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BIM的应用论文_毕新茹

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BIM的应用论文_毕新茹

邹城市金钢劳务服务有限公司 山东邹城 273500

摘要:通过BIM 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避免、解决产业化建筑实施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可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提高建筑使用者的满意度,利于创造一个和谐的产业环境。采用产业化住宅体系可提高生产效率、缩短总工期、节约耗材、降低综合成本、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推广应用后可取得合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BIM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BIM;应用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改进,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把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这种技术的运用不但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提升了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品质,为建筑工整合理有序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基础,所以,当我们在实际工程施工中,我们要结合当地的情况,通过运用BIM技术,为之后的建筑工程也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1 BIM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价值分析

1.1三维渲染,真实化管理程度高

BIM技术基础上的建筑模型构建一般都采用三维渲染技术,施工企业的信息技术部门会根据施工设计图纸或者施工计划,将施工场地、施工环境以及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真实化的模拟,也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对多个施工方案同时模拟,进而寻求最近的设计方案。另外通过三维模型构建,不仅可以对整个工程进行更形象化的宣传,同时可以为管理提供便利,很多的施工安全或者质量的潜在影响因素都会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来并得到及时处理。

1.2算量快速,提高信息处理精确度

BIM数据库的建立是建立在庞大的数据信息整理基础之上的,通过建立关联数据库可以对施工的各项预算、施工某个工序的完成率以及完成的基本情况进行快速处理,通过结果分析可以实时掌握施工情况以及完成的质量,这对于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节省工作时间具有很好作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的精确程度。另外BIM系统也可以通过信息的录入,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材料应用管理、设备使用统计以及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1.3加强全面管理,降低施工成本

BIM系统是贯穿在施工过程的始终的,因此它的降低施工成本也是表现在多个方面的。一是在施工材料的计划安排上,可以对某个工程工序的施工材料需求进行更准备的计算,避免经验主义的浪费,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成本控制;二是在施工的高效率和协调方面。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施工的时间维度进行控制,提出更优化的施工设计方案并进行合理分配安排,由此提高了效率,缩短了施工时间,降低了施工成本;三是在施工质量的保证方面,在保证施工顺利施工的同时也减少了很多潜在因素的影响,降低了施工返工率。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BIM的应用

2.1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2.1.1协同设计使各专业沟通更加方便

此技术采用三维集成设计模型,直接生成三维实体模型使参建各单位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理解和快速回应,使其达到信息共享和传递的效果,从而实现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2.1.2效果图展示使设计更具可视化

利用软件的建模、渲染、动画技术可以具体描述二维模型,同时加强三维的直观化。另外在对设计和使用功能进行不断修改的同时它也会自动得到更新,设计图纸可施工性的加强更好的协调了建设项目的各系统空间,不但缩短了设计时间,还减少了设计错误与漏洞,从而有效解决了碰撞与冲突问题。

2.2BIM技术在施工阶段应用

2.2.1虚拟仿真施工

BIM建立的建筑信息模型,虚拟施工并实现对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预算的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工程施工单位的实时数据通过BIM反应出来,实现实时互通,施工单位的交互作用。通过BIM技术,建立多维度模型,在时间维与施工进度保证实时同步,在虚拟施工过程中实现各工程进度和各施工单位的有效集成。

2.2.2大构件的拼装施工

运用BIM虚拟建筑各个构件之间虚拟拼装,可节省大量施工成本,现代化的建筑对于建筑精度和规模都有较高规格的要求,建筑结构大多以钢材结构构件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拼装组成。施工方通过BIM建立的3D建筑信息模型,建立得出各个建筑构件的三维数据,在通过计算机构件钢桁架模型,模拟预拼装,直接取消了桁架在工厂预拼装的过程,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费用。同时也可避免各个大构建之间的冲突并保证精度。

2.2.3协调施工,协同工作

通过BIM建立建筑结构、工程设备、水电管网等相关专业的建筑信息模型,可避免了施工碰撞冲突,择优选者水电管网与建筑模块构件之间的位置,避免相互影响。方便施工,提高了了工程效率,有效的避免了因为工程冲突而导致的返工现象。通过BIM的设计软件达到各个单位之间的协调互通,保证了工程的精度。同时也避免了个单位间的冲突,保证了工程的高效高质。施工时进行各个管线之间的冲突碰撞预测,并及时对管线管网和建筑构件间的位置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各个施工单位和部门根据BIM提供的多维度模型进行工程施工,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工程单位之间的施工冲突,协调合作。保证了工程的进度和精度。

2.3BIM在建筑竣工阶段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由于数据量大、涉及部门和人员多、材料和设备消耗、资金支付情况等原因,导致工程的成本核算较为困难。BIM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竣工结算模式,根据建筑信息和数据的更新,创建实际成本数据库,进行信息的参数化管理,提高模型的联动性,进行质量、进度等的结算。BIM不仅可以降低结算工作的用时和工作量,还可以提高审核和结算的准确性。

2.4BIM技术在运营维护中的应用

实现项目交付后的精细管理和实时动态管理:当建筑运用BIM技术竣工后,管理方可根据BIM技术所提供的3D建模中得到详细的建筑信息和建筑的空间使用情况,可以更加优化妥善的分配和管理建筑,对建筑各个位置的大气,湿度,与空气交换程度与墙体内部的管线都有详细的标注与参考数据。并对建筑的维护上更加清楚各个建筑层面的需要注意与完善的地方,方便户主自行装修与整改自己的建筑,更加合理的运用建筑空间。并对建筑在使用过程的管线故障与建筑出现损耗与缺陷时的处理能力有巨大的帮助。方便综合管理,消除安全隐患,且能减少相应的能源损耗与浪费。交付后,物业部门可将BIM技术与运营维护管理系统相结合,对建筑的空间单位、设备资产进行妥善管理。最后运用BIM技术进行设备运行管理、能源管理、安保系统和租户管理。

2.5BIM技术对于灾害和应急的处理

对于灾害,安全事故或者恐怖袭击。当突发性事件发生后,救援人员通过BIM建立的建筑信息模型对楼层广播、消防专用电话等通信设备。通过楼层内部的闭路电视对状况发生地实现实时直播,救援人员可通过大屏幕的实时画面对人员进行妥善的救援与安全指导,帮助群众乘电梯疏散至首层或避难层。对于不同的通路状况,在BIM图上充分显示,协助决策。可及时科学的对受害群众进行妥善的救援和指挥。对于应急处理的控制能力和处置能力基于BIM技术对于建筑工程中各项信息数字化的掌控。降低安全隐患和增加应急处理的能力。

综上所述,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中进行技术交底,可以使技术人员预演与熟悉操作流程,实现精细化施工。BIM技术也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趋势,我国的建筑行业会从粗犷型逐步变为标准化、信息化的产业。

参考文献

[1]李浩铭,张文友.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10)

[2]张帅.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06)

[3]高昊,吴鹏.BIM技术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铁道科技.2017(02)

[4]刘洋.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5)

论文作者:毕新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  ;  ;  ;  ;  ;  ;  ;  

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BIM的应用论文_毕新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