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幸存人员心理危机干预方法研究*
于红军1,2
(1.首都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北京 100080;2.北京联合大学 师范学院,北京100011)
摘 要: 选取汶川地震中的伤员和陪护家属各40人作为干预对象,采用心理治疗中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对干预对象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干预过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以构建良性关系为目的的初始阶段、以治疗为核心的干预和稳定阶段、以评估干预效果为目的的评估阶段。干预评估结果显示,心理危机干预前后,伤员和陪护家属评估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与语言方法相比,该研究方法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后,各量表得分显著下降,症状自评量表各评估方向得分显著低于语言方法的量表得分,前、后侧得分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该方法心理危机干预对震后人员恢复,效果较好。
关键词: 震后人群;心理危机;干预方法;艺术治疗;评估;汶川地震
地震灾害带来的不仅仅是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直观的生命财产威胁,更是给生还者心中造成了难以愈合的伤痕[1]。通常情况下,地震过后灾区人群会部分出现心理危机。心理危机的定义为:人们在无预警前提下受到严重灾害、重大生活事件以及巨大精神压力,导致心理状态出现显著变化,特别是在自身当前状态下,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受灾人容易出现忐忑、悲伤等情绪,多数情况下还会出现悲观、无动于衷、抑郁和神经症状与行为障碍[2]。心理危机同样是灾难,相关专家人员曾表示:心理危机能够带给人们任何灾害都无法比拟的强烈痛苦。普通人甚至无法想象,类似地震这种破坏性事件带给灾区人群心理影响的深度和长久性。如果不及时进行地震灾害后人群心理危机干预,灾区人群可能长时间处于这种痛苦的心理影响中,最终形成精神疾病[3]。本文深入研究汶川地震灾害后人群心理危机干预方法,采用心理治疗法进行灾后人群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干预后的成果,为地震后受灾人群心理干预提供相关研究数据。
1 地震灾害后人群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1.1 地震后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当地震发生后,相关灾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影响。
从图12中可知,此时SCLK的高电平持续时间为500 ns,时钟周期为12.4 μs,时钟频率为80.65 kHz,符合三线串行接口的时序要求。
(1)生理:发生地震灾害后,灾区人群生理方面易出现睡眠质量下降、易疲倦、呼吸不顺畅、出汗发抖与口渴等症状[4]。
(2)心理:地震灾害后,灾区人群心理方面易出现恐惧、焦虑、失落、悲观、紧张、抑郁等症状[5]。
(3)评估阶段
(3)行为:地震灾害后,灾区人群行为方面易出现注意力下降、不喜欢与他人接触、通过挑衅方式宣泄情绪、不停回忆灾害发生场景等现象[6]。
(4)认知:地震灾害后,灾区人群认知方面易出现自责、自怜、敌意、不幸感、无法面对、无法相信旁人等情况。
研究过程中将汶川地震灾害后灾区人群划分为两组。
根据汶川地震后的相关资源可知,当地震灾害发生后,在缺乏专业心理危机干预人员辅导情况下,大部分灾区人群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面对灾害,使心理创伤自行愈合,但是,还是存在少部分人群会在某种程度上留下心理阴影,产生心理危机。这种危机使其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中,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食欲与睡眠质量下降、强烈依赖某种物品或人的症状。未成年人缺乏用完整、正确、科学的方式表达地震灾害事件,导致地震灾害后,未成年人心理危机更为严重,不仅会对他们往后的生活产生影响,还会严重威胁社会和谐安定,更需要对其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各级党委是部队建设的领导核心,是贯彻落实强军目标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确保部队能打仗、打胜仗,关键是抓好党委班子建设,切实把各级党委建设成为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团结巩固部队和完成各项任务的坚强领导核心。而在军队各级党组织中,搞好军以上高层党委建设,是全面锻造坚强有力党组织的龙头工程,尤其要抓实抓好。
表 1初始阶段团体危机干预活动安排
1.2 心理危机干预方法的选取
