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尼赫鲁时期印度的不结盟外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尼赫鲁论文,印度论文,试论论文,外交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3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56(2002)06-0092-07
印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国家,印度的不结盟政策曾经产生过重要的国际影 响。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执政时期是印度不结盟外交方针确立的时期,也是其鼎盛时期 。本文根据笔者了解到的一些资料,对这一时期印度的不结盟外交作一些探讨。
一
印度独立之初,以尼赫鲁为首的第一代领导者确定了不结盟的方针,视为印度外交政 策的基石,有特定的背景和深刻的原因。
首先,印度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但近代以来经历了长期的殖民统治。它在印度破 坏了一个旧世界却没有建设起一个新世界,留下的是殖民地特点的经济,国内社会矛盾 尖锐复杂。独立后印度面临巩固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繁重任 务。印度需要集中力量于建设和发展,并需要为此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其次是国际大环境。印度独立之际,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两大阵营冷战对峙的基本格局 ,造成局势的紧张和战争的危险。西方殖民主义正在加速溃败,但尚未彻底消灭。新兴 的民族国家日益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力量。美国出于其争夺霸权的需要,正在努力控 制中间地带,构成对亚非拉国家独立的新威胁。苏联从50年代起也对亚非拉地区发生越 来越大的兴趣,努力扩大影响。印度经过了长期的殖民统治后,十分珍视得来不易的独 立成果。印度需要避免卷入两大集团的纠纷,才能有利于独立的巩固和国家的发展。
第三,印度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又是南亚和印度洋区域最大的国家,是除了中国之 外亚洲最大的国家。印度处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殖民统治时期,周边不少国家曾是英 属印度的附庸。种种因素形成了印度民族主义者强烈的大国追求。尼赫鲁在他的回忆录 《印度的发现》中就说,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 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引动我”[1](p57)。有这样的宏伟追求的国 家,不愿意从属于以他国为领袖的集团或联盟。
此外,独立后印度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就内外政策问题存在种种分歧,加入冷战中的任 何一方,都会引起争吵,不利于国内的团结、巩固和发展。印度实行的是西方式的议会 制度,执政的国大党不得不考虑国内政治因素,自然会影响印度对外政策。
尼赫鲁在印度独立后,初任总理兼外交部长,后长期任总理,是印度内外政策的奠基 人。他的传记作者写道:“尼赫鲁集印度对外政策的哲学家、建筑师、设计师、发言人 四者于一身。”[2](p88)根据尼赫鲁等人的一些论述,“不结盟”政策的基本内涵大体 如下:
首先就是不参加任何大国集团,当时就是不参加冷战中的任何一个集团。早在独立前 的1946年,尼赫鲁作为全国临时政府成员,就提出“我们主张尽可能地避开互相敌视的 大国集团政治,它们过去引起了世界大战,而且今后还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的灾难”[3]( p90)。独立后他又多次宣布,印度“不参加相互敌对的任一大国集团”,既不参加苏联 集团也不参加英美集团[4](p492,573,576)。尼赫鲁不相信冷战的意识形态斗争,而 是认为冷战实质是霸权之争,“不论一个国家是帝国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或共产主义的 ,它的外交部长首先考虑的是那个国家的利益”。他认为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实行好战 政策,支持反动势力和殖民主义残余,而苏联也是扩张性的,也可能导致冲突和战争。 他对两大集团都抱有怀疑。印度不加入任何集团,不是一个意识形态的问题,而是因为 加入任何一方都有风险。正如尼赫鲁所说,“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不明智 的政策”[5](p27)。
