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德康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降钙素原的改变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者处于急性加重期,定义其为观察组,40例患者处于稳定期,定义其为对照组。就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比较。并在观察组中就不同肺功能分级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肺功能分级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具有可比性(P<0.05),且随着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分级的增高,降钙素原水平有升高的趋势。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降钙素原的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患者的肺功能程度。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降钙素原;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072-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科的常见疾病,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与气道和肺组织对有害气体或者颗粒的异常慢性炎症反应相关[1]。慢阻肺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而且由于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性下降,其生活质量及劳动能力收到严重影响[2]。降钙素原(PCT)是一种蛋白质,可以反应出全身炎症反应的程度。当发生细菌、寄生虫、真菌感染或者脓毒症时,患者血浆中PCT水平会升高。而本研究开展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PCT水平的改变及其对肺功能的反映。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者处于急性加重期,定义其为观察组,40例患者处于稳定期,定义其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为42~78岁,平均年龄为(59.22±6.35)岁;肺功能分级为GOLD1级者8例,2级10例,3级14例,4级8例;病程为6个月~13年,平均病程为(6.32±3.82)年。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为40~75岁,平均年龄为(58.52±6.93)岁;肺功能分级为GOLD1级者6例,2级13例,3级14例,4级7例;病程为5个月~11年,平均病程为(5.96±3.54)年。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且排除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特发性肺纤维化及肺癌等引起慢性咳嗽、咳痰的疾病,排除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引起劳力性气促的疾病。
1.3 检测方法
于清晨采集患者静脉血,采用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对采集到的患者血浆进行检测。PCT值在1.5ng/mL以下时认为是正常值,大于2.5ng/mL时认为是阳性。
1.4 监测指标
观察并且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系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于计量资料采用(x-±s)的方式来表示,两组独立样本的比较根据资料选择t检验或者校正的t检验等。多组定量资料的比较则采用方差分析或者Kruska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n(%)]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PCT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的血清PCT水平为(3.56±1.12)ng/mL,对照组的血清PCT为(0.55±0.14)ng/mL,观察组血清PCT水平较高,且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29例(72.50%)患者PCT检测结果为阳性,对照组中12例(30.00%)患者PCT为阳性,两组患者阳性率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分析见表1。
3.讨论
细菌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原因之一,确定是否有细菌感染对于该病的治疗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常规的检查无法明确判断是否有细菌感染[3]。PCT则可以在不明原因的炎症疾病中,表明细菌感染的可能,进而指导抗生素药物的合理有效应用,因此具有其他指标所不具备的优点[4]。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肺功能分级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具有可比性(P<0.05)。这可能与PCT反应炎症活动有关,PCT可以在感染严重时浓度升高明显,而在感染比较轻时或者脓毒症不太严重时升高并不显著。在本研究中,PCT在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含量较稳定期患者高,而且随着肺功能分级的增高而升高都说明了它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炎症及感染的程度。PCT还可以用来进行感染病原体的鉴别,从而指导临床用药,缩短住院时间并且减少再次感染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血清PCT水平会明显升高,而且肺功能越差的患者PCT水平越高,可以认为PCT水平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肺功能的程度。
【参考文献】
[1]朱国民.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2014,29(12):1246-1247.
[2]简榕,李悦山,吴思仿等.根据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药物管理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6,37(5):717-720.
[3]王永,傅士靖,陈如健等.降钙素原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16,31(2):91-94.
[4]刘盛盛,张妍蓓.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生素使用的指导价值[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5,40(6):459-463.
论文作者:刘蜀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患者论文; 水平论文; 疾病论文; 功能论文; 阻塞性肺论文; 血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