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思维过程与初中生思维障碍的诊断_地理论文

初中生地理思维过程及思维障碍的诊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维论文,初中生论文,障碍论文,地理论文,过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理思维是学生地理素养中最核心和本质的内容,思维能力的发展程度是学生智力整体发展的缩影和标志。初中地理课程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思维过程和思维能力培养的教育价值,围绕地理环境构成要素和人类活动在空间上的位置与分布、要素相互联系、区域差异与联系、人地关系展开,初步建立了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概念、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认识,理解人地关系。只有把握住体现地理思维特征及过程和方法的内容,才能使地理课堂教学过程更好地体现出地理性,也才能更为全面彻底地贯彻素质教育。

      地理思维贯穿于初中地理教学过程的始终,衡量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让学生拥有较完整的思维过程,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心理过程。学生学习地理如果不能掌握地理思维方法和形成地理思维能力,就不可能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地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主要渠道,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不重视学生地理思维,“压缩”、忽略或阻碍学生地理思维过程的情况非常常见,导致学生学习地理重结论记忆轻过程分析,重教师讲授轻自主思考,教师缺乏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意识、思维习惯的养成,无法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思维迅速发展的需要,久而久之,学生地理学习效率下降,学习兴趣逐渐消失。学生地理学习中所遇到的思维过程缺失、中断、错位、偏离等问题和现象,我们称之为学生地理思维中的障碍。我们可从学生地理思维过程的表现方面进行教学诊断分析。

      一、初中生地理表象的匮乏与地理空间形象思维障碍

      地理思维即理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关系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它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地理表象是形成学生正确地理概念的基础,没有形象的地理表象作基础,抽象的地理概念、原理等只是“空中楼阁”。如果没有丰富表象支持和概念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学生虽然能背诵出地理概念的定义,但实际上并未掌握地理概念的真正含义,直接影响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抽象思维过程的进行。

      地理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其思维方式的空间特色,地理思维是以空间分布、空间联系为基础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地理形成学科能力的核心,初中地理教学内容都是建立在对空间上地理事物分布和差异的感知及正确表象的基础上。地理事物的表象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描述的形式获得,也可以通过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的形式获得,但有时单凭表象还不能获得对地理事物本质的认识,还需要在表象的基础上,再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空间形象思维,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初中生受活动范围和生活经验、视野的限制,空间感知能力弱,对宏观、复杂、大尺度、慢变量的地理环境中要素的感知往往是局部的、零碎的、表面的,学生头脑中关于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分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及空间差异和联系的地理表象匮乏,甚至是错误的,从而导致地理空间形象思维障碍,进而直接影响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抽象思维过程的进行。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如地图等各类图像、视频、文字、模型、标本等,使学生形成鲜明、正确的地理表象,并引导学生运用表象进行联想、想象,才能建立表象基础上的空间概念;教师还要注意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作业、练习和测验等手段诊断出学生在地理表象方面的认知障碍,针对障碍“对症下药”。

      例如,学生学习“经线和纬线”一节时,在空间形象思维过程中,地理表象方面的障碍表现、原因分析及针对障碍的教学对策如下表所示。

      

      二、初中生地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过程缺失与学习障碍

      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中设置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课改的一大亮点,强调积累地理表象,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说明因素联系,分析地理成因,判断地理现象,研究地理问题。“过程和方法”的重心是地理思维,强调地理学习的过程,注重概念原理的实践与运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教给学生思维的结果,即把概念、原理和规律等作为结论给定学生,不重视思维过程的剖析,就会“压缩”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甚至造成学生思维中断和错位等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地理概念形成过程的“简单化”

      地理概念是在获得有关地理表象的基础上,将地理现象和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反映地理事物一般的、本质特征的理性知识,它是已经剥离了现象的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概念的特征决定教学中不能把它当做事实性知识来教,关注学生对地理概念的学习过程是学习好地理的关键。一个人地理学习的过程就是建立地理概念的过程,按照心理学依据,概念学习的一般认知过程是:直观一概括一应用,即一个地理概念掌握和学习的过程要通过直观、概括和具体化三种心智活动实现。直观是通过充分感知建立丰富的地理表象,然后对事实材料进行由表及里的概括,抽象出本质属性,再通过对概念的运用达到具体化。实际教学中如果压缩或忽略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或把学生在书上的画画读读认为是概念的形成过程,就会导致对地理概念的内涵、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模糊不清,运用时生搬硬套、甚至产生科学性的错误等结果。例如,在讲授“聚落”一节时,教师对聚落概念的简单化处理会导致学生一系列知识混淆:将聚落等同于房屋(学生活动设计出来的理想聚落均是房屋);将乡村和城市的区别等同于景观的区别;将聚落的保护与发展等同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这些知识混淆的现象背后,反映出的是学生抽象思维过程的缺失和学习障碍,而通过精心和有意识的教学活动和问题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思维过程,训练思维。

      2.地理特征归纳过程的“模糊化”

