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是保证电网正常运行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电网安全性的主要手段。电网运行期间,以高压输电线路为载体,积极进行电网分配电能以及电力输送。高压输电线路的检修较为复杂,很多检修数据,不能通过观测获得,尤其是对高压输电线路状态的检修,甚至一些检修需要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根据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研究,记录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数据,保证施工技术顺利应用的同时,确保检修数据真实准确。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检修方法
1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1.1.1掏挖施工
掏挖施工适用的地基普遍为硬塑粘性土地基,少数情况下也可以用于基坑的基础动工,而且,掏挖施工的工种并不单一,施工前应随掏挖地面深度不同而采用符合实际的施工工种。掏挖施工有一个特点是施工后地基的截面为圆形,使得基础的坚固性在承受外力时能发挥巨大作用。由于我国所有需要高压输送线路的地点的施工条件不相一致,导致了各个高压线路不同的施工情况,而可以节约成本的掏挖施工应用也体现了它的另一好处。
1.1.2斜插板式施工
此施工类型采用以底部支撑柱和斜插于混凝土中的塔腿为线路承重基础,凝固于混凝土中的塔腿部分承受了大部分的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平力的影响,使得基础稳固性提高。实际上,混凝土内所埋藏的各部件受力均处于较平衡的状态,这样一来就减少了横向作用力引起的效果偏差。此外,此施工类型也可以在保持受力平衡的基础上减少钢筋用量,大约减少材料用量的1/4。
1.1.3阶梯型施工
阶梯型施工类型的沿用时间最为久远,这得益于它的适用性强。其突出特点为挖土范围较大,步骤为挖掏、模板浇筑,回填。由于此类型深度足够,使用了大量的混凝土,基础底板抗压性很高,因此不需要钢筋。但如果施工区域的土质较疏松,这种施工类型就很难适用。
1.1.4浇注桩施工
这种施工类型比较特殊,通常用于流塑地区或线路承重较大的直线塔等。高压输电线路于工作过程中发生抖动,产生拉力和压力,而这种类型将摩擦力作为其负担方式。虽然灌注桩施工容易实现,也相对安全,但是其所需成本也比较高。
1.2杆塔工程
我国目前对于超高压线路铁塔组立的经验已经掌握的很丰富,它的施工方法多种多样,比如说外抱杆分解组塔就是其中的一种。杆塔强度到底如何,并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决定的,不同的结构以及不同的材料决定了强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在正常输送电力的过程中,杆塔要承受拉力、压力以及各种横向力和纵向力,为了使输电线路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就必须满足刚度要求。
我国目前所采用的高压输电线路杆塔,主要有分解组力和整体组力,这是针对于110kV的高压输电线路。由钢筋混凝土组成的杆塔最大的特点就是焊接的地方比较多,单个构件质量比较大,稳定性也不是很好。因此通常来说,这种类型的杆塔是先在地面组装好之后才拉起来的。高压输电线路中关于构建截面的选择也是有一定的技术的,一般情况下选用的是环形截面。这种类型的构件也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就是比较普通的,而另一种就是构件本身含有预应力。含有预应力的构件,在浇筑之前必须先将钢筋进行张拉,等到混凝土冷却凝固以后再将张力撤除。弹簧拉长之后也要回缩,因为弹簧收到了张力,相应的撤除之后钢筋就会回缩,但是混凝土会阻止它回缩,因而混凝土就会受到预压应力。预压应力的好处就是能够防止杆塔在平时风吹日晒过程中防止出现裂缝,因为杆塔如果出现了裂缝,就可能发生氧化现象导致该处强度降低,影响电杆的寿命。
1.3架线工程
高压输电线路的架线工作也是一项难度比较大的工程,在输电线路架线之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输电线路架线的时候,如何控制线路的张紧力,使它保持在一个适当的值是很难把握的。高压输电线路有不同的展放方式,比如说拖地展放以及张力展放。张力放线,就是让输电线路保持一定的张紧力,而拖地展放就是线盘不需要制动,让施工人员将线拖着前进,很明显这种方式虽然不需要专业的设备,但是很有可能对输电线路造成磨损,而且放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手,也无法保证放线的质量。相比较来看,虽然前者需要比较笨重的设备,但是它解决了拖地放线的一些缺点,而还是有很大的优势。
根据之前的描述,知道张力放线就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设备,让导线处在一定张力的状态。这种奉献方法能够保证一定的放线质量,而且效率高,但是它的缺点就是所使用的设备比较笨重,成本比较高。另一个优点就是这种放线方法根本不需要输电线路落地,因此就不可能发生输电线路磨损这种现象,施工质量得到了保证。而另一种方法拖地放线,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手里拉着输电线路,在地上摩擦而前进,这种方法难免就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输电线路不能够保证放线质量。施工人员必须仔细检查输电线路本身是否具有质量问题,输电线路不能出现破损以及断裂等情况。如果要进行拖地放线,拉线与地面的夹角不应该超过45°。
2高压输电线路检修方法
2.1档案分析检修法
档案分析检修法的应用,主要基于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状态加以检修,尤其是高压输电线路的检测设备,必须满足红外线检修要求,并且能够检修不同阶段的高压输电线路运行变化。详细记录检修期间温度变化、温差变化以及热图谱变化信息,对记录信息进行仔细统计与分析,并且对比变化情况,以此获得相应的分析结果。寻找信息变化中的速率规律,总结科学的变化趋势,进而诊断高压输电线路相关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准确判断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状态。
2.2同类比较方法
同类比较法的应用,也是高压输电线路检修的重要方法。尤其是高压输电线路中的回路中型号设备,根据温度、环境、工程情况等进行同设备对比。同类比较法在具体应用期间,必须注意一旦出现时间段相同背景下,三相设备运行不当,导致设备出现热故障现象。热故障现象的出现原因众多,比如因为电压引发的设备运行出现问题,热备发热。同时电流运行同样会引发设备发热。对于这种情况的检修,以同类比较的方法,对发热情况进行详细比较,以此来发现设备之间的温差变化,并且确定允许温差变化值,提高检修的准确性。
2.3表面温度判断检修法
表面温度判断检修法都是以国家具体规定为基础,检测并且记录设备表面温度值变化,进而准确判断设备温度是否存在超标情况,以此深入分析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表面温度判断检修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优势。高压输电线路检修,当前对于线路检修方法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检修方法。表面温度判断检修法应用,准确判断设备运行情况,设备运行异常情况出现的原因等,着重对设备外部发热或者运行故障进行处理。当然表面温度判断检修法应用期间同样存在一些缺陷,如果高压输电线路的负荷相对不高,虽然存在故障但是却没有明显的发热位置,选择表面温度判断检修法,则出现误判的几率较大。
结论
我国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包括电力系统也在不断地完善升级之中。输电线路的检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线路检修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在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土壤土质条件,因地制宜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以及工艺,确保高压输电线路有一个高质量和稳定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周亦君.浅谈电力系统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J].信息系统工程,2018(05):19-21.
[2]秦志华,赵辉.简述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8(18):36-40.
[3]韦璋剑.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技术难点与应对措施探讨[J].通信世界.2016(24):22-25.
[4]梁乔云.110~500kV高压输电线路运行及维护[J].建材与装饰,2016(44):5-8.
论文作者:崔冰嫱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线路论文; 高压论文; 杆塔论文; 设备论文; 方法论文; 类型论文; 混凝土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