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省 沈阳市)
摘要:我国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顺应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而建立的,而如今而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社会公共事业管理已经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载体,为计划经济社会体系建立的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暴露了许多弊端。我们如何消除这些弊端使其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经济体制,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我们所需要面对的面临的十分重要的事情。同时现在的社会生活出现了很多不同,与之前相比变化十分明显。它的发展直接关乎着各种公共利益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了让公众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就要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及时做出调整,对其做出创新性改革。因此我们就需要对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一、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因
回顾过去二十多年探索公共事业管理改革进程,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整体目标和改革模式,因此选择合理的公共事业创新模式,在新一轮公共事业改革中尤为重要。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缺乏明确的改革目标和路径
正如学者成思危教授而言,事业单位改革基本上属于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做法。我国在公共事业发展的实践中,自己积累总结怎样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更好。因此在最初对其改革中,我们基本上采取大胆进行实验改革的方针,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步伐下如何对其创新,并未能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模式。由此造成的改革模式不够明确,使我们很难做到有步骤、有计划地对其改革。我们曾计划国只对其进行自主改革,但是如果只对公共事业组织进行自主改革,不仅不能促动传统事业的根基,而且也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更不能实现政事分离、反而会更加混淆各种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职能界限,造成体制混乱和体制冲突的现象。
(二)忽视了市场对资源的调控作用。
由于我国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与传统公共事业管理相配套的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这种观念反映在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中,同样也是对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如实反映,而且事业单位提供的各种服务与产品,它们都展现的是社会福利性及公益性,并没有体现市场化和商品化。由此造成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与社会经济缺乏必要联系的状况,极大影响了公共事业的商品化经营与发展,同时也制约了“非事业化’的产业增长速度
(三)缺乏改革的整体配套条件
由于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在前期是属于分头并进、各自为政的。所以不仅各类事业单位改革的进展不同,而且也存在缺乏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的联系、配合的状况。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它面临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各方的配合解决。尤其是资金与人员分流问题,并不是单个部门所能独立处理的。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就难以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
(四)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人力资源改革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处于中下水平,公共事业的业务效益令人堪忧,而且存在不少问题,诸如解决问题能力低下,人才选拔机制不合理等。其实我国大小公共事业数量惊人,虽然专业的配备比较合理,可是大部分人员的学历低下,而且未能深入认识自己的职位,学习管理能力不高,业务能力水平也较低。人才选拔的不合理甚至人才选拔的扭曲的现象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共事业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不仅在人才选拔方面存在不足,而且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缺陷,例如公共事业有新的人员进入时,单位安排的实习岗位和个人的专业、要求大相径庭,致使人才本身的专业知识根本得不到应用的空间,真可谓“空有一身真本事”,却没有施展的空间。而且现在我国多数的公共事业有人才激励机制,并没有人才淘汰机制,以至于让专业知识不足、能力水平较低的人进入部门后失去了危机意识,因为一经录用终身任职,完全没有危机感。如此一来整个部门人员的整体水平一直往下坡路方向走。其人员的工作质量和业务水平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在公共事业内部制定并实行淘汰机制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真的体现按劳分配原则,才能增强竞争力,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分析
(一)提高公共事业人力资源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改革人才选拔机制,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增强“危机意识”。首先在人才选拔方面要给事业单位人事负责人员更多的自主权,各单位可根据单位自身建设特点选拔更适合的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其基层人员的选拔,要根据专业特点选取,让人员的才能得到充分运用,提高专业素质;对于人员的选拔方式,人员通过考试竞争上岗,实行优胜劣汰原则,采取聘任制,我们可以看到一味的温情、人性化导致员工懈怠、傲慢,一劳永逸;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从人员入职后要经常对其专业知识、业务能力进行考评,加强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还可以经常组织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的培养和培训,应该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公共事业内部的管理模式一样,不断提炼新的想法,调整旧观念,保证新员工的思想和单位的思想方向一致,深入贯彻”活到老,学到老”,使员工能从思想上统一起来,更好的促进单位的发展;从薪酬分配来讲,要实行合理化的薪酬分配制度。公共事业的薪酬计算仍然是按职称、职务高低、学历、工龄长短来计算工资的,一个人的职称、职工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的工作潜能,可是劳动成果往往是和这些不协调甚至是相反的,例如顺风速递对员工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就好像每个员工都是老板,这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合理的分配制度更能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解决事情的能力。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及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加紧进行,各行业都十分需要具有专门知识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层次上要与社会同步,这对于我国仍是新兴学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但总的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较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不断地促使其发展,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增加我国在人才领域的竞争优势,加快推进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公共管理知识水平,还要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人员的实践经验。例如顺丰速递对员工的管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员工采取不同的对策。
(二)加快管理手段的改革
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加上不断深入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现有的社会管理网络结构正在取代传统的行政管理结构,将直接管理手段转化为间接管理手段,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我国一直推崇依法治国,各行各业都要以法律为依据,我们在公共事业管理中无论怎样改都要以法律为准绳、依法治理,按照科学程序实施;其次,推广公共事业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必然,因为我国科技和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已运用到多个领域,因此要加强互联网技术在管理手段的运用;最后在推进我国各项公共事业管理与改革的进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为公共事业发展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秩序,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制定市场准入与清楚制度等,同时强化市场监督作用,依法进行改革,将公共服务及更好的运用好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作用,使其协调配合,让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得到更好的运用。
(三)善于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要对进行公共事业体制进行创新,离不开对具体管理方法的创新和优化。制定并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让公共事业组织实现管理方法的更新,提高公共组织的运行效率,使每个人的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实现。纵观我国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管理方法,也出现了许多新方法,如目标管理、市场监测、环境扫描与基准比较技术、政府服务承诺制度、绩效评估方法等等。在新的经济体制下,我们必须创新公共事业组织的方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对行业产业来说也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对公共事业组织实行创新,让其发挥更好作用,满足公众需要、服务市场经济。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在公共组织内部建立一套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是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高效,也可以使传达的更加及时、通畅。信息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保证信息渠道的通畅、及时和高效。同时在管理方法上,除了制定一系列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网络中的进行分类,使其变得规范化。规范化的管理可以使工作更加高效,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运用。
(四)改变管理观念
管理观念是一种管理思维和管理理论,例如在北京研发中心工作了七年的sue认为诺基亚的失败的重要因素在于:我们的确因为固守思维、缺乏创新,过分注重硬件,而忽视了互联网”。我们从诺基亚的教训可以得出我国管理体制的发展必须从最根本的观念上进行改革,推动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与创新。我们要实现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从“命令”向“服务”观念的转变;从物本向人本管理的观念转变。公共事业的发展必须树立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切实转变发展模式,更好的促进经济社会生活的可持续性,更好的满足社会公众的利益需求。要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转变观念,注重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可以尊重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当一个人的工作被认可和尊重时,他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具有人本管理理念的组织,更能齐心协力、配合默契、协同奋战。在组织中做到人尽其才,提高人的能力,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员的主体地位,点燃工作能力,使其朝着所希望的目标前进,让人员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云廷. 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王丹.关于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5年4期
[3]杨锴.对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的思考[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年30期
作者简介:陈晓(1995.03-),男,山东临沂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洪顺(1993.08-),男,辽宁丹东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论文作者:陈晓 马洪顺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公共事业论文; 我国论文; 人员论文;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人才论文; 管理体制论文; 组织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