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化建筑弱电安装工程正在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智能化建筑弱电安装工程的建设周期较为长,科技含量较高,更重要的是技术层面较宽且过程复杂,发展至今,智能化建筑弱电安装已经可谓“五脏俱全”,从设计、进度、施工、成本控制、质量、安全、验收和调试等方面度有了很大突破,但是作为工程的管理方面却是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全方位提升。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弱电安装;工程管理
1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与管理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管理,必须按照施工管理中各程序环节,按照工作程序节点控制施工质量。
1.1功能需求分析和系统的总体设计。将工程的设计标准和系统的功能定位相结合,从功能需求角度思量,让总体设计能反映出工程的功能特色以及需求。
1.2合理选择弱电承包商。根据弱电工程的特点以及现阶段国内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成功的案例,完整的弱电工程通常由系统集成商或者业主进行系统总体协调与管理,选择一个资质完整的主承包商是工程进展的关键。优质的系统集成商是技术资本、工程管理组织有机的体现。
1.3强化弱电工程的系统维护和管理。后期的维护和管理是工程业绩和投资回报的重要保证,弱电工程的运行是工程的重要标志,而投资回报是智能化建筑的最终目标,因此弱电工程的验收、评估是主要部分,但后期系统维护和管理也是弱电工程重要的一环。
2智能化建筑弱电管理现状概述
伴随着现代化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弱电智能化系统已历经几代的提高与更新,而相关产品制造技术的提高更是完全能够保障弱电材料、设备其质量的高可靠性,但是弱电工程的实施有以下几项不利因素:
2.1对弱电工程重视不够
现今建筑工程中土建工程因体量大、造价高理所当然的成为建筑的主体;而造价相对较小的弱电专业安装难以受到重视这是不争的事实。建设期间,由土建、装饰、安装、弱电系统集成的很多参与方共享时间与空间资源,施工各方对时空资源相互争占。结果,弱电则成为最弱势,其施工的时间与空间受到其他方的挤压。
2.2与其它专业界面不清
弱电与土建、机电设备、强电安装等专业,无论是施工还是系统功能的最终实现,关联性大,藕和度高,而这一方面的规范体系又很不健全,现有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规程还不能覆盖常规的智能化工程中的各子系统,不仅常规的电子会议系统、多媒体及大屏幕系统、一卡通、无线通信等没有相应的设计标准规范可遵循,而且还有新系统、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因此,在彼此的接口处界面不清,这一块的工作由哪一方负责,在设计与规章中界定不明,造成施工时相互推诿,配合失调。
2.3实施操作人员的因素
弱电智能化是新兴的产业,至今并未形成规范化的培训和管理,因其区别于强电对安全性的强制要求,并不存在弱电智能化规范的上岗制度。也因此弱电系统集成商大多数都没有专门的施工队伍和技术成熟的专业管理人员,而将安装工作进行劳务分包或在项目施工前雇佣一些临时人员稍加指导,这些人作为实施操作人其技术水平、责任感都不让人放心,往往在工程中留下质量安全隐患。
3加强智能化建筑弱电管理措施
3.1加强质量管理
弱电工程施工现场必须主动配合土建及其他专业工程,加强协调,遵循其施工规律。施工中控制工程质量有以下几点:
线槽架的施工与土建工程配合:线槽桥架的安装施工,在土建工程主体完成以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其他管道(强电桥架、风管、给排水、消防管)的安装同步进行,也可稍迟于其它桥架、管道安装一段时间,但必须提前协调设计单位,解决好弱电线槽桥架与其他主管道在空间位置上的合理安置和配合,且强弱电按规定分置。
管线施工与装饰工程配合:弱电管线施工应在土建工程结束后,与装饰工程同步进行,应提前协调装饰工程相关工序,与其进度安排衔接紧密并严格执行,尤其涉及顶棚预留、墙面预埋及玻璃墙面提前加工等特殊工艺,尽早安排避免质量事故。
弱电控制室布置与装饰工程配合:各弱电控制室和机房工程的实施应与其内装饰工程同步,弱电系统设备的定位、安装、接线端连接,应在装饰工程基本结束前开始。
3.2对进场材料、设备的管控:所有进场材料、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安全质量标准,通过国家质量验证机构检验获得认证证书的合格产品。使用前须经甲方现场代表、监理检查认可。例如工程使用的对绞线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并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以及本批电缆的技术指标;工程使用的光缆,检查其外表有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检查光缆合格证和相关技术数据,必要时使用测试仪进行现场指标抽测。
隐蔽工程的管控:弱电安装中的线管预埋、直埋电缆、接地极等都属隐蔽工程。这些工程在下道工序施工前,应由建设单位代表、监理人员会同施工方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并认真做好隐蔽工程验收手续,纳入技术档案。
3.3加强技术管理
弱电工程界面的确定:弱电工程与其他专业施工管理界面的确定是弱电智能化系统开通的必要条件,是弱电工程技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根据合同和设计要求,应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确定弱电各系统之间,以及每个子系统与机电设备、土建、装饰专业之间的工程界面,以及产品供应商、工种承包商及施工单位之间的技术配合衔接,职责界面的确定。
3.4材料设备管理
弱电智能化系统本身就是跨越多个行业、融合多种先进技术、采用多种新材料新设备构成的复合的集成化的系统,材料设备的特点就是品种杂、数量多。单以监控系统为例从主材摄像机到辅材管件材料种类不下几十种,每座建筑基本弱电系统配置的材料种类就不下百种,为确保工期、质量和减少返工,必须对弱电工程各个系统图纸、资料进行反复、深入和细致的研究,确保工程合同中的设备清单、设备数量、型号、规格与图纸、设备清单以及最终安装到位的一致性。
4强化弱电工程施工的管理
智能化建筑的弱电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施工的协调和组织对于弱电工程的施工的管理至关重要。弱电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主要内容是施工的界面协调管理、进度管理、组织管理。施工的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现场的全部生产活动的文件,它能够处理主体与辅助、人与物、专业与协作、工艺与设备、维修与使用、生产与储存、供应与消耗等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时间安排、空间布置之间的关系。施工的组织管理要合理的安排弱电工程施工期间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安装人员、调试工程师的数量以及这些人员进场的时间,防止不必要的劳动力浪费发生,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还应对安装和调试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这些管理应该与施工进度相配合,分阶段进行组织强有力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任务的进度和工程的质量。采用工作分析结构的方法,将项目的范围具体划分为工作包和子系统,对于每一个工作包应该执行的活动作出明确的界定。项目进度的制定主要以网络图表的形式描绘,表明为了实现每一个项目目标,各种活动之间的次序和相互的依赖性,对时间作出估计,预计每一个项目活动完成需要花多少时间。决定每一项活动需要用到的资源,以及每一种资源需要用多少才能完成预计的项目,然后对每一项活动做一个成本的预算,成本按照每一项活动所需要的资源数量和种类而定,估算出项目的进度、计划、预算额,以此来决定这个项目能否在预期的时间内,在既定的可利用资源和资金条件下完成。
5结语
智能建筑弱电安装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需要从智能建筑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利用优势因素,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弱电安装工程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吴天恒.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施工管理[J].广东科技.2011
[2]邵胜华.智能化建筑弱电安装工程管理探究[J].科技传播.2010
论文作者:许涤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弱电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土建论文; 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装饰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