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特点与我国未来各阶段支柱产业的选择_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特点与我国未来各阶段支柱产业的选择_经济论文

我国未来各阶段经济发展特征与支柱产业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支柱产业论文,经济发展论文,特征论文,阶段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报告在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进行简要总结,对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未来55年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分析与预测,研究了支撑未来国民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及其变化,并针对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加快支柱产业发展等问题,提出了我们的对策建议。

一、新中国经济建设成绩辉煌,基本矛盾开始转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1978年末开始,我国在社会主义框架之内进行了大规模的以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为目标的变革,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经过18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见雏形,资源配置机制和物质利益分配格局已经并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经济发展正在由计划与生产导向向着市场导向转变。

18年的加速发展使国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规模迅速扩大,GDP年均增长达到 9.9%,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科学技术水平不断上升,到1995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设备中,80年代以后出厂的已经占90%。大中型企业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26%,10年内比例翻了一番。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一些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已经大大缩小;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出口增长12倍,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5%,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和原材料在进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表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从国内市场供求关系来看,产业结构严重脱离需求结构的畸形状态有了很大改变,多数产品数量短缺现象基本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有所缓和,结构性的通货膨胀得到缓解。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加强。这些情况表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之间的数量上的矛盾已经大大缓解。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人均生产总值和收入仍然很低,今后55年内,国民经济量的大规模扩张仍是绝对必要的。但是,由于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经十分严重,经济发展面临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在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未来经济发展必须把提高质量与效益放在首位,走在提高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规模扩大的道路。

二、经济现状以“二元”结构为特征

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这些挑战集中表现为多侧面的二元现象明显:

(1)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开始运行, 但旧体制仍然在许多领域起作用,新旧体制双轨运行并存,并轨缓慢,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面临巨大困难。

(2)经济高速增长与低效率、低质量并存。 经济仍然以粗放型增长为主,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规模经济效益差。

(3)在国内市场容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 相当部分的国产商品生产数量过剩与产品合格率低下、质量不高、国际竞争力不足、高档名牌和技术含量高的商品大量进口并存,国产名牌不断消失,一些民族工业被外资打压兼并,处于危机之中。

(4)出口高速增长与传统的低附加价值产品占主导地位并存, 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不高,国内市场占有率日益下降。

(5)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人民生活奔向富裕与内地许多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增长乏力甚至困难很多并存,两者差距日益拉大。

(6)经济高速增长、就业人数上升与失业率上升并存, 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有增加趋势。

(7)少数富人暴富与相当部分的城乡贫困人口并存, 两者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8)产品积压、 产销率不高与相当一部分人民群众(尤其是多数农村居民)的有效购买力不足并存。

(9)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能源和水资源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并存。

这些问题都是短期内难以克服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精心的操作才能逐步解决。这表明,我国的未来发展前景是美好的,但面临的困难也是很大的。

三、与发达国家差距突显在技术层面

根据对未来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粗略分析,综合国内外技术专家的预测,21世纪的科学技术进步将会继续加快,60年代以后发生的电子信息技术革命仍然没有完成。未来技术进步的大趋势可能是光电信息技术继续快速发展,并与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其他高新技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不断形成新的组合技术,光电子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三大技术革命将导致全面的产业革命。其特征是产业的知识密集度日益提高,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传统产业不断改组改造,生产日益集约化,高新技术化,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生产率不断上升。21世纪内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突出特点将是商业化周期继续缩短,技术水平上的差距很快转变为商业竞争力的差距。因此,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反映在经济上,其差距将被放大。

四、世界新经济技术格局创造了机遇,也形成了挑战

未来50年,世界经济将在调整中形成新的格局。这种格局的基本特征是:(1)尽管区域贸易保护主义会更加明显, 但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会日益提高,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将超过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因此,以科学技术水平为基本支撑的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将会决定其在未来世界政治与经济中的地位。(2 )高新技术与知识成为产业发展的支柱,教育水平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21世纪的产业将越来越信息化和知识化,教育和科学技术先进与落后的国家之间经济差距将进一步扩大。(3)生态环境压力进一步上升, 全世界将共同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一方面,发达国家的高消费难以回落,人均能源消耗会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将会消耗更多的能源。世界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压力会日益上升。这将促使世界共同联合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然而,发达国家不会主动让出环境空间以缓解发展中国家对环境污染的增长,发展中国家也不可能甘心为保护人类共同的环境而继续忍受低水平的生活。根本的出路在于,世界各国联合起来,依靠加速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对环境的破坏程度。(4 )如果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及地区能够保持近30年来的发展态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世界经济的中心将进一步转移到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东亚和东南亚将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

