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北京市 100871
摘要:城市动物园是承载科研、迁地保护、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功能的重要场所,动物园设计直接影响着动物的健康、科普教育功能的实现和游客的观赏趣味体验等方面。以北京动物园熊山为例,设计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与趣味性,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丰容,布置景观笼舍,让游客在娱乐中感受自然。随着与时俱进的社会职能、工作理念的变化与探索,北京市动物园逐步从传统笼舍式展区过渡为自然生态沉浸式的现代动物园。
关键词:馆舍设计;观展设计;北京动物园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加,国内许多城市动物园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其本身所承载的社会职能,也从传统意义上的“休闲娱乐、饲养展示、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转变为“综合保护和保护教育”。现代城市动物园是城市文化的延伸,因此,其设计要有特色,要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要能充分利用公园现有的自然风貌建设独具魅力的景点,在满足动物需求与动物福利的同时,兼顾现代动物园保护教育的使命,提高游客的评价与感受。
1馆舍设计
运用现代的造园手法,尽量多选自然材料,将建筑与景观设计、动物行为与心理,科学研究与科普教育等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使动物园观展设计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动物生理、心理需求是当前馆舍设计工作面临的挑战之一。
1.1动物生活环境的生态化
动物园馆舍设计的原则是要回归自然,亲近、关爱、保护动物,可参照动物栖息地的自然景观设计动物的“家”,让它们有回家的感觉。需要认真了解动物原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对其生态环境中的各种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结合本土环境为动物营建最舒适的生活环境。
要遵循“以动物为本”的原则,从动物的习性出发,充分考虑动物对私密空间、社交空间、躲避空间等的要求以及它们的野外觅食习惯,进而建设合理、生态、经济的动物展示空间。趋向于全部或几乎排斥所有的人工建筑物,创造近似自然的生存环境条件,动物可以在与原生栖息地相仿的自然环境里生活、繁衍,极大地提高了动物的生活条件与福利。另外,还要为动物设计避风雪、御寒和隐蔽的地方,为它们提供玩耍空间和玩具,以满足它们的精神需求。同时,馆舍的设计要合理,动物园设计不仅要保证游客的安全和需求,还要避免游客影响动物的正常生活。
1.2生态化发展趋势
首先,动物园馆舍设计应满足“去场馆化”和“场地自然化”两大发展趋势,逐渐拆除圈养动物的栅栏、水泥地,新建符合动物习性的生态展示区,实现生态沉浸式展示。“去场馆化”即最大限度的弱化人工建筑,必不可少的功能性建筑可采用塑石堆山等景观处理手法来隐形。“场地自然化”则运用地形、壕沟、植物、景石、细钢索、电网等手段进行场地的园林包装与隐形安全隔离,景观与功能相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同时,植物选择应选择无毒、对动物无伤害的植物。这是馆舍生态化的根本。应尽可能选择一些原生态环境中或者是与原生态环境相似的、动物不喜采食的植物进行配置。动物喜食的植物则采用枝条、树叶、果实等形式通过其他的丰容方式喂食,这样既可保证馆舍内的景观效果不被动物破坏,又能增添动物觅食趣味。
1.3提高游客的观赏质量
在游客参观时,要想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必须要突出馆舍特征。但是,该设计必须要保证动物不会受到意外伤害,保证游客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并且要满足他们的观赏要求,如防止异味影响游客的参观兴致。有时,在现代动物园游客还可以听到动物在自然环境中发出的声音——声音设计师们到动物的自然生境中采录鸟儿歌唱、雨点滴答、昆虫鸣叫和树叶瑟瑟的声音,然后在园中播放让游客欣赏,还有的展区会不定时喷洒细雾或启动人造瀑布来活跃气氛。
1.4动物园的科普教育意义
动物园的科普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包括针对动物的一些知识技能以及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的建立。在展馆的整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游客站立的位置,设置观赏面和遮蔽点,加大宣传科普教育等知识,使得游客获得正确的动物自然史认知。
认识常见动物,能够说出这些动物的主要外观特征和行为特征;了解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学会饲养动物和与之相处的基本方法;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实验设备,了解一些保护动物和研究动物的方法。
对探索动物世界产生兴趣,树立爱护环境、珍惜资源、尊重生命等生态道德意识;积极讨论与动物有关的问题,并主动参与交流,会欣赏并分享他人的研究成果;关注动物保护,并乐于参与社会、学校的各种保护生物的活动。
2动物园馆舍设计实例
2014年北京动物园启动了新熊山改造项目,改造面积总计1.65万平方米。以“增加景观生态元素,提高动物福利”为展出理念,采用了生态沉浸式观展设计,再现了动物的自然栖息地。
新熊山设计分为室外游人观赏区、室内游人观光区两个观展区域,围绕纵向排列的三处动物展示区,结合地形高差与植物、馆舍遮蔽,形成了室内外多处、多层次观展面,通过玻璃分割,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赏。游客参观时,犹如进入“野外”,一步一景,透过仿自然的不同形式展窗观察黑熊、棕熊在郁郁葱葱的生态环境中的起居生活与游戏嬉闹,从而提升公众对动物和自然的关注,达到动物园开展动物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公众教育目的。
作为北京动物园馆舍改造的代表作,新熊山改造呈现给游客的是动物兽舍环境和展示参观方式的变化,见证了中国一座百年动物园历经与时俱进的社会职能、工作理念的变化与探索。
结束语:本文从动物园设计的原则入手,介绍了动物园针对动物生活环境生态化的需求,以及动物园馆舍的发展趋势,从提升游客观赏质量以及动物园的科普教育意义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最后以馆舍设计的实例结尾,对动物园馆舍设计要求等进行了分析,希望文章能够在动物园馆舍的建设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
[1] 中国动物园协会.动物园设计.总过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付磊. 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的当代城市动物园馆舍设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3]刘霞利. 浅谈动物园馆舍的生态化[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02:111-112.
论文作者:王烨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动物论文; 动物园论文; 馆舍论文; 游客论文; 自然论文; 生态论文; 景观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