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车险经营状况与财产险公司特征的关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营状况论文,车险论文,财产论文,特征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和文献回顾 车险是我国财产险的第一大险种,2014年我国车险保费收入5516亿元,占财产险的比重为73.11%,2014年,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车险市场。在2014年的车险业务构成中,商业车险占比74.28%,“交强险”占比25.72%。在2013年我国的64家财产险直保公司中,开展了商业车险业务的有53家公司,然而,各公司之间的商业车险的经营状况差别较大。本文将研究:(1)财产险公司商业车险的经营绩效与公司特征的关系;(2)财产险公司业务构成中商业车险的“比重”与该公司的利润和风险的关系。 对于与我国车险相关的经济学问题,以往文献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研究社会各界关注较多的“交强险”的经营状况。孟生旺(2008,2011,2013)通过描述分析、聚类分析、Beta回归等方法发现:我国“交强险”的费率水平偏高;地区之间的费率不公平,各个地区赔付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均收入水平、物价指数、人均交通支出和人均车辆数;各地区的赔付率和费用率之间存在“反常”的负相关关系;财产险公司的费用率与保费收入规模之间存在非线性负相关,新公司比老公司的费用率更高。刘红岩和高洪忠(2010)分别针对“交强险”的赔付率和费用率建立了广义线性模型,研究发现:公司效应和地区效应对“交强险”赔付率有显著影响,投资收益率与赔付率正相关;各家财产险公司的费用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公司规模对费用率有负向影响。周县华(2010)运用北京、吉林、内蒙古和山东的保单层面的数据,研究了“交强险”的“出险概率”和“案件赔款”的决定因素,发现我国“交强险”的定价除“出租租赁”和“公路客运”车型以外,总体上偏高;车辆使用性质和载客人数只影响出险概率,而核定车载质量、地域特征和车辆使用年限同时影响出险概率和案件赔款。 二是对于整体车险(包括商业车险和“交强险”两部分)的一些经济问题的研究。刘志迎等(2007)基于1999-2004年我国财产险公司的数据,发现财产险公司业务构成中车险的比重越高,财产险公司的成本效率(采用SFA方法测算)越高。林升等(2010)基于2004年-2008年内地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发现,车险的市场集中度(采用HHI、CRn度量)与车险的承保利润率正相关。郭金龙等(2012)从环境、制度等宏观层面和销售渠道、理赔服务等微观层面比较了中国和日本的车险的发展状况。刘璐和张博江(2012)使用198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我国车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发现车险保费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汽车销量正相关,与车险价格负相关,与CPI没有显著关系。 较之于以往研究,本文有两方面的新意。第一,以往关于车险业务经营状况的分析集中于“交强险”(孟生旺,2008,2013;刘红岩和高洪忠,2010;周县华,2010;孟生旺等,2011),而本文研究车险业务中占比在七成以上的“商业车险”的经营状况。“商业三责险”与“交强险”在赔偿范围、赔偿标准、责任界定等方面互不相同(孟生旺,2008),而车辆损失险、商业车险的附加险与“交强险”的差异就更大了,因此,以往文献对于“交强险”的研究及其结论不能代替本文对于商业车险的研究。第二,本文将商业车险在财产险公司业务构成中的“比重”作为一个自变量,研究了该比重对财产险公司利润绩效和风险绩效的影响。而在以往相关文献中,我们仅发现刘志迎等(2007)研究了车险业务占比与财产险公司经营绩效(该文为成本效率)的关系。 除了引言外,下文按如下顺序展开。第二节介绍数据和我国商业车险发展概况。第三节研究财产险公司的产权性质、规模、经营年限与商业车险经营绩效的关系。第四节研究商业车险业务“比重”对财产险公司的利润和风险的影响。第五节总结全文。 二、数据和商业车险发展概况 (一)数据来源和处理 由于我国尚没有系统地披露商业车险业务的很多变量,所以本文中商业车险的收入、支出、费用等数据是通过“整体车险”的相关数据减去“交强险”的相关数据得到。