五、迎接挑战,关键是“科教兴国”

世界经济技术格局的变化和我国当前经济技术现状表明,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跨世纪的新时期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将开始从生产力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数量上的矛盾,向着生产力水平与人民群众不断扩大的数量需求和日益提高的质量需求、低生产力与快速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之间的矛盾转化。面对社会对高质量的需求不断扩大,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适度快速增长,合理配置资源,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有效购买力,实现社会公平,成为未来继续改革开放和改善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

解决新时期的新矛盾,核心是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决执行好“科技兴国”战略。不尽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无法保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就不能快速发展并产业化。没有科技的快速发展,就没有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就没有可靠的硬手段,就无法提高国际竞争力;没有教育的快速发展,就没有管理和人力资源素质的快速提高,不仅科学技术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人们的观念也难以快速更新,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如果我们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知识化产业方面不能实现飞跃,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会拉大。但如果我们抓住了科技革命将引起全面产业革命的这个机遇, 我们将有可能在未来55年内填平我们与发达国家间在经济与技术两方面的沟壑,到2050年赶上它们。因此,科教兴国能否成功,将决定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命运。

六、中国经济已经“起飞”,维持长期增长需要十个“并举”

我们发现,由于我国正在将发达国家用了200 年分阶段实现的工业化过程,压缩在几十年内与信息化同步推进,以及我国国情的许多特点,在用不同指标对我国经济当前所处阶段进行国际比较时,得到的结论差距悬殊。

如果按就业结构和三次产业产出结构来判断, 我国仅相当于美国1870年、法国1856年、加拿大1871年和日本1920年的水平;折合1994年美元人均GDP约相当于1800~2500美元。若用1995 年美元评价各国三次产业结构相似性来判断,我国人均GDP水平约相当于2000~4000美元, 若按有代表性的不同专家计算的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的中间值计算(1美元等于2.5元人民币),约为2200美元,而按现行汇率计算则只有650美元。

而用人均预期寿命、人均蛋白质和热量摄入量等生活质量指标判断,我国接近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从综合科学技术水平来判断,我国基本达到了发达国家70年代的水平。如钢铁产业、石油化工产业的总体生产技术达到发达国家70 年代中期水平,电子通讯技术和材料接近国外80年代水平,程控交换机等单项技术已接近90年代水平。信息技术方面许多单项技术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差距主要表现为,我国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率和网络化程度很低,缺乏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环境。即使如此,我国信息化水平也已经大体上达到了美国70年代初期的水平。

上述不同结果,反映了我国国情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别,用单一指标不可能准确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特征。综合国内需求结构、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对外贸易结构、总体科学技术水平、生活质量和人均GDP水平等多方面指标,我们认为, 我国国民经济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即:迄今为止的18年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实现了起飞,在二元结构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已经进入了全面工业化和快速信息化阶段,开始了自我持续快速增长的新时期。也就是说改革开放正在使我国融入世界高速发展的新技术革命浪潮中,二元结构和与发达国家间存在的技术、产业差距,使我国在未来几十年中,不存在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新旧技术和新旧产业交替的停滞等待(经济萧条)阶段。因此,我们认为,在今后几十年里,我国经济发展应当采取十个并举的方针,即:

在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上,加速政府职能转换、缩小干预范围与强化政府和法律权威、提高管理效率并举;

在经济发展模式上,产业规模量的扩张与依靠技术进步实现质的飞跃并举;

在技术发展模式上,引进与自主研究开发并举;

在社会发展模式上,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

在产业发展模式上,基础产业与加工产业并举、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举;

在城乡发展模式上,城市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并举;

在市场开发模式上,加快进入国际市场与促进国内市场高速成长并举;

在社会利益分配模式上,效率与公平并举;

在区域发展模式上,继续发挥东部沿海地区优势与加强对中西部的扶持并举。

实施这种综合协调的发展战略和方针,将使得我国经济新旧产业部门交替上升,互相提供需求;地区发展与城乡发展相互促进,市场稳步扩大;新技术在产业中迅速扩散,国际竞争能力日益提高;使我国经济具备自动增长、进入可以持续快速增长轨道的能力和机制。