其次,不结盟不是中立或者中立主义,不是无条件地在两大集团间保持等距离,也不 是消极无为。尼赫鲁说:“我不喜欢‘中立’这个词。……毫无疑问,我们不与任何军 事集团结盟或合作,但重要的事实在于,我们的政策、原则、愿望和目标都要求我们积 极地关心和参与解决重大的国际问题。”[6](p153,257)“一旦自由面临危险,正义受 到威胁,或者哪里发生侵略,我们不能也不会保持中立。”[7](p12-13)尼赫鲁的重要 助手克里希纳·梅农说:印度在和平问题、反对帝国主义统治、反对种族主义等问题上 ,都不是中立的。“我们要参与,我们要介入,我们要表达我们的看法。”[2](p91)所 以,不结盟政策也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政策,是反对侵略战争和维 护和平的政策,是“积极的建设性的政策”。
第三,在不与大国集团结盟的同时,尼赫鲁反复地强调,印度要与美苏两大集团“都 友好”,要“培育与一切国家的友好与合作关系”。“我们倡导与任何其他国家保持密 切关系,除非对方本身制造困难。我们愿与美国保持友谊,我们也愿与苏联充分合作。 ”[4](p573,576)[6](p153,256)印度还特别重视与新独立的国家建立和保持友好与合 作关系,包括支持其反帝反殖斗争(实际是互相支持)。
不结盟政策归根到底是出于印度的国家利益。尼赫鲁强调,一个政府说到底是为国家 利益而行动的,印度并不例外。“我们给我们代表团的指示总是首先从印度的利益,其 次是按其是非曲直来考虑每一个问题。”[7](p5-6)印度独立后,最迫切的问题是巩固 独立,是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卷入两大集团的冷战纷争对实现这个目标并无什么好处。 印度是南亚区域最大的国家,也没有特殊的必要寻求其他大国来保证它的地区优势地位 。而卷入冷战则可能把外部大国势力引入南亚,会不利于印度。尼赫鲁指出:“不结盟 即行动自由,它是独立的一部分。”[6](p256-257)尼赫鲁认识到,小国弱国与大国强 国结盟的代价,往往是受到大国约束甚至牺牲独立和主权。所以他强调,独立从根本上 讲在于对外关系的独立。加入集团意味着要放弃自己对一些问题的观点而接受别人的观 点,而不结盟则有更大的行动自由,便于“根据是非曲直和当时的主要情况来判断每一 个问题,然后根据世界和平或者我们的其他目标决定什么是最好的方略”。与某一集团 结盟,也许从某一个角度看有好处,但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则是有害的,“因为我们会 失去我们所拥有的为了和平而施加我们的影响的非常有利的地位”[7](pp9-10)。
与此相关的更深层含义,是在国际事务中另树一帜,以便在某种范围内,特别是亚洲 国家范围内,扮演中心的角色,形成一种与两极相互制约的“第三势力”。而在当时, 确有一批国家在独立后不愿意卷入冷战集团的纠纷,宁愿走独立自主道路。印度实行不 结盟,正与这股潮流相得益彰,并充当代言人,不仅有利于巩固独立,而且可以此为依 托,扩大印度的影响,实现大国之梦。尼赫鲁尤其重视亚洲的复兴。在他的世界观中, 深信亚洲的重新崛起是本世纪最重大的事件,而印度又占有关键性地位,它应当领导潮 流,充当崛起的亚洲的利益的代表者。尼赫鲁对此有一种强烈的期待,甚至是一种带有 理想主义色彩的使命感,经常指出亚洲对世界的作用和印度在亚洲的关键性地位。他曾 设想过未来将建立包括中国和印度等国在内的“大印度联邦”,一个“以印度为神经中 枢的亚洲联邦”的前景。他写道,通过了解“有时也称之为大印度的这个广大地区”的 东南亚历史,他形成了关于印度的新概念,“在将来,太平洋将代替大西洋成为全世界 的神经中枢,印度虽然并非一个直接的太平洋国家,却不可避免地将在那里发挥重要影 响。在印度洋地区,在东南亚一直到中亚细亚,印度也将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 心”[1](p712)。“亚洲的未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印度的未来。印度正在成为亚洲的 中枢。”[7](p3)[6](p143,146)这里人们不难看到“大印度联邦”思想的影子。印度 学者指出,“尼赫鲁政策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泛亚洲主义”,他不仅表达印度人民的态度 ,也是在广义上表达亚洲各国人民的重要利益和愿望。[3](p91-92)一位美国学者则指 出:“尼赫鲁的外交政策也是旨在确保印度在‘不结盟的’亚非国家组成的‘第三力量 ’中的领导地位。”[11](p364)尼赫鲁主张不结盟,不仅是要维护和巩固印度的独立和 主权,而且是谋求充当亚非新兴国家的代言人、中心和领袖,树立大国地位。虽然尼赫 鲁曾表示出似乎对不结盟国家成为第三力量的信心不足[2](p26-27),他希望印度充当 亚非国家的领袖却是确定无疑的。
