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镀金应认识到学位的误区_mba论文

MBA镀金应认识到学位的误区_mba论文

MBA镀金要认清学位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误区论文,学位论文,MB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MBA是工商管理硕士的英文简称,简称工管硕,工管硕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工管硕士是商业界普遍认为的晋升管理阶层的垫脚石。”MBA的课程注重的是直接的管理,而不是管理学,也就是工管硕士的课程侧重实际的管理经验,他的课程设计不是只包括一般工商业的管理类、金融类、财政类,还有以软能力为依托的交际能力、演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可以说MBA在专业硕士中是社会认知度较高的硕士学位,大多数的参加者是企业的中层管理,希望获得MBA的学位晋升高层。

      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访问美国,与里根总统达成协议:为中国培养MBA。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开始招收学员,到2013年,报考人数已经突破百万。在短短的20年,MBA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惊人,在中国得到广泛的认可,MBA的市场价值也得到快速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报考MBA学位。

      目前国内拥有MBA学位的高校,或是与国外联合办学,拥有部分外教,其余的教师均为本高校其他经济学类的老师,主要是多年从业的教师,虽然拥有多年教授经济学的经验,但并没有进入商海的实战经验,也没有真正管理企业的经验,往往是教授书本知识,对于案例组织这方面的知识就相对缺少。对于MBA课程不但教授工商业管理知识,而且锻炼商业实践能力的要求往往无法达到,办学质量并没有随着录取人数的增加而同比例的提高。无论是在师资的力量还是教学的投资上,都远远不足。

      中国的MBA学位的开设,是在美国的帮助下建立的,美国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中国的“老师”,MBA在中国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遍及许多的高校,且发展的人数非常可观。因为MBA的社会认可度飞速增加,并且MBA的学费都是自费的,学费非常高,并且一些高校并没有奖学金,参加MBA的都是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中层管理人员,能够负担高昂的学费,对于高校来说,却也是一笔巨大的财政来源,因此各高校在1999年国家高考扩招后,也纷纷扩招MBA的学员,人数急剧增多,选拔的质量就有所下降,在教学上,教学水平与图书资料都达不到标准,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国内的高校在案例分析方面的问题是非常缺失的,与国外的高校着重案例分析的课程相比,相差甚远。

      因为参加MBA学位的社会群体是已经参加工作且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中层管理,在离开学校进入企业后,功利心态就比较重,参加MBA的考试,是因为它在中国的名声响亮,似乎获得MBA学位就是高级管理人才的代名词,为了获得知识而参加MBA考试,听课的学员屈指可数,越来越多的学员以获得证书作为晋升的资本,没有怀着学习知识,获取能力的心态,有些学员即使成为MBA的学员也常常不去上课,等到一定时间集中上几天课,蒙混过考察。很多学员对于MBA存在认识上的误差,认为获得MBA学位就意味着高职高薪,MBA是教授成为高管的课程,但是最后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与MBA这个空头学位的关系不大。

      一、对MBA学位认识存在的误区

      MBA学位在中国诞生之初就是高级管理人才的代名词,在改革开放的前几年,中国刚刚开始学习西方的管理方式,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意识萌发不久,对于MBA的市场需求较小,很多管理者也没有花费很多学费去学习西方管理经验的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国营企业与民营企业都获得较大发展,MBA的认知度也与日俱增,报考的人数也增多,但是越来越多的人看中的是MBA的影响力,并没有清楚了解MBA的课程设计的意义,以此在报考时存在各种心理误区。

      1.MBA镀金的目的存在误区。我国的MBA学费,共分两种:一种是在职的,另一种是脱产的,在职研究生,并不颁发研究生学历,脱产的是全日制教学,在校两年,颁发工商学硕士学历和硕士学位。脱产与不脱产的研究生的报考条件都是必须有大专毕业5年以上工作经历,或是本科毕业3年以上工作经历。并且MBA的学费是非常高昂的,参加的都是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在经过数年的努力之后,成为企业的中层,但是文凭的程度不高,获得重用,继续获得晋升的机会很小,于是MBA就成为在离开大学后又一次获得高文凭的机遇。因此许多人重返学校,攻读MBA,在获得MBA学位后的身份立刻不同,将这一过程形象称为“镀金”,事实上,重返学校,通过攻读MBA获得高学历的思想并没有错,相反对于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非常有利,但是在镀金的过程中,学员对于知识的渴求并不强烈,更多的人镀金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文凭,MBA课程中教授的金融、财政、管理学的知识以及作为企业管理者应有的软能力并没有重视,将MBA课程开设的目的扭曲了,多是以MBA的名声作为晋升的资本,功利主义更加强烈。