七、“第三步战略目标”可望提前20年于2030 年实现, 2050年中国成为世界发达国家

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未来55年将是我国全面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综合国力跃居世界之首,居民生活达到富裕,国民经济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的重要时期。在未来国际环境和国内社会、政治能够保持稳定,在目前能预料到的科学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从1996~2050年,我国国民经济(GDP)平均年增长率将会达到 6.1%。 其中,1996~2000年为9.4%,2001~2010年为8.1%,2011~2030 年为6%,2031~2050年为4~5%。

到2000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约7000元(以1995年不变价计算,下同),GDP总量达到91000亿元。东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和西部城镇与部分农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其中一部分城镇和小部分农村实现富裕。

到2010年,人均GDP将达到1.4万元,GDP总量达到约20万亿元。 我国将全面实现小康生活水平,大中城市、部分小城镇完成工业化,生活基本实现富裕。部分农村实现生产工业化,生活现代化。

到2030年,GDP总量达到62万亿元,人均约4万元,工业化全面完成,基本实现信息化,科学技术全面接近当时国际较先进水平,部分领域世界领先,经济技术总体实力跃居世界前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平均生活水平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部分地区和大中城市的生活水平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到2050年,按1995年不变价计算,GDP总量可能达到153万亿元左右,人均达到10万元左右。到那时,我国经济社会将全面实现信息化,科学技术水平基本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若干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达到当时一般发达国家的水平,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按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的经验,随着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差距的缩小和生产率的提高,人民币将会升值。但由于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趋势远高于美国,通货膨胀趋势也将高于美国,实际汇率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实际购买力将不断提高。日本、新加坡和韩国70年代以来,本国(地区)货币对美元实际购买力平均增加到原来的约2.3倍。如果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购买力到2050 年也提高到原来的2.3倍,结合对我国和美国未来通货膨胀的估计,到2050年, 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约为7.5∶1。假设人民币升值是线性的,即:到2000年为8∶1,2010年为7.9∶1,2030年为7.7∶1,以当时现价计算,2000、2010、2030和2050年我国当时的人均GDP分别约为1180、 5100、28400和138000美元,美国则可能分别为32900、49300 、 108200 和236100美元。到2050年,我国GDP总量为美国的2倍,但我国人口是美国的3.4倍,因此,人均GDP为美国的58%。按照我们估计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可能的变化趋势,即使我国经济在未来55年保持年均超过6 %的速度增长,我国在总量上尚需30多年,即要到2025~2030年才能赶上美国。

八、未来中国经济将发生十四大转变

未来50多年内,我国经济将发生重大实质性变化,总体上的主要发展趋势是:

(1)迫于资源、环境和国际竞争的三重压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将从生产力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数量上的矛盾为主,向着质量上的矛盾为主转化。量的快速扩张绝对需要,但必将受到提高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制约,没有质的飞跃,单纯量的扩张将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强烈约束。因此,未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加速科学技术进步,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加速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如何提高人民群众的有效购买力,拓展商品市场;如何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调整社会利益分配机制,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

(2)经济增长将继续在高速增长区运行并呈平稳减速趋势。 经济发展将在20~30年内全面转到集约型轨道上来,标志着“两个转型”基本实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从1978~1995年的32%,逐步提高到2030年的50%和2050年的60%,经济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3)产业结构将发生本质性变化。按1995 年价格计算(下同)的三次产业结构到2000和2010年将变为17∶52∶31和14∶51∶35;2030年为9∶48∶43;2050年为6∶42∶52。

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继续上升,到2010年前后将达到最高峰,这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所决定的。虽然当代技术进步已经将发达国家带入了信息化社会,我国可以分享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的成果,使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加快工业化进程,在某些领域实现跳跃性技术进步,大大减轻经济增长对传统工业的依赖程度。但是,信息社会是建立在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基础结构发达完善的基础上的。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底子薄,人民群众期望的高质量的生活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社会基础设施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表明工业化程度的人均钢铁年消耗量,到1996年我国尚只有80公斤,仅为美国和日本高峰时期的8%,人均和单位面积国土的钢铁、 水泥等的蓄积量更不足他们的2%,地面建筑物的质量差距十分悬殊。 信息化只能加快工业化进程,但不能代替工业化过程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对物质产品的巨大需求。后发国家的工业化可以与信息化同步进行,但决不可能跳跃工业化直接进入信息化。

