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脾不主时”,实质是指 “脾旺四时”,强调脾胃化生气血,以及在维持脏腑功能及整个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肾藏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肾互根互生。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活动离不开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的充养。本文旨在从脾不主时的理论渊源出发,探析健脾之法在不孕症治疗中的重要性。
【关键字】脾不主时 健脾 不孕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440-01
1.脾不主时的理论渊源
脾不主时之说,首见于 《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脏各以十八日寄治。”指出脾不单独主某季,而是分主四季中每季前后各九日,即十八日,四季共七十二日,与其他四脏相同,每脏各主七十二日。《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也”。其立论依据则仍不离土居中央生万物,四时必得土气之化这一五行理论。[1]按十二地支合化五行规律,则寅卯为木,巳午为火,申酉为金,亥子为水,辰戌丑未为土,各当春秋冬夏之季月,合应三、九、十二与六月。“脾不主时”,并不是讲脾与四时无关,而是时时相关,每个季节之末由脾所主,只是不单独主某一时而已。“脾不主时”理论从气候更替分析,则脾之主时皆为四季更替之时,从天文历法五季相配角度推算,则是古人对一年五季,脾不主时的固定化,反映的是脾主四时之中,更进一步细化其具体对应之日的一种认识。脾不主时这一理论突出了脾与四时关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即任何脏腑组织器官在任何时令中都不能离开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滋养。
2脾不主时理论在不孕症治疗中的运用及重要性
不孕症病名首见于《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古代医家已认识到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生殖器缺陷引起的不孕症药物难以取效,如:明代万全在《广嗣纪要·择配篇》中指出女子有五种先天性生理缺陷导致不孕不育,即“落、纹、鼓、角、脉”,故本文所讨论不孕症治疗范围为非生理缺陷所导致的不孕。非生理缺陷所致的不孕中,肾虚、血瘀、痰湿、肝郁等均可导致肾与冲任、气血、胞宫的病变,以致不能摄精成孕。
2.1不孕症的病机
不孕症的病机不外肾虚、血瘀、痰湿、肝郁。肾为先天之本,藏精气而主生殖,故肾气不足、肾阳虚衰、肾精亏虚,均可导致不孕。血瘀不孕多因妇人素多抑郁,血为气滞,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净,房事不慎,阻滞胞宫,或外感、内伤导致宿血停滞,或寒客胞中,血为寒凝,以致血癖气滞,经水失调,积于胞中,则精难纳人,故难以受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痰湿多见于肥胖之人,由于形体肥胖,或悠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失其健运之功,致使痰湿内生,气机不畅,胞脉受阻,则不能摄精成孕。近代医家秦天一曾谓:“女子以肝为先天,阴性凝结,易于佛郁,郁则气滞血亦滞。”妇人若平素情志不畅,精神抑郁,或性情急躁,暴怒伤肝,可使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以致肝郁气滞,气血失调,冲任不能相资,故而不能成孕。
2.2健脾之法在不孕症治疗中的重要性
《金匮要略》指出: “四季脾旺不受邪”,深刻揭示了“脾不主时”的思想内涵。[2]倘若脾胃功能失调,一方面可使湿、浊、痰、瘀内生,产生引起不孕不育的内在病理产物;另一方面可影响水谷精微的纳化输布,可打破人体阴阳气血、水火之升降平衡,引起其它脏腑气机失调。例如从脾与肾的关系来说:肾藏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肾藏元阴元阳,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脏腑机能活动之本,人之发育衰退同肾关系密切,肾多虚证,临床上不孕不育症多与肾虚有关。《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而无子”。可见肾脏的盛衰是有无子的主要原因,补肾是治疗不孕不育症的根本大法。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肾互根互生。一方面,脾的运化有赖于肾之温养,《傅青主女科》曰:“脾胃之气虽充于脾胃之中,实生于两肾之内。无肾中之水气,则胃中之气不能腾;无肾中之火气,则脾之气不能化”;另一方面,肾中之精有赖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即后天之精的充养,如《素问 · 经脉别论》中 说: “食 气 入 胃,游 溢 精 气,上 输 于 脾,脾 气 散精”。陈修园云:“人之既生,全赖中宫输精于肾,而后肾得以补益”。所以,只有脾胃健运,肾中先天之精才能充盛,才能“精气溢泻”而生儿育女。[4]
综上,脾不主时这一理论强调了任何脏腑组织器官在任何时令中都不能离开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滋养,突出了脾与四时关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故在不孕的治疗上也应注重脾与四时、脾与他脏,尤其是肝、肾的关系。不孕症以肾虚、血瘀、痰湿、肝郁为基本病机,以脏腑功能失调、冲任病变、胞宫不能摄精为主要病理改变。临证治疗不孕症时,应从“脾不主时”理论出发,以补肾、活血化瘀、化痰除湿、疏肝解郁为主要治疗大法,兼以健脾理脾等法。
参考文献
[1]王家琪,王彩霞. “脾不主时”与“脾主长夏”的内涵及发展[J]. 中医杂志,2017,58(09):724-728.
[2]冯思莹,蔡彦. 对《金匮要略》中“脾不主时”思想的初步探讨[J]. 时珍国医药,2009,20(09):2362-2363.
[3]连方. 不孕症中医文献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
[4]《傅青主女科》从脾胃论治不孕证浅析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4(4):10
论文作者:许愫芸,曾成成,石筱雯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不孕症论文; 脾胃论文; 脏腑论文; 气血论文; 理论论文; 化生论文; 精气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