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生命课堂中的宁静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论文,语文论文,宁静论文,生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改以来,我校构建并实施语文生命课堂,强调顺学而导,以生为本,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老师们积极改革,勇于实践,课堂变得生机勃勃:诗意的课堂中,教师才情涌动;自主的课堂上,学生踊跃积极;立体化的课堂里,多媒体的应用接连而起。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讨论、交流、论辩,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中熠熠生辉。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也凸显出来:如学生思想浮躁、思考不深刻,读书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回答问题只重形式、不求质量,学生“被合作”“被讨论”的情况层出不穷……如何看待这些矛盾,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应引起每一位教师的深思。本文,便是笔者在热闹课堂背后的冷思考,拟从教育智慧的视角谈一谈语文生命课堂中的宁静及其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 语文的每一个符号、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都有血有肉,有形态,有色彩,有神韵,都能给人以想象、感悟和启迪。而语言文字的大美不是仅凭学生在探讨、争辩中就能获得的,需要用心灵去感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静谧的自主阅读状态中,去贴近、融合、揣摩、感悟。 语文生命课堂的生长点就在于生成新体验、形成新感悟。它既是一个思维场,拥有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又是一个情感场,洋溢着生命激情、充盈着幸福体验;还是一个生活场,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在体验中使生命不断地成长。因此,独到的个性解读、语言文字中的大美、丰富多彩的感受,都要求教师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宁静,给学生营造一个宁静的“场”,一个凝神细想的体验时空,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静读、静思、静听、静品、静写,这些恰到好处的“静”,不是无可奈何的无语,而是一种技巧、一种艺术。长期的熏染,学生便能养成静默沉思的习惯,从而达到宁静致远的境界。所以宁静是生命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境界,是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读思品质。下面我就谈一谈这“五静”。 读书是把书的信息传给大脑,大脑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人与书本产生的一种综合性效应的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如果学生浮躁轻率,读书走马观花,缺乏对课文到位的深入理解,就会架空内容,天马行空地发表所谓的独立见解,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也会越冲越淡,甚至造成学生思维的浅化与弱化。 静读能让学生深入地和文本对话,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将阅读内容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从而在交流环节中做到深刻的负责任的表达。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静读的习惯,引导他们心灵宁静地读到课文深处。比如,《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为什么连续罗列了枯藤、老树等九种事物?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全诗的整体意境是什么?“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和全诗意境的关系?作者要抒发什么样的情感?这些问题,仅靠走马观花似地读读课文是不可能深刻地认识到的。只有心灵宁静地深读进去,并了解马致远历经的热衷功名但一生漂泊不得志的坎坷,才有可能较深刻地理解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个事物就是一个鲜明的意象,罗列在一起组成了深秋黄昏行旅图;而“断肠”又点出了诗人心中难忍的思乡之痛。这样在阅读时,学生就能够领会到其苍凉的意境和浓郁的乡情,同时还有诗人怀才不遇的落寞情怀。 默读是静读最主要的方式。首先,默读速度远远大于朗读,便于集中精力思考,加快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老师创设没有浮躁、没有干扰的“静场”,学生在这个“静场”中原原本本地读,平心静气地读,整体联系地读,步步深入地读,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中的人物和作者的心灵交流,感受文字背后鲜活的思想。其次,默读能观照到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锤炼学生的阅读品质、思维品质,利于学生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学生通过默读,真切地体验文章的情感,自然读出了自己的心。 