(4)国民经济现代信息化将超前发展。 虽然目前我国的现代信息化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约20年,但得益于后发优势和全球性的信息技术革命,我国的信息化将与工业化同步推进,并在55年内越过20年的差距,赶上发达国家。我们预测,到2030年前后,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水平、产业规模,以及国民经济信息化程度将会接近发达国家,2050年将会赶上美国。

(5)多层次的消费需求结构带动多层次的产业结构递进升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 居民收入水平的层次性逐步明显, 80年代居民消费在同一层次家用电器的狭窄领域内“拥挤”,引起社会消费蜂拥式的同步振荡,从而导致某些产业爆炸式增长,尔后又产生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现象将基本不会再发生了。

(6)多层次的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加速高级化。未来50多年,我国将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诸多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引进技术和自主研究与开发相结合,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有可能实现跳跃式升级,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将会在下个世纪初加快速度。

(7)传统重工业规模将在2030年内达到高峰, 生产由大企业主宰。新兴产业将逐步取代传统产业的支柱地位。到1996年,我国已经成为钢铁、水泥、煤炭等传统重工业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产量分别约占世界总产量14%、33%和28%。到2030年前后,由于人口逐步趋于零增长,工业化过程基本全面完成,经济发展对传统重工业产品的需求将停止增长,并转为下降。到那时,由于企业技术进步和市场的作用,包括钢铁、水泥、煤炭、石油化工等在内的每个传统重工业产业内部,规模经济效益低下的小企业将被淘汰,生产将由若干个大型企业集团主宰,规模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与传统重工业发展趋势不同,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将会持续快速增长,并逐步取代传统工业的主导地位,成为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支柱产业群。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如数控机床制造业、电子计算机产业、先进通讯设备制造业、各种电子设备制造业、各种大型成套设备制造业、汽车与航空等交通设备制造业等,将逐步成为制造产业的主导。

(8)新增就业对知识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失业率增加不可避免,就业竞争日益加剧。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高新技术化、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必然伴随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不断上升,以及生产过程的计算机控制和自动化。以这些先进技术为背景的高速增长的新兴产业新增就业机会将主要限于学历相对较高的后备劳动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企业改革日益深入,原来体制中隐藏的大量“假性就业”将大量减少。预计到2010年,我国的城镇失业率有可能达到5%以上,随后将会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上。 其中具有中等以上学历的劳动力除自愿失业外,将基本不存在失业压力,但低素质劳动力失业比例将大大高于有学历者。农村的隐性失业会更高。

(9 )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主要问题将由国有企业的问题转为农村现代化问题。我们认为,目前影响稳定的国有企业问题将会在今后几年内经过努力得到解决。但如果不采取重大措施,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间收入水平的相对差距缩小的进程将会是漫长的,社会经济二元化结构将更加明显,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将受到农村发展缓慢的极大制约。尤其是2010年以后,如何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将会成为我国经济能否继续快速增长,现代化进程是否会中断的核心问题。

(10)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生活水平绝对差距的继续扩大,将导致全国人口的继续流动,主要趋势是,西部人口在东部就业进一步增加。2030年以后,相对差距将会加速缩小,人才会发生回流。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在工业化进程中信息化已经起步,东中部经济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会继续高速增长。东西部地区间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绝对差距会继续扩大,估计这一进程将会持续到2030年前后。在这一时期内,由于东部就业机会多于西部,工资水平高,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尤其是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将会更倾向于寻求到东部就业。到2030年前后,东部地区达到发达程度,经济增长将会放慢,而西部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加上几十年的建设积累,投资环境和投资效益会越来越好,经济增长会保持相对较高的速度,东西部的生活水平差距才会趋向缩小,有可能吸引人才回流。

