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全凭吸入和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脑瘫患儿颈动脉外膜剥脱手术的比较论文_陈爱芳,杨刚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新疆乌鲁木齐 830063)

【摘要】目的:比较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脑瘫患儿颈动脉外膜剥脱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择期行颈动脉外膜剥脱手术的脑瘫患儿,ASAⅠ~Ⅱ级,年龄5~10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七氟醚全凭吸入组,B组:静吸复合麻醉组。观察并记录气管插管的时间、插管时的反应、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单次追加瑞芬太尼作为补救的次数、术后躁动发生例数。结果:B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A组拔管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但术中因麻醉深度不足追加瑞芬太尼次数高于B组,术后躁动发生的例数高于B组,插管时呛咳发生的例数高于B组。结论: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用于小儿脑瘫颈动脉外膜剥脱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但术后较易发生躁动,术中维持效果不如静吸复合麻醉。

【关键词】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静吸复合麻醉;脑瘫患儿;颈动脉外膜剥脱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128-02

七氟醚是一种新型的麻醉剂,它具有血气分配系数低,对循环呼吸影响较小,无呼吸道刺激,麻醉诱导及苏醒快速、且苏醒完全,麻醉维持具有良好的可控性[1],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小儿麻醉[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2013年在本院择期行颈动脉外膜剥脱术的患儿6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6岁,心肺无异常,无肝肾疾病,无相关的药物过敏史,无严重的智力障碍,患儿均为单纯的痉挛性和以痉挛为主的混合型。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1.2 麻醉方法

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术前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不使用术前药。患儿入室后,8%七氟醚麻醉机回路预充1分钟,待患儿入睡安静后,开放上肢静脉通道,连接监护仪,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诱导前两组均给予阿托品注射液0.05mg/kg,地塞米松注射液2.5~5.0mg。A组:全凭吸入组以6%~8%七氟醚,氧流量6L/min,面罩吸入,意识消失后静脉推注顺式阿曲库铵0.1mg/kg,待下颌松弛,拖下颌无体动反射时气管插管,插管后予以1.5~2.0MAC的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氧流量2L/min,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指标调整七氟醚浓度,若七氟醚浓度>6%仍不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深度时,追加瑞芬太尼2ug/kg补救,手术进行至皮下组织缝合适时将将七氟醚改为2%,手术结束时停七氟醚,并以5L/min氧流量冲洗管道及气道。B组:开放静脉通道以后将七氟醚改为2%,给予丙泊酚2mg/kg,芬太尼3~5ug/kg,顺式阿曲库铵0.1mg/kg顺序诱导,待下颌松弛,拖下颌无体动反射时气管插管,插管后以2%七氟醚吸入,0.2ug/kg/min瑞芬太尼,丙泊酚6mg/kg/h。术中若麻醉深度不足则追加瑞芬太尼2ug/kg补救措施。手术缝合皮下时停止输入瑞芬太尼、丙泊酚,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醚,并以5L/min氧流量冲洗管道及气道。两组患儿均使用压力通气模式,呼吸频率16~22次/分,潮气量6~8ml/kg,术后均在深麻醉状态下拔管,当自主呼吸恢复,并且满足潮气量在8ml/kg以上时即拔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气管插管时间(诱导开始至气管插管的时间),插管时的反应(体动、呛咳、屏气、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拔管时间(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手术结束至患儿意识恢复或呼唤睁眼的时间),术中单次追加瑞芬太尼补救措施的次数,术后躁动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非参数分析方法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麻醉起效及苏醒时间

A组患儿插管时间及意识消失时间长于B组患儿,两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A组患儿拔管间短于B组患儿,两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儿麻醉苏醒时间略长于B组患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麻醉效果

A组患儿30例均给予瑞芬太尼注射液做补救,其中6例给予2次,3例给予3次,B组患儿仅有4例给予1次补救。两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2.3 不良反应

A组患儿气管插管时有6出现呛咳,B组则有1例出现呛咳,两组均无喉痉挛及支气管痉挛情况发生。A组患儿30例全部出现不同程度的苏醒期的躁动,B组患儿仅有3例出现苏醒期的躁动。

表2 两组患儿麻醉起效及苏醒指标

 

注:与A组比较,aP<0.05。

3.讨论

跟成人相比而言,清醒状态下小儿依从性差,尤其对于痉挛性脑瘫患儿,在陌生环境的刺激及与父母分离的哭闹时更易引起全身肌肉的强直,及全身运动的不协调,难以配合医疗操作,让家长在患儿麻醉诱导意识消失后再离开手术室,有助于减轻患儿麻醉前的焦虑和心理创伤,对麻醉诱导的平稳有利。七氟醚起效快,麻醉深度可控性好,无刺激气味,患儿易于接受,可避免陌生环境及静脉穿刺和药物注射的疼痛对患儿的精神和心理的伤害。

本研究发现静吸复合诱导比单纯吸入麻醉诱导意识消失时间短,达到满意插管条件的时间短,而且气管插管时呛咳的发生率野明显低于后者,说明静吸复合诱导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足够的麻醉深度,静吸复合诱导更安全有效,这可能与静脉药与肌松药的协同作用有关,如想单纯比较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诱导的起效时间,再进一步研究时B组可采用全凭静脉诱导的方式。

七氟醚全凭吸入组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静吸复合组更快,拔管时间更快,考虑因七氟醚对自主呼吸影响较小,而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对呼吸抑制明显,因此静吸复合麻醉麻醉时,为不影响拔管时间,可在手术结束时提前半小时停用瑞芬太丙泊酚尼及,加大七氟醚的浓度。

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组,每个患儿都需要给予瑞芬太尼补救,而且次数明显多于静吸复合组,说明七氟醚全凭吸入在麻醉维持中,镇痛深度不足,效果欠佳。

A、B两组患儿均在苏醒期出现了躁动,可能与七氟醚可增加儿童苏醒期的躁动有关[3],但B组较A组苏醒期躁动明显减少,这与静脉药的复合应用有关,故七氟醚麻醉维持时,可复合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输注,既可以降低七氟醚的吸入浓度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4]。

综上所述,全凭吸入麻醉用于小儿颈动脉外膜剥脱时安全有效的,但其麻醉诱导时的插管、术中维持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都不及静吸复合麻醉理想。我们推荐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小儿颈动脉外膜剥脱手术。

【参考文献】

[1]王小丹.七氟醚在小儿手术中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7)111-112.

[2] Goldman LJ .Anesthetic uptake of sevoflurane and nitrous oxide duringan inbaled induction in children [J]. Eur J Anesthesiol,2003,20(7):548-554.

[3] Ronald D,Miller,米勒麻醉学[M].6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378-2379.

[4]王永侠.丙泊酚复合七氟醚与全凭七氟醚对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2,52(13)88-89.

论文作者:陈爱芳,杨刚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6

标签:;  ;  ;  ;  ;  ;  ;  ;  

七氟醚全凭吸入和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脑瘫患儿颈动脉外膜剥脱手术的比较论文_陈爱芳,杨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