静读强调眼到、心到、手到。课堂教学中安排静读环节有讲究:第一,疑难之处要静读。学生静静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自由停顿下来,反复看,反复想,从而促进思考,促进理解的深入。第二,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之后安排静读,利于深入理解课文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及整体行文构思的妙处。第三,讨论交流之前要静读。若要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须在合作学习前进行必要的静读,在静读思考中形成富有个性的问题或观点,之后进行彼此交流,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从而实现:讨论聚焦难点,交流收获观点。 这里强调一点:静读不等同于默读,也不要求一定保持课堂的宁静。笔者只想强调,不管是朗读还是默读,一定要心灵宁静,一定得用生命和心灵深读进去,唯如此,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放飞,个性解读才能生成。 “学而不思则罔”。读、思是融会贯通的,有了思维品质的阅读课堂,才具有厚度与深度。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思考力,这也是生命课堂强调的长期效益。可如今的语文教学缺乏静思的过程,语文课上:问题提出后,学生还没有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老师就开始指名学生作答了;再有就是提出问题后,学生一时没有反应,出现静寂无声的场面时,教师就越俎代庖,急不可待地奉送上答案;还有的老师担心学生没有思路,在学生思考过程中,站在旁边不停地“点拨”,学生根本不能集中注意力。这样,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都是草草“收场”,教师的任务是完成了,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根本没有静下心来思考的时间,收获的仅仅是教师“灌”进去的所谓“正确”答案而已。学生们的思考静不下来,思维深度就更可想而知了。古人曰:“静能生慧”。阅读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时间,需要安静。置身宁静,才能触摸到灵魂深处,审视自我,审视世界,将思绪在脑海里细细地过滤,沉淀,使其明净而有条理。教师在教学中切莫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学生言论,应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心体会文本,给他们静思默想的时间,在静思默想中体情悟理。再有课堂设问最重要的一把标尺就是要有思考的价值。课堂提问后,教师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心灵相碰撞,激活自己的积累体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会静思的习惯呢? 首先,教师要学会等待。要想让学生做到静思,老师必须学会等待。老师有意识地制造“静场”,在课堂提问后给孩子们留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美美地学,静静地思。提问的等待时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在提问后等待学生回答的这段时间,另一种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作出反应前这段时间。研究表明,不管是哪一段时间,增加静等时间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在听取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有耐心,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组织、调整自己的想法。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在回答问题这段时间往往是他们心理活动最活跃的时间,也是锻炼他们思维能力的大好时机。生命课堂遵从建构主义理论:教师不是判定学生“对”与“错”的法官,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用各种方法耐心细致地启发他们的积极思维活动。特别是初中生,思考习惯还没有很好养成,阅读也好,答问也好,往往耐不得寂寞,发言之类固是踊跃,却不免有口无心,这时候老师适当地制造一些沉默的机会,倒是可以促进学生潜心阅读,埋头思索,有助于为下一轮的热闹蓄势。 其次,教师要学会沉默。静思是独立思考整理思路的过程,在比较与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完善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使自己的感受由浅显变为深刻,由片面变为全面。不经过独立、深入的思考,就不可能产生独特的思想;没有独立的思考,小组讨论也就没有了思想的碰撞,更难以激发智慧的火花。而学生在静心思考的过程中,教师看上去“善意”的点拨,不但会让学生分神,干扰他们的思路,影响思考的效果,同时也会破坏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这与生命课堂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是相违背的。在课堂提问后,教师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要学会沉默。语文教学绝不能以紧锣密鼓的快速讨论、旋即点拨的速成代替“思想”的产生。