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有效运用分析论文_朱言军

水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有效运用分析论文_朱言军

江苏钵池山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002

摘要:水景设计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关键部分。园林景观的功能和作用的发展与艺术体现是以科学的设计与深刻的内涵为前提。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还和环境协调、融合的前提下,用合理的方式体现水景对人的吸引力,能够展示其独特的内涵。本文探讨了水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水景;景观园林设计;有效运用

景观园林的设计中,水景是十分重要的美化元素。设计者可以结合园林自然条件,以现有条件去设计流水、落水等不同形式的水景。而在设计时,注意加入一些适当的元素,可以增加水景的观赏性。从而以具有较好的观赏性的水景,增加园林的美化程度。

1 水景营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1.1 柔化空间氛围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营造水景,不仅能够增强园林景观空间的连贯性与趣味性,还能够柔化园林景观空间。善于利用水中的倒影和光影波动营造的艺术氛围,能够增强空间的活力,吸引游客的眼球,从而达到表现园林空间主题的效果; 通过流水的声音与动势,烘托出引人入胜的听觉气氛等。

1.2丰富生态环境

充分体现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将水、森林等自然要素结合在一起,体现出绿色生态的理念。同时,为适应城市的发展需求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化,水景营造是设计中采用的重要途径。而将跌水、溪水、人工湖泊和瀑布等水环境要素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也是生态环境多样化的充分表现。

1.3适应海绵城市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水景,适应了新时期海绵城市的发展需求。“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是对传统水处理模式的创新,能够有效地减少排水管网的巨额投资,增加雨水的渗透,为了减少城市地面沉降,加强城市自然水循环,确保城市供水安全。水景建设作为水处理方式之一,集功能性与美化性于一身,在完成城市建设任务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了过程中对自然的影响,实现了自然积存—渗透—净化。

1.4彰显东方美学

水景营造具有多种形式,设计元素的运用和文化符号的渗透会成为文化底蕴一个很好的体验式表达。景观体系中,水景能够和自然环境中的植物、水生动物、石头等其他自然要素结合在一起,这些个要素都能够成为文化的载体,从而在表达文化环境独特韵味的同时,彰显绿色生态环境的魅力。兼具艺术性、文化性和哲理性的水景形式,能够传扬出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表达出依山傍水的隐逸思想,彰显独具特色的东方园林美学手法,赋予水景要素浓厚的历史气息与文化气息。

2 水景形态的应用

2.1 静水的设计

一般情况下,静水主要运用于建筑物、山石的点缀。面积相对较大,或为多个小型的静水组合。静水中一般会添加一些水生的观赏植物,如荷花。与此同时,会添加树木如柳树,起到增加静谧感的作用。增加的树木还可以将景色隔开,形成多层次的环境,增加美感。水中会增设观赏鱼,如金鱼,使以静为主的环境增添动感。结合来看,静水结合鱼、树、荷花等观赏物,可以形成有动、有静、有高、有矮的设计。因此,静水的设计中,充分利用各种观赏物,可以增加景观园林的观赏性。

2.2 落水的设计

即是从高处落下的水。自然中常见的落水有各种规模的瀑布。落水的形成主要是地势差造成。因此,在景观园林的设计中,要形成落水,就要设置出合理的地势。一般会对山石、岩石进行合理布局,形成落水。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多层跌落式的落水。同时,还可以根据水源的充足情况,设置出大小不同的瀑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喷水的设计

单个喷水一般较小,经过多个喷水的组合,可以形成多种喷水形式。喷水的可改造性十分强,其具有很强的焦点作用和集中性的特点。喷水的设计也比较简便,在各种环境中,只要有充足的供水,就可以形成喷水。因此,很多景观园林中,在不适用静水、流水或落水设计的情况下,多会采用喷水设计。在喷水的基础上,还以设置水花,加入适宜的音乐,添加精巧的水柱等,形成独特的水景。具备了声、形美的喷水,可以吸引人们的目光,形成游玩的焦点。喷水形成的水景规模可大、可小,设计简便,因而在景观园林中广泛使用。

