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诊护理研究论文_张莉,侯亚楠,赵英侠(通讯作者)

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诊护理研究论文_张莉,侯亚楠,赵英侠(通讯作者)

(江苏省徐州市肿瘤医院急诊科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诊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入院的急性左心衰患者共68例,对其急诊护理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诊护理的实施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63例左心衰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抢救成功率为92.65%,症状缓解时间为35min—21h,平均(80.6±15.2)min,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7.3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可有效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急诊护理;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262-02

急性左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表现为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口唇发绀、肺部哮鸣音或水泡音等症状,具有病情严重、进展迅速的特点,死亡率较高,若治疗不及时,患者会产生严重后遗症,或者发展为心源性休克、昏迷甚至死亡[1],由此可见,有效且及时的抢救是保证生命安全的关键。本文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入院的急性左心衰患者共6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入院的急性左心衰患者共68例,其中女性28例,男性40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4.3±4.2)岁。

1.2 方法

1.2.1院前急救 急诊科在接到急诊通知后,应当立即安排好相关的器械、药品等,组织好急救队伍,并在电话中指挥家属进行简单的处理,以免患者病情加重。到达现场后,若患者有呼吸困难、发绀、烦躁、强迫坐位等症状时,应当使其保持坐位,双手及双腿自然下垂,以此来减少静脉回流,避免心脏负担加重。迅速开放气道,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于湿化瓶中放入30~50%浓度的酒精,降低肺泡表面的张力,若该方法无效,则需要通过气管插管来保持气道通畅。吸氧中,若患者有冷汗、面色苍白、呼吸加快等情况,应当立即停止吸氧,明确具体原因后再确定是否继续吸氧或改为小流量吸氧。待患者病情有所稳定后,安排救护车转运,转运途中应当始终保持坐位,注意患者的体征变化,调节输液速度,为抢救赢得时间。

1.2.2院中急救 ①基础急诊护理:将患者送至急救室后,护理人员应当协助患者始终保持坐位,用于减少回心血量。轮流在四肢绑扎血压计袖带[2],确保动脉血顺利通过、静脉血回流受阻。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继续进行给氧处理。开通2条或者3条静脉通道,缓慢注入血管活性药物,安插好各种导管,根据医生的要求,完成相关操作。治疗中,需严格按照无菌的要求进行操作。②心电监护:护理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同时监测动态心电图,明确心肌供氧状况,作好记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注意面色变化和咳痰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状况,采取紧急处理。

1.2.3用药护理 ①镇静剂:皮下注射小剂量吗啡,用于舒缓血管、改善患者激动情绪,同时减轻心脏的负担。颅内出血、意识不清、呼吸障碍的患者,禁止注射吗啡。②利尿剂:利尿剂可用来降低毛细血管压力,减少血容量,同时改善水肿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注射呋塞米等利尿剂后,有可能会产生低血钾症,严重时还会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应当密切监测,保证用药剂量的准确。警惕乏力、肠鸣音减弱[3]、腹胀等情况的发生。③扩张血管:使用扩张血管药物时应当监测患者血压水平的变化,若有血压持续性减低的情况,应当立即停止用药。④强心剂:使用强心剂前,应当先使用利尿剂,这样能够避免出现淤血、肺水肿加重的情况。用药后,密切注意患者心律的变化,一旦有心律失常、胃肠道反应,应当立即停止用药。

1.2.4心理护理 急性左心衰发病突然,很多患者无法接受自身的变化,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加上医院环境十分陌生,患者需要安插各种导管等,这都会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给治疗过程增加阻碍。为此,不管是在院前急救还是在院内急救,都应当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鼓励他们,简单说明护理和治疗操作的必要性,让患者在增加对医护人员信任感的同时,也能够稳定情绪,克服紧张、恐惧。情况紧急时,护理人员应当通过眼神与患者交流,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加信心。此外,对于患者家属,也应当进行心理护理,对于情绪较为激动、焦躁的家属,应当与其耐心的交流,简单说明患者的情况,指导家属耐心等待,以免情绪过于激动产生其他纠纷和冲突。

2.结果

急诊护理后,68例患者中63例左心衰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症状缓解时间为35min~21h,平均(80.6±15.2)min。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7.35%(5/68),其中死因为心源性休克者3例,顽固性心衰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抢救成功率为92.65%(63/68)。

3.讨论

急性左心衰发病突然、病情危急、进展迅速,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不可估计的后果[4]。因此,对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急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急诊护理中,医院抢救室应当在接到急救电话之前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如常用药物、常用器械等,在接到电话后,迅速组织人员、用具,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同时,在院前急救中,护理人员需要迅速的实施体位护理、给氧处理等,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将其安全送至医院抢救室。心理护理是贯穿于急诊护理整个过程的护理对策,护理人员应当使用语言、延伸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这样也能够为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一定帮助,减少不必要的纠纷。总的来说,急诊护理能够改善抢救后果,改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次研究中,68例患者中63例左心衰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抢救成功率为92.65%,症状缓解时间为35min~21h,平均(80.6±15.2)min,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7.35%。综上所述,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可有效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周丽霞,陆青.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对策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4):70-71.

[2]周婉洁.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8):131-133.

[3]张瑞兰.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2):341-343.

[4]赵永兰,李晓玲,汪小英,黄晓兰.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0):61-62.

论文作者:张莉,侯亚楠,赵英侠(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诊护理研究论文_张莉,侯亚楠,赵英侠(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