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暴涨的政治经济暗流:国际油价飙升的原因、趋势及其影响_油价论文

油价暴涨的政治经济暗流:国际油价飙升的原因、趋势及其影响_油价论文

油价井喷的政经潜流——国际石油价格暴涨的原因与走势及其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潜流论文,政经论文,井喷论文,油价论文,石油价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攀升,不断暴涨,成为有可能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和进口国,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高油价的不利影响。无论是在近期还是在长期,中国都必须尽快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努力保障石油供应和价格的稳定,以确保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油价暴涨的原因及走势

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石油价格频频飙升,屡创新高。8月20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9月合约一度冲高到每桶49.29美元,创下21年来的最高价;欧佩克七种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价也达到每桶43.16美元,创下欧佩克单日油价的历史最高价。至此,国际油价比年初时暴涨了近50%,比2003年和2002年每桶31美元和26美元的平均价格分别上涨了57.1%和87.3%。近日,国际油价虽然略有回落,但仍高达每桶45美元以上,并且已连续近4个月稳居每桶40美元以上的高位。

今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快速上涨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市场基本面因素的推动,也有地缘政治等非市场因素和投机交易猖獗等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世界经济加快复苏带动全球石油需求大增,逼近石油供应的最大能力,导致石油供求关系趋于紧张,这是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的基本原因。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加快复苏趋势,美国、日本、中国、印度等主要石油进口国和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全球石油需求量快速增长。据有关国际机构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了4.1%,比2003年2.1%的增幅高出近一倍,增速达到24年来的最快。国际能源机构在8月份刚发表的调高后的预测表明,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将达到每日8216万桶,比去年的日均7900万桶高出300多万桶。与此同时,世界石油供应的主要来源欧佩克组织的实际原油日产量已接近3000万桶,达到近25年来的最高水平,部分成员国的产油能力已经接近极限,剩余产能仅有每日200万桶,继续增产的能力有限,而其他产油国大量增产的可能性就更小。在石油需求迅速增长而产量难以进一步增加的情况下,国际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处于非常脆弱的平衡状态,日趋紧张的供求关系推动着石油价格持续上涨。

其次,欧佩克组织滥用限产保价措施刺激了国际油价上涨,是引发油价暴涨的重要原因。自去年12月初以来,欧佩克平均油价就持续超出其每桶22~28美元的目标价格区间的调控上限。然而,欧佩克组织为了弥补两年多来美元汇率大幅下跌给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仅没有及时启动自动增产机制来平抑油价,反而借口油价上涨源于地缘政治局势动荡和期货市场投机炒作而非真正供应不足,继续坚持实施限产保价措施。继去年9月2日削减日产配额90万桶之后,今年4月1日又在油价持续上涨并且超出其价格调控上限的情况下再度削减日产配额100万桶,人为加剧了石油供求关系的紧张形势,引发国际油价暴涨。虽然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欧佩克组织于今年7月1日和8月1日分别增加日产配额200万桶和50万桶,将不包括伊拉克在内的10个欧佩克组织产油国的日产原油配额增加到2600万桶,但已无法制止国际油价的继续上涨。欧佩克组织在事实上放弃了原先每桶28美元的价格调控上限而倾向于追求更高的油价,是导致国际石油市场看涨心理不断增强的重要原因。

再次,国际局势持续动荡影响世界石油的稳定供应,也是造成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今年以来,伊拉克武装冲突不断,恐怖分子对南部输油管道实施了多起袭击,造成伊拉克石油输出数次中断。原油日产量和出口量分别高达170万桶和110万桶的俄罗斯尤科斯公司由于巨额欠税而时刻面临停产倒闭的危险,而日产原油220万桶的世界第五大产油国委内瑞拉由于国内政局动荡、石油工业不时威胁要举行大罢工而存在停产的风险,尼日利亚和挪威等主要石油出口国也都爆发过因劳资纠纷而举行罢工的事件。这类事件的频繁发生影响到世界石油供应的稳定,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

