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长江三角洲区域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战略性论文,新时期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504(2004)05-0067-05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经济密度最大的地带。该地区跨越沪、浙、苏三省市,据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形成的概念,长江三角洲地区指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南通、泰州8市和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6市以及这些市管辖的县和县级市,总面积9.97万,占全国总面积的1%(图1)。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并存和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严峻考验,需要汲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本文将从两方面寻求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力的思路,一是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明确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必要性;二是分析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提出加快实现长江三角洲经济联动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对策。
1 长江三角洲区域联动发展的必要性
1.1 适应区域(集团)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空间主体的客观需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其突出表现是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的贸易自由化和跨国公司主导的投资与生产国际化两大趋势日益加强[1]。在各国经济相互融合、共同受益的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市场国际化也加剧了地区经济的激烈竞争。为了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各国(地区)通过组成区域经济共同体或战略联盟,以区域集团的整体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选择。区域(集团)成为世界经济竞争中最重要的空间主体。一是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对外开放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外向一体化与内向一体化发展的核心;二是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新兴增长极和制造业基地,聚集了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优质生产要素,已成为我国技术与制度创新及其扩散的中心。基于此,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重点区域,必须发挥其巨大的现存优势,在我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中起到带动作用,其有效途径是整合区域优势,进行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
图1 长江三角洲地区15个主要城市示意
Fig.1 The fifteen cities in the Yangtze Delta
1.2 提高长江三角洲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竞争能力的现实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场新的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已经展开,并出现新的趋势和特点:1)转移内容发生新变化。世界产业转移的内容从一般加工制造过渡到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例如,发达国家在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劳动密集工序的同时,开始有选择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技术双密集产品及高技术产品的生产或部分R&D活动。2)转移方式形成新特点。世界产业转移以构建全球新兴产业链为目标,以跨国企业为主体,以优秀的大型开发区为承接载体,对制造、研发、服务等产业链主要环节进行联动转移。3)中国成为21世纪接受世界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在经济地位显著提升、工业制造业快速发展、潜在市场巨大、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本低廉、投资环境日益改善等有利条件下,中国成为世界产业转移重地的趋势不断凸显。据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预测,到2007年,全球产业转移带来的直接投资将由目前的6000亿美元增加到10000亿美元,其中,将有超过700亿美元的投资进入中国,长三角地区将是最有条件承接新时期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之一。
1.3 增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
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三大重点区域。进入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以其非常突出的经济增长表现,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区域,但也面临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有力竞争,主要表现在:1)在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化程度上,上海与北京、深圳存在差距[2],以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来看,北京是28.9%、深圳是39.83%,而上海是21.7%;2)在对外贸易规模上,长三角地区次于珠三角地区,2000年两个地区的出口额分别是631.79亿美元和847.41亿美元,其中上海的出口额为253.54亿美元,比深圳少92.09亿美元;3)在市场辐射能力方面,长三角处于劣势,其辐射范围限于华东地区,还难以拓展至长江中上游及其他地区,而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则分别可影响至华南、中南、西南地区以及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因此要保持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地位,必须实施区域联动发展战略,提高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2 长江三角洲区域联动发展的动力机制
2.1 应对加入WTO后国际经济竞争压力的外在促动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融资环境、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虽然我国加入WTO有利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进一步规范区域发展软环境和全方位拓展国际贸易市场空间,但其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也面临巨大挑战:1)从企业看,降低关税所带来的进口竞争压力,迫使国内企业必须接受来自国外企业在经营机制、增长方式、运行效率、技术创新及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强有力竞争。2)从政府看,由于加入WTO是从外部经济角度对市场进行统一,我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将趋于融合,政府在统一市场环境建设方面必须尽快实现角色的重新定位。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因受计划经济体制痕迹影响较深,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行政分割、产业同构、市场壁垒等现象依然严重,各地政府对构建区域统一市场体系、协调发展政策以及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比较滞后。