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振兴文学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思考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在各种艺术门类中,在整个文化事业中,文学是占着重要地位的。它是各个艺术品种乃至整个文化事业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和龙头。文学的重要性更在于它可以为时代和生活提供厚重而绚丽的史诗,它可以为历史和现实钤印深邃而真切的画面,它可以为人生和理想铺设智慧的精神航道和引发高尚的审美情操。它的效用和功能是广泛的、多方面的。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就几乎是与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采取同一步幅的。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可以没有精神,都不可以没有文学。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澎湃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时代,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变革的社会,对于我们犹如大鹏展翅、奋翮高翔的民族和人民来说,尤其如此。这就是说,我们的时代和人民对文学的期望值很高,对作家一向抱有由衷的厚爱,亟盼作家们能以自己无愧于这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频频地为我们的人民输送美感和力量,为我们的事业插上奋翮高翔的翅膀。
应当说,这并不是奢望,这并不是苛求。我们的文学和我们的作家完全应该做到这一点,也完全能够做到这一点。许多优秀文学作品的问世,就说明我们的作家在这方面是进行了努力的,是付出了辛劳的,并且也撷获了丰硕的果实。但是,如若我们换一个视角,从另一个方面看,就会发现在我们的文学创作中问题还是有的,甚至是存在着明显的缺憾和偏颇的。譬如,正面描写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明显不足,尤其缺少饱含激情、力量和美感的全方位描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史诗式的宏篇巨制;政治热情、时代精神、生活主潮、思想原则、意识品位和理想追求,在一些作品中不仅越来越淡化、越稀释;有一部分文学作品自觉不自觉地割裂和抛弃了文学的集审美、认识、教育、启迪和激励作用于一体的综合优势,而使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纯乎逗乐和唯为挣钱的工具。此外,连篇累牍地写无聊人生,写污秽生活,写艳情窳事,写出世悖时,写人格扭曲和性心理畸变的作品,也时有所见。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文学自身。由于一些作家和作品避开时代精神和生活主潮,过分沉溺于“表现自我”,过分醉心于描写偏、悖、畸、庸的生活现象和精神状态,过分地消解了是非观念和道德规范,过分地侵蚀了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和社会主义精神的思想力量和美学力量,乃至在文学与时代、社会和人民之间,产生了一种离散与暌隔。文学不关心群众了,群众自然也就不会再去关心文学。一旦他们从文学中看不到自己的生活和理想,得不到启迪、鼓舞和纯洁高尚的美学享受与健康向上的思想熏陶的时候,他们便必然要本能地对文学产生失望,接踵而至的就是疏远和冷漠。
二
怎样改变,怎样改进呢?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做起:
首先,要有正确的导向。导向,也就是把作家及其创作往什么地方引导,诱掖、支持和鼓励他创作什么和如何进行创作,并及时地对创作中所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中肯的评论,以科学的精神和鲜明的态度,在政治方向、创作思想、艺术方法和美学追求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引导。许多作家都有这种体会。他们说,正确的引导常常能够给他们以启悟,给他们以力量,使他们在创作实践中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在创作效能上也可以举一反三、转益多师、一以当十、事半功倍。
除了对作家的创作进行政治、思想、艺术和审美诸方面的具体评析和引导之外,理论上和舆论上的引导也很重要。理论和舆论最容易左右导向,也最容易对作家的创作产生方向性的影响。引导对了,起好的作用,是巨大的;引导错了,起坏的作用,也同样是巨大的。例如,文坛上一度兴起的“萨特热”、“弗洛伊德热”、“尼采热”和“后现代主义与新写实主义热”,就是先从理论上的介绍上造成的,而这些理论的诠解和阐释往往失于浮躁和偏激,未能很好地对它所要宣传和提倡的东西从理论上分析透,未能恰如其分地指出其优弊与短长、特点与性质、开拓与局限等,所以就出现上述各种“热”,在客观上造成了误导。此外,各种媒体对文学、对作家、对作品的宣传也是不可小觑的,它以自身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往往能够在社会上造成舆论,产生巨大的心理效应。
许多有成就的中青年作家,在新时期之初刚刚起步时候,应当说创作势头大都是相当不错的,确乎写出了一些好作品,甚至是写出一些足以彪炳当代文学史的优秀作品。但有的同志写着写着就变了,就逐渐放弃了自己本来走得好好的创作路子,而硬是踅足到其他路子上去了,着实令人惋惜。仔细想来,在他们这个易“辙”转“轨”的过程中,导向是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的。这就启示我们,在考虑如何振兴文学的时候,不能不把加强正确的导向放在理当采取的诸多措施之首位。
其次,从文学创作本身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终把描写生活主潮、反映社会变革和表现时代精神作为头等重要的课题,全力以赴地、满含激情地去完成。
诚然,题材无禁区。写什么和如何写,完全是作家的自由。不过,正是在这种自由的创造和选择中,常常无可回避和无法掩盖地显示出作家的品位、功底和能力。历朝历代吃文学饭的人何止千万?但真正在文学史上留下辉煌、在人们心中树起碑碣的作家和作品,毕竟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而这极少数作家和作品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无一例外地深刻而艺术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主流、本质和精神,表现了他那个时代的人民的感情、希冀和理想。不如此,便不足以成为大作家和好作品。
文学是否表现了生活主潮、社会变革和时代精神,虽然与作家选择的题材和主题有一定的关系,但也并不尽然。只要作家处理得好,非生活主潮的题材和主题,也同样可以表现时代精神。甚至,只要处理得好,即使是历史题材也可以显示出强烈的当代性。1942年4月3日重庆首演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就掀起了直接撄及时代精神的龙卷风,谁也没有感到这是表现两千年前的生活,谁都感到这是在表现现实的生活。
所以说,文学表现生活主潮、社会变革和时代精神的天地是十分广阔的。它与作家对题材的选择有一定的关系,但又不完全受题材的限制。不论写什么和怎样写,关键是要深刻地和不拘一格地表现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内涵、精神实质和发展趋向,表现出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进取精神和美好愿望,表现出深沉的历史感和鲜明的现实性!
第三,对于创作主体来说,必须自觉地在生活实践和创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不断升华积聚思想品位与人格力量。
文学,从来就是创造美和展示精神风采与道德品位的事业。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文学创作的竞争、作品质量的竞争,说到底还是创作主体综合素质、精神风貌和人格力量的竞争。作品与作家的人品不应当是二元论,而应当是一元论。因为不管作家写什么和怎样写,他其实都是在说着自己的话,都是在倾诉着自己的心声,同时也都是自己人生体验和生活理想的形象化表现,都是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艺术宣示,都是自己内心深处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基于此,我们要提高作品的思想质量和美学质量,我们要振兴文学,就不能不对创作主体的自身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鲁迅曾经说过,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里,“总要有许多文艺家萎黄”。何以然呢?盖因拓落,掉队,不追赶时代大潮,不适应形势发展所致。我们现在正处于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的大变革时代,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对于作家来说,这是严峻的考验,也是难得的机遇。我们要不使自己萎黄而使自己发展,就一定要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去扬帆击水,始终以一个灵魂工程师的觉悟和良知、以一个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的高洁与敏慧,积极潜入生活底层,切实走到群众之中,真正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审美能力,满怀激情地为改革开放树青史、唱赞歌,满怀真诚地替人民群众诉衷情、抒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