      地理特征是指对地理事物概貌的整体概括,它反映各种地理事物的异同点,帮助认识事物本质属性,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地理特征与地理概念不可分割,特征的概括为地理概念的形成提供“认知台阶”,“归纳”特征的过程中需要概念作为“媒介”,形式上有明显与隐蔽的特征。地理特征具有表述结构与表述方式的要求,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记忆与规范化的表达。由于初中生不易整体把握地理事物的概貌,加上教师对学生认知过程的忽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地理特征归纳过程的“模糊化”问题,主要表现在压缩或缺失地理特征的“归纳”过程,特征要么是教师给定的结论,要么是从书本、学案材料中寻找出来的固定答案,学生缺乏如何从图文资料中分析概括出地理特征的真实体验和感悟过程,造成地理特征概括的思维障碍。学生主要表现在对主要地理特征的构成要素不明确,如不知道气候特征的构成要素有气温、降水,河流水文特征的构成要素有流量、流量季节变化、结冰期、含沙量,区域地形特征构成要素包括地形区、类型构成、地势起伏、分布状况等,回答地理特征问题时无从下手;没有掌握归纳地理特征的方法,把地理特征知识当成结论进行死记硬背,记住一个区域的特征,再换一个区域又不知所措。

      3.地理原理和规律理解过程的“浅表化”

      地理规律是反映地理事物之间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和产生、出现及发展的客观性、必然性,对地理事物现象高度概括、抽象、归纳的原理性知识。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经常表现为概念之间的联系——因果关系、并列联系、从属联系、相邻联系、系统联系、递进联系等。按照这些联系,地理规律主要有:反映区域地理特征的规律,反映地理事物成因、变化过程的规律,反映地理分布的规律和反映区域差异的规律,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原理、地形地势影响河流水系分布的规律、地形影响聚落分布的规律、气温分布规律、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等。地理教学中对地理规律理解过程的“浅表化”主要体现在对地理规律原理的地理思维价值认识模糊,把地理规律和原理等同于一般事实性知识进行传授,忽略了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迁移价值。

      知识的价值在于迁移应用。地理知识与地理思维相比,其价值在于运用其来解决地理问题,表现为知识本身蕴含了多少地理思维,知识学习过程中就发挥出多少思维训练的价值。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的学习,其思维过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本质,达到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认识,其思维能力培养的教育价值远远超过事实性知识。运用地理基本规律和地理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是思维训练、学习迁移的重要内容。由于地理规律和原理中蕴含的思维方法具有较高的迁移价值,因此,为了有效解决地理原理和规律理解过程中的“浅表化”问题,关键在于“显化”学生的思维过程,促进地理学习的迁移,让学生独立发现与归纳地理问题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解答过程与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进行比较,注意让学生展现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例如,当教师提出问题或设置地理问题情境后,不急于让学生作出回答,而是通过问题“你准备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和概括?你准备分几个步骤来回答该问题?”给学生思维定向。当学生解决某一问题后,再追问学生:“你是怎样得出这样的答案的?或你是怎样分析、概括的?”这样,用问题牵引展开学生的思维过程,追因索果,使看不到、摸不着的思路“显化”并变得可直接感知,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

      地理规律和原理的理解不是思考一次就能理解和掌握的,而是需要反复思考、比较、综合分析,以及多次观察、联想、判断等思维操作才能掌握理解。这样理解后的内容才能够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并能灵活地推理未知,解释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

      4.知识建构过程中的“平面化”

      初中地理教学中忽视地理思维过程的教学最终留给学生的,往往是记住具体区域的一些“碎片化”的事实、现象,以及一些个别国家、省区具体的“平面化”的知识,记忆性知识比重过大。由于这些知识是“平面化”的堆积、罗列,缺乏整体可迁移的知识结构,造成学生随记随忘、缺乏学习方法、厌倦地理学习等学习障碍。

      教师要改变学生的这种状况,首先要整体把握初中地理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和思维建构体系,理解初中地理课程蕴含的思维过程和思维能力培养的教育价值。初中地理课程中的内容体系,通过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乡土地理四个板块,从认识地理各要素(气候、河流、地形、人口、聚落、工农业等)特征进行的分析思维,到认识地理环境特征和成因对各要素进行的综合思维(X轴);从一般规律去推演具体地理事物特征(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的演绎思维,到由个别或具体的地理特征归纳出一般普遍规律的归纳思维(Y轴);以及寻求地区差异(同一尺度层次的区域之间比较)的比较思维(Z轴),体现在反映地理事物的特征和成因,阐释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地区差异,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及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可见,地理思维贯穿于整个初中地理课程内容体系中,是地理思维使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变得如此“立体”和生动。初中地理教学要帮助学生建构起优良的知识结构,不仅揭示概念与概念、知识与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实质,而且体现地理思维的路径和方法,迁移价值高,适应范围广,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且能够带得走的知识。

      初中地理教学突破学生知识结构“平面化”学习障碍的关键是按照学生的认知阶段,整体把握、梳理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维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迅速检索到与新的经验相关的认知结构部分,进行同化或顺应,从而产生新的认知结构。这个认知结构应该是体现地理思维过程,蕴含学科分析一综合、归纳一演绎、比较的思维方法,有迁移力和理解力的一个立体化的知识结构体系。

      初中时期是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责任。1991年美国大学联合会明确指出:对未来的教师进行预备教学时,核心任务应该把未来教师变成一个能运用策略,掌握更高级思维技能的专家。因此,关注初中生地理思维过程及思维障碍,防止由于缺失地理思维过程造成的地理教学“低幼化”“去学科化”倾向是初中地理教师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注:本文获“2013年全国中学地理新课程教研成果评比”特等奖)

      编者手记:地理思维培养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实际教学中广泛存在着忽视甚至阻碍学生地理思维发展的现象。本文诊断和分析了学生地理思维经常遇到的四方面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相信会对初中地理教师反思和改进日常教学有所启发。

标签:;  ;  ;  ;  ;  ;  ;  

地理思维过程与初中生思维障碍的诊断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