因此,现阶段如何规范政府职能和有效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地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3)从区域来看,我国加入WTO后,引入大量国际产业投资,而且重点集聚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但对区域产业竞争力却构成非常严峻的威胁:一是长期受国内保护的汽车、制药、石化等制造业和处于竞争劣势的金融、保险、电信等服务业将面临巨大冲击;二是软件开发、医药及医疗器械等产品因自主知识产权的缺乏而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产品制造与出口受到限制;三是高技术零关税的取消有利于国外同类企业凭借资本、技术、管理优势进入中国,使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地位。以上各种挑战和压力的存在,主要是由区域内政府间发展政策不协调、市场环境不完善、产业分工不合理及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所致。因此,作为化解加入WTO后巨大国际竞争压力的战略手段之一,实现企业间、政府间、城市与区域间的联动与合作,有利于形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整体优势,提高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2.2 加快地区经济自身发展的内在驱动
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经济区域。然而,从其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出现了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行政分割等问题。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与联动的发展过程来看,1992年浦东开发后,长三角地区的地区合作与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地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苏、浙、沪三省市改变了过去先考虑其内部的发展、再谈经济合作的做法,主动将经济发展置身于长三角地区的大范围内。当前,寻求合作和联动发展已成为三地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例如,政府间的对话和协商不断加强,并积极营造促进地区联动发展的有利环境;三地企业间的相互投资和生产协作活动更加频繁,规模也不断扩大;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联动与一体化建设已经启动。这种发展思路的转变,是长三角地区积极面对外部市场竞争压力,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
2.3 政府引导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推动
第一,政府加强了对区域联动发展的规划和引导。一是中央政府加强了相关部门在统筹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如涉及公共资源的相关领域实现统一规划和管理的职能[4],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与三地相关政府部门编制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二是长三角地区各地政府间基本形成多层协商机制,通过建立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议、市长联席会议以及“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等协调载体,重点加强了区域大交通、信息资源共享、旅游、生态等领域的专项合作。截至2003年底,上海与苏、浙两省的合作项目已达4400多个,总金额达430亿元。目前,各地政府间人才互通、质监互认、行业结盟等旨在加强联动发展和经济一体化政策已相继正式出台。
第二,企业成为区域产业合作与联动的主体。上海的上汽集团、中国华源集团、上海宝钢集团等优势工业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建立了一批投资合作企业,上海商业企业以便利店、超市、大卖场等新型业态,在长三角地区构筑营销网络。截至2003年底,上海企业投资长三角地区的项目达1330个,资金总额达8亿元;2000年以来,苏、浙两省企业在地区联动发展进一步加深的背景下,纷纷抢滩上海,成为进军上海市场、走向国际竞争舞台的重要力量。据统计,两省在沪企业约5万家,约占国内在沪企业总数的50%。其中,江苏企业的总投资达223亿元,浙江在沪经商人数已高达25万人。
3 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联动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对策
3.1 区域联动发展的重点领域
3.1.1 产业领域 长江三角洲资源状况、经济技术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产业分工应有一定的梯度层次和产业链条上的配套关系。目前苏、浙、沪各地工业结构明显趋同,小型化、分散化生产现象普遍,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严重阻碍高效益的发挥。从提高长江三角洲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竞争能力的角度看,必须对长三角地区各行业的先进性与效率性进行一次调查与评估,然后重建合理的工业体系。新的工业体系应具备三个特点:1)行业之间的融合与渗透加强,高新技术的优越性与带动作用显现出来;2)区域内部的行政界限被打破,同一行业可以自由地跨省市横向联合、发展;3)发挥中心城市的增长极作用,合理建立具有高位势能和强大整合能力的经济结构,形成既分工、又联合的工业体系。在重建过程中,政府应发挥积极的政策引导作用。
3.1.2 技术创新领域 虽然长江三角洲技术创新的总体能力在我国居于领先水平,但区域内沪、苏、浙三地的创新资源及发展方向各有特点,如能加以整合、取各地之长,则有可能在技术创新领域取得更大的进展。目前有关合作项目已经逐步开展,例如,“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协议”已基本达成,重点在项目联合攻关和平台资源共享上开展三地的合作。其中,在项目攻关方面,鼓励和支持两省一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在平台建设方面,将在建设好以“一网两库”(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及专业服务协作网、科技基础数据库和科技文献资源库)为核心的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推进“一网两库”江、浙地区的覆盖,促进长三角地区的科技文献、科技信息、动植物资源和水文资源等科技资源共享。
3.1.3 国际化领域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合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长江三角洲地区应根据区内经济发展的特点,加强合作,共同建立一个广泛、连续且具有梯度层次的对外合作与服务平台,共同推动区域国际化进程。上海市的城市发展目标是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但因其土地资源短缺,发展空间有限,必须以长江三角洲、甚至整个长江流域为其腹地,构建更广阔的区际联系平台;江苏高科技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浙江省的制造业外向发展、工艺先进。从总体来看,长三角的合作是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联合优势,将长江三角洲今后的发展纳入整体规划的轨道,致力于提高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谋求区域的共同发展,共同构建我国对外交流的窗口和经济发展的引擎,逐步将其推向国际。
3.1.4 金融保障领域 加强金融领域的实质性合作,为长江三角洲重大项目建设提供经济保障。如何保障本区资金的筹集和融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美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银行家银行(Bankers'bank)模式。所谓银行家银行,是指一组银行共同合资参股组建成一家新银行,专门从事那些由一家或几家银行难以独立承担或承担后成本相对较高的业务。这一模式对长江三角洲金融领域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就目前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来看,笔者认为并不是缺乏资金,而是缺乏一个适当的组织机构来整合资金,将其较好地运用到合作领域的发展中。如果从实力较强的城市着手,即以上海、南京和杭州等主要城市为据点进行协调配置,发挥其金融系统的带动作用,然后联合其他城市共同参与,组建跨越行政界限的金融集团,共同积累地方建设基金,将对整个长江三角洲的联动发展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3.2 主要对策
