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临床分析论文_田福顺

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临床分析论文_田福顺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医院 158100

【摘 要】目的:确认缺血性脑中风在中医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80例,然后按照人数对等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人。在对照组的治疗中我们采取的是旧有的常规治疗方式,例如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这三项指标;而在治疗组则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的方式,然后对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之后进行的统计中,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看出来,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效果,并且差异较为明显;在治疗前的统计中,两组患者在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指标差别较小,在统计学中可以忽略不计,在治疗后两组患者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其中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两组的治疗中,都不存在不良反应状况,可以忽略不计。结论:相比旧有的西医治疗方式,中医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同样存在着较高的安全性,所以值得推广。

【关键词】缺血性脑中风;中医综合治疗;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7)04-168-01

脑血管疾病多种多样,其中缺血性脑中风去其中比较常见并且对人类威胁较大的一种。在脑中风发病中,85%是由于缺血引起的,具体说来,由于脑血栓导致了脑梗塞,并且脑动脉受到了阻碍,进而导致了患者出现了很多脑神经方面的症状,最常见的是意识障碍和偏瘫,也有少部分可能会出现四肢麻木等。脑中风病症发病十分迅速,在严重的时候可以给患者的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在我们过去的中医理论中,一般认为血滞气虚,血液中的淤积导致了脑络回流不畅,最终导致了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生,缺血性脑中风的外在表现在中医理论看来就是气血运行不流畅、神经系统和静脉失去给养。本次通过中医综合治疗的方式来对脑中风进行治疗,进而观察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出现中风征兆后立即到院就诊,并经CT、MRI及体征检查确诊为脑血栓及脑栓塞。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5.1±7.4)岁;脑血栓37例,脑栓塞27例,腔隙性缺血性脑中风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与排除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年修订的“缺血性脑中风”诊断标准。排除脑出血、严重昏迷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严重肝肾疾病及药物过敏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患者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药物,静脉滴注500mL9%NS+200U注射用纤溶酶,20mL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250mL5%GS,1次/天,连续治疗15天;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1次/天,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次,1次/天。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具体方法:急性期(发病1个月内)给予250mL0.9%NS+300mg注射用血栓通,250mL0.9%NS+80mg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天;口服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药用生黄芪12g,当归尾6g,赤芍5g,川芎、地龙、桃仁、红花各3g,肝肾阴虚者加用天麻、白芍,肝阳偏亢者加牛膝、菊花及龟板,风痰明显者加胆南星、瓜蒌仁、天竺黄,1剂/天,以水煎服,分3次服用;恢复期(发病1~6个月),在口服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推拿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刺时患者取平卧位,取患侧听会、地仓、合谷、迎香、水沟、肩俞、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太冲血穴,行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推拿时患者取仰卧位,头部稍抬高,先按患者肩颈部及头部,再按腰背部,最后为上下肢及胸腹部,力度先轻后重,1次/天,1h/次;康复期(6个月以后)针对性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30天为1个疗程。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脑中风在发病原因上可以大致分为两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缺血性脑中风,另一种则是出血性脑中风。其中比较常见的缺血性脑中风一般是指脑血管因为血栓等原因导致血管阻塞,进而出现了脑血流阻断的情况,脑组织一旦发生缺血,就会导致缺血缺氧的状况,很容易导致脑组织功能障碍的,一旦患者脑内的供血状况发生了严重改变,就会对脑细胞造成一系列严重的不可逆损伤,这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严重的时候甚至导致死亡。

在旧有的西医治疗方式上,一定程度上能够让症状得到改善,但是脑损伤得不到根本的逆转,更无法做到对下次病发的预防。近年来中医理论不断得到完善,中医在针对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上也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根据研究的成果来看,我们一般认为缺血性脑中风在中医中属于中风一类的病症,其根本的原因在于饮食不规律、操劳过度并且没有得到较好的休息等,进而导致了气血不畅,神经系统失调,在临床治疗上应该注意对神经方面的养护和活血溶栓。

在本次治疗中,我们首先研究患者的发病症状来确定发病的阶段,根据不同的阶段来采取不同的临床方案进行诊疗。在发病一个月内,我们一般认为是急性发作时期,在针对急性发作时期的治疗中,我们给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这一药方。补阳还五汤在我国古代是一种重要方剂,一般被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在具体药理上,黄芪可以起到祛瘀通络的作用,地龙和当归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也能化瘀通络,以黄芪当归和地龙为基础,同时采用赤芍、红花川穹和桃仁,就能够共同发挥补气活血的作用。发病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我们称为恢复期,对于恢复期患者的治疗,我们一面采用常规的口服中药治疗,然后采用推拿的方式,这样就能够给患者减轻脑血管痉挛的症状,既降患者低颅内的血压;发病时间达到6个月以上我们称其为恢复期,在恢复期可以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锻炼指导,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较大可以认为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同时两组都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缺血性脑中风的中医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应用上还有待于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小俊.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5(03)

[2]刘志刚,宁冬梅.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与生活质量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03)

[3]刘泰,黄丽燕.针刺早期介入对缺血性脑中风预后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3(11)

论文作者:田福顺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4

标签:;  ;  ;  ;  ;  ;  ;  ;  

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临床分析论文_田福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