在心理干预过程中,以语言为媒介的心理干预无法解决全部心理问题[7]。通过艺术媒介的艺术治疗,作为非语言性心理干预方法,在实施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过程中,通过绘画、舞蹈和音乐等艺术形式分析受干预者的内心活动,协助受干预者发泄内心感受,使受干预者通过自由联想,稳定并调节心理感受,降低乃至消除负面情绪感受,达到心理干预的目的。心理干预师通过有所差异的表现手法,实现与受干预者心理上的交流。当下,艺术治疗在部分国家中受到普遍关注,是心理干预与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8]。
本地籍测绘项目位于苏北某市某街道,面积约30 km2,测区内宗地数目多,种类繁杂,而且权属界址点数量比较大,权属关系非常复杂。考虑到该项目规模较大,由多个单位参与完成,牵涉到多种工序衔接,业主方通过招投标实行了测绘监理制度。监理的内容包括本地籍测绘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以及组织协调等多个监理要素。
5)再次激发参与干预的伤员与家属面对与解决困境的能力;
(2)伤员家属陪护组:该组内包含伤员家属共40人,该组人员均未出现严重躯体疾病和精神病性症状,无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史。伤员组中男女伤员人数分别为24人和16人,陪护家属最大年龄为45岁,最小年龄为15岁。
制酒商是法国杀真菌剂的最大使用者。尽管大多数杀真菌剂所含成分是硫和铜,而非毒性更大的合成分子。但帮助管理家族企业的杰里米·杜考尔特(Jeremy Ducourt)表示,在杜考尔特的葡萄园中穿行的黄色巨兽,会让担心农药问题的邻居感到十分不安。但他说,实际上这些机器是“解决方案的一大部分”。它们帮助庄园减少了大约30%的杀菌剂,这要归功于这些喷雾器上的独特喷嘴,它们可增加杀菌剂喷洒在植物上的量,减少喷洒在地面上的量,更先进的喷雾器甚至能够收集并重复使用任何残留在空气中的喷雾。
(1)地震伤员组:该组内包含伤员40人,其中大部分为肢体损伤的病人,未出现精神病性症状,无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史。伤员组中男女伤员人数分别为23人和17人,伤员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4岁。
1.2.1 受干预对象
1.2.2 心理危机干预过程
汶川地震伤员与陪护家属均在某种程度上出现失眠、多梦、食欲减退、悲伤、反复回忆与思念等情绪;治疗一周内情绪问题较为严重,发作率较高,且伤员的情况更为严重。
地震灾害后人群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干预和稳定阶段、评估阶段。
(1)初始阶段
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母液中甲醇钠补充量的增加,产品的收率有明显的变化,当甲醇钠补充量占比大于40%后,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不大,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中甲醇钠也有一定的损耗;产品含量受甲醇钠的影响不大。考虑到原料成本,建议母液循环套用时,催化剂甲醇钠补充量占补加投料量的55%~60%。
初始阶段共进行8次活动,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音乐表演或绘画为基础,让参与心理危机干预的人员一起唱歌或参与同音乐、绘画相关的游戏等,构建良性的关系是此阶段的目的。在选择音乐的过程中,根据不同人群挑选普遍受欢迎的音乐、通过这一阶段的活动,心理干预师们与参与心理危机干预的伤员与家属建立了良性的关系。
(2)干预和稳定阶段
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最重要的、持续时间最久的是稳定阶段,此阶段持续时间约为1~2个月[9]。干预和稳定阶段内,根据个人爱好逐渐成立不同艺术形式的小组,类似卡通漫画组、国画组、合唱组、乐器演奏组、音乐游戏组等。此阶段的治疗目标为:
1)调节参与干预的伤员与家属的情绪与感受,向积极方向发展;
2)激发参与干预的伤员与家属的生命力;
3)使参与干预的伤员与家属再次建立安全感;
4)促使参与干预的伤员与家属对未来生活产生美好向往;
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问卷调查分析,研究汶川地震灾害后,不同人群心理健康情况,采用艺术治疗中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对不同人群进行心理干预。面向灾害与危机研究出科学、高效的心理干预方法,为未来地震灾害后人群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6)同参与干预的伤员与家属建立构建良性的治疗关系;
(一)主体性原则。新课标提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但是学生的个体又存在差异,为了充分尊重不同层次的学生,改变满堂灌的形式,分层教学可以让不同层次学生树立自信心。