如果教师能适时地说“请大家独立思考几分钟”,“给同学们两分钟的自由思考时间”,学生的思考会更成熟,更有个性,一旦参与讨论,便会层浪迭起,碰撞出更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 老师们常常热衷于让学生说话,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心得,于是课堂“说”声琅琅,而难以看到静心倾听的场景。我们在强调课堂上需要解放孩子的口、眼、手、心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打开孩子的耳朵,引领他们“听世界”。听,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一个比较、发现、催生新思想的过程。首先,静心倾听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内涵,倾听是课堂礼仪。其次,静心倾听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提升。倾听的过程就是吸收他人的智慧、兼容并蓄的过程。谦者愿听,智者善听。老师要科学地建立说与听的默契关系,让发言者有成就感,倾听者有收获感。打开耳朵,还要打开脑子,倾听时要边听边想,要学会判断和选择,在听中生疑,在听中解惑。 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倾听是老师的重要责任。 首先,培养静心倾听同学发言的习惯。课堂上,无论是集体交流还是小组合作学习,时不时地会出现学生精彩的发言。这种发言蕴含着许多智慧的火花,如果其余同学注意倾听,就会引发自己的思维,成为自己的一种财富。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具体引导:第一,教育学生在倾听时要注意力集中,神情专注。不论是小组讨论还是集体交流都要听得认真、专心、细心、耐心,多发现别人发言中的闪光点。如果有不同意见,也不要急于发表而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先让别的同学发表完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是对讲话人的尊重,也是倾听的艺术和智慧。第二,教师可采用重复别人讲话内容的方法来促使学生学会倾听。在一次次的重复中,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去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并能有意识地记住别人的发言要点,同时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它。第三,教育学生敢于对同学发言中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不同意见或改进建议。学会批判地倾听,从而在思想碰撞中不断地启迪思维,迸发灵感,使问题讨论不断走向深入。 其次,培养静心倾听老师讲解的习惯。生命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生生共同创造奇迹。有时,教师深入浅出、生动幽默的“讲解”能让学生享受课堂的魅力,如沐春风,让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豁然开朗。所以,要想让学生养成静心倾听的习惯,老师首先要练好自己的“说功”,说得生动方能听得入神,方能听有所获。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一个人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是有限度的,要让学生保持听的热情,教师也必须努力在“说功”上动脑子。 老师应如何改进课堂教学用语,增加“说”的魅力呢?我认为四个方面绝对不可忽略:提升说话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听的兴趣;提升语言目标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语言的激励性,引起学生的好胜心;提升语言的评价性,增强学生自信心。 “听”并非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它必须贯穿于说、读、写、思种种教学活动中。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创造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边听边想,边听边记,听后评述,视听结合;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 品味语言就是披文入情,用心灵与文本对话。走进汉语:一个言语作品就是一个生命活体,它的肢体是词句段落,它的骨骼筋脉是结构,它的血脉是感情,它们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活力和生机,成为生命的形式。阅读就是生命的对话与体验,正如人们从乐曲中听到的不只是旋律一样,我们读文章,一定能品味到文字背后的东西。 品味语言有“诵读品味,对照比较品味”等多种形式,很多老师使用这样的方法带领学生品味语言,但很多课堂的品味过程是不到位、不透彻的,往往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浅尝辄止。问题出在哪里呢?笔者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课上缺少了学生凝神静默、静下心来独自品味文本的环节。任何有效的课堂交流都须要进行必要的铺垫,从而积蓄丰富的“谈资”。假如学生对文本还没有读透,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就去与同学交流,那结果肯定是肤浅的、不深入的。所以,品味语言的前提是学生先有静静的独自品味和思考的过程。由此可见,“静品”至关重要。 首先,心灵宁静,在语境中揣摩、品味。空间时间,是“静品”的前提条件。教师要提供空间和时间,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恬静的含英咀华的环境。心境是一种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人整个行动的持久的情绪状态,因而能使一个人的活动和体验都染上一种情绪色彩。