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乡镇企业现状及发展问题_企业经济论文

我区乡镇企业现状及发展问题_企业经济论文

我区乡镇企业的现状及发展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我区论文,现状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乡镇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很大的发展。1993年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和总收入都突破了三亿元,比1979年的379万元增加了近100倍。这个发展速度应该是不低的,但是和内地比,按人均占有来说,我们这个发展确实很小,在我区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小,大约在13%左右,我区乡镇企业尽管在目前农村社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只有13%,然而在农村社会总产值净增中,却占了40%,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明显地改变了农牧区单一的经济结构,使农村经济形成了以农牧业为基础,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安置了农牧业剩余劳动力5万多人就业,增加了农牧民收入,1993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的26%来自乡镇企业(135.46元),在目前全区乡镇企业免税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的情况下,据不完全的统计,1993年上缴国家税金500多万元,上交地方财政及补贴社会公益事业经费约500万元,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逐步增强了农牧民的商品意识和市场经济观念,初步形成了一支离土不离乡的少数民族产业工人队伍。

十多年来,我区乡镇企业虽有了一定的发展,给农村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实惠、富裕、希望和勃勃生机,但与广大农牧民的愿望和全国乡镇企业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全区都处于刚起步,或准备起步的阶段,集体企业占的比重小,企业的规模小,经济效益差,产品的档次低、名优产品比重很小,行不成拳头力量和名优效应。因此,就整个情况看,我区乡镇企业目前在西藏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还不是很显耀的。

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历史原因,西藏是从封建农奴制社会一次性进入社会主义的,解放前经济就极不发达;二是经济基础薄弱,交通不便,通讯落后,能源缺乏,市场狭小;三是投资少。①国家给西藏的投资就少,不可能分流给乡镇企业;②西藏各地、县都是补贴财政,无力投入乡镇企业;③银行贷款少,贷款难,回收难,多年来没有设立农业银行,国家扶持乡镇企业的资金都是通过农业银行发放的,许多优惠政策不到位,甚至1992年起国家每年扶持中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每年100亿,到2000年止)的专项资金也没有争取回来。四是认识上的差距,正象群众说的“自己整自己”,没有形成在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合力,对“西藏的实际”没有形成共识,对中央和自治区的决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执行的意志。一些同志虽然也常讲西藏的特殊性,但办起事来,又不从西藏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正视西藏与内地的差距。内地在起步发展的过程中,享受了国家许多的优惠政策,而我区因各种原因没赶上(用群众的话说,那时还没有睡醒),现在有了一个发展的机遇,有的部门却强调要与内地现行政策一致。试想:资金没有投入,政策又不优惠,这种环境怎样发展?因此,形成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到处设关设卡开绿灯(什么不能搞采矿业,在县机关30公里以内不算乡镇企业,贷款要企业出面担保抵压),却很少铺路架桥,保驾护航、开绿灯、很少提出扶持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办法。所以经常出现二号文件管一号文件的奇怪现象,(后果是错过了发展机遇,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五是干部队伍不稳定,突出的是各级领导干部变动大,短期行为重,没有长远规划,要搞也是花钱请人,规划不切实际、乡镇企业管理机构不稳定,不键全,干部力量弱,拿不出发展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论证差,服务工作跟不上。六是部分地区单一农牧业经济及温饱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1992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了全区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对今后我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奋斗目标和主要政策措施,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我们的目标是:本世纪末,乡镇企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1.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0%左右,年均递增21.17%,乡镇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8000元,就业人数达到14万人。乡镇企业发展的重点是:农畜土特产品加工业,建材工业,支农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发展采矿冶炼业;发挥劳动密集和传统工艺的优势,发展民族手工业;努力生产和经营为城市工业加工配套的产品、出口创汇产品、旅游产品和城乡人民生活必需品;努力发展建筑业;积极发展为人民生产生活、为企业服务的商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西藏有1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全国五大牧区,五大林区之一,有着较为丰富的农畜土特产品和地下矿藏、野生动植物资源,且有沿边开放的优势、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自治区人民政府采取了以下优惠政策和措施:一是对乡镇企业实行免税政策。二是扩大企业经营范围,简化审批程序,允许乡镇企业经营国家、自治区统管之外的农牧林副土特产品、矿产品、允许参与边境贸易。三是坚持优势互补,培养引进人才。打破城乡封锁、区域封锁、行业封锁,鼓励科研单位、国营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到农牧区兴办、领办乡镇企业,为乡镇企业提供技术、信息、经营管理咨询服务。根据企业需要,在中专、技校招收乡来乡去的定向生、代培生,在农牧院校增设与乡镇企业相关的技术专业及培训班,在培训中心开展短期技术培训,为乡镇企业培养各类适用人才。四是多渠道筹措乡镇企业资金。乡镇企业投资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综合发挥财政、银行、民政、集体和个人的作用,多方面吸收资金,增加资金投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速度。与此同时,自治区人民政府还热忱地欢迎区外的国营、集体、个体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来我区创办、合办开发型、外向型乡镇企业。对来藏投资者,我们将在项目计划、立项等方面优先安排,及时落实,在审批程序上从简从快、并实行与区内乡镇企业同等的优惠政策:即对各类乡镇企业,到本世纪末免征一切税收,享受区内乡镇企业的银行贷款优惠利率,允许参与边境贸易,对与区内企业或农牧民合办乡镇企业的,允许开发经营矿产品。

