 施工管理体系中的具体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体系的应用需要注意三个方面:(1)要按照战略管理原则、明确目标原则和协调发展原则对工程各项工作进行细分,明确施工的重点环节,确保各分项工程符合管理细则,推动工程保质保量完成。(2)应当制订并严格贯彻落实责任制度,根据细分的工作安排相应的责任人员,对不同工程环节的交接工作进行记录,保证在出现问题是可以准确追溯到相关的责任人。(3)制订合理的奖惩制度,根据工程的各项指标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具体施工量等方面进行严格评估,奖励施工过程中表现优异的人员,对懒散、工作不合格的施工人员进行惩罚,做到奖惩分明,对所有的施工人员起到约束作用,规划施工作风,保障施工现场环境的有序化与精细化。
3.2.3 精细化管理在施工验收环节的应用
建筑工程项目处于竣工阶段是,精细化管理应当注重以下几点:(1)管理部门要对各工程建设部门的物资使用情况进行认真的对比核算,统计施工成本;(2)严格按照规定完成交工文件的收集与整理,交由监理单位和业主进行审查与验收;(3)管理人员要发现并总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根据成本核算和竣工结算进行结算误差的有效控制。
4 结语
精细化管理在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保障工程的质量与进度。我国的建筑施工单位目前存在着监管体系不完善、施工队伍水平不达标、管理工作存在漏洞的现象。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施工的各个环节,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办法,结合施工前期、中期以及验收阶段涉及的各项细节,针对性地将管理工作进行了细化,有利于工程整体的安全性与质量的提升,对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卢茜,邱浩斌.探析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门窗,2014(11):286.
[2]黄荣权.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福建建材,2019(01):106-107.
[3]黄嘉骏,伍娇娇.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19(02):121.
论文作者:李诗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精细化论文; 工程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建筑论文; 环节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