二
尼赫鲁执政时期印度的对外政策,正是他所构想的不结盟方针的实施。从印度与两大 集团的关系的角度而言,在不结盟的前提下,大体经历了一个从略为亲西方到东西方平 衡并且逐步向略为亲苏联集团的演变。
独立之初,印度实行不结盟政策,同时也表示并非在东西方间等距离。1949年,尼赫 鲁曾明确地表示:“当我说我们不与任何大国集团结盟的时候,当然不是意味着我们不 愿意对某些国家比对某些其他国家更为接近。……我们现在事实上与西方世界某些国家 有着比与其他国家更为密切的关系。”[7](p32)他还说:“假如发生世界大战,印度无 论如何也不会和苏联站在一起。显然,我们与美国和英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联系比与其 他国家的联系要密切得多。”[6](p153-154)1949年10月,尼赫鲁访问美国。从1950年 开始,印度开始从美国获得援助。印度也曾支持美国的一些冷战措施,如1950年朝鲜战 争之初,印度也曾说北朝鲜是侵略,后来战争扩大了,印度才出面争取早日结束战争恢 复和平。印度在联合国的活动亦可为一例。50年代初,印度驻美大使曾说,在最初的几 届联合国大会的51次投票中,印度有38次与美国一致,弃权11次,只有两次与美国不一 致。
印度比较接近西方国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独立后百废待兴,迫切希望获得经济、技 术等援助,而美国正是富甲天下。尼赫鲁说:“印度何乐而不与美国靠近一些,借此增 强我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呢?”[6](p147)而且,印度取得独立的特殊道路使它较多地保 持了殖民时期形成的与西方的经济和政治联系。此外,也是因为尼赫鲁倾向于西方式民 主,不喜欢苏联的制度,并认为苏联搞扩张主义。
但印度在这个时期并非无条件追随西方。它对美国习惯于把援助与亲美联系起来极为 反感。尼赫鲁坚持,援助以贷款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获得,而不是无偿获得,以免说话口 短。印度对美、英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政策也不满,它们主张在联合国监督下举行公民 投票决定克什米尔的归属。在英联邦内,印度强调自愿合作,反对英联邦在“安全”上 合作,避免使之成为一个军事集团。印度是首先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反对敌视和孤 立新中国。印度拒绝美国把军事同盟推行到亚洲。尼赫鲁指出,亚洲需要的不是军事同 盟,而是发展经济。印度特别反对美国向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援助,并将其拉入军事集团 。50年代上半期,印度在朝鲜战争、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对日和约、印度支那和 平等问题上,都对美国的政策有所批评和抵制。当时《纽约时报》批评尼赫鲁“对共产 主义搞绥靖”。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则抱怨印度迎合中国的“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的口 号。他说“中立是不道德的”,无疑也有对印度的不满。
50年代中期以后,印度与美国还是既有合作又有分歧。印度仍然希望从西方获得援助 。50年代末中印矛盾发展起来,成为印美关系加强的新动力。美国虽然对印度的独立自 主不满,但美国在冷战中需要支持“温和的民族主义”以抵制“共产主义”。它要把印 度作为新兴国家实行西方民主的“试验埸”和不通过共产主义而实现现代化的榜样。杜 勒斯1953年说,中印竞争不仅直接影响中印两国人民,而且从长远看会影响全人类[8]( p125)。1959年艾森豪威尔访印是印美关系发展的一个例证。在此期间印度一直从西方( 美国和世界银行)得到经济援助(粮食和贷款)。60年代初印度开始第三个五年计划,其 外援的大部分是来自美国和西方的。1962年,印度已成为美国经济援助的最大受援国。
