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治理视角下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
□宿珊珊
【内容摘要】 近年来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逐渐外流,国家应给予高度重视,寻找更有效的社区治理方法,提升农民的公共利益。多元合作治理能够发挥更多优势,吸引农村人才回乡发展,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经济提升。
【关键词】 合作治理;新型农村社区;社区建设
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整个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社区建设治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其顺利发展,需要站在多元合作角度进一步分析有效对策。多元化合作模式,能够重视以人为本的基本概念,能够提高新型农村社区成员素质,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顺利发展。
三、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机构不健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薄弱,缺乏专业人才,法律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加之目前国际上特别是我周边国家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局部蔓延,对我国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形成较大压力。因此,改革兽医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及功能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新农村社区根据其自身特色,具备很多特征,反映出其主要发展情况。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总体经济还比较落后,因此人口密集度并不高,很多人才都选择城市进行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地域规模受限,劳动力较少,也很难吸引到高端人才。新型农村社区生产能力较低下,生产设备不够现代化,操作人员不具备更高的专业化水平,生产力水平不高。此外,新型农村社区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农民是农村主要的人员构成,社区建设与农民之间密不可分,两者协同发展以相互利益为主。农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进而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整体发展,提高社区服务质量。新型农村社区的人口体现了多元化特征,不仅有农民、工人,还有各种服务业人员和知识分子等,促进社区人员成分发生变化。新型农村社区主要的工作和生活领域也发生着变化,逐渐发展起来的行业包括服务业和工业,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新型农村社区人员在交流沟通方面,具有突出的同质性特点。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活动范围有限,因此居民之间相互的沟通会更加紧密,在统一地理条件下生活的居民,他们的生活习性、信仰、情感等基本相同[1]。新型农村社区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家族痕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常以血缘、族亲联系,具有很浓的乡土气息。这种文化特征,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民族文化,促进经济繁荣,但也存在思想保守、禁锢的负面情况,影响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速度。
(3)船舶企业竞争力不强。全省拥有运输船舶6 466艘,货运船舶平均吨位仅394t,远低于国家要求内河平均1 000t的水平。专业化运力不足,全省集装箱船舶仅36艘、5 453标箱箱位量,化工品、滚装等专业化运力紧张。船舶老旧化率高,4 478艘货运船舶中船龄超过15年的达21%。3 213艘旅游船、客渡船中船龄超过10年的达54%。全省拥有水路货运企业198家,省际水运企业83家,万吨以上企业仅28家,无10万载重吨以上的骨干企业,企业规模偏小。
(二)劳动力外流导致社区治理精英缺失。劳动力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中的重点,只有建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才能不断吸引到更多的人才,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创造力量。但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更多的劳动力被城镇建设所吸引,新型农村社区面临着大量的劳动力流失,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压力。由于农村整体实力较城镇要弱,使得农村村落出现空心化现象,新型农村社区面临着劳动力流失的考验。我国农民老龄化现象非常显著,很多农业工作者的年龄在五十岁以上,多为老年劳动力,且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青年劳动力明显匮乏。由于我国城镇整体发展比农村好,很多农村精英都选择离乡去城市发展,对家乡的建设看不到发展前景。因此,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和建设中,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让更多人才能够看到社区发展的动力,为家乡付出更大的力量。农村社区精英的成长,主要是村落文化的支持,给他们提供了能够发挥价值的条件,新型农村社区应进一步整顿治理,吸引新生代农民回乡发展[2]。
1.提供社会保障功能。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对于农民实施的社会保障服务,有助于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区为居民提供的保障,主要来自于社区集体资产,或者是邻里互助的形式进行,进而保证基本的福利能够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3.文化功能。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重要意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其文化素养的整体情况对社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各个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更有利的文化发展形势,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引进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推动社会居民文化素质的总体提高,是当今时代下的重点工作内容。
2.社区经济发展的功能。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核心功能为经济发展,社区通过引进更多的技术和手段,积极促进社区整体经济有效提高。新型农村社区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改善物质经济水平,达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深入分析详情,改善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的大步提升。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实行基于社区实际需求的多元合作。针对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站在合作治理角度深入分析有效的策略,以保证新型农村社区整体发展的顺利进行。新型农村社区需求就是大部分成员的利益诉求,体现了个体需求向集体需求的转化,而非单一个体的需求。新型农村社区治理需要通过多元合作,实现社区整体发展,满足社区个体的需求。
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最根本的保障就是制度建设,但社区碎片化发展影响了制度体系的完善,不利于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为了保证利益主体各自不以利益为工具,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各个参与主体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才能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奠定基础。目前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还处于未成熟阶段,治理过程容易出现混乱的局面,不利于社区整体发展。此外,新型农村社区知识广度和深度都不足,无法建立更强的监督管理机制,暂时还没有成文的法律对社区治理提供保障。政府机构对新型农村社区的一些治理政策,很难在放权之后进行有力执行,农村居民的维权意识弱,无法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的顺利发展。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
