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问题情境,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等,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问题意识 教学形式 创新精神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的通过师生问、学生问的互动与交流,实现主动获取知识的状况并不乐观。由于习惯于教师提要求,学生按要求去记、去背,缺少了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等情景。
一、激发问题意识的意义
有专家在中西方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曾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问题,全懂了,所以中国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就越少;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我们的社会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我们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有义务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善思好问的人。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从有疑到无疑,到新疑,这就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的方法。
二、课堂教学中激发问题意识的方法
1.营造宽松、民主的质疑氛围,让学生敢问。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
学生的求知欲旺盛,这正是激发问题意识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开放提问时空,发挥语言、表情的积极作用,给学生以亲切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等举措,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2.从学生出发,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乐于提问的兴趣,让学生爱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问题 意识的激发,抓住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热点和焦点,培养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师生双方都处于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这样的教学学生收获的会更多。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做“问题专家”,强化问题意识,让学生多问。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通过富于变化不断赋予新意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把“灌注”改为“启发引导”的互动式教学,课堂上不断提供信息、分析信息、及时调节、点拨;及时注意发现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和学习兴趣的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当学生在自己的积极参与下主动提问,主动设疑,获取成功时,更加会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探索问题和创新意识增强,从而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
3.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教给学生提问技巧,使学生会问。学生学习、生活经验都不足,仅靠胆量和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不容易提出切中知识关键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政道先生就提出,最好的阅读方法是猜读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阅读中让学生提问的方法途径很多:从原有知识经验提问、从文章反常处提问、从课后思考题提问、从结果追问原因、从原因问结果等等;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可以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探究赋予学习者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通过独立、深入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问题”雪球会越滚越大,使探索更广泛、更深入。从问题开始解决问题再到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使整个学习过程在探索中获得发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由于受年龄、思维水平的限制,在认识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的自我评价能力较差,但对别人的行为却比较容易发现毛病。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想碰撞、组际交流来解决。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互相受到启发,共同获得提高。
三、激发问题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此外,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使他们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得以扩充,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不只关心结果,更关心获得知识的过程。在积极的思维、探索的过程中,零星的知识变得系统有序,原有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合理,这就提高了建构知识的能力,为今后的知识撷趣创造了有利条件。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使学生在整体的和谐发展以及个性的独特发展的前提下,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论文作者:吴雅宏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2月总第19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3
标签:学生论文; 意识论文; 知识论文; 发现论文; 教师论文; 创新精神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12月总第19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