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对呼吸内科护理管理过程中行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8例呼吸内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风险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每组患者分别为54例。常规管理组则行常规管理干预,风险管理组则行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几率以及各项指标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风险管理组的风险事件发生几率2例(3.70%)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13例(24.07%),风险管理组的病房管理质量、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消毒隔离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行风险管理干预,不仅能够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呼吸内科的护理质量和水平,更加利于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和服务。
【关键词】风险管理;呼吸内科患者;护理管理;风险事件
护理风险发生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而风险管理主要是为了准确识别和评估呼吸内科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根据评估结果有计划、有条理的提供护理服务,能够降低或者消除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而减少风险因素的发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身问题[1]。对于呼吸内科患者而言,由于病房内的病原菌十分活跃,患者具有免疫力低下以及发病急促等特点,容易增加交叉感染的发生几率。因此,临床上通过加强风险管理的力度对于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8例呼吸内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风险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每组患者分别为54例。其中,常规管理组男性34例,女性20例,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48.21±10.25)岁;风险管理组男性32例,女性22例,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48.85±10.6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各项资料经统计学检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护理方法
常规管理组则行常规管理干预。
风险管理组则行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干预。①构建护理小组。首先,由护士长、主治医生以及护理人员构成风险管理小组,并准确评估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对策;②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养。由于呼吸内科的病原菌相对较为活跃,因此,对于呼吸内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养相对较高。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并提高相关常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力,对于职业风险的认识以及呼吸内科患者病情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对于医疗用品和器械的正确操作方法以及输液过程中的处理环节等,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从根本上提高护理操作的规范性;③提高患者的风险管理意识。护理人员需要在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和干预,定期检查患者床位刹车和护栏的安全情况,对于出现故障的床位而言,则需要及时给予检修和维护,避免发生坠床和摔伤等危险事件。对于年龄偏高、难以独立行动的老年患者而言,则需要患者家属的陪同,同时,限制患者的外出行为,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同时,将水果刀以及水壶等日常物品交由专业人员管理,与患者病房保持安全距离,确保病房以及走廊地面干燥,避免发生意外。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几率以及各项指标的护理质量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试验所涉及的数据均使用SPSS17.0软件给予核验和整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几率
风险管理组的风险事件发生几率2例(3.70%)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13例(24.07%),卡方值=9.368,P值=0.002,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
风险管理组的病房管理质量、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消毒隔离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护理质量评分比对[( ±s) 分]
3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在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由于直接或者间接原因所致的风险因素,通常分为一般性、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等风险特点。呼吸内科患者具有发病急促、病情严重等特点,在接受住院治疗期间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一定的风险事件,护理难度相对较高,将会提高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3]。护理风险管理涉及到患者本身、护理人员以及医疗环境等多个环节,因此,准确识别和评估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通过结合呼吸内科患者的实际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制度,积极完善病房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和患者自身的风险意识,进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4]。
经过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风险管理组的风险事件发生几率2例(3.70%)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13例(24.07%),风险管理组的病房管理质量、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以及消毒隔离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行风险管理干预,能够提高呼吸内科的护理质量和水平,更加利于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和服务。
结语:
对呼吸内科患者行风险管理干预,能够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汪才侠, 胡方成.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6):118-120.
[2]刘玲玲.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48):231-232.
[3]戴建兰.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当代医学, 2016, 22(8):100-101.
[4]邹素红, 熊海水.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 宜春学院学报, 2015, 37(12):84-86.
论文作者:赵玉焱,肖碧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风险管理论文; 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呼吸论文; 风险论文; 质量论文; 发生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