(11)2030年以前, 经济持续增长导致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 2030年以后压力会逐步有所缓和。2030年以前,由于经济增长仍然伴随着高污染的传统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转变,“三污”排放的绝对量仍将日益上升。各种矿山的开采,地面建筑的大量增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将增多。人口绝对数和人均能源消耗量的增长等都将增加有害物质的排放。因此,总体上环境污染的压力会日益上升。当然,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以及经济实力和环境意识的增强,治理污染的力度会加大,污染已经很严重的大城市的环境会有所改善。到2030年前后,工业化基本完成,钢铁、水泥等高污染的传统产业停止增长,绝对规模逐步转为下降,核能和其他新能源所占比重上升,能源结构获得改善,经济实力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使得污染治理的能力增强,生态环境会逐步好转。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在大中城市环保意识上升的同时,污染向落后地区转移扩散的趋势增强,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12)粮食和资源短缺的压力增大,石油供给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上升。地大物博的我国,由于人口过多,人均资源拥有量不足,尽管科技进步可以降低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强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新的资源,但由于技术进步的速度仍然不可能完全解决基础资源替代,因此,我国面临的资源短缺将日益严重。在诸多资源中,紧缺程度最大的将是粮食、石油和水。

(13)国际合作日益广泛,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地位上升,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日渐增多,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能力会有所下降,国内需求拉动作用增强。随着我国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经济规模日益扩大,对外贸易额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我国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地位将逐渐提高,从与发达国家的完全垂直分工逐步转向更多的水平分工。但是,我们与发达国家争夺市场份额的直接竞争也将随之增强,贸易摩擦不可避免地会日益激烈。预计我国加入WTO 后进出口将会有一个快速增长期,但2000年后增长速度将会降低到比GDP增长速度略高, 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上。2010年以后将会转为比GDP 略快的同步增长状态,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将会有所降低。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又正处于全面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国内市场需求增长很快,在出口创汇成本较高的情况下,过分强调出口带动经济增长,过分投资于出口产业,反而会影响国内资本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因此。我们应该多利用外资和进口资本品,加速先行资本投入。

(14)由人口、地理和政治大国走向富裕的世界强国,对世界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目前,我国虽然是人口、地理和政治大国,还不能算是一个经济强国,更不是富裕国家。然而,到2010年,我们将可以说,中国是世界经济大国之一;到2030年,我们将可以说,中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到2050年,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中国是富裕的世界经济强国。到那时,我国将会对世界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九、支柱产业逐步转向技术密集型

我们研究我国未来支柱产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探寻按照自然增长规律,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的变化趋势,二是为使我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我国应选择哪些产业作为未来的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加快其成熟的速度,并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快速稳定持续协调发展的支柱,我们认为,后发国家支柱产业形成具有三个要素,即技术关联、市场需求与国家目标。以此为出发点,我们确定了选择未来支柱产业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未来不同时期应加快发展和培育的我国支柱产业。

(1)1996~2010年:机械、电子信息、石油化工、 建筑业和汽车。

(2)2011~2030年:电子信息、机械、建筑业、汽车、 生物产业。

(3)2031~2050年:电子信息、汽车、建筑业、生物产业、 海洋产业、空间产业。

机械产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是制造业的主要支柱,2030年以前,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将有所上升。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机械产品与电子计算机相结合,电子化、数字化控制将会成为重要特点。未来国家应重点优先支持机电一体化设备、大型成套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产品的生产。近期要加强技术引进和应用研究与开发,重点放在提高基础零部件的性能和质量上,同时要鼓励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机电一体化和大型成套设备。

电子信息产业,包括信息服务业,是世界上80年代以来增长最快的产业,也是我国经济未来主要增长点之一。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设备制造业,在未来将持续比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快50%以上,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将持续上升。到2030年,电子信息产业占GDP 的比重将会超过50%,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国家应重点支持信息产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从体制上打破垄断,促进竞争,加快发展速度。

汽车产业是现代社会无法替代的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增长点之一,轿车进入相当一部分家庭仅仅是时间问题。在未来50年我国汽车产业增长速度将持续稳步增长。但从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生产和市场现状来看,2010年以前重点处于行业内部整合阶段。实现生产规模化、提高质量、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是我国民族汽车产业的必由之路。汽车产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需要到2010年前后。核心问题是,我国应该在电动汽车发展上,采取跳跃式赶超战略。我们必须在电动轿车方面打一个翻身仗,否则,我们将痛失赶超良机。

建筑和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来源之一。其特点是,它不会跳跃增长,也不会成为夕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仅不会下降,而且将会持续小幅上升。加快建筑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加速住房商品化改革。

