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四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6
【摘 要】目的:了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组用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组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满意程度;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治疗知识的认知率、服药依从率;护理前后焦虑zung氏自评评分值、抑郁zung氏自评评分值;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组满意程度、焦虑zung氏自评评分值、抑郁zung氏自评评分值、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治疗知识的认知率、服药依从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相比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效果确切,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提高遵医行为,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临床效果
冠心病心绞痛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病情复杂,身心负担严重,增加了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难度和安全隐患,且可引起护理纠纷。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而言,护士和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非常重要。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实施可实现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并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护士和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之间的冲突,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1]。本研究分析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组男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3例,女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2例。年龄范围41-78岁,平均年龄(56.57±1.57)岁。初中文化有7例,高中文化14例,大专文化19例,大专以上文化5例。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组男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5例,女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2例。年龄范围41-76岁,平均年龄(56.21±1.57)岁。初中文化有7例,高中文化13例,大专文化19例,大专以上文化6例。两组一般资料可比。
1.2方法
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组用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组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第一,治疗前健康教育。介绍了医院的相关情况及其环境,介绍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知识和心绞痛诱发因素,说明药物治疗的具体作用,以及介绍药物治疗的特点和药物不良反应,促使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消除对就诊环境的陌生感和消除对药物治疗的疑虑。第二,治疗过程健康教育。治疗之前健康手册分发给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阅读。说明口服或者静脉用药的目的,药物治疗期间可能的不良反应,取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理解与配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介绍疾病过程中的配合事项,告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选择舒适的疾病体位,以提高疾病舒适度,减少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告知患者高蛋白低热量、低盐低脂饮食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并嘱咐其少食多餐,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第三,心理护理。多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存在紧张和焦虑情绪,需要加强对患者的不良情绪的分析,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强化对患者的关怀,帮助患者更好舒缓不良情绪,注意换位思考,以获得更好的护患关系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程度;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治疗知识的认知率、服药依从率;护理前后焦虑zung氏自评评分值、抑郁zung氏自评评分值(20-80分,分值越低表明焦虑、抑郁越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4.0软件统计,t、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满意程度分析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组对比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组满意程度更高,P<0.05。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组不满意1例,满意度是44(97.78),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组不满意11例,满意度是34(75.56)。
2.2护理前后焦虑zung氏自评评分值、抑郁zung氏自评评分值分析
护理前两组焦虑zung氏自评评分值、抑郁zung氏自评评分值接近,P>0.05;护理后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组焦虑zung氏自评评分值、抑郁zung氏自评评分值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如表1.
表1 护理前后焦虑zung氏自评评分值、抑郁zung氏自评评分值分析(x±s)
2.3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治疗知识的认知率、服药依从率分析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治疗知识的认知率、服药依从率更有优势,P<0.05,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治疗知识的认知率、服药依从率分别是44(97.78)、44(97.78),而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治疗知识的认知率、服药依从率分别是34(75.56)、36(80.00)。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22%(1/45),另一组是22.22%(10/45),P<0.05。
3讨论
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广泛使用,临床护理不再是简单的遵医常规护理,而是注重患者的生理护理的同时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因冠心病心绞痛护理较为复杂,安全隐患较多,而有效的护患沟通和健康教育是减少安全隐患的关键[2]。为了更好地满足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及其家庭的需求,通过提供健康教育护理,可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和家属对于治疗过程相关注意事项的认知,正确对待药物治疗并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疾病过程不良情况的发生。而通过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促使患者更好减轻心理障碍,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3]。
本研究显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效果确切,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提高遵医行为,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何英,何伟娜.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19(13):86-87.
[2]赵艳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05):637-639.
[3]王婷.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9,40(05):1133-1134.
论文作者:彭聪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心绞痛论文; 冠心病论文; 患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论文; 自评论文; 常规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