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仙梅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摘要】目的 探索心脏介入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的12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其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心脏介入手术;低血糖反应;尿潴留;迷走神经反射;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8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125-01
心脏介入手术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常用手术方式,其属于诊疗性技术,具有诊断精确、微创、痛苦小特点[1]。本文旨在探索心脏介入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的12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收治时间在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并对所有入选的患者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式,分别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39例为男性患者,21例为女性患者,年龄23~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9±3.17)岁。对照组:38例为男性患者,22例为女性患者,年龄24~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21±2.89)岁。观察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和对照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相比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其可进行相互对比。
1.2并发症发生原因
(1)迷走神经反射:由于患者在手术时外周动脉受到导丝和导管的刺激,导致迷走神经传入患者运动中枢,从而抑制患者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传出纤维,最终引起血管扩张、抑制心率,血压下降,直接危及患者生命。(2)低血糖反应:由于患者术后必须绝对卧床休息,造成患者饮食刻意减少,或是术前饮食减少,导致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3)血肿与出血:长期使用抗凝类药物、扩血管药物或手术操作不规范。(4)血栓和栓塞:由于术后加压包扎或制动,导致患者静脉回流受阻。(5)尿潴留:患者术后长时间的四肢制动、卧床、床上排尿困难以及精神紧张引起的。(6)睡眠障碍:由于术后患者伤口疼痛、心理 紧张等因素,导致患者出现睡眠障碍。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式:采用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护理。
观察组护理方式:采用预防性护理,其中主要包括:
(1)迷走神经反射:当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时,应立即暂停手术,给予患者采取头低足高位,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发生窒息现象,同时给予静脉补充液体,从而扩充血容量,维持患者的血容量循环,待患者症状缓解后,继续手术。
(2)低血糖反应:因加强患者的饮食宣教,嘱咐患者随着携带含糖量食物,若:糖果、巧克力,必要时,给予补液治疗。
(3)血肿与出血:术后在患者穿刺部位进行沙袋压迫,防止其局部出血,且时刻保持患者伤口局部干燥清洁,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现象,并嘱咐患者不可过早下床活动,应在无出血、渗血后,才可适当在床边活动。
(4)血栓和栓塞:给予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且嘱咐患者穿刺部位保持伸直,并每日按摩患者穿刺侧肢。
(5)尿潴留:术前应训练患者床上排尿,对于术后排尿困难患者,可采取诱导方式帮助患者排尿,比如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等,且嘱咐患者多饮水,每隔4小时排尿一次,养成定时排尿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睡眠障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找出患者交流因素,针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辅导,从而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总并发症发生率用(%)表示,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之间对比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存在着明显差异,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表明(n=60):
观察组:发生低血糖反应患者1(1.67%)例,发生尿潴留患者1(1.67%)例,剩余患者未出现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例。
对照组:发生低血糖反应患者9(15.00%)例,发生尿潴留患者4(6.67%)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患者2(3.33%)例,剩余患者未出现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5(25.00%)例。
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表明(n=60):
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恢复时间为(6.47±1.42)天,术后症状恢复时间为(5.14±1.25)天,住院时间为(7.65±1.25)天。
对照组患者:心功能恢复时间为(13.49±2.47)天,术后症状恢复时间为(9.39±1.43)天,住院时间为(15.36±3.71)天。
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的发展,心脏介入术已广泛利用于临床,常用于治疗心功能不全患者,同时也是诊治心脏类疾病不可缺少的方法,其具有创伤小、风险低、诊断正确率高等优势,对此,也较容易被患者接受,心脏介入术虽效果显著,但若护理不当,可出现较多的并发症[2]。
我院采取预防性护理,其和常规护理相比主要优势在于:(1)预防性护理更具有针对性,其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方案[3],(2)预防性护理改变了传统护理模式,不再是机械性,而是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从而使患者可体验到最为优质的护理[4],(3)其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率,同时通过预防性护理,还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5~6]。
通过本次临床试验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总而言之,采用预防性护理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中效果确切,其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所以其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绍莹.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67
[2]付成华,彭先芬,付俊等.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西部医学,2012,24(1):190-191
[3]李淑蓉,郑燕.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79-80
[4]马冬梅.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分析及并发症预防[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3):128,130
[5]庞建萍.心脏介入手术并发心脏压塞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1):224-225
[6]撒启慧.42例心脏介入术后护理干预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8):1078-1079
论文作者:邰仙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术后论文; 时间论文; 心脏论文; 手术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