因此,“静品”语言,教师要在注重情境创设的同时,注重学生审美心境的培植。而审美心境的培植又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的成功取决于心理诱导的深入。一般说来,设计好富有感染力的导入语,是培植心境的第一步,而导语的情绪色彩应和文本内容的情感、色彩、声气相通。例如,一位老师在讲授《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这样设计导入环节:老师板书课题并让学生大声朗读,之后,老师让学生用组词的方式来理解“村居”的意思,为学生进入情境做铺垫。紧接着,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宁静、闲适的乡村风景图。图上有民居、有流淌的小溪、绿草地和正在吃草的牛羊,清新、静谧、幽雅的田园生活一下子深深吸引了学生。从学生专注的眼神中看得出他们已沉浸在画面所描绘的情境中。静观片刻,老师问:“眼前的生活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答:“我觉得这里的环境非常安静,静得能听见小溪轻轻流淌的声音。”“乡村的人们的生活很闲适。”“乡村生活非常静谧,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学生的回答说明他们已经完全进入了诗词所描写的意境中。之后水到渠成地安排学生静读、静品,学生心无旁骛地进入文本,效果当然非常理想了。 其次,圈点批注,在联想、比较中辨析品味。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反映,也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因此,教师在把学生带入文本所描绘的意境之中时,还要引导学生借助联想把眼前读到的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连接,切身感受其意境之美,进而加深对作者笔下的情景、意境的体验。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变式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入课文,于无疑处生疑,采用圈点批注,心灵宁静地去比较、揣摩、品味。“圈一圈——注一注——比一比——想一想”,动脑动手,从细处入手,抓住关键词句,见微知著,深刻领会词语的内涵和作者的匠心,体悟语文的“味道”。特别是古典诗词具有形象美的特点和跳跃性,作者往往通过生活画面来表达思想感情,作者要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丰富的内容。所以,我们就不能依照古诗词所反映对象的自然时空按序教学,也不可能将作者思想感情的全部过程一一呈现,这就更需要老师让学生在静静的氛围中把握诗词的整体意境,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体会诗词的情境美。 另外,“品思”是静品一种不可忽视的形式。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语句精炼含蓄,用词非常形象,意与境和谐统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不能用朗读的方法达到品味的目的。要避免生硬地解读这类词句的内涵,就要采用沉思默想、心领神会的方法来欣赏。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为什么说月光像流水?“泻”又是什么意思?静静地泻在叶子和花上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整个句子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句中比喻、通感、比拟的修辞学生很好判断与把握,而修辞背后的意蕴就不太容易用语言表达出来了,这其中包含:“泻”字点化并写活了月光,写出了月辉的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写出了月光柔和朦胧,写出了温和清幽的静夜,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繁华、温柔,还有叶子与花的静谧、恬淡……这一切都难以表述清楚,即使表述出来也不完备周详,并因此破坏了那种含蓄神会的意境美,只能靠掩卷沉思、托腮默想来体会,只能凭心领神会、浮想联翩来欣赏了。 一段好的文字就像是需要静静品味与斟酌的茶,汉语言的丰富性,决定了品味语言的形式的多样化。品味语言其实贯穿课堂始终,一般而言,如果老师集中安排静品语言的环节,则应放在师生共同交流之前,为师生交流做好有效铺垫,让学生运用语言的思维能力出现质的飞跃。 说用嘴来表达,写用手来表达。“静写”是热闹之后的理性思维,是浮躁之后的沉淀积累。教师都比较重视学生读、思、议,却很少让学生在阅读课堂上动笔。教师把上课的时间都用在课文内容的分析、字词句的分析上了,读写成了两张皮,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当然就不理想了。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能说会道,可是一旦动笔去写,无论是整理问题答案,还是梳理笔记,抑或是课堂练笔,不是提笔忘字,就是不知道从何写起。有的同学即使能写,也思路混乱,表达不流利、不清晰。教学过程中,遇到需要学生组织语言的情况,我经常让他们到黑板前去板书,大家共同赏评写出来的文字,以期解决这个问题。但时间有限,一节课能有机会得到锻炼的同学不多,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和谐发展,我们应该有目的地设计这样的环节,适时“挤”出时间,让同学静下心来,把自己的所感、所得静静地写一写。 语文生命课堂明确要求把写“挤”进语文课堂—— 首先,语文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课堂不仅要动脑、动口,也还要动手,学生在静写中,内化文本的内容,表达文本的情感,抒发自己内心的体验。