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江苏如皋 226531
摘要:目的:研究在腹股沟疝临床治疗过程中采取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以及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数据统计以随机数字表法对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平均分组研究,参照组患实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实验组实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观察实验组和参照组腹股沟疝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结果:参照组腹股沟疝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对比实验组数据指标,P<0.05统计学展现数据研究意义。但参照组腹股沟疝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对比实验组,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结论:将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在腹股沟疝临床治疗中均存在一定效果,但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平片式;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从腹股沟区缺损位置让腹腔内脏器朝着体表突出产生的疝,较为常见的就是腹股沟斜疝,手术是临床治疗主要方式,传统手术具有疼痛明显、局部张力、高失败率等缺陷,对手术质量带来较大影响[1]。此次数据分析目标是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腹股沟疝患者,报道和评估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文加入研究的数据涉及的40例样本均来源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分组实验研究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一组收入20例患者,实验组中女性9例,男性11例,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40岁,中位年龄(55.65±3.21)岁;参照组中女性10例,男性10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41岁,中位年龄(55.98±4.54)岁。对比研究实验组和参照组一般资料,P>0.05,统计学数据意义不显著。40例腹股沟疝患者和家属表示充分了解手术知情同意书相关内容后自愿签字,并且获得伦理会负责人的批准以及许可。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疝环填充式疝修补术,对患者实行硬膜外麻醉,斜型切口位置选为耻骨结节至内环口处,逐层切开患者皮肤以及皮下脂肪,将腹外斜肌腱膜进行游离寻找到现疝囊,将其游离到腹膜外脂肪处;在疝内环口置入网塞,通过针在四周进行固定,于精索后方放置平片,以网塞进行覆盖;缝合患者的耻骨梳韧带补片以及腹股沟韧带,与此同时缝合患者疝内上缘以及患者腹内斜肌腱,强化患者腹股沟管后壁,通过4号线进行缝合。
实验组患者予以腹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患者实行硬膜外麻醉,斜型切口位置选为耻骨结节到内环口处,逐层切开患者皮肤以及皮下脂肪,将腹外斜肌腱膜进行游离,横断患者疝囊,同时进行高位结扎,对直接疝囊进行内翻缝合,依据患者腹股沟管后壁情况对平片进行修剪,确保平片上方先输出小缺口,下方显示出椭圆形,于患者精索后方放置适当平片,自患者平片缺口处经过精索缝合补片下缘、腹股沟韧带以及耻骨梳韧带,同时缝合缝合疝内上缘以及腹内斜肌腱,强化患者腹股沟管后壁,通过4号线维持患者内侧缘超耻骨结节大约2cm及以上,进行逐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实验组和参照组腹股沟疝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患者经治疗之后腹部疼痛和坠胀等症状全部消失,且肿块消失判定为显效;患者经治疗之后坠胀以及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稍微改善肿块判定为有效;患者经治疗之后腹部疼痛和坠胀等症状变化不显著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涉及的4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数据均开展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对实验组和参照组腹股沟疝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以率(%)或者例数的形式进行表示,行X2检验,对实验组和参照组腹股沟疝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表示,行t检验,P<0.05,统计学具有组间数据计算参比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以及研究实验组和参照组腹股沟疝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
数据研究显示,参照组腹股沟疝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70.00%对比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95.00%,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研究意义。
表1 实验组和参照组腹股沟疝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以及研究
2.2 对比研究实验组和参照组腹股沟疝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
数据研究显示,参照组腹股沟疝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对比实验组数据,P>0.05,统计学数据不具有分析意义。
表2 实验组和参照组腹股沟疝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对比
3 讨论
腹股沟疝在老年人和婴幼儿中比较常见,如果形成自愈比较困难,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愈腹股沟疝的唯一方式,如Mcvay法、Bassini法等传统方式,手术过程中需要缝合不同组织,并且对人体正常解剖结构造成破坏,且手术区域存在较高张力,术后容易发生切口感染、异物感等不良反应[2-3],具有较高失败率,缝合组织发生局部张力现象,继而容易促使患者疝修补术后复发,所以,临床治疗中更加注重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较传统术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方式实际上是操作人员以人工生物合成纤维结合疝区形成一些牢固的组织结构,不具有相应张力,存在较低复发率,且具有更小的创伤[4],术后2小时患者就可下床活动,并且需要应用止痛药物进行镇痛,同时因补片存在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存在大约10μm的网孔空隙,有利于预防1μm细菌隐藏,有利于保证中性细胞进出[5],存在较好抗感染能力。平片式疝修补术是对疝囊进行高位结扎,不应用充填物,网片对纤维细胞的形成进行刺激,产生致密纤维结缔组织层,有利于腹股沟管后壁的管理[6]。
本次数据显示,参照组腹股沟疝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70.00%低于实验组的95.00%,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研究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将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在腹股沟疝临床治疗中相比较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作用更显著。
参考文献:
[1]徐稳深,XUWenshen.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比较[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4):20-20.
[2]陆海涛,LUHai-tao.对比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27-28.
[3]刘文松.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的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3):40-41.
[4]王涛武.平片式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3):38-39.
[5]王良春.腹股沟疝采用疝环填充式及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比较[J].医学信息,2016,29(2):246-247.
[6]包东泉.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6,6(31):203-204.
论文作者:崔业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腹股沟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修补术论文; 片式论文; 数据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