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企业理论_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马克思企业理论_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理论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56(2002)01-0031-06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是以资本主义生产为研究对象,并围绕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而展开的。马克思在分析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问题时,对个别资本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在考察个别资本行为的过程中,马克思就企业的性质、企业的产生、企业的规模与限度、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等企业理论的基本问题,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观点,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企业理论。

一、企业的性质

根据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和具体论述,资本主义企业是通过雇用劳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获取利润的等级结构。因此,资本主义企业包含下述质的规定性。

(1)资本主义企业是资本雇用劳动的经济组织。既然是资本雇用劳动,它的成员就不会只有一个。它至少要有两个成员:一个是资本家,老板,管理者或委托人;另一个是工人,雇员,被管理者或代理人。从纯粹理论的角度看,只有一个人的资本主义企业似乎是可能的。他可以身兼两职:既是资本家,老板,管理者或委托人;又是工人,雇员,被管理者或代理人。但是,如果一个人果真身兼两职,那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生产者,他的企业就是一个个体劳动者企业。对个体生产者和他的企业来说,资本家和工人之类的划分是毫无意义的,而对资本主义企业来说,这种划分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此外,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存在一种家庭式企业,如小手工业者的家庭作坊、独立经营的农户等。这种家庭式企业由多个家庭成员组成,因此也是一种经济组织。但在这种经济组织中,同样不存在资本雇用劳动的关系。

(2)资本主义企业是进行协作生产的经济组织。作为许多人有计划、有指挥地一起协同劳动的一种劳动形式,协作在逻辑上和历史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协作可以是简单协作,也可以是以分工和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协作。但是,不管协作的技术基础如何,它都以同一个资本同时雇用较多的工人为前提,后者又以较大量的生产资料积聚在单个资本家手中为物质条件。因此,资本主义企业必然是一个组织,一个由一定数量的工人结合而成的经济组织。在这里,工人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是很重要的。因为仅就生产方式而论,资本主义企业和行会师傅的作坊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只是雇用工人的数量不同。正是雇佣工人人数上的差别,才使资本家和行会师傅区别开来。

(3)资本主义企业表现为一种等级结构。不论从逻辑或历史的角度看,资本主义企业都是通过劳动力的买和卖而建立的。这种“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1](p199)。但是,劳动力买卖双方的这种平等关系只限于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一旦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进入资本主义企业,劳动力买卖双方的角色和地位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原来的货币所有者变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1](p200)因此,资本主义企业表现为一种等级结构。在这种等级结构中,存在着资本对雇佣劳动的统治,存在着资本家对工人的绝对权威:工人的劳动必须为了资本家的目的并且在资本家的指挥和监督下进行,劳动和劳动的产品也必须归资本家所有。

(4)资本主义企业是通过计划配置资源并生产产品的经济组织。配置资源、组织分工是企业和市场所共有的一个基本功能。在这个功能上,企业和市场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正是这个原因使许多人看不清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区别。但企业的功能显然不限于配置资源,企业不同于市场的地方在于它所独有的生产功能。这是因为,尽管资源配置是生产的必要条件,但单纯的资源配置不管如何合理,都是不能生产出产品来的。要生产出产品,除必须以某种方式对资源即生产要素进行适当的配置外,还必须以某种方式对生产要素进行适当的利用。只有对生产要素进行适当的利用,才能将生产要素潜在的生产作用发挥出来,并最终将生产要素的投入转化为产品的产出。这种功能显然是企业所具有而市场所不具有的。而且,既便在配置资源、组织分工的功能上,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企业组织的是个别的分工、企业内部的分工,市场组织的是一般的或特殊的分工、社会内部的分工;企业内部的分工以生产要素积聚在同一个生产单位、归同一个资本家所有为前提,社会内部的分工以生产要素分散在不同的生产单位、归不同的资本家所有为前提;企业内部的分工以企业内部不交换产品为前提,社会内部的分工以企业之间交换产品为前提;企业内部的分工以生产的计划性为特征,社会内部的分工以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为特征;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是事前的、自觉的和有意识的,社会内部各不同企业之间的协调是事后的、自发的和无意识的。其实,企业和市场之间的相互替代和相互补充,必须以它们之间有区别为前提。如果两者完全相同,则企业和市场相互替代也好,相互补充也罢,都会失去意义。