最后,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投机性交易增加,对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美元持续疲软、各国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力度加强,股市、汇市对国际游资的吸引力下降,致使大量的投机性基金转向原油期货市场进行投机炒作、哄抬油价,推动原油期货价格不断走高。据估计,目前原油期货交易的70%属于投机性交易,而石油期货市场真正的需求方只占全部交易的30%,主要原油期货市场交易自去年底以来一直是多头大于空头,是导致油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一般认为,目前高达每桶45美元以上的高油价中因投机交易造成的油价上涨就有10美元之多。

总之,当前的国际油价暴涨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全球石油需求快速增长造成的供求关系紧张仍是推高油价的基本因素,诸如地缘政治风险和市场投机等其他因素只是在供求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才对油价上涨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发达国家商业石油库存的减少和夏季用油高峰等季节性因素也都对油价上涨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目前的情况看,国际石油市场共求关系偏紧的形势一时还难以缓解,推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其他因素短时间内也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近期国际油价仍将继续在高位运行,难以大幅回落。而且,如果发生严重影响石油供应的重大事件,国际油价还有可能在现行的高价位上进一步上涨,甚至突破每桶50美元大关。不过,由于目前全球石油供应并不缺乏,供求关系虽然偏紧,但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将国际油价推升到每桶50美元以上。预计2004年的平均油价在每桶40美元左右。

从较长时期看,随着近几年来国际石油供求关系的趋紧和石油价格的大幅回升,全球石油投资将进入新一轮扩张期。由于全球石油储量并不缺乏,石油投资的增加将提高未来全球石油生产供应能力,以适应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长,从而缓解油价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高油价也会促进节能技术进步和替代能源开发,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替代部分石油消费来减缓石油需求的过快增长,从控制需求方面来制约油价的上涨。在经历了近几年来的持续上涨之后,国际油价有可能在一个新的较高价位重新趋于稳定,预计今后几年的平均国际油价有可能达到每桶35美元。

不会明显降低全球经济增速

石油价格走势与全球经济形势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影响关系,往往互为因果。一方面,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加快会导致全球石油需求增加,从而推动石油价格上涨;另一方面,石油价格上涨过快又会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和通货膨胀上升,从而减缓世界经济的增长。而一旦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石油需求也将随之减少,从而缓解石油价格的上涨压力,在世界经济增长与石油价格上涨之间形成新的平衡。

石油价格上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属于典型的供给面冲击,严重时会导致滞胀。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油价对全球经济的不利影响已经有所显现。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美国的经济增长已经从今年一季度的4.5%减缓至二季度的3.0%,而通货膨胀率则高达5%以上;欧元区经济虽然由于欧元相对美元升值而所受影响较小,但通货膨胀率也是持续高于2%的调控目标;日本经济增长也开始放缓,其他亚洲国家则大多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经济增长减缓和通货膨胀上升的现象。此外,全球航空业等主要石油消费行业所受到的打击最大,国际油价的持续高涨将导致本已不景气的航空业更加雪上加霜。

尽管石油价格暴涨对全球经济的不利影响客观存在,但同样需要指出的是,世界经济在经历了以往多次石油价格冲击之后对高油价的适应能力明显增强,高油价虽然会对世界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明显降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更不会引发全球性经济衰退和滞胀。事实上,由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和服务业在经济中占据优势地位,经济增长对石油的直接依赖程度显著下降;发展中国家经济虽然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仍占有较大的比重,对石油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但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抵消石油价格上涨造成的生产成本上升。而且,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的加剧也迫使企业尽量从内部消化石油价格上涨而增加的生产成本,油价上涨很难传递到消费价格上去。因此,世界经济对石油价格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敏感,对石油价格上涨的承受力也明显提高。这也是自1999年底国际油价开始从每桶不足10美元的低谷开始回升并持续大幅攀升以来世界经济并未受到特别严重不利影响的重要原因。因此,不应高估目前国际油价上涨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据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在9月底发表的秋季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调高对2004年的世界经济增长预测,由春季报告预测的4.6%提高到4.9%,同时维持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4.4的预测不变。

对国内经济的三大影响

近年来,中国的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国际石油价格持续攀升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油价将导致贸易盈余减少,从而拖累经济增长。中国从2003年开始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原油进口量高达9100万吨。今年头7个月,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已高达7063万吨,同比增长39.5%。从目前的趋势看,今年全年原油进口预计不少于1.2亿吨,约折合8.8亿桶。若今年国际油价每桶平均比去年上涨10美元而达到每桶40美元,中国全年仅原油进口就将多支付88亿美元,并造成35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由此导致的净出口的减少有可能影响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