1992年12月25日,区党委书记陈奎元同志在区党委四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进一步阐述了我区发展乡镇企业的战略意义和指导思想,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他在讲话中指出:“要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发展我区工业的主要方向和途径。我区的乡镇企业,当前处于起步或准备起步的阶段,首先是要能够干起来,第一是要放手,第二是要扶持。西藏经济能不能上新的台阶,人民生活能不能进入小康,关键在于乡镇企业的发展。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乡镇企业的规定已经出台,要坚决贯彻执行。今后自治区和地区除了抓好能源交通等重点基建项目外,要下力量支持乡镇企业,县级党政则是将主要精力用于乡镇企业的发展。要以全区75个县城为重点,能办什么办什么,能上什么上什么,谁能干都允许,都支持。国家为乡镇企业发展设的专项贷款,要积极争取。物价、税收、工商、公安等部门都要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大开绿灯。三是放手发展个体、私营和联营企业,不分产业,不限制经营范围,也不论占有多大比重,只要是个体、私营、各种形式的联营能干的事,都允许干。国营干不了的,允许集体和私营干,国营能干的,也允许参与竞争。”

中央提出到2000年实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根据我区的规划,实现小康,农牧区人均收入要达到1200元(许多省提的是1500元)。我区1993年农牧区人均收入为521元,到2000年要达到小康,今后需每年人均收入增加97元,而西藏前十年农牧区人均收入平均每年增加17元。在今后七年中,靠什么使农牧民的收入大幅度的增加呢?中部地区的同志分析:“农民奔小康,乡镇企业挑大梁”,他们作了一个测算,把农民收入来源分解到“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十项计算,农民收入增加的40%(东部地区是30%),靠“农林牧副渔”(这其中还有多种经营收入)而60%要靠“工商运建服”也就是靠乡镇企业,如果只抓“农林牧副渔”,就算是风调雨顺,都建成吨粮田,大力种植经济作物,也只能在温饱线上打转转,而且还有一个卖粮难,卖果难的问题,更何况西藏许多经济作物还不适宜生长,目前还有10多个县,20-3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而且不少县的返贫面还在继续扩大,因此,要增加农民收入,达到小康,只有靠乡镇企业。这在西藏的现实生活中,乡镇企业承担的任务是相当艰区的,在本世纪末,一定要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一)主要领导要到位,要换脑筋,要摆正乡镇企业的位置。

1.主要领导要到位。正像有的同志说的,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来就不难。许多地方形不成发展乡镇企业的合力,也主要是由于老大未出台指挥,所以才各唱各的戏,各念各的经。领导不到位,主要是个认识问题,把乡镇企业摆到一个什么位子的问题。要解决领导认识问题一是要按中央指出的摆正乡镇企业位子,这就是小平同志讲的乡镇企业是社会主义制度两个经济基础之一,在他谈到防止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时说,我们有国营企业,有乡镇企业。江泽民同志也讲到乡镇企业是我国工业化两个主体之一,他说大中型企业是国家工业的主体,乡镇工业企业是中小工业的主体,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指出,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从宏观上认识乡镇企业发展的深远意义。这就是在农村发展工业,是我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我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在城市搞的,增强了国力,使我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但城市工业化一未解决农业劳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二未解决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三未促进农业机构化,四未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一历史重任现在要靠农村工业化来实现。因此,可以说农村工业化是我国第二次产业革命。在农村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村产业结构的第二次大调整,第一次是八十年代初农业内部由以粮食为纲调整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进入九十年代将是以农为本调整为农工商综合经营。在农村发展乡镇企业,实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是生产力的第四次解放。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不仅发展生产力,也是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农村生产力解放第一次是土改,第二次是农业合作化,第三次是农业联产承包,第四次是发展乡镇企业。只有从宏观、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个大范围看乡镇企业,才能有共识,才能领导到位,才能形成合力,共唱乡镇企业这台戏。