“整体车险”的数据来自历年《中国保险年鉴》,“交强险”的数据来自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各公司“交强险”专项报告。具体而言,还需要说明以下两点情况。 第一,本文中商业车险保费收入等于整体车险的“保险业务收入”减去“交强险”的“已赚保费”。这是因为整体车险披露的是“保险业务收入”而“交强险”披露的是“已赚保费”。一般来说,除快速壮大的公司外,一家财产险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和“已赚保费”的差距非常小,所以这种处理会在很小程度上低估本文所计算的商业车险的几项成本费用率指标。 第二,研究“经营情况”需要使用各家财产险公司的成本费用方面的数据。对于“交强险”,一家财产险公司的“已赚保费”、“赔款支出”和“营销费用”、“业务及管理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这三项费用的数据都是单独披露的。对于整体车险,一家财产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和“赔款支出”的数据是单独披露的,但“营销费用”、“业务及管理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这三项费用是没有单独披露的。为了得到一家财产险公司整体车险的这三项费用,我们通过每家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构成中车险业务的比重,来计算该财产险公司车险业务应当分摊的这三项费用。 (二)商业车险的经营主体和分支机构 根据表1,2013年,全国经营商业车险业务的财产险公司有53家,含中资公司41家,外(合)资公司12家,95%的中资财产险公司和57%的外(合)资财产险公司经营了商业车险业务。2013年全国共有659家省级分支机构经营了商业车险,含中资机构602家,外(合)资机构57家;共有4468家地市级的分支机构经营了商业车险,含中资机构4377家,外(合)资机构91家。由此可见,第一,中资财产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数目较之外(合)资公司的优势很明显,并且越到基层优势越大。第二,近些年来,外(合)资公司分支机构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中资公司,这使得外(合)资公司分支机构的占比有所提高,不过,中资公司的规模优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三)商业车险的保费规模和市场结构 表2报告了我国商业车险的保费规模和市场结构情况。第一,2010年以后,商业车险占车险的保费比重都超过了七成,占财产险的保费比重都超过了五成,因此,商业车险是财产险规模和增长上的主导力量。2006-2014年,商业车险保费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41%。第二,我国商业车险市场集中度CR3(排名前3的公司的市场份额之和)一开始是呈下降趋势,不过近几年有所上升。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市场竞争主体非理性、反常规的扩张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实力雄厚、经营稳健的大型财产险公司的服务优势进一步体现。 三、商业车险的经营绩效与财产险公司特征 商业车险(以及所有财产险业务)的经营绩效主要体现为综合成本率(又称为“混合比率”、“综合比率”)及其构成指标上。“综合成本率”等于“赔款成本、销售费用、业务及管理费用和营业税费之和”除以保费收入,“1”减去综合成本率即为承保业务的利润率。“赔付率”是“赔款成本”除以已赚保费(保费收入),是衡量保险经济补偿功能的基本指标。“销售费用率”是“销售费用”除以保费收入,是衡量保险公司的业务扩展成本。“业务及管理费用率”和“营业税费率”分别是“业务及管理费用”和“营业税费”除以保费收入,分别反映公司的日常运行开支情况和税费负担①。 (一)产权性质与商业车险经营状况 表3中比较了中、外(合)资财产险公司的商业车险经营绩效。第一,中资公司的赔付率的均值和中位数均高于外(合)资公司②,不过,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是统计上显著的(在0.1的水平上)。第二,中资公司的销售费用率显著低于外(合)资工资,这反映出中资公司的渠道优势③。第三,中资公司营业税费率略高于(统计上显著)外(合)资公司,反映出中资公司的营业税费负担更重一些。第四,中资与外(合)资公司在业务及管理费用率上很接近,没有显著性差异。 (二)公司规模与商业车险经营状况 表4中比较了大型公司和小型公司的商业车险经营绩效,图1报告了商业车险的赔付率、销售费用率、业务及管理费用率、营业税费率与公司商业车险保费收入(对数)的散点图、拟合直线和Spearman相关系数⑤。