7)利用活动了解、分析、判断哪些参与者具有创伤后遗症等应激反应症状,对此类人群实施进一步创伤治疗,如对其实施频率为每周3~4次的1对1辅导[10]、创伤稳定化治疗、放松训练和情绪耐受力增强的训练等。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最新发现,古人类“直立人”于约20万年前灭绝,部分原因可能在于他们“懒惰”。直立人属于人科人属,出现于大约200万年前,与现代人(智人)分属不同的种。研究人员分析了沙特阿拉伯中部代瓦迪米附近一处遗址后发现,这些直立人在制造石器时会随意使用住地周围的石头,而不愿费力去附近小山上收集质量更好的石头。这与早期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形成了鲜明对比。早期智人和尼安德特人都会登山寻找优质石头,并将其从远处运回。直立人的“懒惰”还表现在技术革新上非常保守。尽管周遭环境已经改变,他们仍是按照老办法和依靠已有工具生活,而不是想办法做出改变。
每天最少5升液体饲料,最多6升/天;开食料对瘤胃上皮的发育有重要作用,喂6升奶比喂8升奶能促使犊牛多采食1磅/天的开食料。
经过初始阶段和稳定阶段的评估,对具有创伤后遗症等应激反应症状的患者进行治疗后,仍然需要全面、仔细的对其情绪实施评估,判断其情绪是否足够稳定,其内心是否能够面对创伤。
评估方法包括应激反应问卷、焦虑自评量表[11-13]、抑郁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14-15]。
应激反应问卷包含20个题目,通过伤员与陪护家属的睡眠质量、饮食状态、情绪状况和躯体状况等对其进行应激反应评估,结果以7分为标准。当结果小于等于7分时,定义为阴项,表示不需进行特殊心理干预;当结果大于7分时,定义为阳项,需要进行特殊心理干预。
由于承台为较大体积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按刚性构件考虑,将承台四角对应的变形换算至承台中心位置的变形,对DX、DY、DZ进行合成传递至承台中心O点,最终反映到承台表面中心有:DX、DY、DZ三个方向的位移,和绕X轴的转角RX、绕Y轴转角RY。
焦虑自评量表包含20个项目,4级评分;分值高低表示焦虑程度,两者呈正比。分值为51~60分时,表示焦虑倾向为轻度,分值为61~70分时,表示焦虑倾向为中度,分值达到71分以上,表示焦虑倾向为重度。
另外,在“大学搜”的网络爬虫算法中引入了Shark Search 算法(以内容评价为基础的重要垂直搜索引擎网络爬虫算法),由于其原算法对搜索主题和搜索内容没有进行明确界定,降低对两者之间关联度的关注,导致数据准确度不高。“大学搜”在Shark Search 算法中引入向量空间模型,通过对搜索页面和搜索内容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大幅提高了搜索的准确性。但是,没有考虑扩大搜索范围方面的因素,放弃了外链接网页,这也是引导查询结果不完整的因素之一。“大学搜”的索引模块和查询模块设计只提供了10 个搜索查询结果的显示。
抑郁自评量表包含20个题目,这些题目分别从抑郁心情、精神状态、身体状态和心理症状等方面进行评估。分值高低表示抑郁的程度,分值越高,抑郁程度越高,分值小于54分时为非抑郁状态,分值为54~63分时,表示抑郁程度为轻度,分值为64~73分时,表示抑郁程度为中度,分值大于74分时,表示抑郁程度为重度。
症状自评量表共包含90个题目,分别从躯体性、强迫症状、焦虑、敏感、偏执、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这9个方面进行评估,各方面包含10个题目,每个题目由高到低分别为5~1分。
1.2.3 统计处理
利用SPSS 16.0软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参与心理危机干预的伤员与陪护家属的前测与干预后测结果,利用配对t检验对比参与心理危机干预的伤员与陪护家属的前后测差异,同时对效应量实施运算。
2 实验分析
2.1 心理危机干预后总的情况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对汶川地震灾害后,灾区伤员与陪护家属实施3个月的心理危机干预前后,都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对心理危机症状不严重的人群使用的干预方法包括:理解、接纳、商量、建议、保证和安慰等;对心理危机症状严重的人群使用的干预方法包括:频率为每周3~4次的1对1辅导、创伤稳定化治疗、放松训练和情绪耐受力增强的训练等。经过3个月的心理危机干预,地震灾害后灾区的伤员与陪护家属的心理创伤后遗症病症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多梦、失眠及食欲减退等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2. 2 陪护家属心理干预前后的对比
表2为对陪护家属心理危机干预前后的对比结果,由此可知,地震灾害后灾区的陪护家属心理干预前,同心理干预后应激反应的评分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 <0.001)。对陪护家属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后,陪护家属失眠与多梦情况明显改善;对失去大量亲人的陪护家属进行频率为每周3~4次的1对1的哀伤辅导后,此类陪护家属情绪明显提升,可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
表 2陪护家属心理危机干预前后对比结果
2.3 伤员心理干预前后的对比
