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建筑业也快速的发展了起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合同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最高行为准则,不仅是规范双方经济活动的依据,还是协调双方工作关系、解决合同纠纷的一项重要的法律依据。为了使建筑工程双方当事人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使建筑工程走上规 范和法制的轨道,必须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以合同来有效地保护双方当事合法权益,使整个建筑行业健康、持续和高效发展。文章重点探讨建筑工程合同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建筑工程合同,是在建筑工程中约定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保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保证整个建设工程按照约定进行的一种签约。建筑工程合同受法律保护,约定一方完成建设工程,另一方按约定验收工程并支付一定报酬。建筑工程合同贯穿建筑工程全部过程。约束和规范合同双方当事的权利和义务,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良好运行和实现预期目标提供良好的保障和运行控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企业,要合作发展,要壮大腾飞,大概都会离不开合同。一个建筑企业,要做出市场行为,要立足于建筑行业,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要高效运行,就必须重视建筑合同的管理。建筑工程合同,对建筑各个环节和项目的进行约定和明确,对各个项目管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优劣,会直接关系整个建筑工程的成败。
1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都是比较长期的过程,在这段工程建设期间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一旦在工程前期对于这些问题的约束条件不明确,就会造成一系列的不必要纠纷,影响施工工程的正常进展,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合同不仅是一纸证明,更是对于施工双方的责任进行规定的一种规范性文件,一旦合同生效,双方就必要承担在合同中约定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保证工程正常施工和结算的主要依据。因此,对于合同的签订,工程建设的双方必须经过仔细的商谈、探讨、考虑来确定是否确定拟定该合同,确定其责任直到工程建设的结束。
2 目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
在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工作中,承包方与发包方都存在一定的违背招标程序的行为。一些发包方在实行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标工作时,常常故弄玄虚,将本应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改为采取邀请招标的方法,存在排斥潜在投标人的现象。有些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应对发包方的强势压力,私下里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在建设项目工程招标中进行围标、串标的行为。另外,招标文件中也存在着不规范、不合理的条款,一些招标文件对发包范围表述不清、设计不合理、采购以及支付的规定不清晰。例如,某些发包方在文件中规定,承包方必须在三天之内进行报价,同时对工程量清单的数量负责,但是大多数承包方都是以总价包干的承包方式进行的,这就为双方在履行合同中留下了隐患。
2.2 合同订立不规范、不平等
仅仅根据出现事故,机构出面调查的工程事故的统计数据来看,应该履约的双方都存在不按章办事、不遵循法律违章违法的活动,其中不按时间进行审批和不通报的现象十分严重。在进行招标的环节中,有些发包企业不进行招标私下签订合同或者进行招标也只是形式主义。此外,发包方在对于成本控制和利益的诱惑下故意压低价格或者迫使承包方接受苛刻的条件,比如:要求承包方垫付资金、把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划归给承包方、不根据实际盲目要求加快进度等。
2.3 合同履行过程中缺乏监督
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会出现工程量增加的情况,这样施工方可能会以工程量增加提出申请,向建设单位索要增加的工程量酬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从正常途径来说,必须要监理单位对实际的工程量进行严格审核,监理单位一旦发现施工方存在虚报工程量这一问题,监理人员根据监理工作职责,绝对不能在工程量变更签证审批单上签字。
3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强化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
经济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所以人是一切行为发生的主体,在进行合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自身职业素质是否良好是影响工作的基础因素。所以强化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当前的首要的问题。首先,作为企业管理人员要严格控制人才招聘,经过严格考核后符合要求才可以录用,杜绝一切依靠关系走后门的工作人员,规范人才市场;其次,做好在职人员的后期培训工作。在企业中选择真正具有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的管理人员来进行合同管理工作,同时要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化,组织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加强道德建设。
3.2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合同的订立
发承包双方因为缺乏法律和合同意识,在签订合同时,对其中合同条款往往未做详细推敲和认真约定,特别是对违约责任、违约条件未做具体约定,将直接导致合同纠纷的产生。因此,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发承包双方对合同合法性、严密性进行严密审查,减少签订合同时产生纠纷的因素,把合同纠纷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以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同时,我们应尽快制定、完善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体系。应根据建筑市场分包体系专业化、管理模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制定适合不同合同参与方、不同项目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在此基础上,明确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提高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并提高其权威性。
3.3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构
随着我国法律、法规和合同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合同管理的组织网络和制度网络正成为企业合同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企业必须加强合同管理的网络化建设。一切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用实际数据,建立科学的合同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合同的内容,避免投机取巧行为,完善合同监管制度,保证工作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开展,防止混乱现象。在工作中不断吸取教训,总结工作经验,为以后的管理工作铺平道路。施工企业应设立专门合同管理机构和配备合同管理人员,建立合同台账,对工程合同实施登记、审查等监督管理,并进行统计、检查,加强合同备案制度。施工企业应深入研究合同管理工作在不同阶段的具体特征、要求、管理控制手段、工作侧重点等问题。建立企业合同管理的监督保障机制,完善合同管理的组织机构,保证合同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4总结语
近年来,我国随着城市建设的繁荣发展,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四处生花,建筑企业合同管理工作显得尤为迫切,要进一步保进建筑市场的良好秩序,保证建筑企业健康和高效发展,必须多措并举,开展工程合 同管理人才培养,完善相关的机构和配套制度,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从业单位切实做好程合同管理工作,并使之踏上科学、规范和高效之路。
参考文献:
[1]余桦.工程合同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究[J].法制博览,2016(20):181 ~182.
[2]王蕾.工程管理中合同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水利技术监督,2016(06):75 ~77.
[3]赵军.浅谈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合同管理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6(38):202 ~203.
[4]刘勇.马腾飞.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10).
[5]吕奉华.对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几点认识01.科技信息,2011,(25).
论文作者:周孟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合同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合同管理论文; 承包方论文; 工程量论文; 发包方论文; 建设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