第一,大型公司赔付率显著高于小型公司,赔付率与保费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48,都在0.01的水平上显著⑥。如果将赔款视为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的产出(Cummins and Weiss,2000),那么这说明大型公司更好地发挥了商业车险的经济补偿功能。第二,业务及管理费用率与公司规模的相关系数为-0.25,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这反映出大型公司有更高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在固定性费用分摊上的规模优势⑦。第三,大型公司和小型公司在销售费用率和营业税费率上没有显著差异。 (三)经营年限与商业车险经营状况 表5中比较了老公司和新公司的商业车险经营绩效,图2给出了商业车险的赔付率、销售费用率、业务及管理费用率、营业税费率与公司经营年限的散点图、拟合直线和Spearman相关系数。第一,无论是采用分组比较还是考察相关系数,老公司的赔付率均显著高于新公司,而业务及管理费用率显著低于新公司⑧。如果将赔款视为承保业务的产出,将经营费用作为一项投入的话,老公司的供给效率更高(Cummins and Weiss,2000)⑨。第二,老公司和新公司在销售费用率、营业税费率上没有显著差异。 图1 公司规模与商业车险经营状况(2011-2013) 说明:***、**、*分别表示相关系数在0.01、0.5、0.1的水平上显著(双尾)。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年鉴》和各公司“交强险”专项报告。 图2 经营年限与商业车险经营状况(2011-2013) 说明:公司经营年限定义为“样本年度-公司成立的年度”。***、**、*分别表示相关系数在0.01、0.5、0.1的水平上显著(双尾)。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年鉴》和各公司“交强险”专项报告。 四、商业车险业务比重与财产险公司利润和风险 本文第三节研究了商业车险的经营绩效与公司特征的关系,并与以往有文献对于“交强险”经营状况与公司特征关系的一些研究结论进行了比较。对于不同的财产险公司,商业车险业务在公司业务构成中的差别很大,那么,这种差距是否影响了财产险公司整体的绩效?本节研究商业车险业务比重对财产险公司的利润状况和风险状况的影响。 (一)不同公司的商业车险业务比重 表6报告了不同财产险公司的商业车险业务比重情况,图3报告了公司规模、公司经营年限与商业车险业务比重的散点图、拟合直线和Spearman相关系数。商业车险业务比重与公司的产权性质、规模、经营年限的关系都是显著的(在0.1的水平上)。具体而言,较之外(合)资公司,中资公司的业务更多地来自商业车险;较之小型公司,大型公司的业务更多地来自商业车险;较之新公司,老公司的业务更多地来自商业车险。 (二)商业车险业务比重与公司利润状况 财产险公司的绩效指标包括利润类指标和风险类指标。本文采用的利润类指标包括:(1)价格成本边际,即“保费收入”除以“赔付支出”(Ma and Pope,2003,2008);(2)承保利润率,即“1”减去承保业务的综合成本率;(3)资产收益率,即“净利润”除以“总资产”。 图3 公司规模、经营年限与商业车险业务比重(2011-2013) 说明:公司的经营年限定义为“样本年度-公司成立的年度”。***、**、*分别表示在0.01、0.5、0.1的水平上显著(双尾)。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年鉴》和各公司“交强险”专项报告。 为了将公司特征的影响剔除掉,我们计算商业车险业务比重与财产险公司绩效指标的“偏相关”系数⑩。这样处理是由于:(1)前文分析已知,商业车险业务比重与财产险公司的一些特征(产权性质、规模、经营年限)有相关关系;(2)不难理解,财产险公司的利润和风险指标很可能也受到了这些公司特征的影响(孙祁祥等,2015;Bian et al.,2015)。对此,我们采用2011-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如下的3步分析。 第1步,如式,将财产险公司的商业车险业务比重(Prop)对产权性质(Ownership)、规模(Size)、经营年限(Age)和年度虚拟变量(D_year[,i])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得到残差ε1。 第2步,如式,将财产险公司的某个利润指标(Return)对产权性质、规模、经营年限和年度虚拟变量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得到的残差ε2(11)。 