谋求军事援助是印度与美、英等国关系的重要方面。起初印度获得的军事援助主要来 自英法等国。50年代末中印矛盾加剧,又加上印巴关系常常紧张,印度寻求更多的军事 援助。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期间,印度紧急向美、英呼吁,并立即获得了一批军事援助 。它们在1962年11月达成援助协定。但由于中国迅速停火,美、英又考虑到与巴基斯坦 的关系问题,所以在大规模军事援印上观望和拖延,还提出以解决克什米尔问题为进一 步提供军援的条件,以及要求印度加强国防不应以牺牲经济为代价。然而印度继续争取 从美、英获得军事援助。1964年印度公布了扩军五年计划,外长恰范几次出访西方,争 取军援,却收获有限。美、英不愿意满足印度对某些先进武器的要求。1965年第二次印 巴战争爆发,美国同时停止了对印、巴的军事援助。
同时印度仍然对美国和西方的一些政策提出批评。如对美国在1957年提出“艾森豪威 尔主义”,加强对中东的干涉,1958年出兵黎巴嫩,美国在裁军和核试验问题上的态度 等,印度都提出过批评。当1961年联合国干涉刚果时,印度一方面派军队参加了联合国 军,同时也批评西方对比利时殖民主义的支持。美国对古巴的“猪湾入侵”和对越南的 侵略战争,也受到印度的批评。此外,美国不喜欢印度的计划经济、国营企业,对援印 有所限制。而且贷款的条件较苛刻,有时还干预印度的国内政策[10](p28-29)。这是印 度所不满的。印度抵制了美国借军援之机在印度建立军事基地的企图。印度外长恰范批 评美国是想印度成为一个附庸国[10](p69)。
发展与苏联的关系是尼赫鲁不结盟政策的重要内容。尼赫鲁并不喜欢苏联的制度、意 识形态和一些政策,但充分意识到苏联的地位和苏联作为印度的一个邻国的特殊重要性 。尼赫鲁说,印度既得罪不起美国,也得罪不起苏联。印度希望与美国合作,也希望与 苏联合作[4](p576)[7](p25)。印度国内对苏联存在广泛的同情。发展印苏关系也可作 为与西方关系的一种平衡,以免受制于西方,有利于独立自主。此外印度要发展国有重 工业部门,而美国又不愿意在这方面供援,美英在军事援助方面颇多保留或附加条件等 ,也促使印度转向苏联求援。在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反对美国的冷战和战争政策 方面,印度与苏联有共同的或相似的主张。这都是印苏发展关系的基础。不过在印度独 立之初,印苏关系并不密切。因为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印度资产阶级领导的独立运动不信 任,甚至说他们是帝国主义阵营的一员,同时支持印度共产党搞武装斗争。而印度独立 之初较为靠近西方,则使苏联满腹狐疑。苏联曾质问印度大使,尼赫鲁所言一旦发生侵 略,印度不再保持中立的说法中,所指的侵略者是谁。
50年代中期起,印度与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开始有较大发展。这主要是印度在 一些国际问题上的态度,逐渐改变了苏联的看法。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对民族主义运动 的态度更为灵活,积极评价印度的一些表现,支持印度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1954年 ,苏联又表示愿意帮助印度进行工业化。苏联的意图是通过发展苏印关系,反制和突破 美国的遏制体系。印度本不愿片面地依赖西方,美国与巴基斯坦结盟,美英在克什米尔 问题上的政策等,也推动印度向苏联接近。而苏联在斯大林之后的“自由化”和“解冻 ”,使尼赫鲁认为苏联的威胁减少了。于是印苏关系加强起来。
1955年尼赫鲁访问苏联,年底苏联领导人布尔加宁和赫鲁晓夫回访印度,是印苏关系 的分水岭。两国发表联合声明,确定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发展两国关系,反对区 域性军事集团,并签署了发展经济、文化交流的协定。苏联开始向印度提供经济援助。 这一年苏联还向印度空军赠送了两架运输机,可以算是最早的军事援助。苏联援助的条 件比较宽松,特别是苏联愿意帮助印度的国营工业项目,而这是美国不愿意提供的。赫 鲁晓夫为印度唱赞歌:“我们认为印度是一个大国,它应当在世界上大国行列里占有第 一流的位置”[7](p52)。
此后,印苏在反对英法发动的苏伊士战争、反对“艾森豪威尔主义”、反对美英干涉 黎巴嫩、国际裁军等问题上,也有呼应和配合。1956年苏联出兵匈牙利时,印度反对与 苏联对抗,在联合国反对要求苏联从匈牙利撤军和在联合国主持下在匈牙利举行选举的 决议案。印度的解释是它反对无视一国的主权而由联合国主持一个国家内部选举。更重 要的是担心会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树立一个危险的先例——印度反对由联合国监督在克什 米尔举行公民投票[8](p122)。苏联投桃报李,在1957年否决了英美提出的由联合国监 督克什米尔公民投票的议案。苏联还支持印度收回果阿,而西方国家大多偏向于葡萄牙 。