表3是对伤员心理危机干预前后的对比结果,地震灾害后灾区伤员心理危机干预前与干预后应激反应的评分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01)。对不需特殊干预的伤员进行一个月普通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普通心理干预后,伤员失眠、多梦等情况减轻。对需要进行特殊心理干预的伤员进行频率为每周3~4次的1对1辅导后,伤员食欲减退、悲伤、反复回忆与思念等情绪问题明显好转。此结果与陪护家属心理干预前后的对比结果相结合,说明本文方法对于地震灾害后人群心理危机的干预是有效的。
表 3伤员心理危机干预前后对比结果
2.4 不同心理危机干预方法的评分对比
实验将使用本文方法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后的量表评分结果,与使用基于语言的地震灾害后人群心理危机干预方法,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后的量表评分结果相比较(表4)。分析表4得到,在心理危机干预前,两种干预方法的各量表得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心理危机干预后,采用艺术干预方法得到的各量表得分,与基于言语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相比,有显著下降趋势。同时采用艺术干预方法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后各量表得分与干预前各量表得分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反采用基于言语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后各量表得分与干预前各量表得分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干预效果较好。
我国在原材料、合金成分、半成品加工材料、铸造产品、材料组织结构、相关试验方法和废料回收等方面制定了国家钛合金材料标准,基本满足了航空业钛材料及相关需求。[7]这些标准的建立、制定与实施,为中国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表 4不同干预方法的评分对比结果
注:*、**、***分别为P <0.05、P <0.01和P <0.001。
2.5 症状自评量表不同因子前侧与后侧结果对比
实验对比艺术干预方法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中,9个评估方向的得分与基于语言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干预前后的得分,结果如表5至表7所示。分析表5、表6与表7可得,在心理危机干预前,两种干预方法的得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心理危机干预后,采用本文方法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各评估方向得分与语言方法的量表得分相比,存在明显下降趋势,前、后侧得分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采用基于言语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后量表得分与干预前得分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干预效果较好。
表 5基于语言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得分
表 6本文方法得分
注:*、**、***分别为P <0.05、P <0.01和P <0.001。
表 7不同方法对比结果
注:*、**、***分别为P <0.05、P <0.01和P <0.001。
3 结论
通常情况下,地震灾害对于我们来说是短暂的、临时的,然而对于某些人,这种灾害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却是长期的,这种长期的伤害逐渐转化为创伤后应急障碍,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因此,灾害后灾区人群的心理状态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对灾害后人群心理危机干预方法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文章研究的汶川地震灾害后人群心理危机干预方法,以地震灾区伤员和陪护家属作为干预对象,采用艺术治疗法对干预对象进行三个阶段的心理危机干预,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评估干预结果。评估结果显示,心理危机干预后,伤员与陪护家属的心理创伤后遗症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与基于语言的地震灾害后人群心理危机干预方法进相比,本文方法本文方法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 林桃君, 房惠敏, 莫冬梅,等. 文献计量法评估广东省灾后心理干预学科发展水平[J]. 广东医学, 2016, 37(2):176-177.