第3步,计算ε1和ε2的相关关系,即是剔除了公司特征和年度效应的影响后的,商业车险业务比重与公司利润指标的偏相关关系(12)。 图4报告了商业车险业务比重与财产险公司的价格成本边际、承保利润率、资产收益率的散点图、拟合直线和Spearman相关系数。可以发现,第一,商业车险业务比重与价格成本边际的相关系数为-0.10,不过0.1的水平上也不显著。第二,商业车险业务比重与承保利润率的相关系数为-0.34,与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0.41,都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提高商业车险业务比重将会显著降低承保利润率,降低资产收益率,因此,商业车险业务比重对财产险公司利润绩效有负向影响。 图4 商业车险业务比重与公司利润状况(2011-2013) 说明:***、**、*分别表示相关系数在0.01、0.5、0.1的水平上显著(双尾)。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年鉴》和各公司“交强险”专项报告。 (三)商业车险业务比重与公司风险状况 风险表现为收益的不确定性,本文使用利润类指标的波动率度量风险绩效(Ho et a1.,2012;Berry-Stlzle,2012)。波动率采用三年(样本当年和之前的两年)的移动平均方法计算,如下: 根据三个利润指标相应地可以得到三个风险类指标:价格成本边际变动风险、承保利润率变动风险、资产收益率变动风险。类似于研究商业车险业务比重对财产险公司利润指标的影响,我们通过式、式的回归剔除公司特征和年度效应的影响,得到商业车险业务比重与财产险公司风险指标的偏相关关系。 图5报告了商业车险业务比重与三个公司风险指标的散点图、拟合直线和Spearman相关系数。可以发现,第一,商业车险业务比重和价格成本边际的波动率的相关系数为0.03,不过0.1的水平上也不显著。第二,商业车险业务比重与承保利润率的波动率的相关系数为-0.14,在0.1的水平上显著,与资产收益率的波动率的相关系数为-0.16,在0.05的水平上显著。因此,提高商业车险业务比重有助于降低财产险公司的承保业务风险和总收益风险。商业车险的业务量大、风险标的之间的独立性强,提高商业车险的业务占比有助于降低财产险公司的经营风险。 图5 商业车险业务比重与公司风险状况(2011-2013) 说明:***、**、*分别表示相关系数在0.01、0.5、0.1的水平上显著(双尾)。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年鉴》和各公司“交强险”专项报告。 商业车险业务占我国财产险业务的比重超过了半壁江山,但是较少文献专门研究我国商业车险市场。本文先是分析了2006-2013年全国层面的商业车险经营主体和分支机构状况、保费规模和市场结构状况。我们主要发现:(1)外(合)资公司分支机构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中资公司,不过,中资公司的规模优势在短期难以撼动;(2)商业车险的市场集中度(采用CR3度量)近几年有所回升。 然后,本文研究财产险公司的产权性质、规模、经营年限等特征对商业车险成本费用指标的影响,主要发现如下结论:(1)中资公司的销售费用率显著低于外(合)资公司。(2)大型公司的赔付率显著高于小型公司,而业务及管理费用率与公司保费规模显著负相关。(3)老公司的赔付率显著高于新公司,而业务及管理费用显著低于新公司。因此,如果将赔款视为承保业务的产出,将经营费用作为一项投入的话,大型公司和老公司更好地发挥了商业车险的经济补偿功能,供给效率更高(13)。 最后,本文在剔除了公司特征和年度效应的基础上,研究商业车险业务比重对财产险公司利润绩效和风险绩效的影响,主要发现如下结论:(1)商业车险业务比重对财产险公司的承保利润率、资产收益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经营商业车险业务将降低财产险公司的利润水平。(2)商业车险业务比重对财产险公司的承保利润率的波动率、资产收益率的波动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经营商业车险业务将降低财产险公司的风险水平。因此,在商业车险业务的决策上,财产险公司尤其需要权衡对于利润与风险的影响。(3)商业车险业务比重对公司产品的价格成本边际及其波动率没有显著影响。 ①本文将保险公司的销售费用认定为财务报告中的“手续费和佣金支出”,所以未包括支付给公司内勤人员的那部分销售费用,该部分销售费用主要计入了“业务及管理费用”。因而,这里的销售费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公司业务拓展成本。“业务及管理费用”是保险公司维持日常运作的费用,主要包括职工薪酬、业绩及设备支出、业务拓展及保单管理支出(含保险保障基金费、保险监管费)、行政办公支出等。