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和传统开腹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观察论文_邓振华

(湖北省石首市团山寺镇中心卫生院;湖北荆州434415)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和传统开腹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11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验组83例与实行传统开腹术治疗对照组27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实行传统开腹术治疗对照组,实验组手术时间及肠蠕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开腹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在消化科为常见疾病,发病原因和细菌侵入胆囊及造成堵塞密切相关[1]。由于结石性胆囊炎中结石嵌顿及炎性水肿,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增大,而另一方面传统开腹术创面大及出血量多,增加手术患者疼痛程度[2]。为明确腹腔镜胆囊切除和传统开腹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因此,本研究对本院选取11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11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83例,男女比例68:15,年龄31-73岁,平均(52.0±1.20)岁,体重指数19-29kg/m2,平均(24.0±0.2)kg/m2。对照组27例,男女比例15:12,年龄28-75岁,平均(51.5±1.23)岁,体重指数18-27kg/m2,平均(22.5±0.5)kg/m2。27例开腹胆囊切除病例中,右上腹部持续疼痛时间均超过一星期,B超示胆囊明显肿大,胆囊壁增厚,部分病例示胆囊颈部结石嵌顿。两组在基本资料中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实验组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1.2.1全身麻醉与气管插管及CO2建立后,压力控制在15mmHg。将腹壁穿刺三孔以探查腹内情况,粘连性胆囊对进行钝性分离,使囊体充分暴露,为减轻囊内压力因根据胆汁情况在予以抽除。

1.2.2剥离后,若能见胆囊三角后壁与纹氏孔,表明剥离良好。

1.2.3根据常规治疗应冲洗腹腔后并置入引流管。正常情况下待3-5d即可拔除。

对照组实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先对患者予以全身麻醉后在右肋胆囊大范围内进行消毒,然后做15cm切口进入腹部,如有胆囊粘连应小心分离,如有胆囊内有炎性积水严重,应进行引流吸出并置入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两组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包括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与肠蠕动时间。术后并发症有低蛋白血质及术后感染、出血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研究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研究处理, 患者采用t计量检验,用( ±s)进行组间对比。百分比(%)表计数资料, 组间进行对比,P<0.05有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观察指标对比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手术时间及肠蠕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一: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两组并发症对比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情况低蛋白血症仅1例,总并发症率为1.2%。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低蛋白血症3例,术后感染、出血各5例,共13例,总并发症率48.1%。实验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特点:病程短、起病急与发展快[3]。临床有资料显示,其发病因素较多,有饮食习惯不良与胆管梗阻、结石嵌顿胆囊等因素,患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右上腹部疼痛、发热等,病理因素为胆壁血液循环障碍,引起患者水肿、胆囊充血等临床体征[4]。腹腔镜起初发展中禁止行胆囊切除,但由于微创技术治疗水平提高和对临床积累的经验进行优化整顿,不断提高治疗成功率[5]。急性结石性胆囊切除术中应用腹腔镜已非常广泛,特别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早期,组织与胆囊为粘连时,Calot三角易分离,从而增加效率。故本研究对本院收治11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探究。

本文结果显示: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实验组出血量(50.01±2.50)mL少于实行传统开腹术治疗的对照组(115.0±3.6)mL,实验组手术时间(28.00±4.6)h及肠蠕动时间(15.5±2.3)h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60.0±2.0)h及肠蠕动时间,差异显著,表明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缩短术中手术时间和肠蠕动时间。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与传统开腹术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因术中出血量少及手术时间短、创伤范围小及对腹部器官组织损伤小,有利于胃肠道及肠蠕动恢复及加快肛门排气时间,故能避免器官组织发生粘连,减少患者腹部胀痛。

同时本文结果显示: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实验组术后总并发症率1.2%显著低于实行传统开腹术治疗的对照组总并发症率48.1%。表明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有效减少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与出血和感染。分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将腹壁穿刺三孔探查腹内具体情况,进行切除以及分离,减少周围其它组织的损伤。另一方面对于开腹式术手术范围大,让感染比例增加,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操作范围小及视野清晰等特点,形成最小范围的感染机会。受外部条件与例数时间等限制,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疼痛度,有待临床进一步分析及补充。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缩短术中手术时间和肠蠕动时间,且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伤口愈合。

【参考文献】

[1]光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0):1545-1546.

[2]刘大龙,曹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8):23-24.

[3]张大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6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40-42.

[4]何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379-380.

[5]李卫生,李文峰,董建峰.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术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2):84-85.

论文作者:邓振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胆囊切除和传统开腹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观察论文_邓振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