石油化工产业应重点促进规模经济化,提高规模效益水平,改善产品结构和加工深度。

生物产业,虽然作为独立的产业到2010年还难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向农牧业、医疗医药、食品加工和其他领域的扩散,将会对经济社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加速其发展。

海洋产业,我国的海洋开发程度还不高,随着陆地资源的减少,未来海洋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将会不断增大,到2030年以后,海洋资源将会成为我国的重要资源支柱之一。

空间产业,包括航空航天、现代空间卫星信息服务等,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集成。估计在2030年以前,我国空间产业还达不到支柱产业的地位,但它对发展科学技术的带动作用,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追赶发达国家的步伐,争取到2050年前后赶上发达国家。

十、十四项战略与政策选择建议

未来50多年,我国经济将会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重大历史性转折,中华民族将会在半个世纪内将自己,也即将人类的1/5纳入世界最先进之列,重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拥有过的雄风。这将是21世纪前半叶人类最伟大的工程。我们既具备完成这一伟大工程的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炎黄子孙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的光荣传统,在困难面前坚韧不拔,在处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方面高瞻远瞩,大智若愚,韬光养晦,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兢兢业业地致力于发展经济技术50年,真正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富强之国。

1.坚定不移地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继续加快综合配套的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能否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实现未来50年的发展目标,关键是能否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因此,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在今后的改革中,要认真执行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七点规划,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投资体制、规范和完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机制、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加快经济立法。

在加快改革步伐的同时,必须注意到,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改革的日益深入,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已经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正在触动着大批职工的直接物质利益,下岗职工人数大量上升,增加了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我们认为,为了继续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保持社会稳定,而稳定的基础是发展和公平。因此,必须从如下三方面入手,解决下岗职工增加造成的社会心理压力,防止不稳定因素继续滋长。即:必须保持国民经济继续稳定快速增长,以便增加新的就业机会;加强建立合理的收入调节机制,强化税收征管力度,堵塞漏洞,防止不合理的收入差距继续快速拉大;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2.要切实执行“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教兴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作为我国的两大基本国策确定了下来。与科教兴国相配套,科技进步法、教育法,以及相关的产品质量法都已经建立,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法也在起草过程中。但已经建立的“法”仍然都没有很好地落到实处。如我国的科技与教育投入、R&D 投入占GDP的比重不是在上升,而是比80年代还低, 国家技术创新系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无论是从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来看,还是从实现可持续发展来看,科教兴国都是关键。没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新兴产业不可能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无法提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缺乏基础和手段。没有教育的大发展,就没有人的素质的提高,不要说加速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即使是引进先进技术也不可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广大人民群众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因此,没有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一句空话。我们认为,要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距,真正执行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在加快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重组我国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目前这方面研究甚少,而且只有科技管理部门在组织进行个别研究。国家科委抓科技、搞“863 ”计划,国家经贸委与计委抓经济,搞“攻关”,双方不能形成有机整体,不仅经费严重不足,而且多数成果距离应用很远。我们建议,尽快设立专门课题,首先攻重建我国国家技术创新系统这一“关”,制定科教兴国与培育支柱产业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大纲和细则,并贯彻实施。

为了加快教育的发展,我们认为,到2000年可考虑将9 年制义务教育延长为10~12年,同时用10~20年时间,增办100所独生子女大学, 主要录取参加一般高考落榜的独生子女入学。从我国目前的高等师资力量来看,增加100所大学不会有师资问题。 增加后备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龄,既能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又能减缓就业压力,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3.进行国家宏观技术经济管理体制创新

由我国未来各阶段经济发展特征和所面临的国际经济技术环境所决定,支柱产业不可能靠出口拉动而实现孤军深入的高速增长,而将主要依靠内需拉动,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因此,我们建议,在经贸委的基础上成立国家支柱产业发展协调委员会。委员会下按支柱产业设立产业发展协调指导部,取消其他工业部建制,并将它们改组成为国家工业公司,进入企业建制。支柱产业协调委员会的主要功能是,制定支柱产业发展的国家产业政策与技术政策,协调产业内企业与大学和科技部门的关系,与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一起制定支柱产业及其技术发展的指导计划,监督支柱产业国家投资项目的实施等等。具体做法可专门研究。