二、企业的产生

不论从逻辑或历史的角度看,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都是和资本的产生联系在一起的。作为能够实现自我增殖的价值,资本最初是以货币的形式出现并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前提的。但单纯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显然还不足以产生资本。因为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仅仅以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存在为条件,只要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就可以产生。从历史上看,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具备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存在的条件,因此,在这些社会都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但这种商品生产是简单商品生产,它以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生产的产品归劳动者个人所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自己需要的商品。这种商品生产不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因此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作为价值的表现形态的货币和商品也不是资本。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货币和商品,正如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一样,开始并不是资本。它们需要转化为资本”[1](p782)。这种转化本身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发生,这些条件归结起来就是两种极不相同的商品所有者必须互相对立和发生接触。一方面是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它们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来增殖自己所占有的价值额;另一方面是自由劳动者,自己劳动力的出卖者,也就是劳动的出卖者。自由劳动者具有双重意义:他们既不象奴隶、农奴那样直接属于生产资料,也不象自耕农那样有生产资料属于他们,相反地,他们脱离生产资料而自由了,同生产资料分离了。正是商品市场的这种两极分化,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

“基本条件”。因此,资本关系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劳动者和劳动条件的所有权相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的分离,客观劳动条件和主观劳动力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事实上的基础或出发点”。

然而,直接劳动者和劳动条件的所有权的分离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自然界并没有一方面造成货币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另一方面又造成只是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这种关系既不是自然史上的关系,也不是一切历史时期所共有的社会关系。它是以往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多次经济变革的产物,是一系列陈旧的社会生产形态灭亡的产物。具体地说,“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1](p783)。从经济史的角度看,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封建社会的后期,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行会制度的束缚被逐渐打破,商品生产者之间开始互相进行竞争。在支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原来独立的小商品生产者逐渐走向两极分化。那些生产条件好、劳动生产率高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而发财致富;而那些生产条件差、劳动生产率低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陷于贫困的境地。一部分较富裕的商品生产者逐渐积聚了大量的货币,上升为雇用工人进行生产的资本家;而大部分商品生产者则逐渐破产,丧失了生产资料,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在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由此产生了资本主义企业。通过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自发形成资本主义关系和资本主义企业的进程是很缓慢的,而用暴力迫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资本原始积累则大大加速了这一进程。这种资本原始积累不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前提,相反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须以它为前提。因此,资本原始积累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史”。从对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条件与过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企业特殊的产生原因和方式,是与其独特的性质——资本雇用劳动密切相关的。

三、企业的规模与限度

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义企业规模的理论,主要包括下述内容。

(1)企业的最小规模。如前所述,资本主义企业是随货币转化为资本而产生的。货币作为商品流通的最后产物,作为价值的一般形态,是资本的最初形式和一般形式。但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货币的货币不仅有质的差别,而且有量的差别,货币只有达到一定的量,才能转化为资本,而这个量又是由资本的性质决定的。劳动力的买和卖,或者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但货币之转化为资本不仅需要劳动力商品这个质的规定性条件,而且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商品这个量的规定性条件。因为只有雇用足够数量的劳动力,从而占有足够数额的剩余价值,货币所有者才能成为脱离体力劳动的剥削者,才能和小业主区分开来而成为真正的资本家。因此,“不是任何一个货币额或价值额都可以转化为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单个货币所有者手中有一定的最低限额的货币。这个最低限额取决于人们对资本家必须获得的剩余价值的最低数额的规定,它在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不同的,而在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生产部门内,也会由于其特殊的技术条件而各不相同。既然资本主义企业是随货币转化为资本而产生的,而货币转化为资本又必须有一个最低的限额,那么,资本主义企业也必须有一个最小规模。

