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急管理中多元主体参与的路径完善研究论文_苏钰

社区应急管理中多元主体参与的路径完善研究论文_苏钰

(成都理工大学法学院,四川 成都)

摘要:突发公共事件的频繁出现,严重威胁着公民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容易造成社会恐慌,导致社会发展的不稳定。社区是突发事件的发生场地和直接承受者,在社区应急管理中发挥重大价值。先前政府一元主导的应急管理存在诸多弊端,因此需要多元主体有效的参与到社区应急管理之中,实现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社区;应急管理;多元主体参与


一、前言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各种突发事件频发以及损害巨大,社区作为特定区域内的社会共同体,具有人口稠密、应急联系强等特点,成为突发事件发生的主要场地和直接承受者,当突发事件来临时,政府统一调动社会一切的人力、物力,共同行动的模式已经显露出弊端,只是通过政府来进行应急管理的一元治理机制已经不能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尽管政府倡导多元主体参与到应急管理之中,但多元主体存在不想参与其中和没有能力参与两方面的困境,效果与收益极差。因此如何在社区应急管理中让多元主体有效参与进行亟待研究。

二、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参与程度低与多元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不强。由于我国是由政府包揽一切,其他的社会组织、企业、人民和媒体都被排斥在外,无法主动参与社会的应急管理,因此在我国当前的社区应急管理之中,主要是政府参与治理,社会其他的多元主体参与社区的应急管理受到种种限制与不足。而且当前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应急管理的意识薄弱以及参与力低下。在参与中没有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导致其他多元主体参与到社区应急管理中的渠道不畅通,使得多元主体在社区应急管理中的参与程度低下,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力无法满足社区应急管理的需要。

范围小与多元主体参与尚未普及。我国当前的社区应急管理模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体,参与主体主要是单一的政府,而其他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几乎被政府排除在外,就算可以参与,参与范围也主要集中在向政府提供资金和宣传应急活动方面,导致多元主体无法有效的参与社区应急管理的决策、实施、监督和评估等阶段。而且多元主体参与观念没有普及。

形式单一与技术手段落后。目前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形式单一,主要是在政府的引导下被迫参与到社区应急管理之中。如果政府不对多元主体参与进行一定的引导,他们就无法参与到社区应急管理之中。除此之外,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应急管理的技术手段落后,缺乏相应的信息支撑和技术保障。当突发事件出现后,各种信息交织在一起并且日益增加,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对渴望了解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但是当前并不存在一个可以向其他多元主体传递信息的平台,导致众多信息滞涩,无法高效迅速地向其他多元主体共享。

三、社区应急管理中多元主体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多元主体应急宣传教育不到位,长期以来,我国并没有重视对公众进行危机教育和应急能力的培训,这就导致全社会的危机意识观念和危机应对能力比较低下。多元主体缺乏应急管理相关知识以及多元主体参与的时间精力限制,使绝大多数的多元主体不能参与到社区的应急活动以及相关的管理事项之中。社区中主要的应急力量和其他多元主体参与到社区应急管理的方式主要是由社区组织关于突发事件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演练活动,但是由于多元主体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无心了解应急理念,也无法参与到其中。

参与范围小与受到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息息相关。我国政府是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主要力量,从其他多元主体无法参与其中,导致多元主体意识缺乏,使他们在应急管理中无法发挥其主动性参与进来。还与多元主体参与的理念未被普及有关。在实际中,我国社区应急管理工作的主体主要是居委会,社区公众以及其他社会多元主体很少有机会参与其中,无法了解社区应急管理工作的相关事宜就无法有效参与其中。

多元主体参与渠道不畅。当前的社区应急管理过分强调政府的主体作用,忽略了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参与的作用,不能更好地调动社会多元主体进行社区应急管理工作的积极性。社区居民完全依赖政府机关对社区应急的管理,认为这是政府的责任,因此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部门认为此事与他们无关,除此之外,企业、其他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在社会治理中一直处于被动、中,缺乏自主性,这就导致我国现有的社会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治理中,几乎都是由政府独自解决,其他社会多元主体的无法参与也不想参与到社区应急管理中,并且这些多元主体之间缺乏互动协作。

四、完善社区应急管理中多元主体参与的对策研究

社区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突发事件的关注以及对其正确的认识,从而让社区居民主动、自觉参与到社区应急管理中来。开设各种类型的应急培训机构,提高居民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开展社区应急突发事件演练活动,努力让社区主体参与到应急事件实战演练活动当中,提高其主体精神和责任意识并且要求家庭具有紧急救援物资准备。

促进社区多元主体的成长。为社区多元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其在社区应急管理中能够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力量的作用,通过法律给与多元主体参与应急管理的正当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应当把社区应急管理的工作全让政府解决,这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必须打破社区应急管理中由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要培育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应急管理之中。随着社区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社区应急管理越来越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常规化的社区应急管理机构对社区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指挥、协调、控制,同时有非政府组织、企业、群众等多元主体加入这个组织中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积极整合社会的各种应急资源。

完善信息公开与共享平台,让社会多元主体可以接受到相关的信息,同时有效地把政府和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等对突发事件比较敏感的组织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各方的力量共同应对突发事件,集思广益,互相交流信息,使这些共有资源可以在社区应急管理中使用,使应急管理体系实现多元化、网络化的发展,从而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到社区应急管理中,进一步明确多元主体的职责任务,从而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到社区应急管理之中。

结论

在社区突发事件日益频发的时代,政府单一主导的治理模式效果不佳,如何有效的调动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到社区应急管理中成为中心焦点。在现实的层面上,社区应急管理对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意义重大。因此,我国社区应急管理中多元主体参与的研究是值得深入和长期研究的热点。社区应急管理的重点在于要让政府、社会与个人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到应急管理中,有效的社区应急管理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多元主体的积极性与力量。

怎样促进社会各多元主体之间的有效协助、共同参与到社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社区应急管理整体水平既有学术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当然本文探讨的多元主体有效参与到社区应急管理并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他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来不断丰富和提高其有效性,同时也需要各多元主体间自发参与、积极主动等来支撑。由于自身能力和精力的局限,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唐均.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28

[2]兰静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中多元主体参与研究,2016年

[3]马宝琛.“灾害与社会管理论坛”主题综述[J].城市减灾,2015,(05).

[4]刘晓亮.城市社区应对危机能力调查[J].城市与减灾,2008,(05).

[5]程玉中.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2.

[6]沈荣华.城市应急管理模式创新:中国面临的挑战、现状和选择[J].学习论坛,2006,(01)

[7]赵成根.国外大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21.

[8]加一.中国特色的“安全社区”建设之路[J].中国减灾,2015,(19).

[9]邹其嘉.美国防灾社区的建立及对我国的启示[M].群言出版社,2018,89.

[10]顾林生.日本公共安全与社区建设及我国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新实践[M].群言出版社,2017,108.

作者简介:苏钰(1997.07-),女,四川省巴中市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基层政治方面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论文作者:苏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社区应急管理中多元主体参与的路径完善研究论文_苏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