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洛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论文_汤红波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人民医院 湖南张家界 427200

【摘 要】目的: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而言,研究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126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联合组及单药组,每组63例。联合组采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的治疗方式,单药组则单纯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的改善情况,研究并分析两组用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7.3%)明显高于单药组治疗总有效率(76.2%),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的评分情况,联合组患者平均评分(1.28±0.6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评分(2.38±0.51),两组患者评分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应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的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相对比较明显,可以明显改善肺功能及具有缓解呼吸困难的作用,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沙美特罗替卡松;噻托溴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性的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1]。如果发病时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易发展成肺心病甚至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2]。患者初期的症状主要表现是慢性咳嗽,逐渐发展可伴有气短,甚至呼吸困难,患者喘息、胸闷的症状也较为严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及时有效的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了临床研究的主要问题[3]。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为药物治疗,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1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对联合应用噻托溴铵、沙美特罗替卡松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内容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126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检查化验(肺功能、胸部X线、肺部CT等)确诊,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联合组及单药组,每组63例。联合组63例患者中,有男患31例,女患32例,年龄在41-82岁之间,平均年龄(68.9±2.8)岁,病程在4-12年之间,平均病程(7.2±1.3)年;单药组63例患者中,有男患29例,女患34例,年龄在45-79岁之间,平均年龄(65.9±2.8)岁,病程在3-11年之间,平均病程(6.9±1.1)年;。两组患者需排除心脏、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男女例数、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入院后,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原则,给予两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原则包括止咳化痰、平喘、低流量吸氧等,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并加强营养。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的治疗方式,单药组则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纯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沙美特洛替卡松的用药方法为按照50μg/kg的剂量,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1日2次,治疗时间持续2个月;噻托溴铵的用药方法为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前,给予18μg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日2次,治疗时间持续2个月。

1.3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的改善情况,研究并评估两组用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根据呼吸困难的程度从0-3分进行评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症状消失,生活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基本消失,生活基本恢复正常;无效:症状未消失或加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联合组显效的有41例,有效的有14例,无效的有8例,单药组显效的有37例,有效的有11例,无效的有15例,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7.3%)明显高于单药组治疗总有效率(76.2%),组间差异比较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呼吸困难改善情况

经过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的评分情况,联合组患者平均评分(1.28±0.6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评分(2.38±0.51),两组评分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疾病。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上的患者居多,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可能与气道、肺实质及肺血管的病变有关。肺部中性粒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的增加激活了炎症介质从炎症细胞中更多的释放[4]。这些炎症介质通过破坏肺部结构进一步的促进中性粒细胞的炎症反应,从而使症状更加严重。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噻托溴铵、沙美特罗替卡松是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用药物。沙美特罗替卡松属于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够持续扩张支气管;噻托溴铵是具有特异性选择性抗胆碱药物中的一种,其作用为抑制平滑肌M3受体,扩张支气管[5]。近年来,临床上两药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应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的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相对比较明显,可以明显改善肺功能及具有缓解呼吸困难的作用,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李佳林.吸入噻托溴铵干粉与异丙托溴铵定量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当代医学,2016,22(13):131-132.

[2]薛原.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综述[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4):12-15.

[3]曹阳.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评价[J].中国处方药,2016,14(4):67-67,68.

[4]张永庆,苗毅,尚立群等.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阻肺稳定期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4):494-495.

[5] Xia Yuhong,Chen Hongmin,Wang Zhixin et al. Budesonide formoterol and combined with tiotropium bromide solution for COPD stable C,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patients in the D group [J]. Chinese Disability Medicine,2016,24(7):104-105.

论文作者:汤红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  ;  ;  ;  ;  ;  ;  ;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洛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论文_汤红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