[2] WOLF, Yoram, BARDAYAN, et al. An earthquake disaster in Turkey: Assessment of the need for plastic surgery services in a crisis intervention Field Hospital. Discussion[J]. Plastic &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01, 107(1):163-168.
[3] 于爱英, 刘志国, 张继春,等. 重大灾难之下,如何切实有效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5·12”地震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经验总结与思考[J]. 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18):3508-3509.
[4] 罗帆, 李映雪, 黄蓉蓉. 地震后灾民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4(5):654-658.
[5] 高炳亮. 高校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危机干预机制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 2018, No.287(05):133-136.
[6] 郭敏, 吴明, 吴多育,等. 重大自然灾害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8, 24(7):495-498.
[7] 张晓林, 文烨, 邵波,等. 地震灾后致残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运动干预效果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5, 36(10):1563-1564.
[8] 曾祥岚, 茄学萍, 王惠惠. 认知评价对青少年地震应激反应的中介作用[J]. 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4):408-410.
[9] Ng C, Ma H, Raphael B, et al. China-Australia training on psychosocial crisis intervention: response to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in Sichuan.[J]. Australasian Psychiatry, 2009, 17(1):51-55.
[10] 高雯, 董成文, 窦广波,等. 心理危机干预的任务模型[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 31(1):89-93.
[11] 涂涛, 王道阳, 方双虎. 一例高中生哀伤辅导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7, 38(8):1237-1238.
[12] WANG P, ZHOU J, XU M, et al. Cognition and attitude of Chinese people toward postdisaster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J].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7, 45(1):69-79.
[13] 姚玉红. 地震灾后心理危机干预[J]. 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12):2403-2404.
[14] 陈升, 李兆洋, 张建. 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对灾民影响差异性比较研究[J]. 灾害学, 2017, 32(3):150-158.
[15] 张丽, 周建松, 李凌江. 精神创伤急性期危机干预方法评价[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6, 30(8):561-567.
Intervention Methods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of Survivors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YU Hongjun1, 2
(1.School of Psychology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0,China ; 2. Normal College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11,China )
Abstract :Forty casualties and 40 accompanying family members in Wenchuan earthquake are selected as intervention objects, and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methods in psychotherapy are used to intervene in psychological crisis of the objects. The intervention process is of three stages: the initial stage for the purpose of building a good relationship, the intervention and stabilization stage for the core of treatment, and the evaluation stage for the purpose of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The results of intervention evaluation show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wounded and the accompanying family member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P <0.001). Compared with the language method, the scores of each scal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and the scores of each evaluation direction of the symptom checklist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language metho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ront and back scores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dicating that the method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have a better effect on the recovery of post-earthquake personnel.
Key words :post-earthquake crowd;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methods; art therapy; evaluation; Wenchuan earthquake
中图分类号: R749. 055; X43; X915. 5; P3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811X( 2019) 04-0176-05
doi: 10.3969/j.issn.1000-811X.2019.04.030
于红军. 汶川地震后幸存人员心理危机干预方法研究[J]. 灾害学,2019,34(4):176-180. [YU Hongjun. Study on intervention methods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of survivors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J]. 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2019,34(4):176-180. doi: 10.3969/j.issn.1000-811X.2019.04.030.]
* 收稿日期: 2019-03-18
修回日期: 2019-06-03
基金项目: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青少年心理创伤的抗逆力探索” (PHR201008299)作者简介:于红军(1977-),男,吉林公主岭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E-mail:494679374@qq.com
标签:震后人群论文; 心理危机论文; 干预方法论文; 艺术治疗论文; 评估论文; 汶川地震论文;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论文;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