2.要换脑筋。92年小平同志在首都钢铁公司讲话时,提出要换脑筋,他说改革就是换脑筋。如果把自己思想还是束缚在“左”的范围,如果把自己行动还是束缚在旧体制、旧制度、旧法规范围,不用小平同志所讲的新思想,新思路所取代,改革也只能是喊在嘴上,在实践中是不会胆子再大一些,步子再快一些的。换脑筋,关键是领导换脑筋。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度,在法制不健全,工作不规范的情况下,长期形成了领导决定一切,形成了领导管理体制,因此,各级党政一把手的认识,便决定一个地方面貌大改观,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关键取决于这些同志换脑筋,脑筋换得怎样。特别是对乡镇企业这一新型经济,群众性经济来说,主要靠各级党政一把手领导,因此有的同志也将乡镇企业称之为领导经济。事实也正是这样,凡是哪个地方党政一把手抓的,它就上得快;凡是党政一把手认识偏位的,它就发展慢,甚至发展不起来。

3.农村工作要围绕一个中心目标。从地、县、乡的同志谈话中看到,一些基层的同志的确工作任务很繁重,但考虑的大都是眼前的特别是近期的工作的开展,在这方面都有具体的指标。但提到实现小康水平,乡镇企业如何为小康水平作贡献时,几乎所有的同志都谈不出具体的设想,也拿不出具体的规划。这就使我们的工作缺乏一个奋斗目标,缺乏号召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达到小康水平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拿出切实可行的规划。例如,资金投入需要量、通过自己能解决多少,需要外面解决多少;企业的发展方向;对农牧区劳动力的转移安置情况等。这样才能使规划不仅仅是一个指标,而变成一个综合性的,可实施的方案。

(二)要坚定发展的信心,拓宽思路,选择好项目,起好步。

从最近我们了解到的一些情况看,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对发展乡镇企业信心不足,这里面除了认识问题,还有一些实际问题,但最主要的是把自己的不利条件看得多了一些。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发展乡镇企业是西藏农牧区各族人民奔小康的必由之路,对这一点我们要坚定不移。就是说传统的农牧业只能解决温饱不能小康,要小康必须靠产业结构的调整,其中乡镇企业占了重要的地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西藏搞乡镇企业,要从实际出发,一是要认识自己的不足,二是要认识自己的优势,三是要拓宽发展的思路。尤其是在起步阶段,发展思路要拓宽,起步产业要选好。说白一点,就是最好搞的是什么?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下面的路子就好走了,而且会走的比较宽。我们区内这方面的典型也不少。如:日喀则市是从建筑业起步的,曲松县是从采矿业起步的,双湖办事处是以流通企业起步的,改则县是以运输业起步的,芒康县是从多种经营起步的,堆龙德庆县是从加工业起步的等等。

(三)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乡镇企业国家不投资,对乡镇企业的扶持,主要体现在政策上,这些扶持的政策是税收优惠政策,资金信贷政策,财政扶持政策,资源开发政策,人才流动政策等。对国家制定的这些政策,要用足、用够、用活,并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一些更宽松的政策,最近中央召开的第三次工作会议上,李鹏总理又进一步强调了这一问题。

(四)要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没有投入、就没有速度、没有效益,这是大家的共识。1992年全区乡镇企业工作会议以后,各地县对发展乡镇企业的积极性很高,92年底至93年初,各县申报的项目达300多个,总需投入2亿多元,解决这笔资金,下边对自治区人民政府,寄予很高的期望,后来因为没得到解决,这股热情又逐渐降温了。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一方面要尽快地把国家扶持中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项资金争取回来,另一方面要把银行现已安排的贷款充分利用起来,这么低息的贷款也只有西藏才有。但是必须明确,增加投入的主体是乡镇企业自身,为了增加投入量,就要增强企业自我积累能力,(我们的积累,一靠资源,二靠劳力,三靠企业滚雪球,四靠发展股份合作企业,五靠联营引资)。用足、用够、用活、用好国家已给的各项优惠政策,搞好企业增产、节支、增效、搞好企业利润分配,积极开展入股集资,联营引资,以劳代资、扩大资金来源。