其次,国际油价持续上升形成新的涨价因素,将加大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就出现了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煤、电、油、运供应紧张,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现象。国际石油价格持续走高,将导致国内能源价格上扬,并带动石油及以石油为基础的产业价格上扬,从而导致众多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和相应的产品价格上升,形成一种新的涨价因素。虽然由于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难以将成本增加全部转嫁到最终消费品价格上去,但因国际油价上涨导致的通货膨胀压力无疑加大了中国目前的宏观调控难度。

最后,国际油价持续上升将导致各类行业生产成本的上升,从而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由于石油和石油产品是众多产业和产品的燃料和原材料,因此石油价格持续上涨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燃油发电、旅游、汽车等与石油关系密切的行业,导致这些行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和产品价格上涨,而且会逐步传导到众多的工业和制造业部门,使更多的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竞争力削弱的困境。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对石油的需求和依赖程度都在上升,石油价格的持续上升造成的生产成本的上升无疑将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不过,从总体上看,国际油价的上涨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还是有限的,不足以影响到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一方面,中国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支付石油进口;另一方面,国内石油市场开放度有限,尤其是成品油定价权掌握在政府手中,可以通过适当把握调价的幅度和节奏来减缓国际油价暴涨对国内的影响。

中国如何应对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面对国际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中国对进口石油需求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应该采取长期与短期兼顾的综合配套措施来应对国际油价上涨给中国经济带来的风险,确保石油供应安全,保障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增长。

首先,密切跟踪分析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灵活运用现行石油定价机制,防止国际油价暴涨冲击国内经济。目前,我国的石油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国内原油基准价格由国家价格主管部门根据上月国际市场相近品质原油离岸价格加关税确定后公布,贴水或升水由购销双方根据原油运杂费、油品质量差价和市场供求等情况协商确定。成品油价格则以纽约、鹿特丹、新加坡三地市场的加权平均价格作为定价基础,根据基本杂费、关税及国家确定的成品油流通费用,由国家发改委确定并公布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再由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公司在基准价上下8%的浮动范围内制订具体零售价格。在当前国际油价频繁变动、波幅增大的情况下,要密切跟踪分析和准确预测把握国际油价走势,综合考虑石油生产价格企业的利益和下游用油行业的承受能力,适时适度掌握国内油价的调整节奏和幅度,避免国际油价暴涨直接冲击国内市场,通过逐步调整的方式来减缓或消化国际油价上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其次,加快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的建设步伐,稳步开展石油期货交易,规避石油价格风险。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仅有的没有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的石油消费大国,这对于保障国家石油供应安全和保持国内石油价格相对稳定是极其不利的。不仅要加快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等硬件建设,还要抓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订工作,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以便在必要时发挥保障国内石油供应和价格稳定的作用。同时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交易,抓紧建立和完善国内的石油期货交易市场,通过远期合同来规避石油价格波动风险,充分发挥石油消费大国的需求优势来影响国际油价形成,争取尽快改变目前这种完全被动承受国际油价剧变影响的不利地位。

再次,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扶持国内企业到国外参与石油合作勘探和开发,充分利用国外石油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规模的增大,国内石油资源不足和短缺将是长期必须面对的事实。除了直接从国际市场进口石油外,为了确保石油供应和价格的稳定,还必须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参与石油合作开发,建立长期稳定的海外石油供应渠道,规避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波动过于剧烈带来的风险。

最后,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节约和开源两方面减少石油消耗。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水平比发达国家高出1到2倍,节能降耗的潜力巨大。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石油利用效率,逐步降低经济增长的石油需求弹性。同时要不断改善能源结构,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的水电、风电、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从税收、价格、融资等方面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大力推动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替代部分石油需求。(毕吉耀)

标签:;  ;  ;  ;  ;  ;  ;  ;  ;  ;  

油价暴涨的政治经济暗流:国际油价飙升的原因、趋势及其影响_油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