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禅宗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禅宗论文,中国文化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武汉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书院,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禅学研究》编辑部、湖北省佛教协会、湖北省哲学史学会、黄梅县人民政府等九单位联合发起的“首届禅宗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1月12日至15日在中国禅宗重要发源地、五祖弘忍大师的故乡--湖北省黄梅县隆重召开。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70余篇,禅学著作10余部,出席代表达100余人。著名学者任继愈、石峻、肖萐父、吴立民、方立天等到会。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本次研讨会首席顾问、德高望重的赵朴初老先生发电致贺。来自海内外的禅学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围绕“禅宗与中国文化”这一主题,对禅理、禅法、禅风、禅史及禅宗思想的历史地位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禅宗的形成及“东山法门”在禅宗史上的地位
禅宗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产物,也是最具中国特色、最富有生命力及创造性的佛教宗派。关于它的形成,武汉大学肖萐父教授认为:传统的六祖惠能是禅宗创始人的说法不妥,确切地讲,禅宗乃初创于四祖道信、完成于五祖弘忍、发展于惠能、神秀。武汉大学黄钊教授指出,弘忍“东山法门”的开创,标志着禅宗的历史形成。上述说法理由在于:1.“东山法门”已经包含了以后南北禅宗的基本思想和方便法门。2.体现在禅门百丈清规中的中国禅宗丛林制度的基本原则,实际上都已于此时奠定。3.当时以蕲州黄梅为中心,湖北一带已成为弘忍及其门下的主要活动区域。4.“东山法门”已开始打出“传佛心印”、“教外别传”的旗帜,心传、修禅、顿悟理论及明心见性学说等都已成熟,五祖传世法系也于此时成为定说。5.南能北秀争夺法统的历史事实,是禅宗已于“东山法门”之时创立的侧面反映。
关于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各自禅法及其相互师承关系,与会学者也进行了探讨。关于道信,武汉大学吕有祥先生认为,其禅宗思想表现为戒行与禅修结合、楞伽与般若相融、知解与践行相扶、渐修与顿悟相连、坐禅与作务并举的禅风、禅理、禅法。关于弘忍,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任继愈教授指出,其禅学主张包括:1.继承了道信的坐禅修养方法;2.认为坐禅以外还有其他途径同样能体现佛道;3.贯彻了般若大乘空宗扫除名相的宗旨。这三个方面大体成为后来禅宗各个支派的宗旨和方法。关于惠能,学者们认为,其禅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人人皆有佛性”、“内求成佛”、“一闻即悟、见性成佛”及“无相”论等方面。黄钊教授进一步指出,惠能的这些禅学思想渊源于“东山法门”,没有“东山法门”的陶铸,惠能不可能在禅学上达到如此高度。
二、禅宗思想的本质、内容及特点
关于禅宗思想的本质,任继愈先生认为,禅宗作为宗教团体,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禅宗是农民的佛教,禅宗得以在中国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有千千万万个小农经济存在。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教授认为:中国禅宗的禅是一种人文理想,一种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独特修持方法,或者说是一种生命哲学、生活艺术、心灵超越法。超越就是禅宗的根本精神。禅宗超越的对象是人类所面临的生命短暂与时间永恒、生命个体与空间整体、生命主体与宇宙客体等一系列矛盾。超越的方式是通过心性、心理、认识、观念的范畴,在主观精神领域转变生灭的观念,扩大心的作用,泯灭情欲、排除妄念。超越的结果是使人的情感得以渲泄、烦恼得以排除、痛苦得以缓解、心绪趋于稳定、心态趋于平衡,从而获得真正认识与积极安顿。
学者们认为,禅宗思想的内容,概括地讲包括本体论、心性论、体语伦、修持论和境界论等基本要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心性论、工夫论和境界论三大要素。此三者分别阐明了禅修成佛的根据、方法和目的三个基本问题,且都是以心性论为中心展开的。心性论是禅宗思想的核心。禅宗思想的特点表现在:1.直指人心,不立文字;2.成就理想,不离现实;3.继承传统,不断创新。
三、关于“南顿北渐”问题之争
