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是否超越了主流理论的解释能力?美国经济的现状与趋势分析_亚洲金融危机论文

美国经济是否超越了主流理论的解释能力?美国经济的现状与趋势分析_亚洲金融危机论文

美国经济是否超出了主流理论的解释力?——美国经济的现状和走向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经济论文,现状论文,走向论文,主流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论与现实的冲撞

在正统经济学中,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即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很难同时实现的。几乎所有的经典模式都假定,经济增长会导致工资提高,工资提高会引起物价上涨,从而通货膨胀率上升。比如,菲利浦斯曲线显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反相关关系:如果失业率较低,通货膨胀率就会较高;如果通货膨胀率较低,失业率就会较高。因此,一个国家要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就必须接受较低的经济增长率;要保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就必须付出高通胀的代价。正基于此,美国经济学家把2.5%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和5%的年失业率作为美国经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和自然失业率,并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临界点。

可是,最近美国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却对此提出了最严峻的挑战。据美国商业部最近的经济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经季节调整后按年率计算猛增了4.8%,剔除库存商品增加的因素,仍达到3.4%;而通货膨胀率仅为0.9%,最近3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美国劳工部宣布,今年4月份,美国失业率已经降至4.3%,基本上实现了充分就业的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良好的经济运行情况在美国已经持续了将近8年的时间,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它已经超出了主流理论的解释力,因而把这种持续的低通胀增长叫作“新经济”(THE NEW ECONOMY)。

最近在美国经济中出现的一些新因素、新问题确实正在悄悄地影响和改变着美国经济的整体构架和运行轨道,本文试就这些主要因素和基本问题来分析美国经济何以至此,未来可能走向何方,并试说明美国经济是否已经超出了正统经济学理论和经典经济学模型的解释力。

二、支持美国经济走强的主要因素

1.信息产业革命

80年代以来,在美国发生的信息产业革命有力地带动了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构成了这次美国经济持续低通胀增长的坚实基础。

由于以数字技术为中心的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兴起及广泛应用,信息产业已经取代了汽车、建筑业等传统行业成为美国新的最大的支柱产业、成为美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的计算机软件业,90年代以来,每年都以12%的速度迅速增长,比美国国民经济增长率要高出许多倍。目前,在美国的经济增长中有27%要归功于高科技通讯和信息产业,而传统支柱产业建筑业和汽车工业只占14%和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成果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领域,经济活动节奏加快,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质量与效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同时,信息技术还渗透到美国的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业等各个领域的制造、加工、运输、信息获取和传递等过程,彻底革新了传统经营方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

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浪潮,美国市场更加对外开放,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廉价产品的大量进入,抑制了美国工资和物价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大力推进“国家出口战略”,正在进行把美国经济从内需主导型转变为外需主导型的一次大变革。出口市场的迅速扩大不仅为美国迅猛发展的生产力找到出路,而且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还限制了美国国内通胀率的上升,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

也就是说,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不仅为美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而且提供了大量价格低廉的消费品,从而使其能够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避免由于工资增加过快而推动的通货膨胀。

3.预算平衡和低通胀率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一直奉行膨胀性财政政策,由于入不敷出,联邦财政赤字连年剧增,致使银行利率居高不下,抑制了公司投资和个人消费,阻碍了经济发展。

1993年克林顿总统上台后,一改以往大量举债的作法,把削减财政赤字,平衡预算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并连续5年大幅度裁减政府雇员、减少军费、紧缩开支。到1997年年底,已经削减联邦雇员30万人,目前的美国政府是35年来雇员最少的政府。同时,联邦政府预期本财政年度将会有约500亿美元的财政盈余,这是30年来美国政府预算的首次盈余。财政赤字的大幅度下降,促使长期利率走低,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长期投资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美国联储也把“低通胀率下的经济适度增长”作为最主要的政策目标,对此,格林斯潘采取了中性货币政策,即保持利率水平的中性,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使经济以其自身潜在增长率在低通胀下持续增长。由于财政预算平衡也增强了美联储利用利率杠杆控制经济运行的能力,因此,1997年以来,美国的利率水平基本保持稳定。1998年5月19日,面对不断升温的股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保持短期利率不变,将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继续维持在5.5%的水平,这一决定使美国的短期利率从1997年3月微升0.25%以来未有改变。利率水平较低并保持基本稳定,使近年来美国企业用于高技术和先进设备方面的投资一直呈强劲增长势头。