不过,印度不希望把印苏关系解释为具有反对西方的意义。尼赫鲁强调,印苏友好合 作并不反对任何国家或人民,不结盟是印度的基本政策[7](p53)。印度在某些方面,仍 然表达了与苏联不同的意见甚至一定的批评。例如苏联出兵匈牙利,尼赫鲁不愿意与西 方站在一起与苏联对抗,但认为匈牙利发生的是“民族起义”,说苏联所为不符合五项 原则,主张苏联撤军,让匈牙利行使自决权。印度也不赞成苏联对纳吉的处理[8](p122 )[7](p66-67)。1958年印度又批评苏联恢复核试验。
50年代末,中印争论加剧,中苏关系也逐渐恶化,印度需要苏联来牵制中国。苏联不 仅向印度提供援助,还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偏袒印度。尼赫鲁认为苏联是“已进入革命之 后的正常状态”、“领土上获得了满足的大国”,而“中国还没有渡过它的革命精神最 初迸发的阶段”,苏联主张和平而中国则侵略好战[7](p90)。于是印苏关系的加强获得 新的动力。自50年代末期起,印度从苏联得到越来越多的援助。1959年苏联向印度提供 15亿卢比的新贷款。1960—1962年正当中印边界争端之际,苏联接连向印度提供运输机 、直升机等军事装备。1962年印苏达成协议,苏联向印度提供超音速的米格21战斗机, 并供给设备在印度生产这种战斗机。1962年后,印度大力扩军,苏联则积极供援。1964 年印苏正式签订武器协定,印度从苏联获得更多的米格飞机、直升机、坦克、导弹及其 他武器和装备。1965年还签订了从苏联购买驱逐舰的协定[14](p55-57)。印度从苏联购 买的有些是它未能从西方得到的先进武器,如米格21战斗机,但这也使印度在武器上越 来越依赖于苏联。印苏间的贸易额也迅速上升。到1964年,印度已成为苏联的第三大贸 易伙伴,印苏贸易额占印度对外贸易额的比重由1953年的1%上升到1964年的16%。同期 印美贸易却没有这种增长势头。印度与英国的贸易则严重下降。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 后,苏联成为调停人,也表明了印苏关系的加强。
这一时期印度逐渐远美近苏的倾向,也表现在联合国活动中。有统计说,1953年到196 3年,印度在联合国关于政治问题的重要表决中,有90例与美、苏一致,有61例与苏联 一致,有62例与美国一致,有61次既不同于美国也不同于苏联。这与独立后最初几年印 度在联合国表决中多数与美国和西方一致的情况,是有所不同的。不过需要指出,“近 苏”并不等于印度无原则追从苏联。
三
印度这一时期的外交不限于与东西方两大集团的关系,而是利用不结盟的优势条件, 开辟外交的新天地,扩大印度的国际影响。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亚非团结,倡导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召开万隆会议,发起不结盟运动,是印度不结盟外交中的重要方面。
印度本身是一个长期受殖民统治的国家,它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有共同的命运,面 临共同的任务。印度独立之后仍然存在尚未完成的反殖民主义任务,即收回被法国和葡 萄牙占领的本地治理、果阿等地的任务,直到60年代初才收回这些领土。在这种情况下 ,印度自然要同情和支持民族独立运动,反对殖民主义。这本身就是为印度的民族独立 和尚未完成的反殖任务寻求支持,也可以提高印度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事实也正是如此,印度的这些努力,使尼赫鲁一度成了既不属于西方集团又不属于社 会主义阵营的第三势力的代言人,印度也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印度在这一时期外交中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与中国一起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1949年12月,印度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当时西方国家和一些亚非拉国家由于 受美国政策的影响,对承认新中国持谨慎态度,印度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最早承认新中 国并建交的国家。印度一直主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印度坚持不 结盟,反对美国在亚洲的冷战政策。所以一个时期中,中印两国的关系相当友好。1954 年,印度与中国签署了关于中国西藏地方与印度通商和交通协定。印度承认了中国对西 藏的主权,并接受了中国总理周恩来首先提出的五项原则,写入了协定。这成为著名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协定中的最早表达。印地语中称五项原则为“潘查希拉”。五 项原则的具体措词后来有某些修改,但基本内容和精神是没有改变的。1954年6月,周 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同年10月,尼赫鲁访问中国。在发表的联合公报中都重申了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后来在国际关系中被广泛接受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具 有重大的影响。