顿渐之争是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大历史公案。也是这次讨论的中心议题之一。南京大学赖永海教授认为,所谓“悟”,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方法,是思想过程的“飞跃”或曰渐进过程的“中断”,并且借助于这一“飞跃”或者“中断”,在思维的瞬间整个地把握思维的对象。他认为,禅宗所要认识和把握的对象是那种既无形无象又无所不包的“心性本体”。如果禅宗不借助于“悟”的思维方式,而去采用“渐修”的方法,是永远不能实现对“心性本体”的整体把握的,也永远不能达到禅宗作为最终目标的“识心见性,成佛作祖”的。
黄钊教授认为,“悟”含有解悟、证悟、觉悟、达悟等多种意义。“悟”的反面是“迷”。“修”是相对于“悟”而言的,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渐修是顿悟的基础和前提,顿悟是渐修由量到质的飞跃。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教授认为,顿悟是一切佛教的真髓所在。禅宗之所以存在南北之争,是因为北宗是渐修,重在行,而南宗是顿悟,重在知。对于禅宗史上的顿渐之争,我们应采取修与悟、定与慧、知与行相统一的态度,不能只弘南宗,没有北宗,而应该南北圆融、顿渐一体。今日中国禅宗的复兴之路,也就在圆融南北、圆融能、秀。
四、禅宗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中国文化与印度佛教共同孕育了禅宗思想,反过来,禅宗思想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并且,禅宗思想一经产生,就开始以强大的生命力向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伸延、渗透,对其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任继愈先生认为,禅宗的心性修养方法,对宋明儒教修养心性的方法影响至深。程颢所主张的“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的心性修养境界等,实际上得之于禅宗而非孔孟。也有学者指出,陆王心学实质上即直接取材于禅宗的心性本体论,宋明理学在一定意义上亦即披着儒学外衣的禅宗。
学者们认为,禅宗思想对道教理论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江西社科院郭树森先生以道教天师派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心为本体”、“道在身中”、“一切皆空”的道教理论为例,对禅宗在道教理论创造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唐宋时期天师道思想理论的显著特征之一就在于深受禅宗思想影响,大胆借用禅宗语言、思想作补充,禅学化倾向十分鲜明。
与会学者指出,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正是在禅宗思想影响下,中唐以后中国诗词步入了崇尚自然、空灵、率野这一新的审美境界。中国书画理论中的“本得心源、想成形迹、迹与心合”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思想,亦皆渊于禅宗。也正是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宋人开始将“逸品”列于“神格”之上,实现了中国书画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五、禅宗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
与会学者指出,禅宗思想从总体上看是唯心的,它对客观环境和矛盾的悲凉超越,对物质生产和生活的消沉冷漠,与人类的需求相悖,有碍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也必须看到,禅宗思想中也包含许多积极因素,不仅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而且即使在当今社会,也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方立天教授指出,在历史上,禅宗思想对破产农民和失意士大失、知识分子起到了一定的解放作用。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中,我们若能重视吸取禅宗超越精神的合理内核,将有助于端正人们的价值坐标和道德规范,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中华书局熊国桢先生认为,禅宗思想为人们提供了适应环境保持内心平衡与精神自由的一种精神修养方法,有助于人们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认为,禅宗思想的现代意义,就在于它将解脱修行与社会参与二者统一了起来。无论就社会的完美发展而言,抑或就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而言,人们在21世纪将更加需要借助于光大佛家(特别是禅)的解脱之道。湖南社科院徐荪铭先生也指出,禅宗体悟“本觉之心”、“见性成佛”与儒家克己、内省的修养工夫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真精神。在物质日益昌明,而不少人精神日趋贫乏的今天,发扬这种真精神,对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物质文明建设,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