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人民医院 541500
摘要:复发性口腔溃疡在口腔黏膜疾病中是最为常见的疾病,患病率高达30%左右,问题在于虽然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率极高,最为常见,但是具体的发病原因仍然不清晰虽然国内外医学界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免疫学异常、病毒、微量元素、遗传因素等都进行过研究,但是对于发病原因仍然无从定论,本研究主要是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口腔微生态的研究以及研究进展进行细致的分析,从ROU与链球菌、韦荣菌、奈瑟菌、幽门螺杆菌(Hp)及病毒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更加了解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原因,对于研究复发性口腔溃疡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微生态;口腔黏膜;口腔疾病;研究进展
1.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知
复发性口腔溃疡根据种族、性别、年龄的地区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发病率,在口腔内部,发病位置主要集中在唇部、舌根、软腭等部位[1],发病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并且经常复发,但是每次发病能够自己恢复,由于发病时患者疼痛剧烈,甚至影响正常的饮水、饮食,病情非常顽固,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由于目前对该疾病的病因没有明确的定论,所以说明该病的病因复杂[2],并且病因可能不是一方面导致的,很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主要原因大体是免疫原因、菌落原因、遗传因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等,但是没有明确的定论并且在临床上也没有将复发性口腔溃疡根治的病例,但是有大量的医学界的学制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很可能是由于口腔内的微生态失衡导致的[3],所以本文章从选择口腔内的病菌和病毒进行微观方面的分析,试图找到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的突破口,对近几年来关于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微生态的最新进展报告如下。
2.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态
2.1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唾液中的菌群
在口腔中唾液中的菌群是以一种中间物的形式存在的,主要是负责口腔黏膜与口腔正常的菌群关系的,链球菌、韦荣菌、奈瑟菌是唾液菌群中最常见的菌种,这三种菌群含量的变化将对口腔中微生态的整体平衡有直接的影响[4]。
2.2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幽门螺杆菌(Hp)
幽门螺杆菌的简称为Hp,大量存在于胃中,对于酸性极为敏感,在胃炎患者以及胃粘膜胃液[5]。胃的反流物中可以测到Hp。很多研究都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口腔中、唾液中、牙周袋都部位检测到Hp,这也就说明幽门螺杆菌的第二个贮存地非常有可能是口腔,也就是说幽门螺杆菌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很可能有关系[6]。
2.3复发性口腔溃疡与病毒
有很多研究表明复发性口腔溃疡与一些病毒感染有关,例如有的研究表明口炎性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单纯的疱疹病毒感染有很大的相似性[7]。
3.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态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3.1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唾液中的菌群国内外研究进展
首先,具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唾液中的菌群之间的关系的国内外医学界的研究进展进行细致的说明,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学者证实了当患者有复发性口腔溃疡产生的时候口腔唾液中的菌群会发生变化在,主要与唾液中的主要细菌链球菌、韦荣菌和奈瑟菌的变化有关[8],例如有学者做过研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以及恢复后患者的唾液中存在的三种主要细菌(奈瑟菌、链球菌、韦荣菌)进行分析检测,并且对正常人口腔中的这三种细菌进行对比检测,检测发现这三组人群中奈瑟菌的含量基本没有明显差别[9],但是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口腔中的链球菌和韦荣菌的对数值分别是(7.33±0.85)copies/mL及(8.32±0.79)copies/mL,健康组的数值分别是(8.21±0.58)copies/mL和(8.96±0.86)copies/mL,P<0.01,而恢复后患者的链球菌含量也比健康组链球菌含量明显要低[10],这就说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中的链球菌和韦荣菌的含量比健康组人群的含量明显要低,这项研究也就表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于口腔中链球菌和韦荣菌含量的减少有一定的关系,另外,有很多学者做过实验发现,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愈合后的人群以及健康人群的口腔中的链球菌和韦荣菌是呈现依次递增的状态,这也就说明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中的微生态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11]。
目前,国外的很多学者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与链球菌群有关,特别是溶血性链球菌2A型,认为是这种链球菌直接导致口腔溃疡的产生,但是还没得到明确的证实[12]。有研究者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患病处分离并且培养出了L型链球菌,并且这种细菌的繁殖周期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周期几乎一致,以上研究均说明口腔中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唾液中常见的菌种链球菌和韦荣菌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具体定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13]。
3.2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幽门螺杆菌(Hp)国内外研究进展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有国外的学者在胃炎患者的牙菌斑中培养出来了幽门螺杆菌,并且提出了幽门螺杆菌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14-15]。有学者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创口处分离并且培养出了幽门螺杆菌,这种幽门螺杆菌与消化道溃疡分离出来的幽门螺杆菌极为相似,所以有学者就推断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与胃中的幽门螺杆菌很可能是一种细菌。有学者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用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发现这种治疗方式比传统的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要好很多[16]。有研究者对136例对象的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健康人群中口腔内的幽门螺杆菌程阳性的例数为61例,而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内幽门螺杆菌呈阳性的人数为64例,对呈阳性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呈阳性的患者46例进行随机分组,分别用三联疗法和常规的疗法进行治疗,结果发现健康人群中患者的幽门螺杆,这就说明抗幽门螺杆菌的三联疗法有利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恢复[17]。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国外也有很多学者进行过相似的研究,通过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的抗体水平进行测定,认为幽门螺杆菌与复发性口腔溃疡有必然的关系[18]。经过长期研究有学者对幽门螺杆菌参与复发性口腔黏膜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总结,主要为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幽门螺杆菌直接导致细胞突变,改变了细胞的抗原,使得机体产生了抗口腔黏膜的自身抗体;第二种是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产生的代谢产物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19]。
