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丽 张英春 徐晓君(通讯作者)
苏州市解放军第100医院内三科(军人病区),215007,
摘要: 目的:军队干休所空巢老人呈逐年上升趋势,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需求应受到关注。方法:本文基于对驻苏干休所空巢老人现状的分析,着重探讨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需求。结果:干休所护理从建立针对性护理模式及护理对策促进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结论:对于干休所空巢老人弱势群体而言,身体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都是至关重要的,不管是军队体系保障还是干休所卫生所及其之间的协作,延续的居家护理方案是一项高质量可行性的发展主要措施。
关键词: 空巢老人; 居家护理;健康需求; 实践与思考; 对策
空巢老人在社会人口学的范畴里是指身边无子女共同居住,独立生活的老年人,其中包括单人空巢老人和夫妇两人的空巢老人[1]。然而军队干休所是相对集中的一个特殊的老年群体,他们的年龄较大,身体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差。空巢老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空巢老人也逐年相应增多。根据驻苏体系干休所内收集数据显示,80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占全所家庭总数的 93.4%,其中空巢家庭占老年人家庭的 59.1%。更进一步掌握干休所内空巢老人的情况,是有效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关键,也是实施对其个性化有针对的护理对策的关键。
1 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
1.1 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 调查显示,空巢老人出现的原因主要有 3 个: 一是生活和住房条件改善,使许多老人和子女愿意选择分住; 二是计划生育使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成员少; 三是许多年轻人外出读书、工作等,留下空巢老人〔2〕。
1.2 空巢老人的类型按照居住形式可以分为夫妇偶居的空巢老人和孤老独居的空巢老人。 按年龄可以分为低龄空巢老人(60 ~79 岁)和高龄空巢老人(80 岁及以上),考虑到空巢的程度及其产生的影响,又可将子女都在国外或外地或无子女的老人定义为绝对空巢;与子女在同一城市,但不在一起吃住的老人定义为相对空巢老人〔3〕 。
2 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需求
干休所老干部及遗孀作为对国家、军队有过特殊贡献的群体,然而在此群体中59.1%为空巢家庭,那么他们的身心健康需求是否异于非空巢老人群体尚存争议。梁雯〔4〕发现空巢老人由于身边缺乏子女照顾,比普通老人更易产生孤独感,进而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冯兰芳等〔5〕通过对南通市 265 名离退休干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与非空巢老人相比,空巢老人有明显的焦虑抑郁趋势,易出现莫名的恐惧、自卑、无助感。我们在对驻苏干休所中所有的老干部空巢家庭调查发现,他们的需求大概有以下几点:
2.1心理需求
现实生活中,老干部离休以后,首先被国家被部队需要的价值不再体现出来;其次是家人的重视程度减弱,子女的工作或其他因素不在身边等原因,缺乏情感交流使老人易出现孤独、自卑、无助等悲观焦虑情绪,易患上“空巢综合症”。虽然相关统计数据上存在一定争议,但“空巢综合征”经常时有发生,空巢老人因焦虑自杀的案例越来越多,患有躯体疾病、视觉受损、神经疾病、恶性肿瘤等独立因素与老年人自杀相关,而且严重躯体疾病和较高的疾病负担使自杀的危险性对男性的影响高于女性〔6〕。空巢老人有着较高的自杀风险,这就更迫切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
2.2身体健康需求
老人随着机体功能的衰退和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危重急症日渐增多,求生欲望越发的强烈,不论他们是久经战场的为国家有着汗马功劳的老英雄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在英雄背后支持的家属。随着人体器官的逐步老化,疾病使老人直接产生恐老、怕病、惧死的心理因素,因此,身体健康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在驻苏干休所中,我们调查了 50名空巢老人,其慢性病患病率为 70. 2%,其中慢性病中排前2的是高血压、心脏病;而患疾病2种以上的高达 75. 3%,其中排名前6的疾病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关节炎、支气管炎、白内障等。所以,多数空巢老人有着 2 种或 2种以上的慢性病,已经严重影响到他们生活质量。此外,这50名空巢老人中医疗费用方面分析,享受老干部及减免家属的军免政策的占88%,享受国家地方离休医疗保险政策的占11%,需要自己承担医疗费用占1%。
2.3 生活照料需求
随着老人的年岁的增长,其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生活被照料的需求也加剧。尤其是部分空巢老人丧偶后,生活作息的不规律,如何照料自己失去了依赖,再加上子女的不在身边,缺少应有的照料和关怀,丧失女性老伴空巢老人的上述情况更为严重。另外,空巢老人会出现记忆力的减退,子女不在身边,出现意外突发伤害或紧急状况,缺乏自我保护的健康急救意识等严重后果。有些老干部因疾病累积出现的半痴呆迷糊状态,生活照料需求更全面、专业细致。
上述调查在研究对象选择、样本量、调查方法上有所不同,结果也有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空巢家庭是一种发展趋势,因此在干休所对其护理服务中,必须考虑空巢老人身心健康需求的特殊性。
3针对性干休所护理
3.1建立有针对性心理护理策略势在必然,当下空巢家庭是一种发展趋势,这就迫切需要快速建立由军队干休所构成的可持续可发展的护理体系,干休所