印度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特别是在亚非国家中努力发挥作用,与一些新独立的亚非国 家加强了合作。早在正式独立之前1947年3—4月间,担任印度临时政府副总理的尼赫鲁 就以“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名义召开了非官方的“亚洲关系会议”,以交换对亚洲 国家共同问题的看法,研究促进亚洲国家间关系的途径,有包括中国在内的28个亚洲国 家的代表参加会议。1949年,为了反对荷兰对印度尼西亚的侵略,印度又发起召开第二 次“亚洲关系会议”,邀请了埃及、菲律宾、澳大利亚等18国家参加。1950年印度又与 巴基斯坦、锡兰、缅甸等国倡议了“科伦坡计划”,其目的是推动亚洲国家合作,以克 服困难,谋求发展。尼赫鲁甚至曾设想建立一个以印度为核心的亚洲国家联盟,或一个 类似于美洲国家组织那样的多种族的、反殖的地区性合作组织。
为了推动亚非国家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印度与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巴基斯坦和 印度尼西亚等国共同发起,于1955年召开了著名的亚非国家万隆会议,并且邀请中国参 加。在万隆会议上,尼赫鲁阐述了他的不结盟政策,并与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等合作 ,进行了积极的努力,促成会议成功,倡导了有名的万隆十项原则,形成了亚非团结反 帝反殖的万隆精神。它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这次会议是亚非 国家作为新兴力量崛起的重要里程碑。一位西方学者评价尼赫鲁的作用说:万隆会议没 有因为存在障碍而归于失败,“主要应归功于尼赫鲁和周恩来对会议的灵巧掌握”[15] (p77)。
此后印度外交上又采取了另一重大举动,与埃及、南斯拉夫等国共同发起了不结盟运 动。50年代初埃及拒绝美国在中东组织的遏制体系,主张走中立的不结盟的道路。南斯 拉夫在40年代末与苏联决裂后,也走上了不结盟的道路。于是印度与它们同声相应。19 54年尼赫鲁与来访的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发表了联合公报,声明奉行不结盟政策,并指 出它不是“中立”或“中立主义”,而是一种“积极的、肯定性的、建设性的政策,它 寻求集体和平,只有它才能实现集体安全”[16](p69)。1956年,尼赫鲁、铁托和埃及 领导人纳赛尔在南斯拉夫的布里俄尼岛举行高级会议,在会议发表的联合公报中重申支 持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反对军事集团,呼吁建立世界范围的集体安全,实行裁军,加强 不发达地区的发展等[17](p11-13)。之后南、埃提出召开不结盟国家会议的建议,得到 尼赫鲁的响应。于是由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阿富汗五国发起,于1961 年6月在开罗举行了不结盟国家会议筹备会议,随后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了首届不结盟国 家政府首脑会议。尼赫鲁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宣布了不结盟运动的正式产生。它后来 发展壮大,对国际事务发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正如尼赫鲁所言,不结盟不是中立主义,而是积极的政策。印度在当时许多重大的国 际问题上都不是中立和无为的,而是提出自己的主张,推动争端的解决,为缓和紧张局 势而发挥作用。由于印度的不结盟地位,与当时尖锐对抗中的东西方国家都能够进行对 话,这给印度发挥影响带来了一定的有利条件。在朝鲜战争和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解 决中,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期间以及60年代初的刚果危机中,还有在裁军问题上, 以及其他一些问题上,印度都力图表明其独特立场,提出自己的建议,发挥印度的作用 。在东西方冷战发生紧张的时候,尼赫鲁试图为促进对话作出努力。例如在1961年他与 加纳的恩克鲁玛一起专程到莫斯科,试图推动苏美直接会谈,以缓和当时因柏林危机而 处于紧张的东西方关系[15](p29-30)。