[25]张力玮、吕伊雯:《“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下中越教育合作交流》,《世界教育信息》2017年10期。
6) ACK应答段位为2个位信息即应答间隔和应答界定符,分油机控制单元正确接收到来自通用板卡的报文后会在帧间时间向宿主发送一个位的逻辑高电平。
(三)社区碎片化发展难以完善制度体系。城市社区发展对农村社区发展具有一定影响,目前城市社区发展中,为了跟随市场发展变化,逐渐出现了制度管理碎片化的问题。城市社区的碎片化发展趋势波及到了农村社区,使得新型农村社区不断出现利益和空间上的碎片化,这种碎片化的发展模式,对传统村落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新型农村社区的碎片化发展趋势,打破了传统村落家园共同体的格局,居民关系也逐渐被淡化,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格局都发生着变化。新型农村社区碎片化发展具有很多典型特征,打破了原本的一些现象,引进了各种发展理念,使得社区发展逐渐复杂化。此外,新型农村社区虽保留了一定同质性,但治理主体单一,很难保证社区服务模式的多样化发展。农村居民生活逐渐私人化,人们的生活理念发生着变化,农村居民对于社区公共活动的参与度逐渐降低,影响了新型农村社区的顺利发展。
三、合作治理视角下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策略
(一)社区组织分散造成公共服务的欠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中,受到经济水平的制约,很多服务项目很难达到预想标准。新型农村社区资源获取的渠道受限,为人民提供的服务停留在表面,服务质量与其他城市社区距离相差较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对农民基本的生活保障不到位,社区文化素养缺乏影响力,对农民的养老、就业等服务缺乏深入性。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治理工作,还处于不够成熟的阶段,管理者主要是当地基层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治理的过程不够专业,甚至由草根人民组织完成,很难达到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效果。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中,组织治理一直比较分散,无法有效发挥组织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组织结构,吸引更多社区居民的参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才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新型农村社区治理需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各个方向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主要针对社区文化、社区社会保障、社区医疗保健、社区安全、社区人口管理及社区人际关系等,这是一种多元组合形式。新型农村社区需求,能够反映当下农民的利益情况,在国家法律框架下,实施民主自治,保证社区整体良好的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重视内部成员的参与度,改善成员被动接受和听命的状态,社区应积极站在成员自身角度分析问题,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的高效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应该充分尊重成员的思想和决策,不断促进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在发展中提高成员的综合素质[3]。
(二)实行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多元合作。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社会成员的权益,这就需要实施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多元合作。公共利益主要指大众福利、公众利益、社会福利等,具有典型的非竞争性特征,它与集团或国家利益不同,也不同于公用利益、社会利益,在主体的数量上具有不确定性。公共利益主要是在一定范围内,满足大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这与新农村社区建设目的是一致的,新型农村社区主要是更好地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新型农村社区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并非仅存在冲突,从政府制度管理层面来说,社区公民利益与公共利益相一致,受到权利的约束和引导。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实践中,需要依靠更多政府组织,以实现农民的公共利益为根本目标,扩展合作服务,促进合作治理的顺利实施,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效发展。实现公共利益,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重点,在维护和发展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不断实现多元合作,创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新环境。
(三)实行以法治为基础的多元合作。法治是新型农村社区多元合作治理的基础,法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法治的不断出现和完善,推动着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新型农村社区的多元合作治理中,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和管理,法治的核心就是促进社区治理能够严格依据法律进行,发挥了法律的作用,能够体现人们正确的价值取向。法治观念是实现法治社会的前提,也是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法治内容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调控。国际社会提出的“善治”模式具有透明性、参与性、公正性、协商性、包容性、透明性、有效性及责任性八大特征,与法治精神相互统一。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在多元合作形势下,应该重视法治的重要性,在社区建设过程中需要积极结合法治观念,通过有效的法律手段能够促进多元合作治理模式的顺利进行,明确合作各个主体的责任与权力,提高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质量。
2.4 血清CEA对乳腺肿瘤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 血清CEA对乳腺肿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0%(24/40)、95.0%(38/40)、77.5%(62/80)、92.3%(24/26)、70.4%(38/54)。见表5。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促进新农村顺利发展,应该积极组织多元合作,通过有效策略对社区进行有效治理。合作治理视角下,能够发挥政府和社会更多的作用,从实际出发真正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利用各种法治手段促进社区人民利益最大化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通过多元合作能够实现治理目的,为我国社会整体发展提供动力,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徐安.新型农村社区多元共治的困境与出路[D].青岛大学,2018
[2]黄蕾.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7
[3]徐贵宏.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协同治理探索的经验与启示[A].和谐社区通讯[C].2016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9年度许昌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合作治理视角下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编号:2019YB055)成果。
【作者简介】 宿珊珊(1987~),女,河南周口人;许昌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经济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