(2)协作、分工和机器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简单协作是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的第一个因素。同独立商品生产者的个体劳动相比,简单协作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作为社会化劳动的一种形式,协作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的生产力,即由结合劳动本身所产生的集体力,这种力量大大超过许多单个人力量的机械总和;许多人在一起劳动,可以共同使用一些厂房、工具、设备、仓库等生产资料,从而节省生产资料方面的开支;多数人一起劳动,可以增加劳动者之间的社会接触,引起竞争心和精神振奋,从而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协作可以在由生产过程决定的紧要关头,不失时机地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及时获得生产的成果;协作可以根据劳动过程本身的性质,在很大的空间同时投入大量劳动,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或在较小的空间同时投入大量的劳动,缩小劳动的空间范围;协作可以抵消单个劳动者在劳动能力上的差别,形成社会平均的劳动力;在特定的生产过程中,许多人在一起协同劳动,可以使劳动对象较快地通过劳动过程的各个阶段,从而提高结合劳动的生产率。因为“简单形态的协作,是同规模较大的生产结合在一起的”[1](p372),因此,简单协作的优越性,也就是大规模生产的优越性。

作为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劳动,分工协作是一种比简单协作更进步、更发展的协作劳动形式。分工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分工使局部劳动独立化为一个人的职能,可使局部劳动的方法日益完善。因为一个人经常重复地做一种有限的动作,并把注意力集中在这种有限的动作上,就能够从经验中学会消耗最少的力量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使劳动的熟练程度大大提高。又因为总是有好几代工人同时在一起生活,在同一些手工工场内共同劳动,因此,这样获得的技术上的诀窍就能巩固、积累并迅速地传下去。一个在生产中依次完成各个局部操作的手工业者,必须时而变更位置,时而调换工具,由一种操作转到另一种操作。这会打断他的劳动过程,在他的工作日中造成某种空隙。一旦手工业者整天不断地从事同一种操作,这种空隙就会缩小或消失,从而减少劳动的非生产性消耗,提高劳动强度。分工还使劳动过程的不同操作彼此分离,使生产工具日益专门化,从而促进劳动工具的改进,并为机器的发明提供技术条件。分工是和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联系在一起的。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不仅使社会总体工人的不同性质的器官多样化和简单化,而且也为这些器官数量的大小,即为从事每种专门职能的工人小组的相对人数或相对量,创立了数学上固定的比例关系。“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在发展社会劳动过程的质的划分的同时,也发展了它的量的规则和比例性。”[1](p384)数量较多的工人受同一资本指挥,既是简单协作的自然起点,也是工场手工业的自然起点。要得到进一步分工的利益,就必须进一步增加工人人数,而且只能按倍数来增加。同时,随着资本的可变部分的增加,资本的不变部分也必须相应地增加。“因此,单个资本家手中的资本最低限额越来越大,或者说,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越来越多地转化为资本,这是由工场手工业的技术性质产生的一个规律。”[1](p398)

机器生产是以机器为基础的协作生产,是协作生产的高级形式。这种协作首先表现为简单协作,即同种并同时共同发挥作用的工具机在空间上的集结,其次表现为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即各不相同而又互为补充的局部工作机在空间上的结合。一个机器体系,无论是以同种工作机的单纯协作为基础,还是以不同种工作机的协作为基础,只要它由一个自动的原动机来推动,它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大自动机。当工作机不需要人的帮助就能完成加工原料所必须的一切运动,而只需要人从旁照料时,自动的机器体系就产生了。而通过传动机由一个中央自动机推动的工作机的有组织的体系,是“机器生产的最发达的形态”。“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陈规。”“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1](p423,424)。在工场手工业中,社会劳动过程的组织纯粹是主观的,是局部工人的结合;在机器体系中,大工业具有完全客观的生产机体,这个机体作为现成的物质生产条件出现在工人面前。在简单协作中,甚至在以分工为基础的专业化的协作中,社会化的工人排挤单个的工人还多少是偶然的现象;而机器生产则只有通过直接社会化的或共同的劳动才能发挥作用。在机器生产的场合,“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现在成了由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了”[1](p423)。与机器相适应的协作生产,具有二重的性质:一方面是劳动过程的客观条件——机器的协作,另一方面是劳动过程的主观条件——劳动者的协作。机器生产中协作过程的二重性质,客观上要求单个资本家手中资本的最低限额越来越大,要求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越来越多地转化为资本。因此,机器生产以企业规模的扩大为前提,要获得机器生产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利益,就必须把企业的规模扩大到技术上必须的最低限度。