四
印度不与大国集团结盟,坚持独立自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发起不结盟运动,这些对于巩固印度民族解放斗争的成果,是起了积极作用的。在冷 战的条件下,印度实行不结盟,常常能在东西方间左右逢源而获益,美苏两国都重视并 竞相拉拢印度。这些都提高了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50年代,尼赫鲁的威望如 日中天。世界上相当广泛地把印度看成是新生的亚洲的代表和象征。当时不少的人甚至 认为,中国的实力和地位虽然在与日俱增,亚洲的政治舵手还是印度。由于不结盟政策 从根本上符合印度的利益,所以此后长期得以实行。
在当时两大集团都有强烈的“非黑即白”的冷战意识的情况下,这种政策也存在着困 难和风险。尼赫鲁说,不结盟政策不是中立政策。实际上也很难真正在东西方之间保持 “中立”,它作为一项积极的政策,总是需要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是非曲直表态,并发挥 影响。结果即使是外交平衡的技巧高超,也往往不免有偏向某一方之嫌,为另一集团所 不悦,看成是“异类”。例如印度起初较为接近西方,即为苏联不悦,后来由于印度在 反殖民主义问题上的态度,在一些东西方争论的问题上的表态不符合西方的口味,批评 美国的政策,又与苏联发展了关系,这使它后来更多地遭到美国方面的怀疑和批评。
印度的不结盟政策隐含着充当亚洲领袖和实现大国地位的追求,但它也反映了亚非国 家不愿意卷入冷战纷争,坚持独立自主,实现民族振兴,反对大国霸权主义和战争政策 ,维护和平的正当而合理的愿望。虽然尼赫鲁到其晚年也曾表示并不认为不结盟国家真 能对冷战全局产生多大的影响,在两大集团对峙的条件下,印度所能发挥的影响也的确 是较为有限的。但应该说印度实行不结盟政策还是制约冷战和促进缓和的一个因素。从 战后国际关系全局的发展的宏观视角看,它是在两极格局下最早产生的否定两极世界、 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因素之一。它也反映着一种历史的趋势,是对大国冷战集 团政治、强权外交的一种否定。这种政策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者和同情者,终于汇成强 大的不结盟运动,对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冲击着两极格局,推动着 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趋势。现在,不结盟政策已没有冷战时期的那种意义了,但在大国强 权政策和集团政策仍然存在的世界上,在美国竭力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情况下,对尼赫 鲁政府时期的不结盟政策加以研究,便不仅只有学术的意义。
印度的不结盟政策是有局限性的,它的基础是印度的民族主义,它是有两面性的,或 者说是一柄“双刃剑”,在其大国追求之下隐含着狭隘的民族主义。这使印度独立后一 方面反对殖民主义,另一方面谋求地区霸权,不愿意放弃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反而把 它当成了传家宝。这又导致它与邻国关系中的诸多争议,不易与邻国平等和睦相处,不 愿意就有争执的问题达成合理的妥协。例如印巴矛盾长期难以解决,毫无疑问与印度的 政策有关,而这就促使处于弱势的巴基斯坦寻求外力以求得平衡,印度则求诸苏联,这 就违背了不结盟政策的一个重要追求——避免次大陆卷入外部大国纷争。印度与中国边 界问题发展到武装冲突,主要也是印度希望继承殖民时代的遗产而不愿意达成合理的妥 协所致。结果是曾说过“接受军事援助同不结盟政策根本背道而驰的”尼赫鲁,迫不及 待地谋求美英和苏联的援助,甚至一度表示愿意与美国进行合作以遏制中国。印度虽然 并不愿意放弃不结盟,但不结盟政策却因此而受到了损害。它与巴基斯坦关系紧张,又 与本来友好的中国恶化了关系,于是更加被动,产生了“恐惧怀疑症”,疯狂地追求军 事安全,进行大扩军,造成了消极后果。虽然有来自美国和苏联的援助,印度在60年代 上半期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却没有达到预计的目标。60年代中期,自然灾害又雪上加霜, 不得不推迟第四个五年计划。直到70年代初,经济还没有走出困境。而此时为了准备对 巴基斯坦发动战争,它甚至与苏联结成“准同盟”性质的关系,适应了苏联当时的全球 战略,无疑也损害了它的不结盟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