党支部应掌握本支部空巢老人的情况,多进行沟通联系。建立定期联络员制度,着重关注空巢独居老人的情况,可通过电话或直接上门看望老人的方式发现隐患问题并采取措施积极解决,提高保障质量。
3.2 干预护理对策促进健康
居家护理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并逐渐在医学界推广[7]。干休所卫生所护理需求和对疾病治疗的体系医院相关部门护理需求最高,其次是疾病预防方面的需求。延续的居家护理方案是一项高质量可行性的发展主要措施。
( 1) 建立空巢老人健康档案:空巢老人由干休所定期组织到体系医院进行全面体检,发挥部队医院对干休所老干部服务的保障功能,记录其个人信息、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以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并掌握此群体中美味老人慢性病的病种及诊疗情况,形成长期、动态的健康监测模式,有利于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
( 2)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国外研究〔8〕表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保健对策是属于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类型,通过实施以干休所老干部为大范围保健为基础的方式,特别提供针对空巢老人的独居方面的自我保健知识和心理知识,给他们提供专业上的一些健康指导,促使他们增强健康意识,对自己的健康现状作出正确的评价,提高对相关疾病的认识,摈弃不好的生活习惯,又能为老干部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保健和延续护理,从而达到促进健康的这个最终目的。空巢老人的文化层次不同等特点,可通过宣传栏、“跟我学课堂”、模拟实际操作、文艺话剧表演、个体化健康知识讲座、咨询与管理等多种宣教方式。
( 3) 心理护理: 正确引导老人看待空巢独居现象,把子女长大离巢做为自己抚养成功的一种成就感,把独居生活当作历练社会的机会,多参加集体活动,利用空巢的休闲与清静时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做好空巢老人子女的不光是物质上的支持,更多的是精神的支持指导。此外,干休所卫生所及部队支持综合医院相关部门应对此引起高度的关注,对每个空巢老人要经常进行心理测试及评估,再行详细分类.对已有心理健康隐患问题的老人,制定有针对性地治疗护理计划,多关心照顾,按照文化水平、疾病病种、人文性格、社会角色和社会阅历存在的个体差异,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
( 4) 建立应急预案措施: 除了空巢老人的健康档案外会发生的急症、安全隐患、个人信息、子女联络电话、等情况制作成“急救联系卡”,且将随身电话设置成“一键呼叫”应急启动功能,以备急时之需。卫生所内备好尽可能遇到的意外抢救设备,有效地采取应急预案措施。
( 5)提供温馨服务: 对于空巢独居老人、年龄过大或疾病缠身难以自理的老人、长期留置管道的老人等,可提供特殊上门服务。如定期下干休所体检、定期送药、定期更换管道、康复护理指导,临终关怀等。在干休所中,可实施包干负责、联络关照制度。除了干休所卫生所的工作人员外,可由体系医院医生护士及护工组成干休所空巢老人服务小组,满足特别需要帮助的老人的服务需求。
综上所述,干休所空巢老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必须得到重视,有针对性地制订个体健康管理方案是体系医院、干休所卫生所工作人员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应充分结合自身资源协调合作、共同努力,在已有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实践中逐步完善实施居家护理方案,共同达到提高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余晓齐 . 老年护理学 [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瞿蓓. 关于"空巢"老人研究的文献综述〔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 11) : 554.
〔3〕丁雅杰,刘鸿雁,李淑芹 .城市空巢老人健康问题及社区护理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09;30(18):271-2.
〔4〕梁雯.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护理研究,2004,18( 6) : 1051.
〔5〕冯兰芳,陈叶香. 南通市四个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 24) : 202.
〔6〕Waera M.Rubenwitz E,Runeson B.et al.Burden of illness and suicidein elderly people:case-control study〔J〕BMJ,2002;324(7350):1355.
〔7〕 秦 绍 娟 , 宋 小 溪 . 促 进 居 家 护 理 发 展 的 探 讨 [ J ] . 全 科 护理,2011,17:1591.
〔8〕BUMNIER M. Long-term compliance with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anthor facet of chrono therapeutics in hyper-tension〔J〕. Blood Press Monit,2000,5( Suppl 1) : S31.
备注:第一作者作者简历:王丽丽,女,出生于1987年,汉族,江苏盐城。职务:护士长;职称:护师;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老年护理。
论文作者:王丽丽 张英春 徐晓君(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空巢论文; 老人论文; 干休所论文; 需求论文; 健康论文; 子女论文; 疾病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