(3)企业规模扩大的途径与限度。如前所述,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以大规模的协作生产为前提。“在商品生产中,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因而劳动者或者分散地、独立地生产商品,或者由于缺乏自己经营的资料而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出卖;在这种生产的基础上,上述的前提只有通过单个资本的增长来实现,或者说,随着社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来实现。商品生产的地基只有在资本主义的形式上才能担负起大规模的生产。所以,单个商品生产者手中一定程度的资本积累,是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前提。”[1](p684-685)所以,从简单协作到分工和机器生产的发展过程,就是单个资本不断增大的过程,也就是资本主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而单个资本的增大或企业规模的扩大,又可采取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两种形式。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而增大资本的总额,它是和资本积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是资本积累的结果。但资本积聚不仅要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而且要受个别资本分散性的限制,因此,资本积聚有着很大的局限性,通过资本积聚所实现的个别资本的增大是比较缓慢的。突破这种局限性的个别资本增大形式是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是若干较小的资本合并为一个较大的资本,它又可以采取两种具体方式:一是大资本吞并小资本,二是分散的小资本结合成为一个较大的资本。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两个有力杠杆。竞争的重要手段是降低商品价格,夺取市场。一个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的个别价值越低,越有条件降低价格,在竞争中就越处于有利地位。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又和企业的规模有关。大企业能够广泛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进行专业化分工,实行科学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企业可以依靠它的优越性战胜并吞并小企业,从而加速资本集中的过程。信用在加速资本集中方面的作用是二重的:一方面,它是竞争的有力武器。大企业实力雄厚,在取得信用方面明显优于小企业。这有利于增强大资本的力量,帮助它在竞争中打破中小资本。另一方面,信用也可促进中小资本联合起来,使其组织成为股份公司。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资本积聚对资本集中的促进作用表现在:随着资本积聚的进行,资本集中的两个杠杆也发展起来。资本的积聚使大资本的力量增长得更快,在竞争中就越容易打败中小资本。同时,随着资本积聚的进行,个别资本越大,可用于借贷的资本数量增加,信用也就越发展。这两个杠杆的发展,加强了大资本的力量,促进了资本集中。另一方面,资本集中补充了积聚的作用,使资本家能够迅速扩大生产规模,也就越有利于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超额剩余价值,促进资本积聚。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结果,企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但资本集中不是没有限制的,它有一个明确的限度。首先,在一个生产部门,资本集中有一个确切的界限,“在一个生产部门,如果投入的全部资本已溶合为一个单个资本时,集中便达到了极限。”其次,在一个社会,资本集中也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在一个社会里,只有当社会总资本或者合并在唯一的资本家手中,或者合并在唯一的资本总公司手中的时候,集中才算达到极限。”[1](p688)显然,社会总资本集中到一个资本家或一个总公司手中,是资本集中的最高界限。这个最高界限只是资本集中的理论界限,而不是资本集中的现实界限。由于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表现形式,因而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集中是不可能达到上述最高界限的。

