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鲁安玲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鲁安玲

云南建设基础设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现代建筑施工工程在不断的扩大,这就要求对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有更大程度上的追求。在近些年以来,新材料、新工艺越来越多的被引入到建筑施工当中,在这些当中,后浇带施工施工技术能够很明显而且有效的避免建筑施工当中出现裂缝的现象,它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本文就结合实际经验讲述了后浇带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后浇带工艺,能使高低相连的主从建筑浑然一体,并确保建筑质量进一步提高。本文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实践,对施工中运用后浇带工艺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确保建筑质量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1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其不会对主支撑点造成影响,需要在梁与板的中间或是梁与板变形缝反弯点的附近来预留后浇带位置,通常预留的位置以70~120cm为宜,预留点需要针对不同环境来设置成不同宽度,最为常用的宽度为80cm。在后浇带接缝形式选择时,需要根据墙面厚度来确定具体的接触形式,通常包括平直缝、阶梯缝、X行缝和槽口缝等。对于厚度在30~60cm区间厚度的墙面以阶梯缝为主,对于30cm以下厚度的墙面通常会选择平直缝形,而对于超过60cm以上厚度的墙面多采用多边凹形或是凹形的断面接口。对于后浇带施工中是否需要加入其他钢筋或是切断钢筋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另外,基于不同断面情况下,后浇带钢筋则需要采用曲折方式来进行连通。

2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的应用重要性

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降低温度对于房屋建筑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房屋建筑施工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利用混凝土材料进行,而混凝土材料相比较于其他材料而言,更加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从而发生混凝土变形等质量问题。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就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温度对于混凝土材料的影响,从而减少房屋建筑发生的质量问题,除此之外,房屋建筑也会在长期重力作用之下,而引发工程沉降问题,后浇带施工技术,对于沉降问题的解决也具有着一定的效果和作用。利用后浇带技术,能够更好的解决房屋建筑可能发生的问题,从而更加全面的确保房屋建筑的质量。

3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工作要点

3.1要把握好施工宽度和施工间距

只有在现代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宽度和施工间距进行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严格的控制,才能够确保施工建筑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完整性和整体性。对于建筑的整体性而言,当其楼层高度低于22层时,如果在基础及楼板上,对于有受力效应的钢筋严禁将其断开和切割,以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对于大跨度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施工中存在的现象来说,这可能就要将受力钢筋进行针对性的切割处理,并且在进行后浇带浇筑施工过程中按照要求对其进行焊接联接处理,从而有效避免由于受到过大的力致使构建两头出现下垂和弯曲现象。一旦出现上述问题的时候,需要把后浇带的施工宽度控制在7m以内。除此之外,在后浇带间距设置过程中,一般需要严格按照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设置。例如,如果施工的具体场地是在广州地区,虽然图纸上规定施工间距为40cm,但通过对当地的气候环境给予考虑后,适当的减小了后浇带间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把握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和施工温度

首先,在后浇带施工中,后浇带之中的混凝土结构会在施工结束后的两个月内发生严重的收缩情况,因此要等待混凝土结构完全收缩后,再进行后续的施工。其次,高层建筑以及其他施工难度较高的房屋建筑之中,应用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就必须要有所区别于普通房屋建筑,具体而言就是要改变后浇带的类型,以后浇带沉降带为主。在高层建筑施工时,主体结构的施工会与裙楼一同进行,因此就更加容易引发房屋建筑的沉降。想要最大程度的发挥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作用,就必须要等待高层建筑结构完全沉降完毕后,在进行应用,并且基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成本预算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技术应用的情况,才能够发挥出后浇带技术的积极作用。

3.3模板与配筋的合理设置

具体要与具体的施工方案和图纸相结合来进行模板预设,在预设钢丝网模板时,由于其直接关系到钢丝粗细的控制及网格的合理设置,因此需要需要做好钢丝网模板预设工作。具体要保证结构构件受力性能要与后浇带施工技术要求相满足,并按照后浇带方面在后浇带两侧设置模板带,以此来提高结构构件的可靠性。具体进行配筋施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钢筋是否需要切割进行判断,对于可以切割的受力钢筋,则在浇筑过程中需要采取焊接方式来做好钢筋连接工作,避免结构构件出现变形问题。

3.4施工材料和施工位置的合理选择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明确构建当中所受外力最小部位来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并且在对剪力墙进行施工过程中,不可以再中间位置进行后浇带的施工,正确的是应当在大梁和模板上选择施工地点,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后浇带施工过程中由于弯矩过大或剪切应力过大而诱发构建压力过大现象。在后浇带材料选择过程中,需要按照要求对裂缝进行处理,需要将裂缝部位的杂物和积水清理干净,但是要确保后浇带构件表面保持一定的湿润度,而且需要持续24小时以上,在后浇带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最好选择无收缩的微膨胀混凝土,一般可以选择掺杂着膨胀添加剂的水泥混凝土来进行后浇带施工。如果要想提高后浇带构件的强度,需要选择高等级标号的混凝土来进行施工,并根据施工要求对其进行配比,以确保后浇带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4后浇带技术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在应用后浇带技术过程中,需要针对施工中一些注意事项给予有效的关注。其一,后浇带施工时需避免缝中结构主筋存在断开的情况,若需要断开主筋,要求主筋在搭接长度方面需超出主筋直径许多,并增设更多钢筋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二,当具体浇筑工作完成后,应采取覆盖以及保湿养护等措施。其三,施工结束后需检测后浇带相关强度如防渗漏、混凝土等方面,可通过对预留样本的检测进行判断。其四,关于后浇带技术应用时材料的选取与技术引入问题,应保证进场材料达到施工标准要求,同时施工技术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才可进行施工,避免因技术或材料问题致使后浇带施工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在具体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过程中,需要重视材料的选择,合理确定浇筑时间,做好后浇带设置工作,更好的发挥出后浇带技术的重要作用。而且在施工完成后,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加以保护,确保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全面提升。

结语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是提高房屋建筑质量,保证房屋建筑施工效率的重要基础之一。对于后浇带施工技术而言,房屋建筑施工团队要加强学习和研究,更好的掌握技术之中的要点,从而避免各种技术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失误,发挥出施工技术的作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之中存在重要的技术难点和要点,只有掌握这些关键部分,才能够真正把握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要义。

参考文献:

[1]杨冬,张超.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探讨[J].装饰装修天地,2017,(14):244.

[2]刘凯容.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24):211.

[3]赵国义.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6(12).

[4]张军锋.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2):52-54.

论文作者:鲁安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鲁安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