4.继续将农业放在首位,强化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

目前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性已经大大超过农林牧副渔的范畴,仅仅靠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已经不能解决农村经济和农村现代化问题。必须将农村现代化与我国工业化统筹解决,才能取得突破。

(1)为适应农村经济现代化需要,我们建议, 将农业部改组为国务院农村发展委员会,使其具备全面指导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政策协调等功能。未来农村发展必须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规划相结合,因此,应尽快制定一个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现代化跨世纪的全面综合规划,将通过发展中小城镇的途径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议事日程。

(2)对农业的发展,应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 重新研究土地规模经营问题。要研究使农民具有固定土地使用权并可以进行交换的问题,改变目前多数地区农民承包的土地经常因人口变动而变动,导致对土地的掠夺性经营,不愿向土地投资的短期行为。

(3)为了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 提高农业生产率和规模经济效益,必须使部分实际已经长期离开农业的“农民”,放弃土地使用权,使之转移到真正务农的农民手中。因此,我们建议,应尽快研究户籍管理体制的改革。作为将户籍管理转变为人口管理的第一步,可以考虑,农村户口的劳动力进入城镇连续工作满5年的, 直接转为工作所在地户口(京津沪渝等大型城市可除外),家属也可以同时转变户口。但前提是,他们必须自愿放弃原户籍的土地使用权。争取在10年内彻底取消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取消后,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不再因人口变动而变更,但可以有偿转让。目前户籍管理弊病很大。一个农村劳动力在城镇5年连续就业,说明城镇需要他(她), 仍然对其按农村人口进行管理已经没有意义。这样的劳动力在城市不能享受城市人口待遇(如,子女教育、购买住房、社会保障等),对他们是不公平的,同时他们继续占有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对真正在农村的农民也是不公平的。这种局面也阻碍着农村土地和其他资源的集中化规模经营。没有必要担心这会导致城镇失业率上升,因为事实上这些人已经在城镇连续就业达5年, 并不会因为其户口变更而影响城市人口就业。相反,这会进一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加大就业的竞争力度,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忧患意识,珍视就业机会,激励敬业精神。

5.发行长期国债

利用2010年前后富余劳动力多的时机,加速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从目前到2010年前后,我国正处于劳动力占人口比例高而富余劳动力又很多的有利时机,必须采取特殊措施加以利用。一个可行的思路是,用未来人的钱,现在人的劳动力,按照长远发展需要,为未来人大力发展铁路、公路、港口等重要基础公共设施和其他劳动密集型建设项目。我国的基础设施仍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等到未来紧缺到不得不下决心大力建设的程度时,劳动成本将会大大上升。我们建议,利用2010年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很大的契机,建立特别长期国债基金(如偿还期为20年,每年发行1000亿元人民币),制定基础设施特别发展计划,如建立各大城市间高速公路网、南北东西高速铁路计划等。从我国目前各产业均具有大量剩余生产能力来看,完全具备供给条件。由于这样的计划由政府控制,政府可以根据通货膨胀情况调节各年投入规模,引起通胀的危险将远小于失业率上升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威胁。

6.建立住房分配新体制,加快住房商品化进程,加快建筑与房地产支柱产业的发展

实践已经证明,不改革旧的住房分配体制,住房商品化难以实现,房地产业发展就没有持久的动力,建筑业也就难以成为具有活力的支柱产业。住房商品化改革不仅仅是住房制度的单项改革,也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一部分。同时,住房商品化以后,可以使政府机构消肿,铲除住房领域的腐败根源。为促进住房市场的发育,应取消各单位的住房建设和管理部门,不再向各单位拨款建福利房,改由单位或国家统一收购在职人员工龄,代购房者与房地产商结算工龄房价和职务补贴等部分,其余房价可以通过财产担保的方式,向银行贷款或分期付款。

7.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加快信息产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在工业化的同时,应下决心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加速我国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环境和市场条件已经具备,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行业垄断与部门分割制肘,阻碍着其正常发展。我们建议,借鉴国外信息产业发展的经验,将我国的邮电部改组为邮电信息部,负责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划、政策协调和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邮电通讯等业务与行政脱钩,将目前不同部门所属的几大电信公司从各部门独立出来,组建成具有完全竞争关系的商业公司,以便打破按产业行政部门隶属造成的相互制肘。其他相关工业部撤销,有关的职能可转移到国家支柱产业发展协调委员会和邮电信息部。