另外,由于近年来美国政府放松了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和灵活性,因而实际工资的增长率一直低于经济增长率,从而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

三、可能影响美国经济走势的主要问题

1.经济泡沫

目前可能会对美国经济构成潜在威胁,从而改变其走向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美国经济中出现的泡沫。美国的经济泡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股市不断升温。美国股票市场已经连续3年涨幅超过20%,这是有史以来所不曾有过的。1997年,美国股市的涨幅达到30%。今年以来更是持续上涨,并屡屡创下新高,1-4月份,道-琼斯指数从7700点左右上涨到9000点左右,增幅达14%,5月4日达到9192.66点。标准普尔500种股指自1982年以来的累积实质回报率已经高达825%,其升势甚至比20年代出现泡沫经济时的累积实质升幅730%还要高。美国股市近乎疯狂的攀升,虽有多方面的原因,并且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但是,不能否认其中确有泡沫膨胀的成份。格林斯潘就曾一再告诫市场,股票价格的暴涨是“没有根据的狂热行动”。

第二,房地产价格急剧上涨。受较低的抵押贷款利率和良好的经济增长前景刺激,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急剧上升。1997年旧金山、波士顿等地的商业物业租金,尤其是商厦的平均租金升幅均在20%以上;预计今年其房地产价格将会再上涨9%~11%。这种现象被视为典型的资产价格膨胀,极有可能成为泡沫经济的先兆。

第三,企业并购浪潮。90年代以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的市场机会,为了降低产品和交易成本,为了寻求伴随专业化而来的规模收益,美国企业兼并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其涉及的金额,1991年为1600多亿美元,1996年猛增到6800多亿美元,1997年更达到了9000多亿美元。1998年美国企业并购总额再创新纪录,据美国证券数据公司测算,到4月13日已达4410亿美元。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国民经济通过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进行了规模和结构调整;企业通过内部改革和相互之间合并重组,提高了整体效率和竞争力。但是,也存在有不少利润被夸大以至产生负效率的购并等问题,当这些问题被不断积累,经济中的泡沫就有可能突然破碎。

最近,一些经济学家不断地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本世纪以来美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四次并购浪潮。这四次并购浪潮先后发生在20世纪初及20年代、60年代和80年代,都与当时强劲的经济增长、迅速的信贷扩张和不断走高的股市联系在一起。然而它所带来的却是,1904年、1929年和1969年的经济危机,以及1990年的经济衰退。

2.日本经济衰退

如果说以股价、房地产价格上升和企业并购浪潮为特征的经济泡沫对美国经济构成一种潜在威胁的话,那么,目前日本经济的持续恶化和日元大幅度贬值则对美国经济形成一种现实威胁。

自从80年代末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经济形势不断恶化。为了冲销坏帐,降低巨额不良资产,日本银行加速资金收回,严格控制贷款,引起全面的通货紧缩。同时,为了削减财政赤字,日本政府还采取了增加税收和削减开支的政策,抑制了消费和投资。通货紧缩和国内需求萎缩,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润和信心,造成大量企业和金融机构破产,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据日本政府公布的统计数字,1997年度(1997年4月—1998年3月)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0.7%,为战后日本最大的负增长。日本经济不断衰退,引起日元汇率不断走低,同时美国持续的低通胀增长并奉行强势美元政策也加剧了日元的贬值程度。一个时期以来,日元汇率几乎是一天一个台阶地大幅度下跌。6月15日,东京外汇市场上日元对美元的汇率跌到146.43:1,为1990年以来的最低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日元持续走低是符合美国当前的经济利益的。因为,近年来,世界各地的资金大量流入美国市场,致使美国债市高涨,股市不断更新历史记录。其中,日本是世界最大的资本投资国之一,而美国债券,特别是30年期的国库券是日本投资者的投资重点,目前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金额达到2933亿美元。为了防止外国资本回流,保护本国利益,美国政府采用了高利率等维持美元坚挺的政策,使美元对西方主要国家的货币,特别是对日元的汇率保持着异常坚挺的状态。