让学生静写,一方面,给一点“静”的时空,让学生动笔,记下心中的疑问和独特的思考,这是自主发现与建构的需要,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正是此意。另一方面,这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反刍消化的时机,一片静心回味的余地。利用这一刻的“静”,学生自主梳理、整合,融会贯通,既避免“积食伤胃”,又能在这一“静”的休止中再填补、再创造。 其次,语文课堂上,需要学生用笔独立整理的东西实在很多:听课时做好笔记、说话前要写提纲,此外课堂练习、问题探究、学习方法等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适时抓住每一个有利环节,指导学生心灵宁静地认真整理,直至养成这种自主适时整理的好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文”,更有益于他们在整理过程中“立好人”。现在的语文课堂多是闹闹哄哄,已经很难看到这种宁静的、实打实的、硬磕硬的整理训练了,这无疑对学生的“学文”和“立人”都是不利的。 再次,写是学生运用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要依据文本进行写作训练,要有意识地把课文作为范文,让学生进行词汇模仿、句式模仿、结构模仿、记叙模仿、说明模仿、议论模仿、描写模仿、抒情模仿等模仿写作,从语言上,从构思上,从标题、开头和结尾进行仿写。并引导学生由机械模仿,逐步达到灵活模仿,最后达到创造性模仿,循序渐进地深入认识、理解规律,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人有一张嘴巴,却有两只手,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用笔思考,用笔表达,或许我们就能看到学生从指尖上流出的智慧。相对于喋喋不休的言说,或者简单重复别人的口舌,静静地写更能让人沉浸到阅读的美好境界里,更能让人心思细腻、沉稳泰然。 宁静不仅是一种状态,也应该是一种境界。上面谈到的“五静”的最终目标是试图改变喧闹而漂浮的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要做到这“五静”,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即教师的“静场”是关键,教师要具备“静场”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教师自己要“静”下来,让安静成为一种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性格温和的老师会让学生产生基本的亲近、信任和尊重;性格活泼的老师会让学生把他置于亦师亦友的地位。相反,暴躁严厉的老师,会让学生恐惧、反感乃至厌恶。另外人的情感和情绪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形成感染,被感染者通过仿效、移情、空间共存等原因与之产生共鸣:教师或喜或怒,或神采飞扬,或萎靡不振的情绪都会引起学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不同的情绪体验会形成不同的认识氛围,而不同的认识氛围必然作用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过程。由此可见,教师在讲台上的情绪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所以,为师者平心静气,品格高雅,课堂才会充满自然而清新的气息,充满智慧与灵性。教师心静了,学生自然也就心静了。教师平静的心态才能营造宁静的学习氛围。 其次,放慢节奏,让读书的环境静下来。由于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呈网状结构,经纬交织,错综复杂,教师在课上容易不分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课堂上要处理的内容过多,导致每个教学环节安排的时间过少,每个环节都是蜻蜓点水,给人一种赶趟、不踏实的感觉,整个课堂自始至终都在一种动荡不安之中;教师让学生读书后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还没有读完,教师便让学生停下来;好多老师的课堂,为了大容量、快节奏地授课,剥夺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剥夺了孩子的话语权。这些问题,教师要做的还是“静场”,让学习的环境静下来。教师要着眼于重要内容的学习,精简教学环节,给学生多一份善听善思的宁静,一个静思默读的空间。当老师让学生或默读批注时,或静思默想时,静静读书的“场”就形成了。没有喧嚣,没有浮躁,没有干扰,学生在这个场中,用心耕耘在字里行间,与文本进行零距离接触,读思并举,达到“文我合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种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需寻求一片安静,使语文学习进入学生的生命,进入学生的精神,进入学生的心理。只有正确地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唤醒文字背后的生命。我们的课堂变得越来越热闹,老师们能够在喧嚣中守得一片宁静,独善其身,是对生命的尊重:静读、静思、静听、静品、静写……课堂节奏张弛有度,课堂气氛有静有动。宁静有力地维护着内心,克服着不安、忧烦和躁动。 语文生命课堂的宁静之美,美在淡雅,那是一种心灵的安详和充满内涵的悠远;美在简约,那是一种纯净与简朴;美在智慧,那是飞扬的激情与智慧;美在境界,那是一种心境的恬静。语文生命课堂中,学生不仅要带走知识,同时要带走习惯、思维、素养这些隐含性、内生性、实效性的东西。期待我们的语文课堂,且听且思,且品且写,真正做到为学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中国生活课堂中的宁静与美_宁静论文
中国生活课堂中的宁静与美_宁静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