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尺度与小尺度中园林景观的文化传承——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下沉花园为例论文_龚武

试析大尺度与小尺度中园林景观的文化传承——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下沉花园为例论文_龚武

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81

导言:中国园林在过去的十年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国各地都在兴建园林,风景园林师的人气急剧提升,风景园林在去年也成为了国家的一级学科。虽然新时代的园林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大力吸取外来养分的同时对传统的借鉴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下面就结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及下沉庭院两种不同尺度下的园林景观作品,分析它们在传统借鉴的相关方面。

一: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大尺度/传统的造园理念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中国成功举办29届奥林匹克盛会的产物,具有十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与国际影响力。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下简称森林公园)在整个奥林匹克公园的北区,占地680公顷,比两个颐和园还要大。南区集中分布了奥林匹克竞技项目的各种场馆与休息设施,以“人文气息”做为其主题。北区则截然不同,以“回归自然”作为了设计的大理念。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作为了设计的立意。整体的园林设计仍然是以传统的挖湖堆山手法形成传统的北山南水,山环水抱的大框架。再以大环路串联全园各个景区。

公园的设计理念与设计立意的诠释尤为精彩,抓住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城市文脉的重点。“回归自然”表达出了人们对自然的无限眷恋,这看似是对现代城市人群心灵的一种慰藉,对现代城市病的一种治疗;其实则是延续在中国几千年造园思想中的一根主线—“道家思想”。道家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人们应该亲近自然,向自然学习。这种思想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的历代文人与学者,“师法自然”,“回归自然”也成了古代造园思想的主流。

谈道家思想,就不能不谈儒家。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皇权至上的理念,维护传统的社会等级和宗教礼法成为了社会的一项道德准则。这些理念和准则深深的影响了古代社会的城市规划思想。北京城这条举世无双的中轴线正是产生于这种规划思想之下。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选址位为北京市朝阳区洼里乡洼里村,城市的中轴线向北延伸将穿过整个地块。因此设计立意为:“通往自然的轴线”,意为将北京城这条最为著名的中轴线完美消融在自然山林——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公园成为了城市中轴线向北生长的一个部分。体现了城市的文脉与公园设计完美的结合。

孔子云:“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以山水喻世人之品德。森林公园山水组合中更是把龙的符号引入了水系的设计之中。龙是中华名族的象征,龙是古代神话传说掌管水利的神明,是吉祥,正气的像征。用龙的形状来形成奥林匹克公园内水系的形状,是最能达到文化认同感的一种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公园建成后同样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比如山水格局下的环形主路距离太长,大部分人往往没有力气走完整个环路。在这个时候我们明明看到出口在远方不远处,可还是要绕过曲曲弯弯的水岸才能到达出口。在中小尺度下,这种处理方式凭添园林趣味。但在森林公园这样的尺度下,不免让人觉得沮丧。同样,次级道路产生了容易使人迷路的问题。在中小尺度下,曲线道路追求的是步移景异,在小的空间中营造丰富的层次。但在森林公园中,相对比较郊野的氛围下,就需要多利用一些标示系统或者是特色地标景观对游人进行引导。

二: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下沉花园/片段/传统的造园理念

奥林匹克公园南部的中心区,有以中国传统文化诠释为主题的7个下沉小花园,其中最大的1号院面积才为1.4万平方米。甲方委托了国内的五家设计机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以传统文化表达为主题的设计营造。

七个花园的主题分别是:御道宫门,古木花厅,礼乐重门,穿越瀛洲(4.5号院同一主题),合院谐趣,水印长天。设计者大多采用了片段式的表达方式进行设计。1号院御道宫门选取了故宫午门前广场空间作为重新创作的空间原型,创造出了一个进入下沉庭院的序幕空间。2号院古木花厅选取了北京三进制四合院的建筑原型,在对传统四合院墙面进行虚化处理后,仅保留承重结构及承重墙体,创造出一个完全适合于在现代公共空间中展示的四合院空间模型。这个空间同时具有内聚与外敞两种性格,并与有浓郁的传统气质。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有多重可能性的户外场所。6号院“合院谐趣—似合院”同样选取四合院作为原型,进行了现代意义上更为纯粹的表达。与二号院“古木花厅”不同,“合院谐趣”完全采用了钢的结构来诠释四合院,使得空间语言更加简洁。(引)方案清除了立面上所有的围合物之后,私密和封闭的空间变成了开敞而公共的场所,让人们在无拘无束自由的行走过程中,既能品味似曾相识的感觉,又能体会到一种重生。围合空间的边界更加虚空,结构的语言更加简练,从而使6号院比2号院显得更富现代性与科技感。

3号院“礼乐重门”利用红色大鼓,编钟,古琴,箫等中国传统乐器加以提炼,形成景观符号,融入下沉广场空间,营造了一个喜庆,极具传统氛围的的文化意境。中国传统上一般在举行祭祖,辞旧迎新等重大历史时刻会击鼓鸣钟,礼乐重门这个主题同时也暗示了中国人民以传统的方式盛大欢迎奥运会在中国的举办的喻意。4,5号院则是“穿越瀛洲”的主题,用石榴等绿色元素暗喻绿色瀛洲,用玻璃的分割创造空间的流动感。被大屯路分割的两个院落之间用转折的红墙与展示书画的隧道相连接,表现出空间转换的戏剧感,表达穿越的理念。

7号院水印长天是下沉系列花园最北段的一个,设计者利用古代皇家建筑“广庭”的概念组合建筑空间,提炼各种文化符号:紫禁城金銮宝殿戗脊的仙人走兽,唐代盛极一时的马球运动,古建筑木雕房梁,皇家建筑的须弥座,传统建筑中木窗格的样式。加以提炼设计,形成一个颇具古代文化深蕴的现代空间。

三:总结与反思

大尺度空间下的园林景观设计,比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这样影响力巨大的建设项目,离不开对传统文化,城市文脉,传统造园手法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借鉴。

而奥林匹克下沉花园系列作为小尺度花园的代表,在文化的表达上做的十分优秀。设计者把一些典型的文化片段,空间片段,传统建筑元素,传统文化元素等等做了创新性的再表达。把一些新材料运用到了对传统形式,意境的营造当中。并把一些传统材料创新性的使用到了现代园林空间当中。

大尺度园林空间在传统的传承上更侧重于思想与理念层面。小尺度的园林景观则更侧重技术与工艺层面寻找突破口,例如:如何对传统的片段再表达或者材料工艺的创新应用。前者相对于设计者来说更为困难,思想与理念上的传承比建造技术上的创新要困难得多。

陈从周先生80年代就曾提出:“中国的新园林必须立足于现实情况,大力汲取外来的先进养分而有意识地促进其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复合、变异,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却也未可回避‘传统’的借鉴功能。”现在公园的建设同样值得我们反思:现代的大型公园建设过程中,传统文化挖掘比较充分,但设计形式大部分上还是传统的山水模式。缺乏对传统创新性的解读与表达。“山水骨架”的园林体系只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承载形式,而不应该是唯一的承载形式。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否可以有创新性的语言形式可以表达?另外,中国的几千年的发展当中创造与总结出了优秀的造园思想,但随着人们社会观与价值观的变化,在继承的基础上,我们是否应该发展创造出新的属于这个时代的造园哲学?

论文作者:龚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  ;  ;  ;  ;  ;  ;  ;  

试析大尺度与小尺度中园林景观的文化传承——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下沉花园为例论文_龚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