四、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

资本主义企业内部委托权的分配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特定的生产要素分配情况决定的。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在原始社会,生产资料都归原始共同体所有,共同劳动的产品在共同体成员之间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平均分配的事实表明,尽管劳动力是存在于单个共同体成员活的人体之中的,但劳动力的所有权实质上是归原始共同体所有的。因此,在原始社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归同一个所有者——原始共同体所有,不存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之间谁雇用谁的问题。在奴隶社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归同一个所有者——奴隶主所有,因此,在奴隶社会,也不存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之间谁雇用谁的问题。在封建社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分离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归地主所有,劳动力归农民所有。在封建社会,劳动和土地之间的结合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如果农民拥有生产工具,就采取劳动雇用土地的方式;如果地主拥有生产工具,则采取土地雇用劳动的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也是彼此分离的: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工人除了拥有自己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所以,劳动和资本的结合采取资本雇用劳动的形式。尽管从纯理论的角度看,劳动和资本的结合可以采取劳动雇用资本的形式,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企业的社会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因此,至少对资本主义企业来说,劳动雇用资本是根本不可能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把资本雇用劳动看成是资本主义企业委托权分配的本质特征。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征是委托人(资本家)对代理人(工人)的剥削。资本主义企业是通过劳动力商品的买卖而建立的。劳动力商品的买和卖同普通商品的买和卖并没有什么不同。在劳动力商品的交换过程中,买卖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都只是作为自己物品的所有者而出现,交换的过程也是公平的,都是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但劳动力商品和普通商品不同的地方在于,劳动力商品特殊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本身,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来源,它可以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劳动力的买者——资本家在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以后,就取得了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权。资本家在使用劳动力商品时,也就是工人在劳动时,不仅要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要创造出超过劳动力价值以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是对工人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只是资本价值增殖的手段,而工人本身只是替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如果考察资本的再生产,那么问题还不会到此为止。从简单再生产的角度看,不仅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是工人生产的,而且资本家的资本也是工人生产的。不论资本家最初的资本是怎么来的,随着再生产的不断进行,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资本原来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全部资本都会变成剩余价值的累积物。因为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经过若干年后,他消费的剩余价值额就会和他原有的资本额相等。他的资本之所以仍然存在,是因为他无偿占有了数额相等的剩余价值,他原有的全部资本都已经被剩余价值所替换。从扩大再生产的角度看,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劳动力买卖,表面上看是等价交换的商品买卖关系,工人出卖劳动力商品,资本家支付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工资。但这只是个形式。它的内容,则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劳动,去榨取更多的无偿劳动。因为扩大再生产以积累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为前提,扩大再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资本的规模,剥削更多的工人,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雇用更多的工人,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劳动力买和卖,形式上是等价交换的商品买卖关系,实质上则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劳动去榨取更多的无偿劳动。

五、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科学意义

在经济学说史上,马克思是第一个全面、深入地研究资本主义企业问题的经济学家,他的企业理论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对我们研究企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马克思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协作生产的优越性,并指出,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的产生与协作生产的优越性有关,换句话说,企业的存在与团队生产的经济性质有关。这个观点是极富启发性的。西方经济学关于企业产生原因的分析多种多样,但从实质上看,都始终没有超越马克思的这个看法。

第二,根据马克思的分析,企业的规模也与协作生产有关。分工和机器生产本质上都是协作生产,简单协作向分工和机器生产的发展,也就是协作生产的发展。分工和机器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也就是协作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而协作生产必然产生指挥、监督、协调和计划的职能,并程度不同地导致管理职能的专门化。所以,协作生产在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会产生成本。顺着这一思路,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的规模将由协作生产的收益与成本的平衡来决定。

第三,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协作生产以劳动者的集中为前提。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由于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不同,组织协作生产的方式不同,企业内部委托权分配的状况也就不同。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一无所有。工人为了生存,只能受雇于资本家。至于独立的小商品生产者,由于他们在市场竞争中无法与资本家的大规模协作生产企业相抗衡,所以,他们最终避免不了贫困破产的命运,而沦为资本家的雇佣工人。因此,资本主义企业内部委托权的分配表现为资本雇用劳动。这种分析比西方学者从个人风险倾向与主观能力的角度去分析企业内部委托权分配问题的做法要深刻得多。

最后,资本主义企业内部委托代理关系的本质,是资本对雇佣劳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必然结果是贫富两极分化。贫富两极分化一方面把广大工人群众的消费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从而造成社会产品实现的困难,导致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生产力的破坏,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另一方面,贫富两极分化还会激起工人阶级的强烈不满和反抗,从而产生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力量。因此,正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企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关系的分析,使社会主义学说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收稿日期:2001-07-23

标签:;  ;  ;  ;  ;  ;  ;  ;  ;  ;  ;  ;  

马克思企业理论_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