3.3复发性口腔溃疡与病毒研究进展
有很多学者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于病毒感染有关,目前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毒因学研究中发现,人类的疱疹病毒从1-8型都与口腔溃疡的产生有关,如有报道称在ROU患者
体内检测到HSV-1、VZV、EBV、HCMV、HHV-6、HHV-7及HHV-8,且有统计学差异[20-21]。再比如,有学者对患者的循环免疫复合物中发现了HSv的DNA,然后从病损部位分理处腺病毒,有学者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口腔脱落的上皮细胞中检测到了巨细胞病毒,阳性率高达51.3%[22]。近年有国外学者对人单类纯疱疹病毒(HSV-1、HSV-2)、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6、HPV-7)、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和EBV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关系进行调查及研究,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体内均发现了抗这些病毒的特异性抗体,但是研究结论尚不充分,想要证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于病毒之间有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得出结论[23-26]。
4.结语
目前,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病原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且国内外医学界对该病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视,很多学者都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中的微生态的变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是很多研究结论仍然存在争议,所以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微生态的变化,明确发病原因,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病痛,或者延长复发周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温庆春,罗毅,李生柏,等.康复新液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6,22(19):83-85.
[2]陈远东,杨海,海山,等.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清中TNF-α、IL-2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J].海南医学,2017,28(1):94-95.
[3]杜义军,刘金里,苑艳娟.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免疫指标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3):430.
[4]洪滔,李晓玲,高永博.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1440-1442.
[5]李居武,饶晓明.微量元素及免疫指标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关系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7):719-721.
[6]王明海,焦学高,钟正华,等.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及组织病理学改变[J].吉林医学,2014,35(36):8075-8076.
[7]张静.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3,26(2):251-252.
[8]孙朝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结果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3(6):45-47.
[9]张微.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态菌群情的检验结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34):36-37
[10]张敬,沙晶晶,龚娟.IFN-γ+874A/T位点和IL-2-330T/G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复发性口腔溃疡易感性的关系[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6,32(6):852-856.
[11]张素欣,李丹,陈中,等.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唾液中TNF-α及IL-6含量及临床意义[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1):1285-1288.
[12]张敬,沙晶晶,龚娟.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白细胞介素-1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复发性口腔溃疡易感性的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6,34(1):27-31.
[13]聂玉洁,蔡扬,丰秋婧.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外周血T-bet、GATA-3和Foxp3的表达及意义[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40(5):568-571.
[14]]郑敏,沈艳芳.TGF-β1基因-509C/T位点多态性与牙周炎相关性的Meta分析[J].武警医学,2014,25(4):340-343.
[15]张敬,王婷婷,漆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外周血中TGF-β1和IL-10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30(1):82-84.
[16]da Silva NM,Germano FN,Vidales-Braz BM,et al.Poly-morphisms of IL-10 gene in patients infected with HCV under antiviral treatment in southern Brazil[J].Cytokine,2015,73(2):253-257.
[17]洪滔,李晓玲,髙永博.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1440-1442.
[18]邹玉红,杨静,陈春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清中 TNF-α、IL-2,6 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9):1299-1301.
[19]苑玉良.利多卡因凝胶联合氧疗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及对血清 T 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5,24(1):39-40.
[20]林佳华.有关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清中TNF-α、IL-2,6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34-35.
[21]宋元玲,冯驭驰,任辉,等.血清锌、硒、铁含量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8):83-85.
[22]刘佩萱.几种药物联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与疼痛程度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17):3503-3507.
[23]吴其松.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8):1066-1067.
[24中华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复发性阿弗它溃疡诊断及疗效评价试行标准[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1(3):209-209.
[25]李居武,饶晓明.微量元素及免疫指标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关系研究 [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7):719-721.
[26]Kim KS,Jeon SU,Lee CJ,et al.Radiation-inducedesophagitis invivoandInvitroreveals that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is a potential candidate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trat-egy [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16,95(3):1032-1041
论文作者:唐海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0
标签:口腔溃疡论文; 复发性论文; 幽门论文; 患者论文; 口腔论文; 螺杆论文; 链球菌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