(五)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企业。

这方面我们还没有经验,但各地已出现了一些还不太规范的合作企业,有的是公司加农户,有的是一种较松散的联合。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股份合作企业篷勃兴起,已成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这种组织形式,适应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和向社会化发展的趋势,集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于一体,在利用民资民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繁荣市场经济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这方面,上海、杭州、温州已有成功的经验,全国各省、市、区都前往学习,我区也拟组织各地县的同志于九月去上海——温州学习,希望能结合西藏的实际,走出一条我们自己发展的路子。

(六)要突出重点。

这要与规划结合起来,要突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包括资金的重点投向。还要分层次的抓重点,区有区的重点、地县有地县的重点。

突出重点就是要先扶持那些积极性高,工作扎实的县、乡、村和企业,对那些一时认识还上不去,不愿实干的让他在一边观望去;要明确乡镇企业是最大的扶贫工程,但它是以商品经济出现,不是直接分发救济款,因此,不怕说锦上添花,就是要扶持一些地方、一些人先富起来;就是要先扶持适当集中的工业小区、开发小区以及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的重点企业;就是要先扶持高技术、有发展前途、经济效益好、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增值的项目。

(七)要步子大、工作细。

为了防止失误、要选准项目、选好合作伙伴、选好厂长经理,要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要加强项目和企业的管理,管理要以质量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前提,避免无利或垮掉,给群众留下“不敢”,给观望的秋后算账派留下“辫子”。还要注意经济合同的慎重研究。

(八)要抓好多种经营。

在没有条件,一时还不能兴办乡镇企业的地方,要把抓多种经营收入作为振兴农牧区经济的突破口。多种经营是覆盖千家万户的,符合西藏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原料广、适应性强的特点,一定要认真抓好,抓上去。

多种经营也要拓宽思路,多种经营的发展要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和科技致富结合起来,和农村工作中的典型示范结合起来,和出口创汇结合起来,要注意建立基地及适当规模经营,发展商品生产。

(九)要走出去,学习发达地区如何起步的经验。

由于我区的乡镇企业刚刚起步,一些同志谈到办企业困难重重,不知怎样着手。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可以组织一些基层的同志到乡镇企业较发达的地区,学习他们如何起步的经验,或请发达地区的同志来介绍经验;另一方面派一些同志到发达地区跟班培训,对口学习,挂职锻炼。如县级领导学习一个县如何组织、协调各部门扶持乡镇企业;乡镇的领导学习如何组织全乡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一个企业的厂长到同类型的企业学习如何管理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开发新产品的。内地发达地区如山东等省市,在起步时,都是省委书记、省长亲自带队,几下江南、到江苏学习。我们去内地参观学习时,内地的同志非常热情的接待,但就是说我们去少了,有的省说,这是第一次接待西藏的同行。

(十)要搞好服务。

郭金龙书记今年三月在全区乡镇企业局长座谈会上,要求各级乡镇企业局,在发展阶段要做好三件事:第一是规划,要规划落实到实处,你这个地区要抓那几个生产企业,流通企业,那几个同志专门负责多种经营以及个体专业户,发展规划要拿出来;第二就是服务。服务分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服务,什么可以干,能干那些项目,推荐那些项目,那些事可以赚钱,我们西藏又需要。服务的第二方面就是人才服务,你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大家去推荐。第三就是综合协调,有关部门的扯皮,基层有些难题不好解决,需要我们及时进行协调。现在我们是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一定要加强领导,这个阶段没有行政领导的鼓劲、动员,组织,是不可能实现突破的。

为此,要强化乡镇企业管理机构,充实加强管理人员,积极搞好乡镇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今后一个时期,乡镇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乡镇企业工作和最近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扎扎实实工作,改善手段,密切配合,更好地为乡镇企业高效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服务。我相信,西藏的乡镇企业一定会成为振兴农牧区经济的主要力量和突破口,一定会成为农牧民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的主要途径,一定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实现大突破,一定会在二十一世纪有个大发展。

标签:;  ;  ;  ;  ;  ;  ;  

我区乡镇企业现状及发展问题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