日元贬值和大量日元流入美国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固然有助于美元强势和股价上升,从而有助于美国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但同时也会给美国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日本投资者控制着数额庞大的美国政府债券,日本经济若继续恶化,美国必将受到拖累。事实上,由日元持续疲软引起的亚洲股市、汇市新震荡,已经殃及到太平洋彼岸的美国。6月15日,当日元跌破1美元兑换146日元的心理大关之后,纽约股市道-琼斯指数下泻200多点,成为今年以来损失点数最多的一天。同时,日元大幅贬值还会进一步增加美国的贸易赤字、加剧日美贸易磨擦。今年3月,美国的贸易逆差达到创纪录的130亿美元,其中与日本的贸易逆差为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8%。美国产业界由于美元升值已经影响其产品出口,要求政府干预日元贬值的呼声已经出现。

6月17日,一直表示不会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的美国政府终于与日本政府就共同干预外汇市场达成共识,并联手在纽约和伦敦市场上购买日元,抛售美元。其中,美国在纽约市场抛售了约20亿美元,这是1992年2月以来,美国首次靠抛售美元来支持别国货币,并取得了成效。6月17日,纽约外汇市场上美元兑日元汇率以1:137.20收盘,日元较前一个交易日上升了6日元;6月18日,东京外汇市场上,日元对美元汇率也急剧攀升,上涨到1美元兑换135日元水平。

现在日元汇率仍处在动荡之中,美日联手干预能否奏效,关键还在于日本政府能否推出有效刺激经济的举措,使投资者恢复信心。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日本经济的兴衰都会对美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日本经济的长期陷入衰退不能自拔,必然对美国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威胁。

3.亚洲金融危机

现在,在讨论美国经济的走向时,人们一般都会提到亚洲金融危机问题。尽管亚洲金融危机可能会给美国经济带来一些积极作用,但是,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有不少人担心,到目前为止,亚洲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不利后果还远未显露出来。

亚洲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目前进口商品在美国市场上占30%,其中东南亚商品占15%。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大幅度贬值,使美国从该地区进口的商品价格下降,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第二,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世界能源价格和原材料价格下跌,有利于美国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亚洲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也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不利于美国向亚洲地区出口。美国经济增长约1/3依靠出口,并且美国对亚洲的出口占其全部出口总额的1/3。亚洲金融危机和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大幅度贬值不仅减少了对美国产品的需求,增加了美国出口的困难,而且使美国的贸易赤字急剧扩大。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项目的赤字增加,将促使美元下跌的力量重新发挥作用,美国将因此成为受亚洲金融危机打击最严重的国家。二是不利于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亚洲地区曾是国际资本重要的投资地,十几年的高速增长吸引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大量外资流入。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些资金为了逃避风险纷纷进入美国金融市场,推动美国股市和汇市持续走高。危机过后,这些资金可能出现回流,届时有可能引起美国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

4.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

近来一个时期,由于美国劳动力市场趋紧,已经导致了工资水平的较快上升,这有可能使通货膨胀上升的压力增加。仅今年4月份一个月的时间内,在美国非农部门就业的人数就增加了26.2万人。随着劳动力市场供给紧张和需求缺口的出现,工资上涨压力开始出现,据统计,今年4月份平均每小时工资较上月上涨了0.3%,较上年同期涨幅达4.4%,创1983年以来最高水平。

我们是否可以据此对美国经济的未来走向作出如下判断:不引起通货膨胀的就业增长正在接近其自身的极限,美国的工资增长速度不久就有可能超过它的生产率增长。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美国经济有可能重新回到菲利浦斯曲线上来。

不过,这一判断是否正确,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标签:;  ;  ;  ;  ;  ;  

美国经济是否超越了主流理论的解释能力?美国经济的现状与趋势分析_亚洲金融危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