8.加速汽车产业内部整合过程,实施跳跃发展战略

我国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是最早制定的专门产业政策,但执行的并不好。过高的汽车价格、拥挤的道路、质量不高、以保护本地汽车为目标的地区市场壁垒、没有规模经济效益的分散生产等,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缓慢的五大障碍。不克服这五大障碍,到2010年汽车产业不可能成为支柱产业。建议对汽车产业政策进行调整,由国家统一征收汽车整车装配税,降低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所得税,通过税收政策,促进小规模汽车生产企业转向与大企业协作,生产零部件。应坚决取消各地区设置的地区市场壁垒,以促进公平竞争。在发展传统燃料汽车的同时,要加紧研制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电动汽车),争取在未来10年内使我国在新一代汽车领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我国汽车产业实施跳跃发展战略,“打翻身仗”的唯一机会。

9.加快石油化工产业的规模经营,调整产品结构,停止含铅汽油生产

石油化工产业未来15年内仍将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今后的主要问题是抓规模经济,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加工深度和质量。

10.第三产业优先发展信息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

虽然第三产业的发展决定于第一、二产业的规模和效率,但由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对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信息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不仅在未来国民经济中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而且将会成为第一、二产业,尤其是支柱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因此,应大力发展这两种产业。

11.支柱产业发展应采取技术跳跃模式, 加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支柱产业发展必须着眼于未来,采取技术与规模一步到位的战略。在电子信息产业、电动汽车产业等领域,我们与国外尚存在差距,必须继续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针,涉及长期发展和应用的重大技术设备和设施要按照最先进的标准设计,关键技术和设备国内技术不过关的,继续走先引进后开发的道路。

12.实行“区域协调发展, 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区域发展战略,推进不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辐射带动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市场机制客观上具有扩大地区差距的规律,为保持社会稳定,避免国土利用的过度失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得过大,中央政府必须采取合理的地区发展政策,弥补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市场失败”,维持必要的区际公平。因此,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提高,区域发展政策应逐步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区域协调发展,效率公平兼顾”。应采取多层面的综合措施,既不牺牲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和效率,又使西部地区获得生存与发展资金,加快自身的发展。

(1)加速政府职能转变, 弱化地方政府的作为经济利益主体的功能,强化中央财政,提高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2)着手制定地方发展立法, 以法制手段明确政府在促进地区发展和国土利用方面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协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处理区域发展问题时的利益关系。可首先研究制定《贫困地区经济开发促进法》和《西部地区发展法》。

(3)注重在欠发达地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不发达地区按照其区域经济地理特征,实施“据点式开发”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国家帮助这些地区建立通向周边辐射地区的交通与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从科技、教育与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提供重点支持;鼓励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联合投资,采取特殊措施吸引外资;有目的地优先安排一些大型资源基地开发项目,实施项目扶贫。

(4)建立健全地区开发金融体系, 引导和促进资金适度向不发达地区流动。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国家政策银行,应承担起欠发达地区开发资金筹措、投放、监督的责任。

13.继续坚决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完善和强化社会养老体制,宁可承受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也要降低失业压力

在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人口过多,就业压力大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目前有人担心继续执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会导致我国人口过度老龄化,将来养老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而主张放宽城市地区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我们认为决不可以这样做。即使仍然严格控制人口,到2040年我国的人口也将达到15.7亿,对农业、环境、就业的压力十分巨大。如若放开一胎化生育政策,到2050年人口很可能达到17亿,甚至更多,失业率有可能上升到15%或更高。因此,人口数量与就业压力的威胁,远大于人口老龄化的威胁。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日益信息化,脑力劳动和知识化劳动不断代替体力劳动,劳动力适合工作年龄已经大大延长。同时我们应该大力发展老年社会保险事业,极大地提高养老社会化程度。2020年以前决不能放松计划生育的控制。

14.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国土资源,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

未来我国的发展政策都应该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尤其应该注重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耕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建议严格限制地方政府的土地占用审批权,大力减缓耕地减少的速度。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正侵蚀着经济增长的成果,收入的提高与生活环境质量的下降正在同时发生。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强化生态环境的治理。

标签:;  ;  ;  ;  ;  ;  ;  ;  ;  ;  ;  ;  

经济发展特点与我国未来各阶段支柱产业的选择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