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应对措施王红梅论文_王红梅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CCU 010010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40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其他科室护理人员4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成员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压力,比较组间问卷结果差异,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心理调整前,比较两组患者HAMD和HAMA数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调整后,观察组HAMD和HAMA数值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作量大、紧张工作环境和高风险是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产生压力的主要因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其压力,不仅能够使护理人员保持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和工作状态,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和医疗水平。

关键词:心血管;护理;压力;应对措施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多发病及常见病,病情重、责任大、抢救多及高死亡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也在不断加大。对心血管疾病护理的要求和内容也不断提高,使得护理工作的强度有所提高,导致心血管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大大增加[1]。关注心血管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提出相应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为此,笔者对心血管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应对措施进行探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40位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和随机抽取的40位其他科室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将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定为观察组,其他科室护理人员定为对照组。接受调查的护理人员年龄在21~28岁,平均年龄为24.5岁。两组护理人员在年龄、学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和其他科室护理人员的压力进行了解,从群众的角度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 ±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对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关记录,在对其进行心理调整后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汉密尔顿抑郁量(HAMD)和汉密尔顿生活满意度(HAMA)进行对比。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经问卷调查发现,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压力过大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高风险压力

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如心内科患者的病情复杂,稳定性差,变化较大,常合并并发症[2]。而患者及其家属常会对治疗有较高地期待,对于病情的反复、恶化、复发不能够接受,将责任归咎于医务工作者身上,对治疗护理产生不信任,导致纠纷。这种风险使得护理人员的压力明显增加。同时一些患者不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导致护理人员受到上级的批评,均会加大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3.2 紧张的工作环境

心内科患者病情危重复杂、预后不良易引发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工作环境极其紧张;同时患者及其家属因病痛折磨,易对护理人员脾气暴躁,无理指责。加上患者危急、濒死、昏迷、死亡现象的刺激,患者痛苦叫喊声,家属的哭叫与抱怨等。以及各种仪器如监护仪、呼吸机、吸痰器、除颤仪等的报警声,均导致工作环境十分紧张,易导致护理人员心理紧张,伴发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研究报道,职业紧张影响情感状态,智力活动以至于发生情绪障碍。护理人员得不到理解、感到威胁或感情受到伤害,使护士陷人精神困境。

3.3 工作量大

心血管科收治的患者多数病情较重,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且多为中老年患者,反应迟钝,不能较好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正常的疾病救治。同时心血管内科患者病情较重,护理人员需要做的护理工作要求较高,需要应用和维护保养较多的仪器,如微量泵及多个心电监护仪等,护理工作繁琐、劳累,还常需值夜班,在遇到紧急事件时,需随时到岗,护理工作可控制性和可预测性程度低。故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的脑力和体力压力下。

针对上述几种情况,本院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①充分发挥院方的作用。首先,医院管理层也要加大护理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得心应手地应对工作。学习护理科学知识和伦理知识,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并转化为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其次,建立心理健康中心,帮助护士调节心态,指导护士加强与领导和同事的良好沟通,鼓励护士遇到心理困惑时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放松精神,排遣心中压力,预防职业倦怠并保持愉快的心理状态;再次,医院管理层要尽量保障护士与患者的比例,配置足够的护理人力资源,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3];提升护士的福利待遇,通过物质激励激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②促进医院内外部环境的和谐,首先,护士需加强护患沟通,在事先对相关治疗方案和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解释,在各种治疗和护理操作中,护士需履行告知义务,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适当真实告知。其次,护士与家属建立良好沟通方式,为增强护理效果,需提醒家属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的要点。再次,处理好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对待同时需有爱、谅解、宽容,在生活中可交往亲密朋友,可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使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另外,注意心态的调整,将工作放在第一位的同时注意娱乐和心态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由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繁杂,工作环境复杂且风险较大,护理人员会产生心理压力,这种心理问题既不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同时有可能造成护患关系紧张的不良局面。为此,可从护士自身和院方两个角度采取措施,对护理人员的心态进行调整,解决职业压力带来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柳嫦.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11(16):198-199.

[2]余菊芬,陈旭.护士职业压力及应对方式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32(52):152-153.

[3]刘少玲,李薇,李小红.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探索[J].中国当代医药,2010,15(11):148-149.

论文作者:王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  ;  ;  ;  ;  ;  ;  ;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应对措施王红梅论文_王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