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研究论文_李雪晶

老年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研究论文_李雪晶

(哈尔滨市花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128例患者实施半年护理干预后,患者体重恢复或接近正常范围,检查各项指标趋于正常,患者生命及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 具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护理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和(或)胰岛素生物学效应降低引起的以糖类、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为特征的综合征,其临床的典型症状为慢性高血糖[1]。现抽选我中心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1一般资料

抽选我中心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6例,女性患者62例,年龄61~72岁,平均年龄(65.3±2.1)岁。

2临床特点

2.1无症状期

约90%是中年以上2型糖尿病者,食欲良好,体态肥胖,精神体力如常人,故称为“无声杀手”,往往因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或妊娠检查时偶然发现食后有少量尿糖。当测定空腹尿糖时常阴性,空腹血糖正常或稍高,但饭后2小时血糖高峰超过正常,糖耐量试验往往显示糖尿病。

2.2症状期

此期患者常有轻重不等的症状,且常伴有某些并发症或伴随症状。有时本病症状非常轻微,但并发症症状可非常严重,且有时先于糖尿病症状出现,或以主要症状出现而将糖尿病本身症状掩盖。老年患者常先有冠心病症候群(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或脑血管意外症候群,但糖尿病症候群非常轻微,故临床上常被忽视或漏诊。中年患者可先有尿路感染、肺结核、皮肤疖痈或某些外科情况如胆囊炎、胰腺炎等症状出现。

2.2.1多尿、多饮、口干及体重减退

“三多一少”症状,由于糖尿,尿渗透压升高而肾小管回吸收水减少,尿量常增多。病者尿意频频,多者1日夜尿20余次,夜间多次起床,影响睡眠。不仅每次尿多与尿频,1日尿总量常在2~3L以上,偶可达10余升。由于多尿失水,病者烦渴,喝水量及次数增多,可与血糖浓度及尿量和失糖量成正比;当胰岛素缺乏及酮症酸中毒时,钠钾离子回吸收更困难,多尿加重,常使血浆浓缩,影响渗透压,可酿成高渗性昏迷等严重后果,特别是老年人常常以此为首发症状就诊[2]。

2.2.2善饥多食

由于失糖,糖分未能充分利用,伴以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食欲常亢进,易有饥饿感,主食有时达1~2斤,菜肴比正常人多1倍以上,尚不能满足。但有时病者食欲忽然降低,则应注意有无感染、发热、酸中毒或已诱发酮症等并发症。

2.2.3疲乏、无力、消瘦、虚弱

由于代谢失常,能量利用减少,负氮平衡,失水和电解质,酮症更严重,患者感疲乏、虚弱无力。

2.2.4皮肤瘙痒

多见于女性外阴部,由于尿糖刺激局部所致。有时并发白念珠菌等真菌性阴道炎,瘙痒更严重,常伴以白带等分泌物增多。失水后皮肤干燥加之汗液的糖刺激可发生全身瘙痒,但较少见。

2.2.5其他症状

有四肢酸痛、麻木、腰痛、便秘、视力障碍等。有时有顽固性腹泻。

3护理措施

3.1常规护理

3.1.1心理护理

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指导患者摆脱焦虑的方法,如音乐疗法,增加有益运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知识宣教

向患者家属讲解糖尿病的概念、症状、治疗、愈后。

3.2病情观察

3.2.1注意观察血糖的变化,告知患者低血糖的诱因。

3.2.2注意观察皮肤,特别是双足皮肤。告知患者,如有疖、痈或皮肤损伤一定要通知医生。

3.2.3了解患者有无皮肤瘙痒、感觉异常、感染及破损,特别注意检查足部。有无咳嗽、咯痰,有无腹痛及排尿异常。评估患者的营养、卫生状况。密切观察血糖、尿糖变化。

3.3专科护理

3.3.1饮食护理

主食提倡用粗制米、面和适量杂粮,每日摄取的蛋白质中动物蛋白应占总量的1/3以保证必需氨基酸的供给。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肥胖者给予低脂饮食(<40g/d)。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子、虾、蛋黄等。饮食中应增加纤维素含量,不少于40g/d,以延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亦可防止便秘。血糖控制较好者可指导其在两餐之间或睡前适量进食水果。

3.1.2口服降糖药物的护理

定时定量进餐,按时按剂量服药。磺脲类药物服药时间应在餐前半小时,如服药后进食量不足或进食时间延迟,可致低血糖反应。药物剂量不可随意增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血糖、尿糖。

3.1.3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让患者学会预防和处理胰岛素不良反应。包括:(1)低血糖:观察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对已发生低血糖反应者,应及时测血糖,可进食含糖食物如糖果、饼干、含糖饮料等或静脉推注50%葡萄糖20~30ml。预防低血糖的措施包括:必须使用胰岛素注射的专用注射器并保证剂量准确;合理安排每日的运动量,按规定的时间和量进餐并注意胰岛素注射时间与进餐时间的配合;(2)胰岛素过敏:观察注射局部有无瘙痒和荨麻疹,发生者必须去医院就诊。按医嘱更换制剂种型,使用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以及脱敏疗法;(3)脂肪营养不良:多部位皮下轮流注射可有效防止注射局部脂肪营养不良。避免2周内在同一注射点注射2次。

3.1.4自我检测的护理

护理人员可帮助患者选择购买一种售后服务好的血糖仪,并教会患者使用,测试时间主要为早晨空腹、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告诉其血糖正常值。另可教会患者自测尿糖,测试时间同血糖。测试血糖、尿糖可协助药物、饮食的调节。

3.1.5保持身体清洁、避免损伤

嘱患者经常用温水擦洗身体,特别注意保持口腔、会阴、足部的清洁;勤剪指甲,但要避免因剪得过短而伤及皮肤。并嘱其在皮肤瘙痒时尽量少抓,以免抓破;穿宽松柔软、透气性能良好的棉质内衣,穿干净、合脚、舒适的鞋袜。注意不要过紧,并嘱其注意足部运动;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要超过50℃,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防烫伤。

3.1.6体育锻炼

根据年龄、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长期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方式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健身操、太极拳、游泳及家务劳动等需氧活动。合适的活动强度为活动时患者应达到合适的心率:(200-年龄)×(60%~75%),活动时间为20~40分钟,可逐步延长或更久,每日1次,运动时间最好在饭后1小时以后,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者最好每日定时活动,肥胖患者可适当增加活动次数[3]。

3.1.7防止呼吸道感染

保持室内通风、温湿度适宜,定期用紫外线灯照射;注意保暖;嘱患者避免接触上呼吸道感染人员;劝患者戒烟。

3.1.8积极处理皮肤损伤及感染

一旦发现损伤往往易致感染,应积极清创、消毒、包扎,应用抗感染药物,必要时请专科处理,不得大意。

4结果

128例患者实施半年护理干预后,患者体重恢复或接近正常范围,检查各项指标趋于正常,患者生命及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5结论

具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霞.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4):67.

[2]刘海芬.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J].人人健康,2015(24).

[3]龙静.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29):512-513.

论文作者:李雪晶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老年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研究论文_李雪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