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对策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郑新光

郑新光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200)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对策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4月到2019年5月期间本院168例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对比该组患者在实施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前、后发生不良反应事件、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实施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前,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实施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中药临床用药安全事件中,出现中药临床用药安全事件主要由中药用法、剂量失误等引起,中药原材料炮制不当引起以及中西药联合使用引发药性冲突等。基于此,临床用药中要合理的使用中药,按照标准规定的计量、药材种类等进行抓取与熬制,同时避免与西药出现药效冲突,从而提升中药临床用药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对策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afety and clinical effect of rational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hods: 168 patients receiving TCM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May 2019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compare the adverse reaction events and drug safety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rational use of TCM. Result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after the intervention (P < 0.05). Discussion: in the safety incident of clinical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occurrence of safety incident of clinical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wrong usage and dosa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mproper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aw materials, and the conflict of medicinal properties caused by the combined use of western and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this, the clinical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ould be reasonab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ndard of measurement, the kinds of medicinal materials to grasp and boil, at the same time to avoid conflict with western medicine efficacy, so as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safety.

Key words: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curity; Countermeasure clinical effect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中医学说理论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承载着我古代人民与疾病抗争的理论知识,中医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的诊疗手段,分析人体的病况、脏腑、关节、经脉、组织等的病理变化,同时通过中草药药性的相互搭配、增强、联合等达到对相对应的病症的治疗效果,从而能够使得人体阴阳调和、无病无灾。但是中药中的药性成分、搭配方式、联用方式等均对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1]。本次研究中,分析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从而提出相对应的对策,探究其临床使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8年4月到2019年5月期间本院168例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对比该组患者在实施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前、后发生不良反应事件、以及用药安全性,该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例83:85,年龄区间处于19-65岁,平均年龄处于(42.35±3.25)岁,所有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2018年4月到2018年12月,为实施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前两组患者延续之前常规用药方式,2018年12月到2019年5月,实施中药临床护理用药干预,对该组患者过敏史、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临床治疗等情况进行统计数据收集。

(1)对策

并针对患者的病情、临床症状、体征表现等情况,结合传统中医学理论,通过干预患者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饮食习惯等方式,合理规划用药时间、用药种类以及用药剂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防止中西药联合用药产生的药性冲突。

(2)安全性

同时中药材药房中药材的摆放、药材的保质期等均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降低因药材保质期过期导致的用药不良事件[2-3]。

1.3评判标准

对实施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前后该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以及例数进行统计,处理后的数据用作组间对比,并探究分析其发生原因。

1.4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数据计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表示,检验结果以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施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比率低于实施前,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在中药的临床使用中,所使用的药材均是炮制完成的中药材,所以中药材的炮制是影响中药治疗效果主要因素,同时方剂的种类、药材的剂量等不同也会引起患者服用药物以后资料效果一般的情况发生,且中药中不少药效成分会与西药药效发生冲突,所以平衡中西药的药性、规范治疗方剂、剂量的种类及规格,保证中药材炮制后的药效发挥等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方面有着巨大的促进价值,对本次试验中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通过实施类似的监督、管理措施,保证中药的药效发挥,同时降低服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有效的保证中药治疗的优势[4]。本次研究中实施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比率低于实施前,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中药临床用药方面,还需要加强管理力度与宣传力度,促使医生们在开具方剂、搭配剂量时能够更加的合理与规范,从而有效的保证患者的身体恢复。

参考文献:

[1]耿凤英.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策略[J]. 中国医疗设备, 2017(32):208-209.

[2]琳娜, 韩九连锁.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15):73-73.

[3]于洪波.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应对方法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8):61-62.

[4]薛菲. 分析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5):185-185.

论文作者:郑新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对策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郑新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