2.4 流水的设计

在景观园林的设计中,蜿蜒的流水,时快时慢的流速、清亮的流水声,可以形成一个特别的美景。在同一个流水设计中,为能够形成多个层次、多种风格的水景,一般会设置成多个不同形态的流水。在景观园林的设计中,一般以斜坡为主,设计流动性的水景。斜坡中可以设计成多种落差,形成流速不同的流水。同时,在流水方向的设计中,以曲折、蜿蜒的形态进行设计,从而形成多层次的水景。在比较平缓的流水中,还可以以水的流动性、波光性增加园林的美感。

3 水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有效运用

3.1 动静结合

水景设计过程中所应用的动静结合的形式,指的是表现出动态于静态的形态,而这种静态、动态形式大多是通过设置喷泉、小溪、瀑布、涌泉以及湖水方式表现,从而把动态表现方式与静态表现方式有效融合,不仅能起到强化水景活力的作用,而且还能将水景物体独具的观赏性体现出来。例如,在设计静止的自然景观当中,可以采取阶梯式的人造瀑布来体现,使水景能够形成与静态景观相互融合的效果,从而以水景带动一些静止景观,提高景观的观赏性。其中,自然景观中还可以借助色彩以及其它形式来提升景观的活力。

3.2 选择合理的给水方式

若要更好地展现水景形态,需要借助恰当的给水来表现,利用合理的给水方式强化水景所表达的意境。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务必结合水景设计的具体地形条件,充分结合园林中其它的客观因素等,将水景设计所要表达的主体理念呈现出来。例如,如果水景需要借助悬挂式的瀑布来表现其形态,需要借助假山高度的落差条件以及采取高位给水循环的方式来体现。作为一名专业的景观设计人员,应当具有独特的审美眼光,能够将物体与物体合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所要呈现的效果,并且还应当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能够将园林中的一切现有资源充分整合利用,选择更为恰当的给水方式,从而实现因地制宜的目的。

3.3 合理搭配动植物

首先,选择动物搭配。可选择一些观赏价值更高的动物,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的水生物应当具有多样性,也可以根据园林当地的地理条件、气候等进行选择,目的是为了能够使水生物食物链更加完整。其次,选择植物。植物是水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部分,选择的植物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能够合理地进行搭配,不但可以保证植物健康的生产,而且还能使植物本身的色彩、密度更加协调,这样才能够与水中的植物以及其它的植物更好地形成层次,从而达到烘托主体的效果。此外,水中的动植物相互协调,倒影在水中才能形成更好的视觉效果。

3.4 设计水景建筑

水景建筑包括楼阁、亭台以及水景桥等,但从园林的整体景观、水景的质量、安全等角度出发,用于景观设计的一切材料都应当做好防腐工作,并且还应对建筑上的装饰、雕刻等给予重视。

3.5 山水的融合设计

山水的融合设计也是一种动态与静态融合的方式,水体具有的流动性恰好和山体的静止感结合,水体的动态也能更好地衬托山体,从而凸显刚性的美感。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将山与水融合,在水体中设置假山、景观石以及湖石等,从而将静态的水景转化成为具有动态美的景观。例如,石驳岸在园林水景设计中属于最常用也是最普遍的一种石景观,包括鹅卵石、混凝土等石驳岸,这些驳岸与水融合成一体,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综上所述,园林水景景观的施工中,应该综合考虑环保、安全、经济、美观等因素,力求给园林注入活力、增添特色。

参考文献:

[1]王新钢,侯垚琳. 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J]. 现代园艺. 2017(08)

[2] 胡金萍,闫凤霞. 水景在园林规划中的设计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11)

论文作者:朱言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  ;  ;  ;  ;  ;  ;  ;  

水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有效运用分析论文_朱言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