本文中的“营业税费”等于财务报告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以及根据营业税计算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但不包括日常运营中的房产税、印花费、车船税等。 ②这与王向楠等(2011)对我国财产险市场多险种的宏观数据的描述分析结果一致。 ③孙祁祥等(2015)认为,由于文化差异、进入中国开展业务较晚、没有国有产权纽带等因素,外资保险公司在销售渠道上处于不利的市场地位。 ④基于均值的两组差异的t检验用于判断两个样本所来自的两个独立总体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统计量为分别为两样本均值、方差和样本量,n是根据两样本的样本量和方差计算得到的自由度。Wilcoxon秩和检验是基于样本数据秩和,先将两样本看成是单一样本(混合样本)然后由小到大排列观察值统一编秩。如果原假设两个独立样本来自相同的总体为真,那么秩将将均匀分布在两个样本中;如果备选假设两个独立样本来自不相同的总体为真,那么其中一个样本将会有更多的小秩值,这样就会得到一个较小的秩和;另一个样本将会有更多的大秩值,这样就会会得到一个较大的秩和。Wilcoxon秩和检验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制,其数学公式的篇幅较长,需要的读者可参考统计学教材,如孙山泽(2012,P8)。 ⑤Spearman相关系数(记为)的取值范围为0~1,其计算公式:。其中,秩次差是原始数据的秩次,即原始数据和按从大到小排序后的位置。由于本文关注的赔付率、销售费用率、业务及管理费用率、营业税费率等指标均不服从正态分布,故我们计算相关系数采用了Spearman相关系数而非简单相关系数(pearson相关系数)。 ⑥对比于“交强险”经营状况,刘红岩和高洪忠(2010)对2009年“交强险”的研究发现,赔付率与公司的保费收入规模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不过,相关性并不显著(在0.1的水平上)。 ⑦对比于“交强险”经营状况,刘红岩和高洪忠(2010)对2009年“交强险”的研究、孟生旺(2011,2013)对2009年、2009-2011年“交强险”的研究均发现,“交强险”的费用率与公司的保费收入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⑧对比于“交强险”的经营状况,孟生旺(2013)对2009-2011年“交强险”的研究发现,“新公司”(该文指2007年及以前成立的公司)和“老公司”(该文指2008年及以后成立的公司)的赔付率没有显著差异,而“新公司”的费用率显著高于老公司。 ⑨对于同样的险种,一家公司的赔付率高而费用率低,说明该公司收取的保险费中用于发挥损失补偿功能的赔款支出的占比大,而营销、管理、留存收益等部分的占比小,则可以认为该公司的供给效率高(Association of British Insurers,1996;Jametti and Ungern-Sternberg,2005)。 ⑩“偏相关”关系是指,当研究某一个因素(x)与另一个因素(y)的相关程度时,把其他因素(z)的影响视作常数(保持不变)。x和y的偏相关系数(相对于z)为。本文采用的三步分析(两步回归和一步计算相关系数)是计算偏相关系数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11)为了控制极端值的影响,回归前,我们对利润指标的变量(三个)和风险指标的变量(三个)剔除了左右两端各2.5%的离群值。 (12)我们也考虑了控制其他的一些公司特征,如在回归中加入“公司是否有对应的寿险公司(集团化)”、“公司是否为专业保险公司(农业、责任、汽车保险公司)”、“公司业务覆盖的省级单位数(地理分散化)”等因素。不过,控制这些公司特征后,没有影响本文关于商业车险业务比重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结论。 (13)本文发现,商业车险赔付率与业务及管理费用率是显著正相关的(在0.1的水平上),无论是使用二者直接的相关系数,还是剔除了公司所有权性质、规模、经营年限和年度效应后的偏相关系数均是如此。因此,本文对商业车险的研究没有得到孟生旺(2013)对“交强险”的研究中所发现的“反常”结论。孟生旺(2013)研究发现,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公司“交强险”的赔付率与费用率均为负相关关系,其中,2011年的负相关是显著的(在0.1的水平上)。标签:赔付率论文; 保费收入论文; 交强险赔偿范围论文; 交强险费率论文; 规模保费论文; 绩效指标论文; 风险成本论文; 经营费用论文; 经营指标论文; 商业论文; 经营利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