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双 刘振东
烟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烟台 264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单位部门比较多,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而且投资也较大,施工现场的环境比较复杂,存在很多的不确定风险因素,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我国建筑工程的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较高。建筑安全的风险管理不仅对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模式创新。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风险控制;安全管理;模式创新
1、安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根据建筑行业的整体特点,我们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树立起完善的防范意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度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对此次整个建筑工程的影响也是不可预测的,不仅对企业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也是非常大的威胁。由于人为的失误,引发的事故,造成机器的损坏、原材料的破坏、人员的生命受到伤害,等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工程损失。作业人员流动性大,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实施有一定的坏处,减慢了施工的整个进程,建筑工人对整个环境的熟悉度和对其他工人的工作配合度也会有相应的影响;建筑造型的复杂多变,对工作要求也会提高,稍有没有留意的地方,就会引发安全事故。
2、建筑工程安全风险产生的途径
2.1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存在缺陷,政府的监管能力需要提高
我国自成立以来,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的法律法规一直比较少,各项制度的不够健全,导致一些法律法规还存在重复的现象。所以,随着行业和社会的发展,一些法律法规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同时,令一些不足和问题也随着时间不断的暴露了出来。更有一些企业习惯钻法律漏洞,这样直接导致了一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打擦边球,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工程施工事故发生。
2.2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充分
每一个优秀的企业,其背后必然有一个或多个非常系统的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这些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需要严格的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自身的规章制度,实行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不过在我国,有部分规模不大的工程施工企业却在这个环节中存在严重的缺失问题,专业的安全施工生产管理人员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员较少,大多数都只是在企业挂了名头,却没有在工程施工中发挥其作用……种种原因都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从工程施工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缺失,往下逐渐延伸至项目部没有人员去真正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施工现场的管理混乱,施工生产的安全性根本得不到保障。一些黑心企业,甚至连最起码的安全帽、安全网都不愿意去购买,这种情况下直接导致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生概率。
2.3建筑工程作业环境的局限性使得安全风险更加防不胜防
与其他行业不同,建筑施工的场所大多是在室外,也就说是建筑工程大都需要露天作业,这就注定了建筑施工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自然条件和自然伤害的影响。比如,架子工搭设脚手架或者木工支设模板,如果遇到了大雨就会有很多麻烦,因为工作开展到中途就被客观条件影响了,形成物的很多不安全状态,并对建筑周围的人造成伤害。另外,建筑产品具有体积大、整体性强的特点,不能够进行分割,这就意味着施工人员在没有完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得待在这半成品里工作,其中的风险性是可想而知的。当然,还有很多的建筑施工都是在高空完成的,由于心理等各种因素,在高空作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会更大,影响也会更大,比如扣件掉落可能对行人和车辆造成伤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创新分析
3.1强化施工人员的素质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减少风险发生的机率,从管理层到基层的施工人员都需要对安全生产负责,强化安全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使施工人员能够将自己负责的工作安全、高质量的建设完成,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遇到突发安全事件的处理意识和能力,通过讲座、观看视频等方式,列举实际发生的安全事故,使施工人员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技能,在实际施工中,能够认真严谨、细心慎重,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
3.2加强建筑安全监督机构自身建设
首先,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法制意识,尤其是建筑各部门应依法行政,用法律和有关制度约束监督机构的行政行为,保证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监督工作。其次,建筑安全监督机构应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监督工作中,以此减少人情对监督工作的不良干扰。再次,实行安全、文明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将该费用作为非竞争费用,并不作为投标时的让利条件。施工监督机构应加强该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督,从而保证安全工作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最后,实施监督时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规定,从事监督工作,出现违反行为应给予严厉的处罚,以此保证监督工作有效落实。
3.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包含较多,在这里从施工人员、施工机械两方面进行介绍。施工人员是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人是单独的个体因此管理较为麻烦。首先,施工单位应大力宣传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定期开展安全专题讲座,从思想上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意识,使其明白安全施工不但关系着自身的人身安全,而且会给施工单位的声誉带来严重影响;其次,施工企业应在特殊位置设置警示牌,认真检查施工前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装备,例如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帽等。施工机械是保证建筑项目高效实施的主要设备,如不注重管理往往会引发较大安全事故,这就要求制定详细的制度,规范施工机械进场、出场流程,尤其重视对机械操作人员资质的审查,确保其操作水平达到相关标准要求。机械施工时防止人员在机械设备周围走动。
3.4实行建筑工程安全风险评价体系
建筑工程安全风险评价借助风险管理方法和原理,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别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综合的评估,同时对事故带来的影响大小进行大致的判断,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加以控制,确保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但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缺少系统、科学的安全风险综合管理评价体系做支撑,导致实际施工管理中仍不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应结合建筑工程的特点,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安全风险管理评价体系,从而对安全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控制,最大限度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结束语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不时发生,而引起工程安全风险的因素有很多,需要明确认识到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对于不同的因素采取有效地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将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保证工程项目中的每一环节都能够顺利建设,促进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崔波.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J].江西建材,2013,88.
[2]陈怡.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4.
[3]袁新国,滕建军,徐庆.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探讨[J].门窗,2014,05.
[4]赵楠楠,苏文静.小议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7.
[5]韦著新.小型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09.
论文作者:王恒双,刘振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风险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