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 450000 河南省 郑州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工程项目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只有建构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协同管理体系,才能在优化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顺利升级环境保护效果。文章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并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集中阐释,最后针对相应项目运行结构提出了优化措施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建设工程;生态环境;保护;
前言:自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水利建设方面不断进步,并且逐渐的推出一系列相对完善的包括防洪、排涝、灌溉等步骤的水利工程建设系统。这些建设不仅仅有效的促进了对洪旱灾害的治理,还能保证经济环境的安全,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业和农业的生产过程平稳和谐,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的保持水土,保护环境。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使得一个地区范围中资源、生态以及环境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这样的话就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有些影响甚至是持续而深远的。
1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兴建主要是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综合调控,能在解决相关水资源问题的基础上,集中优化水资源地区的管理模型和管理效果,并且集中处理分布不均匀的问题,真正实现自然灾害的有效规避和处理。正是基于此,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建立和运行要贴合环境发展需求,在满足自然条件要求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和集中处理,保证建设方案能都符合实际。
水利工程建设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生态环境的定位,结合实际生存和发展基础,仅依靠自然力量不能完全抵御自然灾害的威胁,而且多数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都是人为造成的。相关管理人员要针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资源的合理化应用,集中管理生态控制模型和水利工程建设的运行维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开展过程中,能有效改善和弥补水旱灾害问题,也能一定程度上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且确保相关运行维度和管理模型之间建立切实有效的管控措施。
2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1 对气候的影响
在正常的状态时,不同的地点的会有不同的气候特征,如果要建造比较大的水利工程的话。就会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气情况被环流的空气所影响。在正常的状态时,不同地点被环流的空气影响的情况不一样,在进行水利施工的时候,会使得已有的土地形成湿润的沼泽地或者河流,这样就会影响这个地区的气候,这些会作用于这些地区的降水情况,从而形成天气变化,如果要进行水利施工建设,会将原有的土地变换成为沼泽或者河流,这样就会影响到这个地区的天气情况。
2.2 对土地的影响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土地也会受到施工的影响。这是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会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面积,而且不仅如此,搬运施工器材,处理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这些都会用到土地空间。假如在进行施工建设的时候不能够很好的处理好这些建筑垃圾,会影响到周围土壤的质量,还会破坏附近的植物,从而造成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这样的话不但使得周围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减少,也能够产生一系列的河道淤塞以及河流不畅等情况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对人口迁移和土地利用的影响
建设水利工程会影响到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兴修水利工程势必会使得这里的居民被迫放弃传承已久并且早就已经习惯的生活模式及居住地点,还会打破这里的亲情友情之间已有的联系,使他们不得不适应新的环境和文化以及居住地点。除此之外,进行居民转移还会造成经济投入增加,需要建设新的社区设施并消耗一定的资源来安置移民。但是水利工程的种类不同,对于移民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2.4 负面影响
第一,水库的建立和使用,导致区域性的大面积停滞水域,而水库在光照条件下,逐渐形成新的水域环境。相较于自然河流就会出现差异性,甚至会对周边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生产环境产生影响,就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需求,建构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措施。另外,若是相关设施的管理人员在管理机制和措施方面存在问题,都会导致水库蓄水出现问题,甚至使得上游被淹没,也就使得水库周边的建筑以及景观结构存在被淹没的安全隐患,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对于生态平衡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生态环境的基本参数会变得较为脆弱,甚至会出现不可估量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效果。
第三,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由于基础设施的建立,会对生物自然生长带来影响,甚至会破坏一部分生物赖以生存的活动空间,导致生物灭绝,对于自然环境中生物多样性以及基因多样性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破坏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3 维持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3.1 建立并完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
根据人们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水平,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制定相关的评价方法和利用。保证生态平衡的有效政策,从而形成评价标准来适当和科学合理地评价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先考虑其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再做出合理的判断,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要以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求和标准,使其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小。
3.2 强化水土保护工作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水土流失就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环境保护问题。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也要考虑到水土保持,特别是在生态问题严重的地区,更应该注重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发挥土地资源的优越性,实现水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人们要有节水的意识,不断改善水土的质量。一方面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发挥主导作用,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加以支持,切实有效地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另一方面要发挥水资源配置在市场中的引导作用,从而提高全社会人民的节水意识。
3.3 建构积极的维护体系
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运行和操作过程中,相关项目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建构切实有效的管控措施。加之水利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涉及范围较大,相关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和项目管理措施,积极落实维护体系和运行措施,减少工程项目开展对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另外,为了进一步保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结构和运行维度的顺利开展,真正实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就要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评价机制和维护体系,从而保证其发挥其实际价值,并针对具体工程管理行为建立相应的管控和纠正措施。
结语:总而言之,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就要深度贯彻落实宏观管理机制和全面环保意识,建构协调发展的运行体系和管理模式。利用保护措施从根本上减少生态环境受损的几率,并且建立生态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综合处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收益之间的关系,确保整体管理维度和管理效果的最优化,也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郑守仁.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与生态保护问题探讨[J].中国工程科学,2006,(6):1-6.
[2] 张保胜.关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生态保护问题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14(1):134-135.
[3] 陈韦丽,吴琼.浅析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7(Z1):125-127.
论文作者:金培铄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水利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工程建设项目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环境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