3.2.1 充分发挥上海的核心城市作用 目前长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市场应变能力较强的以电子、机电、汽车、石化、轻纺等为主的综合加工制造业基地。作为服务和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上海要树立地区经济联动发展的战略意识,改变与其他地区争项目、争资源的模式,积极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找到能充分发挥优势的价值环,增强产业功能和经济实力。一是鼓励上海的优势产业(如汽车、电子、钢铁等)更多地进入有较好基础的地区,通过异地发展,尽快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二是根据市场规律,主动退出其他地区做得好且成本低的产业(如家电、纺织品等),但要以上海优质高效的产业服务、灵敏的市场信息、便捷的交通通讯、丰富的智能资源等优势,吸引这些产业的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组织落户上海、接轨国际、获得发展。加大上海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服务力度,首先是加强上海的金融服务功能。由于联动发展长江三角洲的基础设施、市场、产业等主要取决于区域的金融联动,上海应与长江三角洲共同加快金融国际化的进程,并逐步形成联动发展的关系。重点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加强金融监管,使商业银行在运行机制和管理素质上有同国际大银行竞争的能力,并吸引内外资银行进入上海,积极构建功能互补的区域金融城市体系。其次,上海要成为加快长江三角洲国际化的重要平台。面对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对国际先进技术和流动资本的大量需求,上海要进一步发挥好对内、对外两个窗口的作用,广集长江三角洲各地经济发展状况、投资产业导向、投资环境评价等方面的信息,为国内外投资者寻找投资机会和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为降低区域的投资交易成本,上海可与外商、区内各城市之间进行联合投资,使上海成为国际资本与技术进入长江三角洲的传递和嫁接中心。
3.2.2 大力推进区域内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合作与联动 巩固和推进区域商品市场联动发展的重点是:一要扩大现有全国性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市场的规模,尤其是华东不锈钢中心批发市场、上海宝山钢材交易市场、宁波开发区生产资料综合市场、绍兴中国轻纺原料市场等。二要实现上海与其他城市在商品市场结构上的错位发展[5]。上海要重点发展中高档商品,积极壮大高科技产品市场,借助新型商业经营业态的创新来增加高附加值商品的市场覆盖率;其他城市可利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高丝绸、刺绣、皮革、服装、小商品的专业化生产水平以及产品质量。三要共同建设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农副产品市场。针对入世后我国农副产品面临非关税贸易壁垒大量出现的不利局面,上海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可结合江、浙的海洋、劳动力、土地等资源优势,在上海设立绿色农产品标准和技术研究的区域中心,合作发展农副产品的联动市场。
建设以上海现代市场体系为依托的区域要素联动市场。主要包括:1)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按照现代市场体系的开放性、规范性、全面性特征,以2002年上海全国黄金市场的设立为契机,进一步发展证券、外汇、货币和保险市场,积极为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创造必要的政策条件,以利于全方位推进资本市场的建设。2)加快产权市场建设,在长江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发展的良好基础上,继续强化上海产权市场在市场价格发现、资源优化配置、中介高效服务、市场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功能,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导力量。3)加快技术市场建设,以国家级技术交易市场为骨干,以发挥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的技术辐射作用为出发点,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加强技术市场的分类管理与服务,进一步完善以整体区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技术市场网络体系。4)加快信息市场建设,以先进通信设施为载体,进行以经济、科技、金融、人才信息等为重点的汇聚和发散,依托中心城市建立起支持政府宏观决策和企业发展以及服务大众生活的信息市场体系。
3.2.3 形成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建立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下的产业发展政策协调机制。由于区域联动发展的载体是各地产业间的联动发展,必须重点加强政府间产业发展政策的协调。第一,确立各地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协调机制。在利用原有产业基础和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发挥市场机制对生产要素进行配置的基础作用,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协调各地的产业发展规划,以实现区域内产业要素的优化组合及产业的合理分工。第二,确立地区产业联动机制。各地政府应建立支柱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产业联动机制,协调整合各地产业发展政策,以产业的有序竞争与合作来促进地区经济的联动发展。第三,加强协调市场组织培育、市场法规、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为地区的产业联动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区利益协调机制。主要包括:1)补偿机制。在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作用下,为保证地区联动发展的整体利益,地方发展又必须放弃某些已有的、不具比较优势、价高利大的产业,从而使地方的既得利益受损。因此,除了中央相关补偿政策外,还应建立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的利益补偿机制。该机制可保障受损地区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产业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获得优先援助和支持。2)鼓励机制。在我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各地政府既要积极改革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来鼓励本地优势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地区发展,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3)约束机制。除了中央政府要对抑制市场开放、政策无序优惠、放任污染扩散等行为制定相关约束制度外,地方政府间还要对破坏统一“游戏规则”的行为进行约束。例如,可建立同级政府间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下的“责、权、利”对等关系的相关法规。
国家提出的实现“五个统筹”发展目标,明确了新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笔者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应该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合作的良好基础上,实施区域统筹发展战略,重点展开产业、国际化、金融保障等领域的合作与联动,并采取发挥核心城市作用、加强区域市场联动和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等主要对策来深入推进区域联动发展。
收稿日期:2004-04-13;修订日期:200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