      2.作为进入上流社会的敲门砖。中国的MBA学位与外国的相比,尽管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在中国的社会认可度非常高,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学费高昂,更多的是它代表了对于精英阶层的培养,MBA往往是高职高薪的代名词,更多的人对它趋之若鹜。但事实上,MBA培养的是中等管理人才,并非高层,成为企业的高层领导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不能仅仅通过学习MBA的经济管理课程就认为具备做高层领导的能力。作为公司的高层领导不仅要求有管理知识,更要求有管理经验,并且具有作为领导者的素质,果断的决策力与市场走向的判断以及对于企业的领导能力,而这些都必须经过多年的实践获得,或是经过一定工作经验的积累,不是短时间内能够领会的。因此,将MBA学位作为通往上层社会的“敲门砖”的思想是错误的,它既不切合实际,又会对学员在MBA学习期间形成不利的价值观导向,对毕业以后的发展与期望过高,而现实往往与理想形成差距对比,造成学员的心理落差过大,对于花费高昂的学费学习的MBA课程产生质疑,影响MBA的公信度。在从事企业中层管理者工作的时候,容易好高骛远,对现实工作缺乏热情与积极工作的态度,反而不利于学员的长远发展。

      3.认为有钱就能读。MBA学位的学费高昂是有目共睹的,在中国,普通的MBA学校一年学费大概5万左右,而清华北大这类的学校则十几万到二十几万不等,要进行MBA学位的学习也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和他们的子女成为MBA课程学习中的主力军,已经拥有大量财富的企业家,更加期望拥有MBA的光环,物质时代社会对金钱的崇拜,使得很多学员认为MBA有钱就可以攻读。但是,进行MBA课程的学习,不仅需要金钱基础,更要有学习的恒心与毅力,在毕业多年后重新回到学校学习,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二、怎样克服MBA镀金的学位误区

      我们通过分析MBA学位在中国的现状,以及MBA攻读者容易存在的心理误区,可以认识到MBA在中国发展的情况并不乐观,如何改变MBA在中国的现状,消除MBA镀金的心理误区,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1.加强师资力量,增加教育投资。MBA作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却不能与发展速度同步,这对于中国的MBA教育是非常不利的,提高MBA教学素质的前提就是要提高师资力量,打造一支拥有丰富教授MBA专业知识并且拥有从业经验的教师队伍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有效解决教学中案例组织缺乏的问题。优秀的教师在教授MBA课程的同时也会扭转学员的认识误区,使学员对MBA的课程产生兴趣,真正掌握课程的意义。加强师资必须加大对教学的投资,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MBA课程的学费高昂,教师作为一线的工作者应当享有较高福利。MBA学员的课程中还有加强管理经验的课程,有财政的支持才能进行实践的学习,增加实践的机会。

      2.社会对于MBA学位的认知进行正确的宣传。中国对于MBA的认识来源于市场经济建立后的近十年,MBA课程的内容往往不是人们关心的,MBA学位的头衔却更为人们所看重。通过MBA考试就意味着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因此MBA被认为不仅是精英阶层的代名词,而且是可以作为上流社会的敲门砖。整个社会对于MBA的理解都存在偏差,在这样的背景下,很难矫正人们的认识。教育部门和各大高校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授课的时候,应该灌输关于MBA正确的观念,确定MBA的意义在于它的高质量的课程,学生希望真正成为高级管理人才还要通过长时间的努力。

      3.参加MBA考试的学员应当全面的了解MBA。MBA作为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高等学位,对于中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接轨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因为参加考试的学员的认识误区,往往达不到效果。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促使学员从根本上转变思想,全面认识MBA,不能仅仅作为一项可以获得高薪的文凭对待,更要明白MBA课程对于自身管理知识的提高与社会发展的意义。

      从中国建立MBA学位至今,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但在录取人数与教学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只是同外国的MBA课程相比仍存在缺陷,并且MBA镀金存在学位误区,只有中国的高校和企业不断地探索、实践,才能改正MBA在中国的认识误区,实现工商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成功。

标签:;  ;  ;  ;  

MBA镀金应认识到学位的误区_mba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