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运行的质量直接决定电力供应质量和效率,同时对电网运行安全性也存在很大影响,在新时期环境下,尽管电网自动化和输配电管理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仍然不能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问题进行忽视,电力企业一定要全面掌握其安全运行影响的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加强运行的安全性,这也是电网管理中需要一直重视的内容。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防治
1输电线路的故障发生的原因
1.1自然因素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由于输电线路常年暴露在室外,会受到自然界等多种因的影响,如输电线路在冬季以及夏季转化的过程中会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而且由于输电线路的老化、损坏,若不能得到及时性的维护处理,会影响电力传输的稳定性。在暴雨天气,若输电线路遭受到雷击,会发生较为严重的电路损坏现象,影响输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
1.2输电线路自身的影响
输电线路使用中,一些老化的线路故障无法进行正常工作,若在缺少对故障的及时排查,无法满足故障运行的需求。而且,在传统的输电线路使用中,一些线路无法适应耐热性、承压性的使用需求,影响线路传输的目的。因此,伴随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故障排查部门应该认识到输电线路自身的影响因素,通过故障的分析、处理,将故障影响降到最低状态,以保证电力系统输电线路传输的稳定性。
1.3人为因素
在输电线路的运行中,导致其出现运行安全问题离不开人为的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和外部人员等,在输电线路的管理和维护中可能存在态度或者行为等问题,相关人员并没有实现对输电线路有效的运维管理,这就导致其运行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安全隐患,长期使用势必会导致运行安全问题的出现;另外,一些外部人员的活动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也可能造成影响,如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对输电线路造成了破坏,人们焚烧作物导致输电线路受损等。
1.4产品材料质量因素
输电网络在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跨越较远的输送距离,也需要承载较高的抗压能力,为此就要求输电线路选择结实耐用的产品材料。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输电线路一般由杆塔、导地线、绝缘子、金具等零部件共同组成,而外界气候和地理因素条件的差别也会影响电路材料使用性能。为此,在输电线路材料采购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在考虑足够预算的基础上选择质量较高、抗压能力较强的产品。比如对于铁塔线路可以选择质量较高、抗压能力强、表层锌均匀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的使用来延长塔杆的使用寿命。
1.5架设和施工操作不规范
在一般情况下输电线路是供应电能的基础,因此,在输电线路运行的时候需要注意其架设。但是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输电线路大多是野外作业,在开展施工的时候往往需要经过山林、山区等区域,因而对输电线路的架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在输电线路架设的过程中施工不规范问题增多,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下加大了施工安全风险。
2输电线路运行风险防范对策
2.1构建智能化的输电线路维护体系
伴随电力企业的运行及发展,电力输电系统在长期运行中会出现线路老化以及损坏的现象,若输电线路系统设备的维护技术相对落后,会影响电力设备使用的稳定性,无法满足电力设备以及线路传输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现阶段智能化输电线路维护设计中,为了提升线路维护效率应该做到:第一,输电线路的运行及维护工作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提高线路维护的整体效率,同时避免工作人员检修不及时出现电力故障的问题,促进电力输电系统的稳定运行。第二,在智能化输电电路检验中,应该构建自动化的监测系统。自动化系统通过输电线路创术的状况,分析电流以及电压参数的异常问题,并快速制定解决方案,缩短故障查找的时间,充分满足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稳定运行的需求。
2.2贯彻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一方面,要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在输配电线路运检工作开展时,管理人员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发展,坚持谁出问题谁负责,提升运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定期开展安全活动。强化运检人员安全教育,注重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同时定期对输配电线路进行安全检查,发展隐患及时清除,不断提升运检人员责任意识和安全检查效果。
2.3强化对自然环境的防治
首先,企业需要和气候监测站密切配合做好输电线路运行预防工作,在台风停止之后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来检查输电线路是否出现了损坏,如果输电线路出现了损坏则是需要对其及时进行修复。其次,在遇到雷电天气的时候则是需要根据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来安装一些避雷线设备,从而降低雷电天气对输电线路的损害。最后,强化对输电线路冰冻的防治。施工人员全面了解输电线路周围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类型,做好对输电线路的防冻处理。
2.4加强输电线路有效监测
输电线路运行管理中,想要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还需要做好输电线路的监测工作。在新时期环境下,电力系统规模越来越大,且复杂性也是越来越高,想要实现对其有效的监测,就需要电力企业加强对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建设,积极引进信息科技技术和设备。在输电线路设备的检测中,为了增加对设备监测感知的能力,可以引用计算机信息科技技术,如GIS和GPS技术等,能够实现对输电线路全天候的监测,还能够打破地形与自然条件因素的限制,且还能够实现对多现象的监测,杆塔的损坏、覆冰和地质灾害等,从而便于及时对故障位置进行确定和维修。另外,还可以引用新型设备,如成像仪和红外测温仪等,能够实现对输电线路的有效监测,便于促进对线路故障的判断和及时处理,提高线路运行安全性。
2.5定期进行电路的检测及检修
针对电力企业发展状况,为了保证输电线路运行及维护的有效性,提升故障排除的效率,应该定期进行电力输电线路的检测、检修,将线路故障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状态,充分满足现代电力企业运行需求。而且,在输电线路定期检修中,相关人员应该及时发现线路中存在的隐患,积极构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推动电力企业的稳步发展。因此可以发现,在电力企业线路定期检修中,通过故障的及时排查,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电力线路使用的稳定性,为电力企业的稳步发展提供支持。
2.6构建信息档案数据库
运检工作中要积极构建信息档案数据库,提升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以便于配电线路运维管理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时,能够拥有更多的信息支持。同时能够便于系统各项数据整合与管理,比如可以利用设备档案管理库,对比变压器故障信息,明确故障程度,提出解决方案,以提高配电线路运检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输电线路的运行深受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确保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稳定,需要相关人员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措施来排除输电线路运行的一系列干扰因素,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输电线路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促进我国电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峰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5):202.
[2]周正,于海,王康.输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其原因与运检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2):137-138.
论文作者:景启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因素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